第47章
[○@、]先徵。後釋。徵意云。何須廣問。釋有二意。一所求德廣能具說故。二能求大心法應爾故。前中亦二。先通顯慈氏德圓位滿。後善子彼善知識下。別顯能益善財。彰有緣故。設雖德滿。非己有緣。亦難求故。
二善男子汝今不應修一善根下。能求大心法應爾故者。即廣誡勸。於中二。先誡勸求法。後誡勸事友。
[△@○]前中亦二。先標不應誡其怯劣。後何以故下。釋所應作。令其廣修。文中二。先徵。後釋。釋中亦二。先別明應修後結略顯廣。前中。舊經有九十八門。今有一百五十門。分為十段。初四門上求菩提行。二應化下六門。下救眾生行。三應斷下十五門。斷障出離行。四應銷下十五門。淨自根欲行。五應生無量淨信力下十門。力用自在行。六應分別下九門。攝法治感行。七應辨下九門。供佛攝生行。八應入無量總持門下。三十一門。悲願深廣行。九應入無量差別心下。三十三門。證入圓滿行。十應知不思議如來功德下。十八句。上入佛境行。二善男子舉要言之下。結略顯廣。以別陳難具故。(下第三十三經)。
[△@○]第二復次善男子汝因此故下。誡勸事友。於中四。第一略明誡勸。第二廣釋所以。第三教事友方。第四結德無盡。今初。先一句牒前起後。謂因前廣行。故須事友。後求善知識下。正明誡勸。誡其去過。勸其承事。文有十句。九云見隨順煩惱行勿生嫌恠者。善友二種。一實。二權。權行非道。內外生熟。善巧難知。故不應恠。實復有二。一行。二解。今但求解。不應觀行。故智論五十云。有目跛人。猶能示道。如有偈云。若人戒足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人。如佛世尊應供養。愛彼所說故相似。什公常言。譬如淤泥中而生於蓮華。智者觀蓮華。勿覩於淤泥。解行全具。人中之寶。復何可言。餘九可知。
[○@、]第二何以故下。廣釋所以。於中。先徵。後釋。先徵意云。但自廣修。足成大道。何要事友廣誡勸耶。
後釋意云。法假人弘。友多成益故。文中二。第一正明友能成益。第二重復徵釋。
[△@、]今初有三。一能成勝行故。二護令離惡故。三結益無盡。今初有三十七句。句是一行。並顯可知。二善男子一切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下。三十八句。護令離惡。然由即因義。欲分二義。故改因為由。三善男子由依止下。結益無盡。能滿大因。可知。
[△@、]第二何以故下。重復徵釋。先徵意云。善惡由己。善友何能令我成行而離惡耶。後釋意云。成行離惡。由友示故。於中二。先正正明德由友成。後廣顯友德。前中二。先明能止諸惡。釋成護令離惡。謂令離惡因。因立果衰。豈非友力。後能顯示菩提路下。明能進善。釋上能成勝行由示能行。豈非友力。
二善男子善知識者如軌範師下。廣顯友德。謂既攝德無盡故。決能成益。於中二。第一別明。第二結勸。
▲前中有一百二十門。前一百一十門。舊經所無。然門各一行。法喻間說。且依法喻。通分為五。初八門喻明。二能斷疑網下十八門。法說。其十四五二門。喻明。亦合就法。三猶如羂索下三十五門。喻明。其間一兩門法。亦合為喻。四為能覺悟下。四十九門法說。五復次善男子善知識者猶如慈母下十門。喻明。所以法喻間說者。次明燭類之德不可窮故。
▲二善男子汝今若能下。結勸令依。第三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下。教其事友之方於。中四。先教起心行。二令起勝念。三結勸令修。四徵釋所以。今初。即務於謙恭。精勤包納。二復次善男子應於自身下。令起勝念。即身友對辨。以彰勝益。文有十喻。喻各四事。然其四事。即是涅槃四近因緣。初即具四之人。二親近善友。三即聽聞正法。四即正念思惟。如說修行。餘並文顯。三善男子汝應發如是心下。結勸令修。四何以故下。徵釋所以。先徵。後釋。先徵意云。何以惡起如是心耶。後釋意有二。先明若起此心淨志願故。後復次下。重顯善友具勝德故。第四善男子我今略說下。結德無盡。以別說難窮故結廣從略。於中二。先寄數結多。皆言十者。以顯無盡。況阿僧祇。意顯無數。復不可說辯說不能及。非獨大數最後數也。後善男子我復略說下。總收結多。言一切故。既云一切。何獨百千。彌表寄數。顯無盡耳。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白言下。善財問法。此下明十二頭陀。舊經所無。於中二。先問。後答。今初。先牒前所說。云何能於下正問。可知。後時德生童子下答。上問意云。善及勝行。無量無邊。欲總圓滿住持不失。要由阿行。故。今答云。要唯淨戒。戒如平地。萬善依生故。賢首品云。戒能開發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故。梵網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若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癩野干之身。況人天身。況菩薩道。故成萬行。先須持戒。文中二。第一總明。第二別顯。
[△@○]前中有三。初明二戒能成友善。菩薩戒者。謂不共小乘。兼防意地。三聚圓滿。先人為功。別解脫戒。大小通修。但制身口。宗明止惡。防斷自身。別別離過。名別解脫。次如佛所說下。反釋無戒。不能調伏。顯是菩薩。後若諸菩薩下。辨於能成二戒之行。即是頭陀。
[△@○]第二善財童子下。別釋中二。先問。後答今初。唯問能成二戒之行。後童子童女下答。亦唯答頭陀。就文分三。初總標。二徵釋。三結酬。
[△@、]今初。言頭陀者。亦云杜多。並是梵音。此云抖擻。抖擻煩惱故。瑜伽云。譬如世間或毛或氎。未鞭彈等。爾時相著。不軟不輕。不任造。若鞭彈等堪任造作。行者亦爾。由飲食貪。由衣服貪。由敷具貪。障修梵行。故以杜多。便能淨治。進修梵行。
[△@、]二何等十二下徵釋。先徵可知。後第一納衣下釋。此中應先列名。依下經文。第一納衣。二但三衣。三不隨染衣。四常乞食。五一坐食。六者一食。七住阿蘭若。八樹下坐。九露地坐。十依止塚間。十一常坐。十二隨坐。若瑜伽論二十五說。與此大同。此中納衣。即糞掃衣。此不隨染衣。即彼毳衣。謂毳成故。此中一食。彼名先止後食。於乞食中。分成二種。一隨得乞食。二次第乞食。隨得乞食者。謂往還家。隨便獲得。而便食故。若依乞食。不分此二。即唯十二。分成十三。隨坐名為如常處坐。上四名異。餘皆全同。而釋相稍略。然此十二總為三類。初三約衣。治衣服貪。次三約食。治飲食貪。餘約敷具房舍。治房舍臥具貪。略無有藥故。此十二望於四依。名寬體狹。然唯上行。不同四依分於三品。此十二種。名同小乘。有五義故。菩薩行攝。一為成於菩薩戒故。二為總成善友行故。三皆有悲心為物軌故。四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五釋相中多約理故。義如下說。文中十二頭陀。即為十二別。
第一納衣。治上妙衣貪。文分三別。一標名。二善男子云何納衣者徵相。三若諸菩薩下釋相。於中四。第一總標十法能成本行。二何等為十徵數。三一者下列釋。四善男子是為下結示。此之四段。十二皆同。下便牒釋。多不先列。今初二可知。三釋相中。文分為二。先十名。後善男子此是菩薩住淨信心具足圓滿下。解釋其相。中復二。先總指十法皆由淨信。後由此心故下。展轉釋成。謂由前前引起後。後即為十段。一由淨信引第一勤修堅固。二以心堅固下初第二。三心謙下故下即二引第三。謂若有我。即恃之生慢。慢則疲厭。今皆反此。故無疲厭。厭惡之言。合云疲厭。四亦無貪著。即是第四。此文稍略。合言無疲厭故。則無貪著。五俱取資身下。堅固遠離。六於此納衣下。即堅固功德。七由此因緣下。不顯勝行。八不貢高故下。不起輕慢。九離高嫌下。以第七八引於第九。十戒圓滿故下。以九引十。四結示可知。
第二復次下。但三衣治多衣服貪。文中四。初標舉。二何第下徵數。三一者下列釋。於中亦二。先列十名。後善男子下。展轉解釋。准列梵本。皆知足在初。今少欲居先。失於次第。已得不貪。名為知足。未得不求。名為少欲。應言菩薩心知足故。趣得三衣。無所揀別。成就少欲。無所揀別。即知足行。少欲約心。不多求約事。餘八展轉。文顯可知。善男子下結示。下之四段。更不重舉。
第三復次下。明不隨染衣文。亦具四。初標舉中。具云不隨貪染衣。謂不隨順能令增長貪染之衣故。瑜伽論。名為毳衣。謂毳毛成故。治軟觸衣貪。二徵可知。三列釋中亦二。先列十名。後釋總稱。今初。上標名中不隨貪染。今列釋內不隨諸惑。十中初三。即離三不善根。八即驕慢。以慢長淪生死苦故。偏復說之。此四並是根本煩惱。餘六皆是小隨煩惱。九不隨名。十不隨利。即是誑攝。由誑一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故。後善男子下。釋成總稱。略無展轉。初總牒前不隨貪等。等取餘九。次不為下。顯其成益。後由此下。結成總名。四結示可知。
第四復次明依常乞食。治美食貪。標徵可知。三列釋中亦分為二。先別十名。含瑜伽論。分成二意。第二即是次第乞故。三四與五。即隨得食意。後善男子云何下。再牒解釋。於中三。初總牒徵相。二展轉解釋。三總結成益。今初可知。二善男子若時下。展轉解釋。即為十段。一明慈心。二菩薩為順平等慈心下。次第行乞。慈心次第是菩薩心。揀惡律儀。順別解脫。則無分別中而分別故。三若以慈心平等攝取下。明不自生惱。此中文略。准梵本云。次第乞時心無煩惱。心亦不熱。身無疲倦。慈愛心生。此上方有不自惱相。四設不得食下。明知足行。不生嗔言。猶是牒前不擇精麤。方是知足。五菩薩如是下。明普共分食。六於所食中下。明不嗜美食。七受飲食時不令太少下。明飲食知量。故有偈云。多食增疾病。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八因此食故下。明疾得善法。九菩薩為欲下。願滿善根。十又應遠離下。離和合相。故淨名云。為壞和合相故。而取摶食。三離是相已下。總結成益。四結示可知。
第五復次明一坐食。治多食貪。標徵可知。三列釋中亦二。先列十名。後善男子此一坐者下。顯行殊勝。謂上十義。皆就法說。名同小乘。義理全別。結示可知。(下第三十四經)。
第六復次成就一食。亦治多食貪。瑜伽名先止後食。謂先定指如是飲食而自支持。過此之外更不食故。故有處說名節量食。量其分限而食之故。今言一食者。前之一坐。不得重起。此約一日不食粥等。文四可知。
第七復次圓滿阿蘭若法。此是梵語。或曰阿蘭那。正云阿蘭攘。此云無誼聲。治誼雜貪。然略有二。一者約事。謂塚間靜處。要去村落一俱盧舍。二者約法。所謂諸法本來湛寂無起作義。觀下列中。多約法說。觀下重釋。多約事說。故應通二。文中亦四。初標。次徵。並顯可知。三一者下列釋。於中分二。先別十名。後善男子云何下。次第牒釋。於中又二。先總牒徵起。後善男子如是菩薩下。展轉解釋。即分十段。一至三輪戒印清淨。即成就修梵行戒。三輪者。一能持人。二所修行事。三者戒法。三無所闕名為具足。照三事空。即是清淨。如是持戒。合於實相。名為戒印。以實相印。印萬法故。二於諸戒中。獲得善巧至復生人天。即清淨律儀。於中。初明文義及興出要善巧堅持。次於五犯下。犯已能悔。次隨所行住下。一向不犯。次於諸惡人下。明遠惡緣。次乃至下。輕重等持。無覆藏失。次於諸學處下善決持犯。言學處者略有二種。一即可學處。謂有罪無罪。謂持有罪為犯。二依瑜伽。有七學處。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即攝善戒。次知如是等業下。明了因果。犯戒之果。墮於三塗。犯突吉羅。如四天王壽墮於獄。犯波逸提。如忉利天壽墮地獄等。故云久近。持戒之果生人天中。又雖破戒墮落三塗。以初持力。畢還復生人天處。具上諸義。為淨律儀。三如是菩薩善調六根下。諸根不亂。四於所習誦下。明常樂多聞。五若見大臣下。明一切處力。梵本云。一切處具足力。謂由上多聞。上至國王下至黎庶。隨其來者。方便說法。皆令歡喜。為一切處力。即說法力。六菩薩成就如是多聞一切處力下。明遠離我執。此上二句。牒四五二門。五二門以說法由於多聞無我。由於此二。故雙牒耳。下辨所成。謂多聞自利。一切處力即是利他。了知無我。通於自他。若說若說若行皆無我執。七菩薩成就不計著身下。即第七行。梵本。名為猶如野鹿。今以喻就義云不計著身。然文太略。准梵本云。離我執已。於阿蘭若。得無恐怖。無謇訥辯。亦無驚懼。得無所畏。又彼菩薩。住阿蘭若。寂靜現前。大眾往來。悉捨離猶如野鹿。成就獨行。斯則躡前而起後行。具法喻相。八菩薩成就常樂遠離下。即第八行。以心寂靜。為遠離相。准梵本中。名常遠離人。謂如野鹿常遠居人。恐其斷命。菩薩亦爾。遠離一切男子女人。恐其壞我三摩地門。九菩薩成就正法現前下。即第九行。以捨離世間。為正法相。而梵本云。成就現前種種功德。十菩薩成就樂於獨處。即第十行。以如野鹿。為樂獨相。梵本野鹿。唯屬七八。第十名樂於獨處心無疲厭。四善男子下。結示可知。
第八復次明樹下坐治屋宇貪。標徵可知。三列釋中二。先別釋十名。後如是等下。總結成益。四善男子下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