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二善男子如眼識起下。例餘識起。文中。先法。後喻。今初。一切根者。餘四色根。微塵毛孔別更說身。以其微細遍生覺觸。此難知故。然五色根。類例相似。或俱。不俱故。唯例此。是以下云不了自性五色身轉。又六七識藉緣更少。七不緣外。所以不例。例亦無失。取少分故。則一切根攝。其俱時出生。以近下鏡喻。故偏牒之。若具應云俱時隨次亦復如是。後譬如下喻中。文有二喻。一鏡喻頓生。二海喻漸生。唯識偈云。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而但一喻。今文具二。今初。鏡喻云。譬如明鏡頓現眾像者。若少若多妍媸萬品。一時頓照。鏡喻本識。本質喻境。像喻轉識。入楞伽云。一切諸根毛孔一時轉生。如鏡中像多少一時。明知取像喻所生識。二善男子譬如猛風下。此喻漸生。藏識如海故合云靜心。轉識如浪故合云起識波浪。謂一風至一波起。一境對一識生。前風後風。雨波不並。前境後境。二識不俱。對境既多。故相續不絕。又不斷絕。義該六七。一起妄識流注無窮。彼經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海既以浪喻所生識。鏡豈以像喻於境耶。此中喻意。但為漸頓分成兩喻。非鏡喻識海喻於境。亦不為顯具緣多少。而因境來有漸有頓故。但以境合風合質。又諸緣中。境緣稍強。若起信中。亦以無明以合風喻。即第一緣不覺知也。上來第一別顯煩惱因起相竟。

第二因緣相作下。顯其本末。即病起本原。於中二。前明本末和合。後明各不相知。前中亦二。先正明和合。二辨迷真起妄。今初。此有兩重本末。一以賴耶為因為本。七識為緣為末。因第八識方有七轉。因作緣也。因七轉識熏成第八。緣作因也。故楞伽云。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又賴耶所熏。必與能熏七識共俱。由上二義。並得名為不相捨離。本末不同。不可言一。離八無七。離七無八。不可言異。斯則第八如水。七轉如波。故彼偈云。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二者因即如來藏。緣即七轉識。依如來藏方有七轉。由七轉識。令如來藏以為第八。故云相作不相捨離。起信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則以如來藏舉體隨緣。以成生滅。名為和合。非更別有生滅來合。上經既云藏識海常住。此則以水喻如來藏。波喻七轉。合為大海。以喻賴耶。故不相離。不一不異者。勝鬘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本不異末也。七識不生滅。眾生即如。十二因緣即是佛性。末不異本也。又云。如來藏不在阿賴耶中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不生滅。此不一也。又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此不異也。又如來藏舉體隨緣。不可言異。隨流性常。不可言一。然此不一。乃是不異之不一。不異乃是不一之不異故。雖二義不同。體無前後。合則中道。離則二邊。如離水無波離波無水。不可言異。水濕波動。不可言一。無有不濕之波。不可言異。風停波息。而水不滅。不可言一。斯為甚深。二由業生相下。明迷真起妄。准十卷經。業即生相。故彼但云業體相耳。四卷有業生二字。而大雲釋業即七轉。生謂生死之相。今依起信。解異昔人。初句即三細中第一業相故。彼論云。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今明迷真之始唯此業相。又是賴耶自體相故。所以偏言業即是生。即四相中當生相也。深起繫縛者。即六麤第三。論云。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不能了知色等自性者。即第四計名字相。謂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若了自性本來空寂。不執假名。又深起繫縛。含於六七。七繫內我。六繫境故。上就相顯。三細唯一。六麤有二。通則餘五皆繫縛攝。言五識身轉者。由於上來意識不了五識體轉。了則不取。便成於智。五則不轉。故楞伽經云。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轉即生義。身者體義。上來已明本末和合。

二彼阿賴耶下。明各不相知義。欲顯性空。賴耶因七識緣成。無性故不能知七轉。七轉因賴耶。七轉亦無性。安能知賴耶。故問明品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楞伽亦云。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但由自心執取境相分別而生者。此有二意。一云既不相知。何以能生。釋云。上約無性故不相知。今辨因緣。由妄分別。則諸識現。無別我人。故上經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楞伽偈云。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著。二者釋成上來不相知義。謂由互相因。所以無性。不能相知。若不相因。則有定性。便可相知。斯則緣生故空。又由前不相知。方能熏習。相因而有。若有定性能相知者。則不相因。斯則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是以無性緣生故。有為幻有也。故執取生識緣生無性故空。為真空也。故無性相知。幻有是不有有。真空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義故。七識生滅。即如來藏。如來藏不生滅。即七轉識。無障無[得-彳]故。結云難知。上來第二總顯本末竟。

第三如是甚深下。結歎難測。則唯佛能治令永不生。言甚深者。略有二義。一者約相。故達磨經偈云。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二以真妄和合非一非異等。廣如上說。即為甚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住地菩薩。已證真如。許其分知。菩薩地盡。覺心初起。破和合識。顯現法身。方為此識究竟邊際。愚法聲聞下。舉不知人。反顯深義。即前偈中。我於凡愚不開演也。楞伽經云。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皆顯二乘不知義也。住地能知。凡愚不了。明文有據。地前菩薩為知不知。望於地上。此不能知。未證如故。望於凡愚。此則能知。多聞熏習。具勝三慧。善能決斷阿賴耶識性相因果故。七卷楞伽云。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斯即地前。以處知不知之間。故略無耳。此一段經。廣明自心真妄本末。若見此心生滅流注。速得三昧。得佛灌頂。越生死海。故委釋之。廣引彼經。以成今說。無厭繁文。

▲第三善男子我又善知一切聲論下。廣說聲明。於中二。先總歎勝德。以帝釋善於聲明。所以對之顯勝。然此一段。是推勝中。連於前文。後善男子彼復教我菩薩算法者。即聲論中數建立也。文中二。先舉能數之數。後顯所數之法。今初文有一百四十四數加前。從一至十。及與百千。則有一百五十六數。此方算法。但有二十三數。始於一二。終至正載。載數天地所不能受。然有三等。下等十十變。中等百百變。上等倍倍變。今初兩數是中等數。餘皆上等。二善男子我復以此菩薩所知下。明所數之法。多是聲論中事。上來正示法界竟。

第四善男子我唯知此下。謙己推勝中。先謙己知一。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於中二。先舉後所知。二彰己不了。前中現文唯對聲論數建立。准諸推勝。例皆對所得。自分所得既有五明。推勝居然。合推於五。故梵本中。初對聲明。二略舉三明。後別舉醫方。治內煩惱。義如前說。後而我何能說其功德下。彰己不知。其中。言豈能盡知一切諸佛者。據前後例。曾無推佛。唯至普賢。方歎佛德。梵本意云。佛力加我。讚諸菩薩。亦不能盡。況我自力。

餘並可知。

●第三辯具足優婆夷。寄無違逆行。忍順物理。故無違逆行。城名海別住者。具云大海差別住事。則近海而各住故。表則忍猶大海無不包含。三忍九忍別別安住。友名辯具足者。一器之中無物不具。隨求皆得。為說法故。忍器遍容一切功德。由忍惡言故辯具足。忍辱柔和。女之象也。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善財聞已下。見敬諮問。初見。次敬。後問。初中有四。一見外依報。二善財入已下。見友正報。端正可喜者。忍之報故。素服等者。忍華飾故。三於其宅中下。見內依報。四復有十千下。明見眷屬。前之三度。成增上生。忍辱正能招眷屬故。於中二。先歎其體德。後身出妙香下。彰其妙用。令諸眾生皆成忍辱柔順之心。與第三地調柔果中十心。多分相似。二敬。三問。文並可知。

第三彼即告言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舉名體。器中出物。興福無盡。法忍稱性之所招故。後能於如是下。辨其業用。於中三。初正顯業用。次令見同益。後使其目驗。初中二。先總。後別。今初。謂此一是即多之一。此小是即大之小。融同法界。無盡緣起。故用無不應。應無不益。而其法界。體無增減。又忍必自卑。故名為小。法忍同如。一味無二。內空外假。為器利用。忍包無外。隨出無盡。二種種甘美下別顯。於中三。初益眾生。二益二乘。三益菩薩。初中二。先顯飲食。後如出飲食下。舉一例餘。二善男子假使東方下。明益二乘。二乘雖則不立忍名。亦忍人空。同入法性。盡無生故。三又善男子如東方下。益菩薩。約事。如受乳麋食已便證無上菩提。能令施者成檀波羅蜜。約法。謂飡上品寂滅之忍。得菩提故。淨名香飯。與此大同。然今文中但舉其極。云最後身食得菩提。據實。應具入地無生忍等。二善男子汝見我此下。令見同益。於入二。先指示讚德。後善男子是十千童女下。辨其業用。二牧牛女即此之流。三善子且待須臾下。令其目驗。意在見證。非在言說。

第四時優婆夷作此下。三段並顯。

●第四具足智長者。寄無屈撓行。勤無怠退。故無屈撓。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修治。後漸次下趣求後友。城名大有者。起大精進。有成益故。友名具足智者。精進能令諸度具足。乃至終成最後智故。

第二爾時善財見彼居士下。見敬諮問。於中二。先見於市四衢者。處暄不撓。對境無妄。則精進無涯。無不通矣。後爾時善財見是事下。敬問可知。

第三居士告言下。稱讚授法。然今古所譯。皆長者居士二言相參。文中二。先稱讚。後善男子汝見我此下。授法。於中二。先指同益。後正授法。今初。生如來家者。前同四住。從聖教生。後同四地。初寄出世。於如來家。轉有勢力。故云增長白法等。後善男子我得隨意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舉名體。無盡財法。蘊在空中。名福德藏。隨意給施。故云出生。亦顯見空無所不備。離身心相。精進成故。後一切眾生下。顯其業用。於中二。先略說業用。後善男子且待下。令其目驗。於中三。一許示。二說是語時下集眾。三爾時居士下行施。於中四。一財。二法。三結。四歸。今初。定心詣理。為仰視空。信手能承。故入掌內。兼親手施。故云授與。二然後為說下。別明法施。於中二。先總。後所謂下別。別約五事。一食。二飲。三味。四舟車。五衣服。今初。以一施食。而成十行。十中初二。初約施行。餘約食明。前七別明。後一總結。別中初二是命。一即甘露不死命根。二即慧命。三明相好即是常色。四即威力故能降魔。梵有力字。五現法樂住法喜怡神。皆安樂義。六七皆辯。一辯無能屈。非約力義。二內具辯智。無不了達。後一總結者。結成五常。世之施食成五事果。勝而非常。今證法界。歸大涅槃。則命齊法界長壽無限。妙色凝湛劫數不遷。力以毛端遍持剎海。究竟常樂圓寂涅槃。辯以一言演法無量。一一詞理窮盡未來。斯乃方名常命色力安無[得-彳]辯。一食具十。以表無盡。餘四各二。今可例知。二飲有二者。一止渴愛。二得深法。三味有二者。一得法味。二得上味。如來四牙有甘露泉。凡所食者皆成上味。故云如來味中上味。四舟車二者。一明所越度。二以乘能度。五衣服二者。一慚愧蔽醜。二妙色為嚴。皆應具多。如迴向說。三如是一切下。總結財法。類例可知。四既聞法已下。事訖還歸。

後三段文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