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四十七難曰:
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
人頭面獨能禁耐寒如何。
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
詳見頭者諸陽之會圖。
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
手少陰從心系俠咽,又上肺,出腋下,下循懦內後康。足少陰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出絡心,注胸中。手太陰從肺系出腋下,下循燸內。足太陰從胃上膈,注心中。手厥陰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下循燸內。足厥陰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後。
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
諸陰皆不至頭,惟諸陽至頭。
故令面耐寒也。
陽氣在頭面,故耐寒。
虛實邪正第七#1
四十八難曰:
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
人有三般虛、三般實如何。
然:有脈之虛實。
豚有虛有實。
有病之虛實。
病有虛有實。
有診之虛實。
診視有虛有實。
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
濡者陰豚也,故日虛;緊牢陽豚也,故日實。
病之虛實者。
有三。
出者為虛,入者為實。
一則陰陽者,主其內外也,今陽不足,陰出乘之,故出為虛。陰不足,陽入乘之,在外俱陽,故入為實。
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
二則肺主聲,入心為言,故言為虛。肝主謀慮,入心即不言,故不言為實。
緩者為虛,急者為實。
三則陽主虛,陽即急,皮膚滿急為實。陰主靜,陰即緩,皮膚寬緩為虛。
診之虛實者。
有四。
濡者為虛,牢者為實。
則#2皮膚濡緩為虛,皮膚牢強為實。
癢者為虛,痛者為實。
二則身體癢癢為虛,身體几有疼處為實。
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
三則輕手按之則痛,為外實,病淺故也。重手按之便快,為內虛,病深故也。
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
四則重手按之則痛,為內實,病深故也。輕手按之乃快,為外虛,病淺故也。
故日虛實也。
又總言之。
四十九難曰:
有正經自病。
正經虛則賸理開,勝理開則內自發來,不從外來。
有正#3邪所傷。
五行相剋,邪自外傷。
何以別之?
二者何所辮別。
然: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
心為神,五藏之君,聰明寸#4智,皆由心出。憂勞太甚則傷其心,心傷神弱也。
形寒飲玲則傷肺。
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又主受水漿,不可玲飲,肺又惡寒,故日傷。
志怒氣肝#5逆,上而不下則傷。
肝主謀慮,膽主勇斷,雖在志為怒,其怒太甚,亦有所傷。
飲食勞倦則傷脾。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以飲食飽,胃氣滿,脾絡常急,或走馬跳躍,或以房勞,亦能傷脾。
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腰者腎之府,久坐則腎氣不得宣行,故損也。腎穴在足心,名日涌泉。居處濕地,亦損也。強力者,舉重引弩也;入水者,度水跌仆,喘出於腎,或婦人經水未過,強合陰陽。
是正經之自病者也。
此五者,皆正經自病,皆謂它邪。
何謂五邪?
問五藏外邪。
有#6中風。
中,傷也。肝應風,邪散於五藏為五色,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有傷暑。
暑喜歸心,邪入五藏為五臭,夏傷於暑,秋為瘠瘧。
有飲食勞倦。
脾主味,邪入五藏為五味,正經自病,言飲食勞倦。今五邪亦言飲食勞倦。正經病,謂正經虛。又傷飲食五邪病,謂食飲傷脾而致病也。
有傷寒。
肺主#7燥,而其令清切。肺主聲,邪散入五藏為五聲,肺主皮毛,惡寒,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有中濕。
腎主水,主濕,邪入五藏為五液,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此謂五邪。
此五病從外來。
假令肝病。
且如肝不#8受病。
何以知中風得之?
問中風之因。
然:其色當青。
答巽為風,屬木,其色青。
何以言之,肝主色。
木之華萼,敷布五色,作五邪。
自入為青。
本經自病。
入心為赤。
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入脾為黃。
肝邪入脾,其色黃。
入肺為白。
肝邪入肺,其色白。
入腎為黑。
肝邪入腎,其色黑。
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
肝主中風,心主傷暑,今心病中風,故知肝邪往傷心也。
其病身熱,脅下滿痛。
心主傷暑,病則身熱,肝布兩脅,故脅滿。
其脈浮大而弦。
浮大心豚,弦肝脈。
何以知傷暑得之?
問傷暑之由。
然:當惡臭。
心主暑,惡臭。
心#9主臭。
心,火也。火之化物,主#10臭出焉。
自入為焦臭。
火性炎上,則生焦苦,正經自病。
入脾為香臭。
火之化土,其臭香。
入肝為躁臭。
火之化木,其臭躁。
入腎為腐臭。
火之化水,其臭腐。
入肺為腥臭。
火之化金,其腥臭#11。
故知心病,傷暑得之也,當惡臭。
所以心病得於傷暑,故當惡臭。
其病身熱而煩,心痛。
注見十六難。
其脈浮大而散。
心自病豚。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
問飲食勞倦之由。
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
脾主味,故知之。脾經虛則不欲食,脾經實則欲食。
何以言之?
問所喜味。
脾主味。
脾主甘,甘受味,故主味。
入肝為酸。
脾邪乘肝,故喜酸。
入心為苦。
脾邪乘心,喜苦。
入肺為辛。
脾邪入肺,喜辛。
入腎為鹹。
脾邪入#12腎,喜鹹。
自入為甘。
本經自病,故喜甘。
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
心主傷熱,脾主勞倦。今心病以飲食勞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
其病身熱而體#13重,嗜外,四支不收。
身熱者心,體重者脾,主四支不能收拾。
其脈浮大而緩。
浮大心脈,緩者脾。
何以知傷寒得之?
問傷寒也。
然:當譫言妄語。
既傷於寒,則言語當語妄。
何以言之?
如何言語譫妄。
肺主聲。
金扣之有聲,故五音出於肺。
入肝為呼。
木畏金,故呼。
入心為言。
金火相當,夫婦相見,故言故笑。
入脾為歌。
土母金子,子母相見,故有歌。
入腎為呻。
金母水子,子之見母,發嬌呻聲。
自入為哭。
肺主秋,秋愁也。其音商,商傷也。故自為哭。
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
心主暑,肺主寒。譫言妄語,皆肺邪#14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熱,酒灑惡寒,甚則喘咳。
身熱者,心病。惡寒喘咳者,肺病。
其脈浮大而澀。
浮大心豚,澀肺豚。
何以知傷濕得之?
問傷濕之由。
然:當喜汗出不可止。
既傷於濕,則叉自汗不止。
何以言之?
如何自汗。
腎主濕。
腎主水,水流濕,五濕皆出於腎。
入肝為泣。
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感而泣下,謂肺主悲,悲則金有餘,木乃畏之,水乃木之母,母憂子息,肝入為泣。
入心為汗。
水火交泰,蒸之為汗。
入脾為涎。
土夫水妻,從夫生涎。
入肺為涕。
北方生寒,寒生腎,今寒感皮毛,內合於肺,肺寒則涕。
自入為唾。
腎之脈上絡於舌,故自病為唾。
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
故知自汗不止,皆腎邪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經寒而逆。
身熱心病,餘皆腎病,見十六難。
其脈沉濡而大。
大者心豚,沉濡腎豚。
此五邪之法也。
五邪脈之法度。
五十難曰:
病有虛邪,有實邪#15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
問此五邪,何所辮別。
然:從後來者為虛邪。
心主之時,脈當洪大而長,反得弦小而急,是肝主思,木傳於心,奪心之主,是肝往乘心,故言從後來。肝為心之母,母之乘子,是為虛邪。
從前來者為實邪。
心主得脾豚,心主畢當傳脾。今心主未畢,是脾來逆奪其主,故言從前來。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為實邪O
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
火從所不勝於水,今病腎脈來乘,故為賊邪。
從所勝來者為微邪。
火從所勝於金,心病肺脈來乘,故云微邪。
自病者為正邪。
心主之時,豚反實強太過,反得虛微,為正邪。又無他邪相乘也。
何以言之?
又問。
假令心#16得之為正邪。
心主暑,今自病傷暑,故言正邪。
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
從前來者,脾乘心也,故云實邪。
傷寒得之為微邪。
從所勝來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為微邪。
中濕得之為賊邪。
從所勝不中者#17,腎乘心也,腎主濕,水剋火,故為賊邪。
五十一難曰:
病有欲得溫者。
有病欲得溫暖之處。
有欲得寒者。
有病欲得寒凍之處。
有欲得見人者。
有病欲與人得見。
有不欲得見人者。
有病不欲與人相見。
而各不同。
所欲不同。
其病在何藏府也?
所沾疾病,在何藏府。
然:病欲得#18見人者,病在府也。
府萬物#19病在府,故欲得見人。
病欲得溫,而不欲得見人者,病在藏也。
藏屬陰,病在藏,故欲得溫暖,而不欲見人。
何以言之?
又問如何。
府者陽。
六府屬陽。
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
手三陰三陽應天,主暄者#20燥,故得寒又欲見人。
藏者陰。
五藏屬陰。
陰病欲得溫。
足一#21陰三陽應地,主病寒溫,故欲得溫。
又欲閉戶獨處。
陰主內,故欲閉戶獨處於外。
惡聞人聲。
陰主靜,故惡聞人聲。
故以別其藏府之病也。
故以所欲辯別藏府疾病。
五十二難曰:
府藏發病,根本等不?
府藏發生疾病,其根本還一般否。
然:不等也。
答終不是一般。
其不等奈何?
問不同是如何。
然:藏病者,止而不移。
藏病屬陰,陰主靜,故止住而不移動。
其病不離其處。
疾病止在一處,不復離去。
腑病者,仿佛賁向#22。
府病屬陽,陽主動,故所嚮仿佛貴衝。
上下行流。
流行或上或下。
居處無常#23。
疾病居止不正一處,全無常所。
藏府傳病第八#24
五十三難曰:
經言七傳者死。
詳見辯疑。傳受,謂五行相生而數之,數終於五,又卻再#25數至二成七,上之五來傳於七,七之被剋,故云。
間藏者生。
傳受問一藏者生。
何謂也?
傳受同,而生死異如何。
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
傳其所剋之藏,故云七傳。
問藏者,傳其子也。
傳其所生之子,故云問藏。
何以一甭之?
又問。
假令心病傳於肺。
水木火土金,第五火字,隔第六土字來剋,金被火剋,故死。已下倣此。
肺傳於肝。
金剋木。
肝傳於脾。
木剋土。
脾傳於腎。
土剋水。
腎傳於心。
水剋火。
一藏不再傷。
且如心傳肺,肺死而不傳,故止傳一藏,而不再傳第一#26藏。
故言七傳者死。
第七傳者死。
問藏者,傳其所生也。
母能生子,藏府傳之於子者,為問藏。
假令心病傳脾。
心傳脾,脾得生氣,是母子相傳,故云生也。心勝肺,脾問之。
脾傳肺。
脾勝腎,肺問之。
肺傳腎。
肺勝脾#27,腎問之。
腎傳肝。
腎勝心,肝問之。
肝傳心。
肝勝木#28,心問之。
是母子自相傳,竟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
母子自相傳受,周而復始,而#29有終窮,故有生生之理。
五十四難日:
藏病難治。
五藏之病最難治療。
府病易治,何謂也?
六府受病,卻易治療如何。
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
肝勝脾,脾勝腎,腎勝心#30心勝肺,肺勝肝,故難治。
府病易治者,傳其子也。
木傳火,火傳土,土傳金,金傳水,水傳木,木逆相生,故易治。
與七傳、問藏同法也。
與前章法度同。
藏府積聚第九二首
五十五難曰:
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
有積病,有聚病,何所辯別。
然:積者,陰氣也。
陰氣成以為積。
聚者,陽氣也。
陽氣成以為聚。
故陰沈而伏。
陰性靜,常沉藏隱伏。
陽浮而動。
陽性動,浮泛於上。
氣之所積,名日積。
氣所積而成,名日積。
氣之所聚,名曰聚。
氣所聚而成,名日聚。
故積者,五藏所生也。
積由#31於五藏生之。
聚者,六府所成也。
聚由於六府成之。
積者,陰氣也。
五藏屬陰,傳其所勝,當王時不收,留結為積。
其始#32有常處。
肝左脅,肺右脅,心臍上,腎臍下,脾中胱#33,各#34有常處。
其痛不離其部。
疼痛止在一部,不離其部位。
上下有所終始。
躋上臍下,各有終始。
左右有所窮處。
脅左脅右,各有窮極去處。
聚者,陽氣也。
六府屬陽,五聚乃陽氣所成。
其始發無根本。
發病之始,全無根本。
上下無所留止。
氣之所聚,回轉不定,未嘗留止於臍之上下。
其痛無常處,謂之聚。
疼痛無一定去處,故謂之聚。
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以藏府而別其孰為積、孰為聚。
五十六難曰:
五藏之積,各有名乎?
積者,蓄也。血豚不行,積蓄成病也。各有名否。
以何月何日得之?
何月分、何日子得此積。
然:肝之積,名日肥氣。
肥氣者,如肉肥盛之狀,此是肝積,小充多有之。
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
生在左脅,而#35覆杯突出,有頭有足。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發咳逆瘤瘧,連歲不已。
令人沾息咳逆瘠瘧,連年歲不得住。
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季夏六月,脾土正王之月也。戊己土也,脾#36氣乃戊己日得此疾。
何以言之?
何綠戊己日得肥氣。
肺病傳於肝。
五藏受病傳於所#37勝,其初沾之肺病,肺金勝肝,故肺傳之於肝。
肝當傳脾。
肝木#38勝脾土,肝不受肺之邪,傳之於脾。
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
季夏乃脾土正王之時,不受肝所得之邪。
斗肝復欲還肺。
肝以脾王而不受邪,故復欲不與脉#39。
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肺又不受,則因此留結成肥氣之積,寓#40以長大,病因成矣。
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故知六月戊已日,得肥氣之積。
心之積,名曰伏梁。
伏梁者,祖屋舍之梁棟,此是心積。
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發起於齊上,有如手臂之大,又逆上至於心下。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煩心。
令人心下煩閥。
以秋庚辛日得之。
秋弦豚#41金正王之月,庚辛金也,伏梁得於庚辛日。
何以言之?
何綠庚辛日得伏梁。
腎病傳心。
始初沾息腎病,腎水勝心火,故得於必o
心當傳肺。
心不受腎邪,心火勝肺金,當傳於肺。
肺秋適王,王者不受邪。
秋肺金所王之月,不受心所傳之邪。
心復欲還腎。
心以肺王而不受邪,復欲還與腎。
腎不可#42受,故留結為積。
腎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伏梁。
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故知秋庚辛日得伏梁積。
脾之積氣,名曰痞氣。
痞,否也。否結成積,此是脾積。
在胃院,覆大如盤。
痞氣覆於胃院,大如盤狀。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四肢不收。
脾主四肢不能收拾。
發黃疸。
黃疸,身體手足皆黃。
飲食不為肌膚。
脾胃乃飲食藏府,善食而受,謂之食#43。
以冬壬癸日得之。
冬乃腎水所王之月,壬癸水也,痞氣得於壬癸日。
何以言之?
何綠壬癸日得痞氣。
肝病傳脾。
始初沾息肝病,肝木勝脾土,故傳於肝。
脾當傳腎。
脾不受肝邪,脾土勝腎水,當傳於腎。
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
冬腎水所王之月,不受脾所傳之邪。
脾復欲還肝。
脾以腎平,而不受邪,復#44欲還與肝。
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肝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痞氣之積。
故知痞氣,以#45壬癸日得之。
故知壬癸日得痞氣積。
肺之積,名日息賁。
息,表#46也。責,鬲也。言肺在鬲上,其氣不行,漸長而逼於鬲也,此肺積之名。
在右脅下,覆大如杯。
覆於右脅,其大如杯狀。
久不已。
久不得已。
令人灑淅寒熱。
肺虛則酒淅寒,肺實則熱而悶。
喘咳,發肺壅。
肺寒則氣道澀,改喘咳而肺壅。
以春甲乙日得之。
春肝木所王之月,甲乙木也,息貴得於甲乙日。
何以言之?
何綠甲乙日得息貴。
心病傳肺。
如初沾患心病,心火勝肺金,故傳於肺#47。
肺當傳肝。
肺不受心邪,則金勝肝木,當傳於肝#48。
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
春肝木所王之月,不受肺所傳之邪。
肺復欲還心。
肺以肝王而不受邪,復欲還與心。
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心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息貴之積。
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故知甲乙日得息貴積。
腎之積,名日賁豚。
貴,聚也,似豚狀也,此腎積之名。
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
自小腹發起,上衝心下,其狀若豚,或時上,或時下。
久不已。
久不得已。
令人喘逆。
令人沾息喘逆。
骨痿少氣。
腎主骨,骨枯髓喊,發為骨痿。痿,無力也。
以夏丙丁日得之。
夏心火所王之月,丙丁火也,丙丁日得貴豚。
何以言之?
何綠丙丁日得貴豚積。
脾病傳腎。
始初沾息脾病,脾#49土勝腎水,故傳之於腎。腎當傳心。腎不受脾邪,腎水勝心火,故傳於心。
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
夏心火所王之月,不受腎所傳之邪。
腎復欲還脾。
腎以心王而不受邪,復欲還與脾。
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脾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貴豚之積故
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故知丙丁日,得責豚之積。
此五積之要法也。
此是五積病源要法。
黃帝八十一難經慕圖句解卷之六竟
#1七:此下《集注》有『凡五首』三字。
#2則:依上下文例,此前似脫『一』字。
#3正:《本義》作一五』。
#4寸:疑當作『才』。
#5肝:此字《本義》在本句末『傷』字下。
#6有:此前《集注》有『然』字。
#7主:原作『永』,據文義及上下文例改。
#8不:疑為『木』之誤。
#9心:此上《集注》有『何以言之』四字。
#10主:《集注》四十九難虞注作『五』。
#11腥臭:依上文例當作『臭腥』。
#12入:原作『與』,據文義改。
#13體:原作『病』,據《本義》改。
#14邪:原作『和』,據文義及《集注》呂注改。
#15邪:此下《本義》有『有賊邪』三字。
#16心:此下《本義》有『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十字。
#17從所勝不中者:《集注》五十難呂注作『從所不勝來者』。
#18得:此下《本義》有『寒而欲』三字。
#19物:據下句注文,似當作『屬陽』。
#20《集注》五十一難丁注作『暑』。
#21據上句注文似當作『三』。
#22向:《本義》作『響』。
#23常:此下《本義》有『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十一字。
#24第八:此下《集注》有『凡二首』三字。
#25再:原作『又』,據《集注》五十三難虞注改。
#26一:據文義當作『二』。
#27脾:據前後文例當作〔肝』。
#28木:據上文例當作『脾』。
#29而:據文義當作『無』。
#30肝勝脾,脾肚腎,腎勝心:原作『肝勝腎,腎勝脾,脾勝心』,與五行相剋關係不符,據《集注》五十四難丁注改。
#31由:原作『蟲』,據下句注文改。
#32始:此下《本義》有『發』字。
#33脘:原作『沈』,據文義改。
#34各:原作『名』,據文義政。
#35而:據文義當作『如』。
#36脾:據上文當作『肥』。
#37所:原作『金』,據文義改。
#38木:原作『不』,據文義改。
#39不與脈:據原文當作『還與肺』。
#40寓:文義未屬,疑誤。
#41秋弦脈:據前後文例似當作『秋乃肺』。
#42可:《集注》作『肯』。
#43食:此下疑脫『亦』字。
#44邪,復:原作『復邪』,據文義乙轉。
#45:此下《本義》有『冬』字。
#46:《集注》五十六難楊注作『長』。
#47肺:原作『肝』,據文義改。
#48肝:原作『肺』,據文義改。
#49原作『肝』,據文義改。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
經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慕圖句解。宋李駉撰。七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原文參校本:《難經集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簡稱《集注》)、《難經本義》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簡稱《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