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工政十六各省水利下(1)
覆陳都江堰工情形疏
丁寶楨
臣於光緒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承准軍機大臣字寄。光緒六年二月十二日。奉 上諭。前因有人奏四川修築都江堰隄工奏報不實等情當諭令恆訓按照所奏各節確查具奏茲據該將軍先後奏稱勘明都江堰外江淤沙堆塞地勢高於內江丈餘丁寶楨復將內江挖深一丈七八尺水勢全注內江連年堰工沖塌實由分水不勻所致灌縣等處並無涸出農田八萬餘畝之多等語丁寶楨囗次所奏修築隄工具有成效朝廷以該署督辦理地方事宜尚能破除情面認真整頓故責成始終經理信任不為不專丁寶楨若果事事措置合宜何至人言嘖嘖此次恆訓所奏竟與該署督奏報情形迥不相同著丁寶楨按照恆訓覆奏各節據實明白回奏如敢意存掩飾貽誤地方恐該署督不能當此重咎也恆訓摺片四件著鈔給閱看將此由驛四百里諭令知之欽此。仰見 聖主邇言必察實事求是至意。臣跪讀之下。欽悚莫名。伏查都江堰之壞。非壞自臣。臣之修堰。並非將河堰遷移而改置之也。亦就其自來形勢。為之疏其壅塞。培其隄埂。以順民之情。而救時之弊耳。且堰工關繫十餘屬農田。百姓利害切身。若不該修而妄修。與修之有不如法。民必囗起攘臂而爭。今堰工修理已經兩年。隄無沖缺。田無被淹。田家者流。毫無異議。而論者乃輒以空言訾詆。臣實不知其何故。茲敬承垂詢。敢就該將軍所奏各節。謹為 皇太后 皇上詳悉陳之。
如恆訓奏稱。原修人字隄金剛牆一百三十丈。前經恩承童華查勘時。已沖刷過半。嗣復沖毀殘缺。現僅存石工三十一丈。又竹籠培修者四十五丈。其餘石子堆囗者五十四丈等語。查人字隄一段。自離堆前面起。至分水魚尾止。原長一百三十丈。臣三年十月經勘時。見隄身石籠完砌者三十餘丈。其餘均零星殘毀。無所謂隄也。當時民間俱稱歷年歲修工程草率。以致如此。又查向來人字隄。皆籠石鋪砌。祗能經歷一年。次年非另換籠裝修。則必不可用。因令署灌縣知縣陸葆德會商紳民等。試將籠石改為石工。以期永久而省帑項。適逢江水奇漲。致金剛牆突被沖決。至十月水涸。隄身全現。當飭丁士彬等前往確查。沖缺之處。連隄身共計長三十七丈有零。隨即欽遵 諭旨飭令補修。今查自人字隄頭段逐一丈量。至第二道湃缺。長二十五丈。石條完整。其第二段二道湃缺。金剛牆四年經水沖刷者約長八丈。係前培修時。已改用石籠。其第三段計長三十六丈。原無損傷。因丁士彬等嫌隄身略高。過水不便。遂將下截二十丈面石。拆去四層。照舊培修竹籠。其第四段三道湃缺。金剛牆長八丈。即係當日沖毀之處。其第五段直接離囗長五十三丈。石條完整者約三十丈。其隄根隄面。當日間有沖刷者二十一丈。此段石條五十餘丈。上年已同第四段一律改用籠石補齊。以復舊觀。皆係培修時改為籠。始全行拆換。並非五十餘丈當日全被沖刷也。茲恆訓於此。僅將大數查量。而於各段落辦理情形。未曾明悉。其所稱石子堆囗者。意必以為原工如此。不知都江堰所用石籠。連年經水泡日曬。即形曹少朽。每年冬令。必須淘沙另換。其有各隄岸面籠朽爛者。均任附近居民取以代薪。仍將石子堆存原處。以備另裝。此二百年來歷辦成法。恆訓於臘月初旬往勘。正六年分歲修辦工之時。舊籠全撤。新籠未安。其所稱為原修人字隄金剛牆者。既非四年大修時情形。亦並非五年歲修時情形。乃於此並不能分悉。其不明堰工辦理事宜可見。至原奏所稱人字隄金剛牆一百三十丈。前經恩承童華查勘時已沖刷過半。嗣後沖毀殘缺。查臣修堰在三年十二月起。至四年三月初旬止。人字隄沖缺。在四年五月下旬。丁士彬等補修在四年十一月至五年二月。恩承童華往勘係在五年正月。是時補修隄工。已將及半。二月即行完竣。經丁士彬等稟請驗收。臣於三月初率同成綿水利道崇綱親往收工驗明。迨四月下旬。水勢大發。適臣正在灌縣。查水則已過十八畫。可謂盛漲。臣終日與水利同知劉廷恕在二王廟查看。極慮波濤洶湧。而人字隄宣洩合宜。全隄晏安。此可查而知也。迨至六七月後。民無報災之處。年豐穀賤。昭然耳目。今恆訓謂嗣復沖毀殘缺。實不知其所謂復沖殘缺者。果係何時。果係何處也。況恆訓前往查勘時。悉取有水利同知盛時彥灌縣知縣陸惠疇出具隄工並無沖毀切結。何乃一概抹置。而竟憑空以置詞乎。此所言人字隄工段落之實在情形也。又所稱分水大魚嘴。用石條當頭陡砌。加高一丈。一遇盛水。反致沖激漫溢等語。查索橋上分水魚嘴。歷有歲修。向因工程偷減。裝籠卑薄。不能得分水之用。臣以此處當大江正流之衝。且賴以為截水關鍵。所繫極重。非堅厚高大。安能抵禦。乃用大石砌高。而於魚嘴之前及兩旁。均加石籠外護數層。自三年十二月工竣後。至四五兩年。迭經大汛衝擊。至今屹立中流。毫不動損。是其得失。不辨自明。乃恆訓反謂加高一丈。盛水反致沖激漫溢。試問加高一丈。盛水猶且沖激漫溢。設再卑薄。則水將駕過魚嘴二丈以上。是一片汪洋。更何從藉以分水。其漫溢又將何如。此所言分水魚嘴之實在情形也。
又如所稱勘得太平橋各處橋梁。旱地水田。多有沖毀。天齊寺前橫沖大河一道。訪詢紳耆。咸稱本年五月二十一日。江水泛溢。過人字隄金剛牆。並離堆之腳。均有沖損等語。查堰工專重民田。灌縣崇郫各屬田地。當四年奇漲時。實未分毫沖淹。前恩承等查勘覆奏。已稱民田並無被淹。至上年水勢。較四年稍殺。各屬田地一律豐收。不能掩人耳目。如果多有沖毀。則民間完納丁糧津捐。為數甚多。何竟無一呈懇求減免。州縣亦無一稟求撫恤且完納丁糧。異常踴躍。豈成屬百姓。獨有私於臣乎。至都江堰向分官工民工。官工則責之官。民工則歸之民。定制久遵。歷無異議。緣江堰首分內外中三江。三江以下。則分為支河十數道。支河以下。又分大小堰三千數百餘道。其各處小堰。原祗用以過水。地窄溝淺易淤易塞。歷係民間自辦。與官工不相牽涉。至川省橋梁甚多。皆係民間自行募造。官不過問。其中有歷百餘年數十年者。日久失修。不無毀壞。如所稱太平橋各處。內惟玉帶橋係木橋四洞。建造有年。其靠東岸一洞。木柱早經朽壞。民間無力遽修。用木支撐。臣於三年十月查勘河道。兩過此橋。目擊如此。四年盛漲。將中流量水之柱沖側。東岸支撐之木刷動數根。餘未倒壞。此外各橋。均查係光緒二年及同治十二年所沖。嗣後已多修整。內有長甯橋甚大。長約一里。其水係由彭縣小魚洞發源。不與堰水相干。其橋有隄三道。係同治十二年打開。隨即修復。光緒三年又復沖開。因非堰水所經。至今尚未全修。又三道堰無損。其西名金沙堰。光緒二三年連次沖開。係屬民工。現復修砌。又天齊寺前沖開橫河一道。係光緒二年前所沖。四年經陸葆德整修堅實。田多涸復。何可率意牽混。又人字隄一段。向來江水漲發。過水則十三四畫以外。即須令由湃缺上面漫出。以免內江泛溢。一定之理。今所謂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江水泛溢。漫過人字隄金剛牆者。實係修理合法。宣洩得宜之效。何得妄以為非。至離堆之腳均有沖損。此係同治三年之事。與此次堰工。更渺不相涉。此則旱地水田並未沖沒之實在情形也。又所稱外江淤沙。堆塞一丈有奇。上年大修。又將內江挖深一丈七八尺。水發全注內江。連年堰工沖塌。實由內江挖淘過深。分水不勻所致等語。查堰工未經大修以前。內外中三江。自人字隄以下。率皆沙石堆積。三江已連為一片。臣督飭委員。先將內外中三江地形高下。用繩牽平測量。以定淘挖深淺之準。故內外中三江。各有淘深丈餘者。有淘深至七八尺者。皆各應江形地勢。及淤塞高下。酌量淘挖。有報部尺寸清摺可核。且向來歲修定法。係先淘外江。再淘內江。何至有僅淘內江之說。至江水盛漲。力疾勢猛。沙石俱下。每年一遇大汛。內外中皆有淤積之所。次年則酌量挑挖。是以定有歲修之例。又內江挑挖。古制向以挖見鐵柱為準。殆所謂深淘灘也。四年所挖內江。即係遵照辦理。至外江口地段。先經夏漲。水退沙積。至是年冬。經承辦五年歲修委員淘挖一次。五年夏汛。又有新淤。又經承辦六年歲修委員挑挖一次。此堰工自來辦法。臣無所用其囗飾。恆訓去臘往勘。其所見淤塞情形。乃四五兩年夏漲後新淤情形。中隔歲修兩次。安得仍混作大修。至所謂外江高於內江丈餘。水即全注內江。堰工易致沖塌。是未知兩江高下。若至相等。則內江受水必不足六成。外江亦必不止四成。更與古人遺制不合。若外江過於挖深。附近田畝。固可免潦。而下游分水之處。必苦其旱。今乃謂外江農民利於決口。田水始足。臣三年來。於河堰尚未體察。實未得其解。此外江口挖深通塞之實在情形也。
又所稱離堆當水之衝。已有塌裂之處。設全行沖塌。省門恐為澤國等語。查離堆本係開鑿內江時。特留山石一角。以資屏蔽。至今呼為離堆。正當南江口之衝。向恃上游北面山腳石巖三道。將水一擋。折使迂回。免致直射離堆。因同治三年修工時。前署成綿道何咸宜。誤將三道巖全行鑿去。水勢直沖離堆。次年夏間。即將離堆沖塌一隅。經該管丞令稟報補綴有案。嗣該縣士民屢請補砌。各前任因此石本係天生。人功無能為力。尤恐補砌之後。盛漲沖擊。石必毀墜。填塞堰口。關繫極重。是以未敢辦理。亦經前任道丞確切查明詳稟在案。臣三年大修時三次親往查看。亦慮離堆不可久恃。曾與委員等百計籌思。實無善策。因戒委員等祗要每年歲修。將人字隄完密鋪排。使盛漲大水。安然由人字隄面湃缺。滾出外江。則水勢雖急。尚有處宣洩以殺其怒。離堆或不致遽損。而內外江田畝。亦皆獲益。緣人字隄之為用。春令則借以蓄水之不足。夏漲則借以洩水之有餘。與別河隄。借以束水攻沙者[迥](迴)別。其隄係水行外江舊路。並無田畝。若水大不能湃洩。一逾寶瓶口。必將農田全沖。臣前奏稱水從金剛牆沖缺而去。內江各堰。但有灌溉之利。略無泛溢之患者。係屬實在情形。非敢張皇創論也。至謂離堆全沖。省門即為澤國一層。恆訓所慮誠是。然省門成為澤國。不必在離堆全沖之時。但使內外中三江。久任淤積。則江水挾建瓴之勢。阻遏橫流。盛漲即為可慮。臣初次奏請修辦堰工。即引前兩年福建省城被水為言。實見及此。至此處日後果有沖塌。此則同治三年時承辦堰工之失意。其中或有數定。臣於歷次查勘時。深思遠慮。百計籌維。竟苦於天工人力之不可相敵。而無法補救於數十百年之後。此則智絀材短。負疚神明。問心難安者也。竊臣之辦理堰工。惟有於人字隄一段。因泥於經久省費之說。易籠為石。致盛漲時堰工沖損三十七丈有零。無可辭咎。至於疏瀹壅滯。修固隄埂。兩年以來。各屬農田。既無以前淹沒之害。且獲以後涸復之利。年穀屢豐。人民和樂。即以歲修而論。較前省費亦多。而民間無復隨時派累之擾。此皆可憑諸天日。詢諸輿論。雖人之多言。臣皆可與共質。不敢有所避也。所有修理都江堰成效實著各緣由。謹遵 旨據實回奏。伏乞 聖鑒訓示。
兩修都江堰工程紀略序
強望泰
余聞之。弗慮胡獲。又聞慮而后能得。此雖在一身一家之事。猶宜厝注周詳。矧都江堰分千支萬派。溉十四州縣之田。活億萬生靈之命。是烏可不熟思審處。蘄盡有司之職也哉。余荷先考忠烈公庇廕。自甲戌蒙 睿皇帝欽賜科第。旋由翰林改授中書。奉職十年。深以析薪弗克負荷為懼。丁亥仲春。選授成都府水利同知。孟冬囗任。周歷各堰。至索橋上內外江分水魚嘴處。見河口寬四十餘丈。河身自六年舊河口起至寶瓶口訖。均僅寬四五丈至十二丈不等。河岸一帶積沙石踰數丈。河中為沙石淤塞更甚。各堰籠隄亦沖刷損壞者過半。因延訪紳耆。披閱志乘。細繹深思。求所以治之之法。覺稍有會通於深淘灘低作堰之本義。考宋郡縣志云。秦太守李冰鑿離囗開二渠。一由永康過新繁入成都。謂之外江。一由永康過郫入成都。謂之內江。按灌在漢屬虒。蜀置都安。宋齊徙汶山郡治此。唐置盤龍縣。尋改名導江。宋太平興國三年。始改永康軍。元改灌州。明始廢州為縣。則宋之永康。即今灌治也。其云深淘灘者。所以防順流之沙石。不使淤入內江也。低作堰者。所以使有餘之渠水便於洩入外江也。推明其義。因於是冬興工。即多加河防。廣作埂籠。深去河底之磧沙。低砌籠隄之層數。戊子春夏察看水勢。六字之法。覺果有驗。旋於各堰一律如前修治。竊冀如此興修。數年後此堰可復古制。一勞永逸。而不意兩修後。余即有懋功之行。因思天下事。好奇者矜新法。耽逸者隳先型。及事不成。則皆歸之於造化。囗堰工不遵六字修。歷有年所矣。余不敢諉之於天。不得不師之於古。爰將兩修各工紀略於左。以誌千慮之一得。後之君子。或能諒此愚誠焉。
一七年淘挖內江河口。長八九十丈。寬十五丈。均深五尺餘寸。八年。察看河底較七年約深二尺餘寸。今河底較上年約深三尺餘寸。
一挖去古河內沙堆。約深三尺。寬十五丈。長一百餘丈。使水可引入古河。新開河口。將來可以漸次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