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_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治體六治法下(1)

擬策五道

韓菼

問天人相與之際。蓋可畏矣。人事兆於下。則天表應於上。災異者。固盛世所宜有。而人君彊勉之所起與。然滋懼矣。我 皇上以沖齡嗣歷服。於天之不假易。蓋兢兢焉。乃即位以來。彗星見於翼軫及婁。歷十有三宿。京師地震。河北淮南水暴溢。侵廬舍。壞城郭。陝西元霜降。大雨雪。偃禾稼。殺人民。山東西大饑。人相食。江北旱蝗。都城墮陷十餘丈。下視水中若廬舍然。或訛言佛出。相驚恐。蓋五六年之間。變故多矣。我  皇上飭躬齋精。思與海內更新。求直言。赦罪囚。已逋責。蠲租賦。發倉廩。賑貧窮。恤孤獨。停不時之繇。斥貪酷之吏。恩澤及民甚厚。所以偕大小臣工。修省闕失者甚至。乃入春以來。白氣天。長數丈。如疋練。灼爍有光。陝西益饑。民死相枕。河數潰徙。淮上州縣被水災。而畿輔亢旱不雨。五月癸卯。太白晝見。凡三日不滅。垂象著明。赫然可畏。夫變不虛發。緣感而起。厥咎何占。其應云何。何修何飭。而可使風雨節。寒暑時。年穀熟。星緯順序。川后循職。以幾於太和之盛。其悉意直陳。毋以讖緯亂經。毋以偏黨害公。將欲究天人之致。明治亂之極焉。

問古之聖王。皆賴賢臣以共功名。一時之臣。無大小。無遠邇。咸資其言。獻其身。任與議常兼。而亡有顧望懷安之心。猗歟。其聲績顧不偉歟。降及後世。往往小臣議。大臣任。發言盈庭。而受裁於執政用事之臣。任事者之心不堅。而議者亦傾搖懈弛。無復慷慨言天下事。人才敝矣。治亦闕焉。我國家振厲官方。俾官得其職。職得其事。所以訓誡之者甚備。然比見事無鉅細。部院諸臣不任也。必督撫議。督撫不任也。必其屬議。及議上猶不任也。

復遞下以議。何任與議交相待也。其果有見於民生利害。政事得失。外吏言之。曰無容議也。臺諫言之。曰無容議也。何任與議交相左也。今何以策任事者之心。而并以作議事者之氣與。比奉  上諭。凡文書奏報。部院諸臣當以時定。毋借端駁察。而又諭言事之臣。務條利弊。毋泛論瀆陳。約敕至矣。其遂可以破積習而儆惰靡否也。夫文移往復。糾舉細故。非議也。堅守成例。非任也。果何以振飭在位。肅然更新以共圖治理。俾文章政事。卓然有可觀。

問古者完要塞。備邊竟。亡敢輕棄尺寸地。所以衛民生而固吾圉也。曩以海氛未靖。懼姦民之為賊間也。而內徙之。濱海處所。悉斥為曠土。民竊至其地者。加法。此獨智遠覽。無窮之計。不惜數千里之地。而坐銷姦宄之萌。支解寇盜之具也。獨是民以遷徙故。流冗失業。或阽於死亡。甚可哀傷。比年以來。賊益衰息。議者頗欲令民返故地。毋久失佃漁利。欲如議予之耶。恐為姦者不知法禁。或潛與賊市。以重為邊竟憂。即勿予。是久苦吾民也。審何道而可。議者或曰。今兵多冗食。而所棄地故肥饒。即勸之佃作。所以收地利。省厚費。甚便。然諸軍士大夫。勞苦於外。十餘年于今。其勤甚矣。今巨孽未平。猥勞以農夫之事。疲其力於久廢不耕之地。恐非所以慰征夫而恤遠役也。幸今兵威遠屆。邊鄙稍寍。甚惜此土田。不忍長棄捐。而未知所以興復之宜。試條其可者。

問國家歲漕東南之粟以實京師。令民以道里之費予軍。而官復定其耗。率三鍾而致二。費亦甚矣。而江南省復歲運白糧十五萬餘石。計其僦費二十餘萬金。悉領於縣官之經費。以粟賤時計之。不啻再倍於正額也。往者議罷運。令民輸其直。於後則行半運。而餘輸直如故。顧粟賤而官不時其值。民甚苦之。不得已復歲運之舊。然官益蕭然煩費矣。我  皇上念官與民之不可以偏困也。而思所以變通之。因令于歲漕之數。量留十五萬石。令輸其直。而即以所餘之船與軍。齎白糧而致之京師。此一轉移間。不益漕。不僦船。不增一卒之費。而坐省大司農金錢十二萬餘也。然此歲漕十五萬石者。不以漕而以金。其將安出與。均之出于民也。其果能時其直以歛民耶。抑不然也。方今粟錢不得其平。稽諸古制。宜出金錢以斂民之粟。顧益散粟於民間而斂之以金。得無使民重病。願更有以權之。期於官民兩利。無獨困此一方民而後可。

問貨利於刀。流于泉。錢之為言泉也。如流泉而百貨通焉。往者法錢不行。而姦錢日蕃。因禁所在無鑄錢。專令寶泉寶源二局鑄作。挾銅積籠。奇羨而畢歸之上。宜也。然官錢益少。而民益得挾其偽錢以自便。利權散於下。錢貨壅于上。于法禁未便。比者令督撫臣各量其地。與應用錢之多寡。復開鼓鑄。其地丁課稅。民得賦錢率什之三。而官之予兵。及給諸經費亦如之。此故往例。而益明厲其法。欲使必行。庶幾乎錢之流通。可日月冀與。然嘗思其制。間有未安。官錢之直貴。民頗不便之。一矣。以官之直予兵。兵轉而他售。將無所焉。二矣。吏操造幣之勢。咸殽雜為巧。三矣。欲毋惜銅愛工。使質重而工良。又恐采銅日蕃。究無所取贏焉。四矣。錢文不精而直又重。則隱屏盜鑄者得而乘之。五矣。凡斯所慮。闕而不圖。何心計之鮮也。能商功利者或不乏矣。其務有以權之。欲使貨賄流通。下以便日中之市。而上為國家收鼓鑄之利。期於餘財貫朽而不校。稱盛治焉。

法令應歸簡易疏康熙四年

廣東總督盧崇俊

奏為政歸簡易。以端治原事。臣聞民生休戚。動昭天象。國家利弊。實繫民生。使果弊盡革而利盡興。自當有休靡戚矣。臣竊以為國之大利在于政治簡易。而國之大弊在于法令繁多。何也。夫法令一多。則內外衙門。在大官惟成例是遵。每多查駁之煩。在有司惟功令自畏。有不遑救過之慮。豈能計及民生之休戚。而施撫字之仁耶。且因叢迫之際。以致左右作姦。則民生愈受其困矣。若政治一歸簡易。則大小臣工。各有暇豫之精神。衙門各役。莫施鬼蜮之伎倆。是害不除而自絕。利不興而自溥。不必求遂民生。而民生自遂。故古來止頌寬大之為美政。未聞以文法之繁為善治也。夫一法立則一弊生。故法愈多而弊愈滋。夫滋弊緣于法多。則救弊惟在減法。有不辨而自明者矣。向來立法之密。其意在于除弊安民。奚知弊反從此而滋。民又從此而擾乎。恭逢我  皇上智仁天縱。知大計軍政之循陋規。知考滿等第之恣營求。而毅然停之。知四部考成之繁瑣叢弊。而歸併戶部綜核。知各關差官之騷擾商民。而責成地方徵收。天下官民商賈。已受無窮之福。此即多事不如省事之明效也。今日求治之法。不須遠法前王。但就  皇上此念而擴充之。將六部現行事例。命其逐件講求。如書有云。刑故無小。宥過無大。止將貪暴姦私。明知故犯者。按例處治。其餘因公獲過者。概免瑣議。減之又減。直至于必不可減而始存其大且要者。則法令簡明。大官易于綜核。有司得以展舒。始能共講撫字之術。以遂民生而回天象不難矣。

請省奏銷駁查疏康熙九年

給事中姚文然

題為請慎奏銷之駁查。省冗奏以節  睿勞事。臣惟章奏之最繁者。奏銷之駁查。但錢糧款項未清。駁查必不可省。言省駁查則非矣。惟有不應駁而駁者。以至內外屢題屢覆。頻瀆  宸聰。此等之類。實屬可省。臣舉一二事言之。如湖廣省康熙六年兵馬買用豆草等項。價值共五萬餘兩。初經部覆湖北巡撫劉兆麒。湖南巡撫周召南。奏銷康熙六年錢糧兩疏內。俱云草價與定價相符。豆價比上年減少。均應准銷。於康熙七年五月九月各奉  旨依議欽遵在案。乃七年九月部覆湖廣總督張長庚。報銷康熙六年兵馬錢糧一疏內。又稱豆草價值已浮。難以照算。請  敕下該撫覆減具題等語。臣查康熙六年該督報銷湖北湖南之豆草。即湖南北兩撫所奏銷之豆草。三疏本屬一事。款項價值相符。何為三月之內。一允一駁耶。至康熙八年二月及五月內。湖南北兩撫具題。該部兩疏具覆。俱稱豆草等價。查已于奏銷康熙六年錢糧案內。准銷在案。均無容查議等語。是康熙七年准銷于前。康熙八年照舊准銷于後。則中間七年九月內之一駁減可省也。省此一駁。而後此該撫兩次具題。該部兩次具覆。皆可省矣。又如廣西省鬱林三里全州等營。節經經略臣洪承疇該督于時躍等題准該營全支戰餉。屢年奏銷無異。乃部覆廣西省康熙四年五年奏銷錢糧兩疏內。將各營所支戰餉數萬餘兩。俱駁令追扣。累經督撫提臣疏請免追。部覆不允。最後該撫金允祖兩疏具題。該部于康熙八年八月及十二月內兩疏具覆。皆稱該督盧興祖于康熙六年具題。減戰兵改為守兵。此四年五年戰兵支過錢糧。俱係未定之前支給。相應免扣等語。是順治十三年。康熙元年。節次題准全支戰餉于前。康熙八年。題覆照舊免扣于後。則中間奏銷康熙四年五年錢糧疏內兩次駁扣可省也。省此兩駁。而後此撫臣屢疏請免。該部屢疏具覆。皆可省矣。此臣所舉奏銷兩案。皆見于章疏者也。舊例疏外更有駁單。胥吏查冊呈單。多者至數十件。其中豈無不應駁而駁者乎。臣思戶部與別部不同。錢糧款項千端。卷案牽連數載。言事者累月查一二件。事後指摘甚易。任事者一日行百十件。當下稽察甚難。因此反復思維。該部事務既已因繁得難。必須求易于簡。而求簡之法。先自求詳始。蓋省其應省者簡也。先辨其應與不應者詳也。從來堂官執要。司官執詳。臣請三言蔽之曰。司能詳則堂可簡矣。人能詳則事可簡矣。始能詳則後可簡矣。伏祈  敕下該部。詳飭該司。凡遇駁查款件。無論列疏開單。最初加詳慎。或有關涉兩司者。須彼此移覆明白。有卷連遠歲者。將舊案細查原委。部例壹則斷兩行之路。舊案熟則收胥吏之權。應駁者必駁。不應駁者即省。庶內省章奏之繁。外省駁查之累矣。

請簡承追章奏疏

王奐曾

伏見我 朝立法。遠邁前代。提綱挈領。百度具修。即如吏部考功司。職掌議處事件。號為最煩。然 欽部事件處分則有彙題。盜案處分則有彙題。而正項錢糧奏銷。戶部會同吏部。一省各一次具題。以及鹽課驛站等項奏銷。類皆先有常期分省總題。凡以定例在前。臚列題明故事。可不煩而整齊易結也。獨雜項錢糧。戶刑兵工各部。隨便將承追未完之官。移交吏部議處。吏部有並四五案具題者。有並二三案具題者。亦有一案具題者。雖因便并省。而一年之內。此等處分猶不下六七百疏。合之督撫原題。一年或至八九百疏。章奏之煩於此為甚。我  皇上勵精圖治。萬慮周詳。即不以煩瑣為厭。然臣子之道。列在言路。苟有一得。可以佐  聖政。無煩  聖慮者。誼不容苟默已也。臣惟承追未完處分。自有定例。而參處之時。則總以其人之承追不力為詞。合無令各省巡撫。每年將該省州縣承追雜項錢糧之官。查明案件。行令每處分晰完欠項款。各造一冊。定於奏銷正項之後。具疏總題。各部按冊核明。會同吏部。通作一本具題。處分仍照定例。自該員到任經手之日計算。承追一年以上不完者。降俸督催。其原參亦仍照定例。罰俸督催。於辦事則甚清。於題奏則甚簡。提綱挈領。法莫便焉。臣更有請者。各省虧空之案。有承追十餘年至二十三十餘年。年年參處。並不完結者。其果家產盡絕耶。州縣何不出結詳報。司府何不加結轉詳。該撫何不據結保題。其尚有家產可變耶。該州縣身在地方。按籍可考。該府親臨上官。嚴查可得。該司該撫。若果認真督催。計日可楚。乃既不具結保題。又不力催結案。使 國家徒蒙追比之虛名。終不獲完補之實效。遷延歲月。視為固然。官曠事墮。莫甚於此。臣請  敕部通查見在各省虧空未完之案若干。每案數目若干。其承追自原任至回籍共歷若干年。造冊進呈。行令各該撫逐案備查。果係何因。遲久不結。務期明白立限具疏奏 聞。力清積案。在外不徒循報參之具文。在部不徒幸駁查之為利。體 國奉公。實心治事。亦振起庶官積玩之一端也。如果臣言不謬。伏祈  敕部議覆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