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_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學術五文學(3)

萬充宗墓誌

黃宗羲

五經之學。以余之固陋。所見傳註詩書春秋皆數十家。三禮頗少。儀禮周禮十餘家。禮記自衛湜以外。亦十餘家。周易百餘家。可謂多矣。其聞而未見者。尚千家有餘。如是。則後儒於經學可無容復議矣。然詩之小序。書之古今文。三傳之義例。至今尚無定說。易以象數讖緯晦之於後漢。至王弼而稍霽。又以老氏之浮誕魏伯陽陳搏之卦氣晦之。至伊川而始明。又復以康節之圖書先後天晦之。禮經之大者。為郊社禘祫喪服宗法官制。言人人殊。莫知適從。士生千載之下。不能會眾以合一。由谷而之川。川以達於海。猶可謂之窮經乎。自科舉之學興。以一先生之言為標準。毫秒摘抉。於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而大經大法。反置之而不道。童習自守。等於面牆。聖經興廢。上關天運。然由今之道。不可不謂之廢也。此吾於萬充宗之死。能不慟乎。充宗諱斯大。吾友履安先生之第六子也。其家世詳余先生誌中。充宗生逢喪亂。不為科之學。湛思諸經。以為非通諸經不能通一經。非悟傳註之失則不能通經。非以經釋經則亦無由悟傳註之失。何謂通諸經以通一經。經文錯互。有此略而彼詳者。有此同而彼異者。因詳以求其略。因異以求其同。學者所當致思者也。何謂悟傳註之失。學者入傳註之重圍。其於經也無庸致思。經既不思。則傳註無失矣。若之何而悟之。何謂以經解經。世之信傳註者。過於信經。試拈二節為例。八卦之方位載於經矣。以康節離南坎北之臆說。反有致疑於經者。平王之孫。齊侯之子。證諸春秋。一在魯莊公元年。一在十一年。皆書王姬歸於齊。周莊王為平王之孫。則王姬當是其姊妹。非襄公則威公也。毛公以為武王女。文王孫。所謂平王為平正之王。齊侯為齊一之侯。非附會乎。如此者層見疊出。充宗會通各經。證墜緝缺。聚訟之議。渙然冰泮。奉正朔以批閏位。百法遂無堅城。而老生猶欲以一卷之見。申其後息之難。宜乎如腐朽之受利刃也。所為書。曰。學禮質疑二卷。周官辨非二卷。儀禮商二卷。禮記偶箋三卷。初輯春秋二百四十卷。燼於大火。復輯。絕筆於昭公。丁災甲陽草各一卷。其間說經者居多。萬氏家譜十卷。噫。多矣哉。學不患不博。患不能精。充宗之經學。由博以致精。信矣其可傳也。然每觀古人著書。必有大儒為之流別。而後傳遠。如蔡元定諸書。朱子言造化微妙。唯深於理者能識之。吾與季通言而不厭也。故元定之書。人皆敬信。陳澔之禮記集說。陳櫟之禮記解。吳草廬曰。二陳君之說禮。無可疵矣。故後皆列之學宮。自蕺山先師夢奠之後。大儒不作。世莫之宗。牆屋放言。小智大黠。相煽以自高。俱有講章而無經術。充宗之學。誰為流別。余雖嘆賞。而人亦莫之信也。充宗為人剛毅。見有不可者。義形於色。其嗜義若饑渴。張蒼水死國難。棄骨荒郊。充宗葬之南屏。使余誌之。春秋野祭。不異西臺之哭焉。父友陸文虎。甬中所稱陸萬是也。文虎無後。兩世之喪。皆在淺土。充宗葬其六棺。凡所為皆類此。不以力絀隻輪而自阻也。崇禎癸酉六月六日。其生也。康熙癸亥七月二十六日。其卒也。娶陸氏。子一人。經。諸生。能世其學。

與陳扶雅書

汪家禧

扶雅孝廉閣下。近世雅重漢學。妄論真漢學亦不盡傳。孟氏之學。當時已有微論。況歷久至虞氏。其中條例。斷不能無增設。而必謂商瞿之傳即此。閣下試思易經四聖人手定。道冠諸經。必如虞氏云云。則按例推文。直如科曹檢牘。比擬定詳。恐經旨不如此破碎也。鄭荀同學費易。何以立說又不同。鄭從馬學。何以與馬又不同。焦京同原。而卦林災異何又不同。道無二致。一是必有一非。出奴入主。究何定論。尚書力闢古文。妄謂今時伏鄭本文。久已放失。近世復古者。所本仍用偽孔。不過一二補綴。如交廣人嵌螺鈿盒。其本質仍漆也。即鄭注無有者。仍不得不用孔義以通之。用其說而闢其書。何足令人心服。詩四家同本荀卿。何以詩旨殊。作詩之人殊。篇章次第又殊。閣下試思一堂受業。縱有異同。又何至大相楚越。恐今世所傳。未必盡經師本旨。而或出陋儒附益也。必欲一一信之。真所謂陳已棄之芻狗矣。妄謂漢儒經學。以適用為貴。董子明陰陽五行。究天人之原。賈生明體達用。盡通變之術。劉更生敷陳七略。辨官禮之條分。通立言之本旨。許叔重詁字義。而六書之用彰。鄭司農究典章。而三禮之要。諸大儒之書。皆當各存其宗旨。而不必割裂以附遺經。又不必曲說以添膠結。至於唐宋以來。名儒接踵。各有精微。亦當一一參稽。斷不可概為抹殺。如必限代讀書。則太倉歷下用其說於詩文者。今復用之於經學。恐千秋定論。斷不能廢程朱而但遵伏賈也。高明試思狂言。亦可擇否。且今時最宜亟講者。經濟掌故之學。經濟有補實用。掌故有資文獻。無經濟之才。則書盡空言。無掌故之才。則後將何述。高冠衣。臨陣誦經。操術則是。而致用則非也。班史無韋賢。鄴都無王粲。精專則是。而閎覽則非也。矢臆狂談。幸勿以荒唐罪我。

文解

張望

文者何。匪文其文而已。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也。昔者聖人嘗為文矣。如日月之照耀。爛然天地而不渝。然天之予德。不惟聖人。而天下之人從乎同。天下之人從乎同。有不為文。為則必同其能。人之生也渾然耳。已而孩。未幾而能言矣。未幾而能謳矣。由是授之以古之經。自茲以往。卒然有遇於家國天下之故。萬事萬物之紛紜而不能抑。遂能取之心而注之手以為文。然則自孩言謳以至於能為文也。天下之人無弗同。喜慍憂樂同其情。抑揚抗墜同其節。疾徐趨舍同其容。一唱三歎同其音。觸而發之。不知孰為予。凝而永之。不知孰為。優優乎德之固有而不外而求。故曰有不為。為則必同其能。是故敷榮暢遂其言藹如者。有仁之意焉。優游不迫動中規矩者。有禮之容焉。明重大。舉紀綱。鉤元達奧。無之不入者。有知之用焉。發潛德之幽光。誅姦佞於既死。字若狹秋霜。辭足貫金石者。則非信與義而孰與之存焉。是故可以格豚魚。可以感鬼神。可以懾姦邪。可以動仇怨。布之遐方。傳之異代也。好古之士。諷于口而悠于神。平者使澹泊。深者使杳冥。高者使激昂。沉者使幽抑。哀者使涕洟。樂者使舞蹈。有不知其然者矣。然而卒有能有不能何也。則于德有消長。於為有勤暇。盛衰之數。存乎其間者。非一世矣。人之至於聖。務修德而事學。修德事學以至聖。於為文何如也。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而文乎。

非文

唐甄

古有文。典禮威儀辭命皆是也。不專以名筆之所書。筆之所書謂之言。若書傳之言謂之文者。數之曰文成幾何。指六書而言。六書有義。故謂之文。非緣飾其辭。而謂之文也。說如其事。辭如其說。善說者有倫有。博徵曲喻。聽盈耳焉。善辭者有倫有。博徵曲喻。書之於策。五采絢焉。是言也。不謂之文也。古之善言者。根於心。矢於口。徵於事。博於典。書於策簡。釆色焜燿。以此言道。道在襟帶。以此述功。功在耳目。故可尚也。漢乃謂之文。失之半焉。唐以下盡失之。迨乎近世之言文者。妄謂有體。妄謂有法。妄謂有繩墨規矩。二十三代之編籍。閼塞其心。序論傳志之空言。矯誣其理。是以秦以上之言如臠肉。唐以下之文如菜羹。秦以上之言。雖少也重於金。唐以下之文。雖多也輕於車羽。是何也。務炫於文。朿於俗格。而不遂其言也。文必有質。今世求文之弊。盡失其質矣。技巧而非真。心勞而無用。可以娛目前。而不可以傳久遠也。物有象。象有滋。取則為書。有蝌蚪篆籀之文。迨于末世。變為俗書。媚容佻姿。盡亡其制矣。圖畫者。鑄于鐘鼎以垂法。繪于衣裳以明尊。施於屏壁以示戒。迨于末世。為川巖。為草木。為羽毛。為士女。以取悅于人。盡失其意矣。古之言變為今之文。亦猶是也。彼二者。雖失也無與于治亂。若夫文流為曲。工流為末技。以取悅諧俗。使人心輕氣佻。竊譽失真。道喪于此。其亦百十之十一也。

論文日知錄

顧炎武

詩云。巧言如簧。顏之厚矣。而孔子亦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又曰。巧言亂德。夫巧言。不但言語。凡今人所作詩賦碑狀。足以悅人之文。皆巧言之類也。不能。不足以為通人。夫惟能之而不為。乃天下之大勇也。故夫子以剛毅本訥為近仁。學者所用力之途。在此不在彼矣。

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以二漢言之。東都之文。多于西京。而文衰矣。以三代言之。春秋以降之文。多于六經。而文衰矣。如惠施五車其書竟無一篇傳者記曰。天下無道。則言有枝葉。

二漢文人所著絕少。史於其傳末。每云所著凡若干篇。惟董仲舒至百三十篇。而其餘不過五六十篇。或十數篇。或三四篇。史之錄其數。稱之。非少之也。乃今人著作。則以多為富。夫多則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於世其不傳宜矣。

李因篤語予。通鑑不載文人。如屈原之為人。太史公贊之。謂與日月爭光。而不得書於通鑑。杜子美若非出師未捷一詩。為王叔文所吟。則姓名亦不登於簡牘矣。予答之曰。此書本以資治。何暇錄及文人。昔唐丁居晦為翰林學士。文宗於麟德殿召對。因面授御史中丞。翼日制下。帝謂宰臣曰。居晦作得此官。朕曾以時諺。謂杜甫李白輩為四絕。問居晦。居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嘗以此記得居晦。今所以擢為中丞。冊府元龜如君之言。其識見殆出文宗下矣。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識經術不通古今。而自命為文人者矣。宋史言。歐陽永叔與學者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於潤身。政事可以及物。黃魯直言。數十年來。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獎後生。故華而不實。明朝嘉靖以來。亦有此風。而陸文裕所記劉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為不平矣。

舜曰。詩言志。此詩之本也。王制。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此詩之用也。荀子論小雅曰。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此詩之情也。故詩者王者之也。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曰。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又自其詩。關於美刺者。謂之諷諭詩。自比於梁鴻五噫之作。而謂好其詩者。鄧魴唐衢俱死。吾與足下又困躓。豈六義四始之風。天將破壞不可支持邪。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聞於上邪。嗟乎。可謂知立言之旨者矣。

孔稚珪北山移文。明斥周容。劉孝標廣絕交論。陰譏到溉。袁楚客規魏元忠有十失之書。韓退之諷陽城作爭臣之論。此皆古人風俗之厚也。晉葛洪抱樸子曰。古詩刺過失。故有益而貴。今詩純虛譽。故有損而賤。

子書自孟荀之外。如老莊管商申韓。皆自成一家言。至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故取諸子之言。彙而為書。此子書之一變也。今人書集。一一盡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呂覽淮南之類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而後為之。庶乎其傳也與。

宋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後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傳。所以然者。其視成書太易。而急於求名故也。伊川先生。晚年作易傳成。門人請授。先生曰。更俟學有所進。子不云乎。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言公

章學誠

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於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志期于道。言以明志。文以足言。其道果明於天下。而所志無不申。不必其言之果為我有也。虞書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此以言語觀人之始也。要在試功而庸以車服。則所貴不在言辭也。誓誥之體。言之成文者也。苟足立政而敷治。君臣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周公曰。王若曰。多方誥四國之文也。蓋聖臣為賢主立言。是謂賢能任聖。是即賢主之言也。曾氏鞏曰。典謨之文。豈止載堯舜之功績。併其精微之意而亦載之。是豈尋常所及哉。當時史臣載筆。亦皆聖人之徒也。由是觀之。賢臣為聖主述事。是謂賢能知聖。是亦聖人之言也。文與道為一貫。言與事為同條。猶八音相須而樂和。不可分屬一器之良也。五味相調而鼎和。不可標識一物之甘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于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

夫子曰述而不作。六藝皆周公之舊典。夫子無所事作也。易有大傳。夫子之言也。然用古人成說。而未嘗有所識別焉。元善之訓。先誦於穆姜是也。誦易之言而不標為易。恒三之辭。証義於巫醫是也。不忮不求之美季路。誠不以富之歎夷齊。未嘗言出於詩也。允執厥中之述堯言。元牡昭告之述湯誓。未嘗言出於書也。論語記夫子之微言。而詩書初無識別。亦述作無殊之旨也。夫子之言。見於諸家之稱述。而論語未嘗兼收。亦詳略互託之旨也。夫六藝為文字之權輿。論語為聖言之薈萃。創新述故。未嘗有所庸心。取足以明道而立教。而聖作明述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其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