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戶政二十六榷酤(3)
河北諸路旱荒。聖主減膳撤縣。詔廷臣言事。而公未聞進嘉謨。以佐百姓之急者。夫備災宜豫。非倉卒所能舉。今野荒民散。而新穀不生。所可為者。惟無使舊穀妄耗耳。古之治天下。至至悉也。故蓄積足恃。周官凡酒皆公造。民得飲酒。獨黨正族師歲時蜡酺耳。漢制。三人無故共飲。罰金一鍰。三國時。家有酒具。行罪不宥。誠知耗嘉穀於無形。而眾忽不察者。惟酒為甚也。今天下自通都大邑。以及窮鄉小聚。皆有酤者。沃饒人聚之區。飲酒者常十人而五。與瘠土貧民相較。約六人而飲者居其一。中人之飲。必耗二日所食之穀。若能堅明酒禁。是三年所積。可通給天下一年之食也。其藏富於民。與古者耕九餘三之數等。孟子曰。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豈窕言以欺世哉。凡民間用酒。莫宜於祭祀婚姻。然周公制法。不耕者無盛。不績者不衰。祭無盛猶可。況以歲凶而去酒乎。至公家之事。不過歲祭孔子廟。及賓興鄉飲。有司自可及時以釀。周官所謂事酒是也。今功令。通禁燒秫為酒。而他酒及酒肆無禁。故眾視為具文。而官吏反得因緣以為姦利。宜著令凡酒。皆禁絕。令到之日。有司巡視鄉城。已成之酒。皆輸公所。俾其人自賣而官監之。盡而止。過此以往。有犯禁者。其店房什器官沒之。若私釀於家。則紳衿褫服。白衣決杖。罰用漢法。凡境內有酒肆。而有司不能禁察者。奪其官。首舉者賞五十千。夫周公當重熙累洽年穀順成之日。而使天下有祭無盛。喪無衰者。非故欲拂人之情也。不如此。不足以齊眾阜財。而使長得其樂利也。俟數年之後。穀粟陳陳相因。然後用漢法變而通之。間歲官賜民酒戶三斗。俾儲以共祭祀婚姻。養老疾。有非常之澤。然後賜酺。如此則政有常經。且可以正民之禮俗矣。世人樂因循偷。苟有述古事陳古義者。輒目為迂闊。然自公卿大夫吏士。務適時宜。而羞為迂闊者。蓋數十年於茲矣。則其效可睹矣。太夫人春秋高。不敢告公以難行事。如此類言之者無過。而實良圖。望宿留瞽言。
禁止跴麴疏
尹會一
臣查燒酒所需。高粱為多。而中州所植。高粱為盛。蓋因地土平衍。蓄洩無備。雨水稍多。即虞淹沒。惟高粱質粗而稈長。較他穀為耐水。故種植者廣。其稈名曰秫。民間編籬葺屋。織蓆炊薪。莫不取給於此。而黃河兩岸。堤長工險。歲搶二修。必需秫墊鑲。所用更不可勝計。獨是高粱之為物。易朽而難於久貯。因用以造酒。資其利以濟日用之需。相沿既久。習以為常。而大開燒鍋。興販射利者甚少。民間取用。惟明流居多。其色類於燒酒。其味稍淡。亦用高粱作成。大飲燒酒者十之二三。飲明流者十之八九。此酒。家常率能自造。隨處俱可零沽。幾於比戶皆然。使禁燒酒而不禁明流。則造酒仍眾。若禁燒酒而并禁明流。則犯禁者愈多。此臣仰體 天心。再四籌畫。順民之情。因民之利。而不敢遽請嚴禁者也。惟是造酒必需麴。跴麴必用二麥。豫省產糧。惟二麥為最廣。而耗費麥糧者。莫如跴麴為最甚。凡直隸山陜等省。需用酒麴。類皆取資於豫。故每年二麥登場後。富商巨賈。在於水陸馬頭。有名鎮集。廣收麥石。開坊跴麴。耗麥奚啻數千萬石。夫麥乃五穀之精良。非若高粱之質粗而易朽。豫省之民尤每食必需。耗一分之麥糧。則損一分之民食。若省一分之跴麴。即裕一分之積貯。是禁麴既以節二麥之費。更以清造酒之源。臣請嗣後。除民間零星製麴自用者。免其逐戶查禁外。其有開張作坊。廣收多跴。囤積販賣者。嚴行定例治罪。并將失察縱容之地方官。定以處分。凡關津隘口。嚴加稽察。如有車載船裝。牲畜馱運。盈千累百。販往各省者。即行查拏究治。庶幾麥糧歲有餘積。儲蓄日饒。而跴麴不行。則燒鍋亦可漸減矣。他如查禁之難。滋擾之弊。以及棗柿等類之均可燒酒。諸臣業經陳奏。不敢贅瀆。
上鄂相國論酒禁書
陳兆崙
昨奉 旨發議。尚書孫公請酒禁一疏。蒙虛衷下詢。向聞尊誨云。弊中有利。利中有弊。為地方大吏者。毋輕言興利除弊。老謀至計。嘗流連於心不能忘。孫公所奏開燒鍋一事。其言實有類於是。願先生察之也。孫公以高粱祇堪供造酒之用。推論禁止之弊。謂於生計有損。此說誠矯枉過當。夫使果重其罰。而立致其效。則家有藏。巷無飲。豈非為治者之至願。而無毫之弊哉。若愚見所慮者。在萬萬不能禁止耳。何也。天下承平日久。狃於休養之樂。彼安知耗穀之患。而但以為大欲所在。日用之常。故聚賭私鑄之奸。未必人人能之。時時為之。造酒則事習而工省。毋論資本多寡。皆可隨分收息。嘗往來經齊魯燕趙間。五里十里之堠。三家四家之村。曠蕩蕭條。一無所有。惟燒酒雞卵。則家蓄而戶纍焉。其寒冬置子於懷。兩人合衣。而下無襦者。股戰而顏酡。非一人也。至於縛草為亭。呼客駐馬。招之立應。歡然探囊。何者。酒不費錢。而溫如挾纊故也。其他赤老媼。裸體童男。扶路叫號。一錢莫與。所遜於亭中人者。不過數升資本。而即已狼狽若此。夫此村堠之民。豈皆有力能為燒鍋者哉。而既禁燒鍋。則未有安置此輩之所。而此輩固滿於齊魯燕趙間矣。若其有力之家。業於是者。寬游其生於平日。驟峻其法於一時。其勢不出於抵死觸禁不止。而此抵死觸禁之人。又滿於河北五省中矣。夫弊有積重而不可返。利有至美而難以興者。尚書慮之於禁止之後。以利為害。愚則慮之於申禁之時。未有利而先見害。似宜一思而再思也。方今 君相一德。動發帑金。數逾鉅萬。一切賑濟蠲免。不煩再計。尤加意近畿各道。屢訊疾苦。此時民氣和樂。自不待言。似不宜求治過急。而稍損其樂生之心。或更需之數年之後。使彫敝日起。則民氣固。而令無不行也。以上所列。聊備輿誦。伏惟鈞裁。而賜以訓示焉。
請開酒禁疏
孫嘉淦
伏讀 上諭。河北五省。燒酒盛行。特以飲少輒醉。其價易售。人皆樂其便易。故造之者多。則是造酒之由。 皇上既知之矣。又讀 上諭燒鍋之禁。有司陽奉陰違。黠悍富民。用其資財。串通胥役。敢於觸禁肆行。則是禁酒之弊。 皇上亦既知之矣。知其造之多而禁之難。而猶斷然必禁者。以造酒之家。類皆富民。而非貧民之生業。禁酒而存米穀。則富民不過暫緩於一旦。而貧民將享樂利於無窮。此所以斷然禁之而不疑也。臣之愚昧。則以為燒酒之禁。無論禁之而滋擾。擾之而終不能禁。借令禁之不擾而能永禁。其貧民之生計。米穀之藏。不惟無益。而且有所損。臣請詳言之。望 皇上鑒宥而採擇焉。夫所謂作酒醪以糜穀者。為黃酒言之也。黃酒之。必用小麥。其米則需糯粳秫黍。此皆五穀之中。最精且良。糜之誠為可惜。若白酒則用高粱。而佐以豆皮黍殼穀糠之類。其麴則用大麥。大麥與高粱。非朝夕所常食。而糠殼等項。本屬棄物。雜而成酒。可以得重價。其糟可以喂六畜。此乃化無用為有用。非作無益而害有益也。他若棗柿葡萄等類。皆可燒酒。乃天地自然之利。不需米穀而成。今欲禁燒酒而併禁黃酒。則無以為祭祀賓客養老之用。誠有所不可。若不禁黃酒而止禁燒酒。則是使天下巨萬億兆飲燒酒之人。皆轉而飲黃酒。飲燒酒四兩而醉者。飲黃酒二三斤而不足。則黃酒之沽。必什倍於前。而小麥糯黍之費。不可以數計矣。省大麥高粱之麤且賤者。而倍費小麥糯黍之精且貴者。此臣所謂無益於蓋藏者也。至小民之生計。則豈特口食已哉。必將以釜甑爨而以鐵耕。百工之所為。皆需以粟易之。而又有稅糧之徵。衣服鹽蔬之用。婚姻疾病喪葬之費。非糶五穀無由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