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兵政二兵制下(1)
營制小
顧棟高
兵以衛民。營以駐兵。淮安自唐宋以迄于元。兵制見于前史尚矣。明初。改元淮安路總管府為衛指揮使司。俾世其官。而又設有屯田。因糧于屯。取兵于丁。當是時。淮安大河二衛軍官屯丁萬餘員名。應守城操練者。二千餘名。從無召募兵丁營伍名色。行之既久。漸至廢壞。伍存空籍。田盡汙萊。此外所恃。止山陽民兵五百八十五名。然皆不經訓練。遇敵輒敗。倭患之興。淮郡殆岌岌矣。是時以漕兼撫。隆慶年間。漕撫都御史方廉。調揚州營官兵三百一員名。轅門防護。設名色千總一員為統領。是為漕營所自始。嗣是以後。益調兵赴淮安。隨衛立營。營與衛始兼設。而都司實兼管淮營。淮營者。兩衛屯卒也。關白之亂。淮海戒嚴。益挑選淮營精壯。并調集各州縣及東陽義烏浙兵。分為七營。是時倭患孔棘。而淮安運道所關。得保無恙者。實賴先聲有以奪之也。最後李三才沙汰簡練。節次裁併。為五營。 本朝定制。以衛卒專司輓運。而營兵專主護漕。別設城守營。守護城池。分漕院與巡撫為二。總督漕運麾下統轄七營。惟左右中及城守四營。駐山陽境。餘各擇要地分置。此漕營之始末也。淮郡為黃淮二河貫注。歷代皆用民夫塞決。徵調動至數十萬。 本朝設河兵及堡夫。淮安建兩大閫。而河營遂與漕營並重。各有副參遊守。而河營之陞遷。一與軍功等。其人率皆駐宿河干。熟諳水性。平日不責以騎射之能。而專司填築之事。每遇河上緊急。匪但不役民夫。并不調營兵。合龍下埽。不爽分寸。雲梯硪築。懸絕千仞。當河濤決怒時。持土石與水爭勝。性命懸于頃刻。惟責成專而諳練熟。故能奏功而無患害。匪其人鮮不敗事。此尤 本朝兵制之超出前代萬萬者也。謹就淮安所駐漕河兩營之官弁馬匹船隻。及防守汛地。修防口岸。詳載于策。以資日後之考究。志營制。
選兵論
魯之裕
余嘗從事於四方。而見今督撫提鎮之選補兵目者。輒竊長太息曰。此承平忘戰之所為也乎。夫兵也者。儲以備攻守戰陣之用者也。非徒以壯督撫提鎮之觀而已也。乃茲唯軀榦魁梧面宇明晢手足輕颺者是擇。其有進而衡其力之弱與強。按其藝之優與劣者。即曰精選矣。彼烏知夫魁梧者之不便於疾趨。明晢是之多出於驕滑。輕颺者之工巧於規避乎。即力強而藝優者。倉皇之頃。往往以驚懼而莫知其所措。蓋余之閱於是也久矣。然則選之將如何。曰兵貴膽。不貴其皮肉也。兵貴樸。不貴其伶俐也。兵貴福。不貴其黠暴也。兵貴能勞能苦。不貴其言語委婉步趨周折也。何也。膽壯則無畏。無畏乃可以臨敵。性樸則守法。守法乃可以訓戢。相有福則其精神常足。可以久用不衰。雖有時不幸而置之死地。而能轉敗以為功。兵能勞則奉命。能苦則無怨言。奉命無怨而後可以收臂指之效。雖然。是猶選以人者也。不足以盡選兵之道。蓋選兵莫善於選器。必明於選器而選兵之道乃盡焉。人之生也。自二十以至四十者為壯。過此則血氣不能不衰矣。就此壯者而論之。其中長短大小弱強之不同。勢不能齊而一之也。故其用器也。各有所宜焉。得其宜而後用之無不利。大約目晴灼而猿臂鵠立者宜弓箭。身材短小精悍者宜籐牌滾刀。其殺氣蘊結於中而有時勃發於面者宜腰刀手鎗。至於排鎗大刀擋木撓鉤之用。則必老成有力者任之。苟少年健兒筋力未定而使習其藝。則未幾而乏矣潰矣。長大豐偉者而使習圓徑二尺之牌。握短刀跪伏委曲伸縮進退於以出沒於鋒鏑之間。其將能耶。是故選兵要矣。授之器而時以習之。尤不可不精而辨之也。知必於此乎精以辨之者。而後可與語練兵之道。
論兵制
陸世儀
人習戰法令森嚴之時。宜于兵民合。太平日久人不知兵之時。宜于兵民分。及觀鶴林玉露載韓魏公一段。亦言承平時寓兵于民之害。則予之所論。似不為妄矣。
京營莫善于分。莫不善于合。昔漢高祖與韓信論將兵。信曰。臣多多益善。則知多多益善。非韓信之才不能。今京營之弊多。只是無善將兵者統之耳。然假如十萬人為一營。則必須才堪十萬者將之。使十萬人分為十營。則才堪萬人者。皆可以為將矣。更勿拘以文法。使得各自為訓練。而以一文臣知兵者統之。以時巡閱各營。令嚴兵精者獎擢。將驕卒惰者誅之。賞罰既公。士氣自肅。京營積弊自去矣。
京營既分。當使之分屯城外。不可使之聚屯城內。須量地勢。每門一軍。軍三營。為小堡。授以閒田。使自屯種。父母妻子。咸往居焉。死徙無出其鄉。則庶幾心志一而戰守日固矣。
昔人遇端陽節。作龍舟競渡。又令武士射柳為樂。此即默寓教練水陸營兵之意。今人不喻此意。射柳之戲已亡。惟龍舟尚存。僅以為遊觀之資耳。今宜復此法。于端陽日令水營兵。大治龍舟。陸營兵大條器械。所在官司。率通邑縉紳士民。傾城觀覽。水兵盡出沒波濤之巧。陸兵盡馳射擊刺之術。擇其能者。大加掌賚。令通邑之眾。咸出纏頭。則兵有所利。皆思勸進於技矣。推此以往。因勢利導之術。豈獨一競渡哉。
兵家所言。出奇制勝者多矣。言旗鼓步伐者少。出奇制勝之法。虛旗鼓步戈之法。實虛處聰明者可自會。實處非學不可。猶之名物度數。即聖人亦不能生知也。通鑑所載戰攻處。孰非出奇制勝之法。惟旗鼓步伐。所傳甚少。唐有李靖兵法。然不得見全書。今僅存杜氏通典所載。戚南塘紀效新書。是從此書中會通而出。故于旗鼓步伐之法獨詳。讀者不知。以為戚公必有異人傳授。可笑也。
向閱武備志。陣法無慮百數。不能得其要領。心頗輕之。及閱戚少保鴛鴦陣。始知陣法之妙。即吾儒之禮樂。不可須臾離者也。語曰節制之師。又曰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夫欲稱節制。與堂堂正正。非精于陣法。未足語此也。戚少保紀效新書所載。皆節制之法。其將領不必選絕力絕技之士。凡中材皆可能。所謂勇者不得獨進。而怯者不得獨退也。然絕力絕技之士。軍中正不可少。趙奢曰。道遠險。譬猶兩鼠於穴中。將勇者勝。倘遇此地勢奪隘爭險。非堂堂正正之陣所能克也。必於軍中另選突敢死之將聚為一卒。以應卒然之用。
馬軍使馬力。猶舟師使船力。俱難整齊約束。昔人以連環結馬隊。亦以連環結舟隊。意思大概同。然連環馬。畏鐮麻扎刀。連環舟。畏火攻。所忌亦大略相近。在智者善用之耳。
教陣先教隊。教隊先教藝。藝雖一技之微。必學而後知其用。知其用而後可以教士。可以制隊。即如鴛鴦陣。至今稱絕。然其妙處全在隊法。隊法妙處又全在制器得當。設使猶是鴛鴦隊。而以他器易其原器。則隊壞。即仍其原器。而或顛倒其次序。則隊亦壞。原器不易。次序不失。而不知藝法。教習不精則隊雖不壞而無用。故隊者一陣之所由始。藝者一隊之所由始。今人欲存心兵學。慎勿以藝技為可忽也。
昔唐荊川于譙樓。自持槍教俞大猷。一時以為韻事。然其言謂一圈槍之功。至于十年。則亦藝師之言。非大將之言也。蓋藝師之藝雖工。不過一人敵耳。若大將則須通知各藝之情而善用之。蓋藝一也。在一人。則有一人獨用之法。在一隊。則有一隊合用之法。在一陣。則有一陣合用之法。若不能通知。而徒敝精神于一技。則亦藝師而已矣。
火器之害烈矣。歷代之。不過發以機石。然至元人之襄陽。則已前無堅城。若夫近代之火器。則始于交趾。而彌甚于西洋。西洋之器。其大者能推數仞之城。能擊數十里之遠。當之者無不糜爛。自有此器。而守者不可為守。戰者不可為戰矣。自茲以往。器之多將彌甚。火之毒將彌烈。生靈幾何。堪此塗炭。嘗欲思一斷絕之法而不得。因念國家既有此器。將憑以為長城。欲盡去之。不可得矣。宜制為厲禁。凡火器藥物之官。皆如天文官世襲。此外不許私習。設火器營于京師。京師而外。不得用火器。諸邊鎮當用者。皆自京師給遣。或四方有寇盜者亦然。事平仍歸京師。庶四方不習其法。不至流毒而已。
古者兵刑皆出于學校。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伯夷降典。折民惟刑。此刑出于學校也。在泮獻馘。在泮獻囚。此兵出學校也。惟知學然後可以刑人。惟知學然後可以殺人。此皆王道一貫之事。自後世分兵刑于學校。而兵陣遂屬之于悍將武夫。法律遂屬之于法家酷吏。可慨也。
家兵日知錄
顧炎武
古之為將者必有素豫之卒。春秋傳。冉求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後漢書朱傳。交趾賊反。拜雋刺史。令過本郡簡募家兵。張燕寇河內。逼近京師。出為河內太守。將家兵擊郤之。三國志呂虔傳。領泰山太守。將家兵到郡。郭祖公孫犢等皆降。晉書王渾傳。為司徒。楚王瑋將害汝南王亮。渾辭疾歸第。以家兵千餘人閉門距瑋。瑋不敢逼。
元史順帝紀。至正十三年。立南陽鄧州等處毛葫蘆義兵萬戶府。募土人為軍。免其差役。令防城自效。因其鄉人自相團結。號毛葫蘆軍。故以名之。柔爾直班傳。金商義兵。以獸皮為矢房如瓠。號毛葫蘆軍。甚精銳。大學衍義補。今唐鄧山居者。以毒藥漬矢以射獸。應弦而倒。謂之毛葫蘆。成化三年。國子監學錄黃明義言宋時多剛縣夷為寇。用白芀子兵破之。白芀子者。即今之民壯也。
少林寺中。有唐太宗為秦王時賜寺僧教。其辭曰。王世充叨竊非據。敢違天常。法師等能深悟幾變。早識妙因。擒彼兇孽。廓茲凈土。是時立功十有三人。惟曇宗拜大將軍。餘不受官。賜地四十頃。此少林僧兵所起。宋史。范致虛以僧趙宗印充宣撫參議官。兼節制軍馬。宗印以僧為一軍。號尊勝隊。童子行為一軍。號凈勝隊。然則嵩雒之間。固世有異僧矣。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都督萬表檄。禦倭於松江。其徒三十餘人。自為部伍。持鐵捧。擊殺倭甚眾。皆戰死。嗟乎。能執干戈以扞疆場。則不得以其徒而外之矣。宋靖康時。有五臺僧真寶。與其徒習武事於山中。欽宗召對便殿。命之還山。聚兵拒金。晝夜苦戰。寺舍盡焚。為金所得。誘勸百方。終不顧。曰。吾法中有口回之罪。吾既許宋皇帝以死。豈當妄言也。怡然受戮。而德祐之末。常州萬安僧起義者。作詩曰。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為僧。其亦有屠羊說之遺意者哉。
將帥家丁
趙翼
兩軍相接。全恃將勇。將勇則兵亦作氣隨之。然將亦非恃一人之勇也。必有左右心膂之驍悍者協心并力。始氣壯而敢進。將既進則兵亦鼓勇爭先。此將帥所貴有家丁親兵也。前代如韓岳之背嵬軍之類。固有明效。即明史所載。如景泰中。楊洪家蒼頭得官者十六人。成化中。王越多盪跳士為腹心。與寇搏戰。數有功。嘉靖中。倭寇海上。詔故將何卿沈希儀。率家眾赴蘇松軍。卿傳馬永為將。蓄家丁百餘。皆西北健兒。驍勇敢戰。帝問將於李時。時以永對。且曰其家眾可用也。永傳馬芳蓄健兒。嘗令三十人。出塞四五里。多所斬獲。芳傳梁震蓄健兒五百人。鎮大同。大同卒驕。連殺巡撫總兵。及震至。憚其家眾。皆帖然不敢動。震歿後。健兒無所歸。詔編之軍伍。後將猶得其力。震傳萬歷中。李成梁帥遼東。收四方健兒。給以厚餼。用為軍鋒。所至有功。健兒中。如李平胡李甯等。後皆至將帥。成梁傳遼事急。詔廢將蓄家丁者赴軍前立功。趙率教傳甯遠軍變。圍袁崇煥署。時滿桂亦在城中。諸叛卒憚桂家卒勇猛。不敢肆。結隊而去。桂傳天啟末。甯遠告警。詔廢將侯世祿率家丁赴關聽調。世祿傳都司張神武用袁應泰薦。率親丁二百四十餘人馳至廣甯。神武傳副總兵祁秉忠亦以應泰薦。率私丁守蒲河。秉忠傳趙率教收復前屯。亦率家丁三十八人以往。率教傳甯遠之戰。總兵金國鳳憤將士恇怯。率親丁數十。出據北山力戰。國鳳傳崇禎中。總兵侯良柱戰死。其子天錫。疏請率父舊人。自當一隊。詔赴楊嗣昌軍立功。嗣昌奏。天錫所將丁二百六十人。皆敢戰。良桂傳此將帥親丁之成效也。承平之世。將領皆雍容裘帶。豈復招練壯勇。以為家丁。即其所選用親兵。亦多取韶美便捷者。以給使令。一旦臨戎。將無左右可倚之土。既縮朒而不敢前。兵無統率向前之將。自畏怯而不敢進。毋怪乎不能立功也。然蓄養壯丁豈易有此貲力。惟有選拔兵丁。練以技勇。結以恩信。庶緩急尚有可恃。古名將如韓岳等。既有背蒐軍。吳璘亦以迭陣法教士伍。戚繼光謂兵不練必不可用。故所至以練兵為急。初官浙江參將。見衛所軍不習戰。乃請募金華義烏人三千。教以擊刺。短長互用。由是軍獨精。又因地形制陣法。一切戰船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平倭後。移鎮薊門。又徵浙兵三千。來訓薊兵。初至。陣於城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動。邊軍大駭。自是始知軍令。繼光傳譚綸在浙。亦重練兵。立束伍法。裨將以下。節節相制。分數既明。進止齊一。未久。皆成精銳。綸傳南京初設振武營。兵部尚書張鏊請以劉顯為指揮僉事。專訓練。顯傳顯亦為當時名將。所至有功。故知訓練有素。則一兵得一兵之用。即不能蓄家丁。尚可藉此為爪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