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雜篇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
〔疏〕域心執固,謂必然也。夫人間事物,參差萬緒,惟安大順,則所在虛通,若其逆物執情,必遭禍害。
故龍逄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
〔注〕善惡之所政,俱不可必也。
〔疏〕龍逢比干,《外篇》已解。箕子,殷紂之庶叔也,忠諫不從,懼紂之害,所以徉狂,亦終不免殺戮。惡來,紂之佞臣,畢志從紂,所以俱亡。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注〕精誠之至。
〔疏〕碧,玉也。子胥、萇弘,《外篇》已釋。而言流江者,忠諫夫差,夫差殺之,取馬皮作袋,為鴟烏之形,盛伍員屍,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萇弘遭譖,被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乃精誠之至也。
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
〔注〕是以至人無心而應物,唯變所適。
〔疏〕孝己,殷高宗之子也。遭後母之難,憂苦而死。曾參至孝,而父母憎之,常遭父母打,鄰乎死地,故悲泣也。夫父子天性,君臣義重,而至忠至孝,尚有不愛不知,况乎世事萬塗,而可必固者。唯當忠懷物我,適可全身遠害。
與木#1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
〔疏〕夫木生火,火尅金,五行之氣,自然之理,故木摩木則生火,守金則金爍。是以誠心執固而必於外物者,爍滅之敗。
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絃#2,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
〔注〕所謂錯行。
〔疏〕水中有火,電也。乃焚大槐,霹靂也。陰陽錯亂,不順五行,故雷霆擊怒,驚駭萬物。人乖和氣,敗損亦然。
有甚憂兩陷無所逃,
〔注〕苟不能忘形,則隨形所遭而陷於憂樂,左右無宜也。
〔疏〕不能虛志而忘形,域心執固,是以馳情於榮辱二境,陷溺於憂樂二邊,無處逃形。
螴蜳不得成,
〔注〕矜之愈重,則所在為難,莫知#3所守,故不得成。
〔疏〕螴蜳,猶怵惕也。不能忘情,忘懷矜惜,故雖勞形怵慮而卒無所成。
心若縣於天地之間,
〔注〕所希趺者高而闊也。
〔疏〕心徇有為,高而且遠,馳情逐物,通乎宇宙。
慰慰沈屯,
〔注〕非情夷平暢也。
〔疏〕遂心則慰喜,乖意則昏悶,遇境則沈溺,觸物則屯邅,既非清夷,豈是平暢。
利害相摩,生火甚多,
〔注〕內熱故也。
〔疏〕夫利者必有害,蟬鵲是也。纓纏於利害之間,內心恒熱,枚生火多矣。
眾人焚和,
〔注〕眾人而遺利則和,若利害存懷,則其和焚也。
〔疏〕焚,燒也。眾人,猶俗人也,不能守分無為,而每馳心利害,
內熱如火,故燒焰中和之性。
月固不勝火,
〔注〕大而闇則多累,小而明則知分。
〔疏〕月雖大而光圓,火雖小而明照。諭#4志大而多貪,不如小心守分。
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
〔注〕唯僓然無矜,遺形自得,道乃盡也。
〔疏〕僓然,放任不矜之貌。忘情利害,淡爾不矜,虛玄道理,乃盡於此也。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疏〕監河侯,魏文侯也。莊子高素,不事有為,家業既貧,故來貸粟。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疏〕諾,許也。銅鐵之類,皆名為金,此非黃金也。待我歲終,得百姓租賦封邑之物乃貸子。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疏〕波浪小臣,困於車轍,君頗有水以相救乎?
周曰:諾。我且南遊#5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疏〕西江,蜀江也。江水至多,北流者眾,惟蜀江從西來,故謂之西江是也。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无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律。
〔注〕此言當理無小,苟其不當,雖大何益。
〔疏〕索,求。肆,市。常行海水鮒魚,波浪失於常處,升斗之水,可以全生,乃激西江,非所宜也。既其不救斯須,不如求我於乾魚之肆。此言事無大小,時有機宜、苟不逗機#6,雖大無益也。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
〔疏〕任,國名,任國之公子。巨,大也。緇,黑繩也。犗,犍牛也。餌,鉤頭肉。既為巨鉤,故用大繩,縣五十頭牛以為餌。
蹲乎會稽,投竿東海,
〔疏〕號為巨鉤,期年不得魚。蹲,踞也;踞,坐也,踞其山。
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驚#7揚而奮髻,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
〔疏〕期年之外有大魚吞鉤,於是牽鉤陷沒,馳驚而下,揚其頭尾,奮其鱗鬢,遂使白波如山,洪波際日。
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自制河以東,蒼梧已北,莫不厭若魚者。
〔疏〕若魚,海神也。淛,浙江也。蒼梧,山名,在嶺南,舜葬之所。海神肉多,分為脯腊,自五嶺已北,三湘已東皆厭之。
已而後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
〔疏〕代末季葉,才智輕浮,諷誦詞說,不敦玄道,聞得大魚,驚而相語。輕字有作輇字者,輇,量也。
夫揭竿累,趨#8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
〔疏〕累,細繩也。鯢鮒,小魚也。擔揭細小之竿繩,趨走溉灌之溝瀆,適得鯢鮒,難獲大魚也。
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
〔疏〕干,求也。縣,高也。夫脩飾小行,矜持言說,以求高名令問#9者,必不能大通於至道。字作縣者#10,古懸字多不著心。
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其不可與經於世亦遠矣。
〔注〕此言志趣不同,故經世之宜,小大各有所適也。
〔疏〕人間世道,夷險不常,自非懷豁虛通,未可以治亂,若矜名飾行,去之遠矣。
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
〔疏〕大儒,碩儒,謂大博士。從上傳語告下曰臚,臚,傳也。東方作,謂天曙曰先起。儒弟子發冢為盜,恐天時曙,故催告之,問其如何將事。
小儒曰:未解裙懦,口中有珠。
〔疏〕小儒,弟子也。死人裙衣猶未解脫,捫其。中,知其有寶珠。
《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舍珠為。
〔疏〕此是逸詩,久遭刪削。凡貴人葬者,口多含珠,故誦《青青之詩》刺之。
接其鬢,擪#11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個中珠。
〔注〕詩禮者,先王之陳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為姦,則迹不足恃也。
〔疏〕接,撮也。擪,按也。顪,口也。控,打也。撮其鬢,控其口,鐵椎打,仍恐損珠,故安徐分別之。是以田恒資仁義以竊,齊儒生誦詩禮以發冢,由是觀之,聖迹不足賴。
老萊子之弟子出#12薪,遇仲尼,返以告,
〔疏〕老萊子,楚之賢人隱者也,常隱蒙山,楚王知其賢,遣使召為相。其妻采樵歸,見門前有車馬迹。妻問其故,老萊曰:楚王召我為相。妻曰;受人有者,必為人角制,而之不能為人制之。妻遂捨而去。老萊隨之,夫負妻戴,逃於江南,莫知所之。出取薪者,采樵也。既見孔子,歸告其師。
曰:有人於彼,脩上而趨下,
〔注〕長上而促下也。
末僂而後耳,
〔注〕耳卻近後而上樓。
視若營四海,
〔注〕視之儡然,似營他人事者。
不知其誰氏之子。
〔疏〕脩,長也。趨,短。末,肩背也。所見之士,下短上長,肩背傴僂,耳卻近後,瞻視高遠,所作怱怱,觀其儀容,似營天下,未知子之族姓是誰。督其異常,故發斯問。
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
〔疏〕魯人孔丘,汝宜喚取。
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為君子矣。
〔注〕謂仲尼能遺形去知,故以為君子。
〔疏〕躬,身也。孔丘既至,老萊未語,宜遣汝身之躬飾,忘爾容貌心知,如此之時,可為君子。
仲尼揖而退,
〔注〕受其言也。
〔疏〕敬受其言,揖讓而退。
蹙然改容而問曰:業可得進乎?
〔注〕設問之,令老萊明其不可進。
〔疏〕蹙然,驚恐貌。謂仲尼所學聖迹業行,可得修進,為世用可不?
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驚萬世之患,
〔注〕一世為之,則其迹萬世為患,故不可輕也。
〔疏〕夫聖智仁義,救一時之傷;後執為姦,成萬世之禍。時聖迹而驕謷,則陳恒之徒是也。亦有作驚音者,云使萬代驅騖不息,亦是奔馳之義也。
抑固窶邪,
〔疏〕固執聖迹,抑揚從己,夫於本性,故窮窶。
亡其略弗及邪?
〔注〕直任之,則民性不妻而皆自有,略無弗及之事也。
〔疏〕亡失本性,忽略生崖,故不及於真道。
惠以歡為驁,終身之醜,
〔注〕惠之而歡者,無惠則醜矣。然惠不可長,故一惠終身醜也。
〔疏〕夫以施惠為歡者,惠不可徧,故謷慢者多矣。是以用惠取人,適為怨府,故終身醜辱。
中民之行#13進焉耳,
〔注〕言其易進,則不可忘惠之。
相引以名,相結以隱。
〔注〕隱,括;進之謂也。
〔疏〕夫上智下愚,其性難改,中庸之人,易為進退。故聞堯之美,相引慕以利名,聞桀之惡,則結之以隱匿。
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其所譽。
〔注〕閉者,閉塞。
〔疏〕贊譽堯之善道,非毀桀之惡迹,以此奔馳。失性多矣,故不如善惡兩忘,閉塞毀譽,則物性全矣。
反无非傷也,動无非邪也。
〔注〕順之則全,靜之則正。
〔疏〕夫反於物性,無不傷損,擾動心靈,皆非正法。
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注〕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
〔疏〕躊躇從容,聖人無心,應機而動,興起事業,恒自從容,不逆物情,故其功每就。
奈何哉其載焉終矜#14爾。
〔注〕矜不可載,故遺而弗#15有也。
〔疏〕奈何,猶如何也。如何執仁義之迹,擾撓物心,運載矜莊,終身不替。此是老萊詆訶夫子之辭也。
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闚阿門,
〔疏〕宋國君,謚曰元,即宋元君也。阿,曲也,謂阿旁曲室之闚門。
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
〔疏〕自,後也。宰路,江畔淵名。姓余,名且,捕魚之人也。
元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君曰:漁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
〔疏〕命,召也。召令赴朝,問其所得。
明日,余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
〔疏〕心疑猶預,殺活再三,乃殺吉,遂刳龜也卜之。
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
〔疏〕筭計前後,鑽之凡經七十二,筭計吉凶,曾不失中。
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注〕神知之不足恃也如是,夫唯靜然居其所能而不營於外者為全。
〔疏〕夫神智,不足恃也。是故至人之處世,忘形神智慮,與枯木同其不華#16,將死天#17均其寂魄,任物冥於造化,是以孔丘大聖,因而議之。
雖有至知,萬人謀之。
〔注〕不用其知而用眾謀。
魚不畏網而畏鵜鶘。
〔注〕網無情,故得魚。
〔疏〕網無情而得魚,諭#18聖人無心,故天下歸之。
去小知而大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