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6章

雜篇則陽第二十五

則陽游於楚,

〔疏〕姓彭,名陽,字則陽,魯人。游事諸侯,後入楚,欲事楚文王。

夷節言之於王,王未之見,

〔疏〕姓夷,名節,楚臣也。則陽欲事於楚,故因夷節稱言於王,王既貴重,故猶未之見也。夷節所進未遂,故罷朝而歸家。

夷節歸。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

〔疏〕王果,楚之賢大夫也。譚,猶稱說也,本亦有作言談字者。前因夷節,未得見王,後說王果,冀其談薦也。

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

〔疏〕若,如也。公閱休,隱者之號也。王果,賢人,嫌彭陽貪榮情速,故盛稱隱者,以抑其進趨之心也。

彭陽曰:公閱休奚為者邪?

〔疏〕奚,何也。既稱公閱休,言己不知,故問何為,庶聞所以。

曰:冬則獨龞于江,夏則休乎山樊。有過而問者,曰:此予宅也。

〔然注〕言此者,以抑彭陽之進趨。

〔疏〕獨,刺也。樊,傍也,亦茂林也。隆冬刺龞,於江渚以逍遙;盛夏歸休,偃茂林而取適;既無環庶,故指山傍而為舍。此略陳閱休之事迹也。

夫夷節已不能,而況我乎。吾又不若夷節。夫夷節之為人也,無德而有知,不自許,以之神其交,固顛冥乎富貴之地,

〔注〕言己不若夷節之好富貴,能交結,意盡形之#1,任知以干上也。

〔疏〕類冥,猶迷沒也。言夷節交游堅固,意在榮華;顛倒迷惑,情貪富貴;實無真德,而有俗知;不能虛淡以從神,而好任知以干上。數數如此,猶自不能,況我守愚,若為堪薦。此是王果謙遜之辭也。

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

〔注〕苟進,故德薄而名消。

〔疏〕消,毀損也。言則陽憑我談己於王者,此適可敗壞名行,必不益於盛德也。

夫凍者假衣於春,暍者反冬乎冷風。

〔注〕言已順四時之施,不能赴彭陽之急。

〔疏〕夫遭凍之人,得衣則煖;被暍之者,遇水便活。乃待陽和以解凍,須寒風以救暍,雖乖人事,實順天時。履道達人,體無近惠,不進彭陽,其義亦爾。

夫楚王之為人也,形尊而嚴;其於罪也,無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撓#2焉。

〔疏〕儀形有南面之尊,威嚴據千乘之貴,赫怒行毒,猶如暴虎,戮辱蒼生,必無赦宥。自非大佞之人,不堪任使。若履正懷德之士,誰能屈撓心志而事之乎。

故聖人,其窮也使家人忘其貧,

〔注〕淡然無欲,樂足於所遇,不以侈靡為貴,而以道德為榮,故其家人不識貧之可苦。

〔疏〕禦寇居鄭,老萊在楚,妻弩窮窶而樂在其內。賢士尚然,況乎真聖,斯志貧也。

其達也使王公忘爵祿而化卑。

〔注〕輕爵祿而重道德,超然坐忘,不覺榮之在身,故使王公失其所以為高。

〔疏〕韜光為窮,顯迹為達。哀公德友於尼父,軒轅膝步於廣成,斯皆道在則尊,不拘品命,故能使萬乘之王,五等之君,化其高貴之心而為卑下之行也。

其於物也,與之為娛矣;

〔注〕不以為物自苦。

〔疏〕同塵涉事,與物無私,所造皆適,故未嘗不樂也。

其於人也,樂物之通而保己焉。

〔注〕通彼人#3不喪我。

〔疏〕混迹人間而無滯塞,雖復通物而不喪我,動不傷寂而常守於其真。

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

〔注〕人各自得,斯飲和矣,豈待言哉。

〔疏〕蔭庇群生,冥同蒼昊,中和之道,各得其心,滿腹而歸,豈勞言教。

與人並立而使人化。

〔注〕望其風而靡之。

〔疏〕和光同塵,斯並立也;各反其真,斯人化也。

父子之宜,彼其乎歸居,

〔注〕使彼父父子子各歸其所。

〔疏〕雖復混同貴賤,而倫序無虧,故父子君臣,各居其位,無相參冒,不亦宜乎。

而一間#4其所施。

〔注〕其所施同天地之德,故間靜而不二。

〔疏〕所有施惠,與四時合序,未嘗不間暇從容,動靜不二。

其於人心者,若是其遠也。

〔疏〕聖人之用心,其如上說,是以知其清高深遠也。

故曰待公閱休。

〔注〕欲其釋楚王而從閱休,將以靜泰之風鎮其動心也。

〔疏〕此總結也。

聖人達綢繆,

〔注〕所謂玄通。

〔疏〕綢繆,結縛也。夫達道聖人,超然縣解,體知物境空幻#5,豈為塵網所羈。閱休雖未極乎道,故但託而說之也。

同盡一體矣,

〔注〕無外內#6而皆同照。

〔疏〕夫智周萬物,窮理盡性,物我不二,故混同一體也。

而不知其然,性也。

〔注〕不知其然而自然者,非性如何。

〔疏〕能所相應,境智冥合,不知所以,莫辨其所然,故與真性符會。

復命搖作而以天為師,

〔注〕搖者自搖,作者自作,莫不復命而師其天然也。

〔疏〕反夫真根,復於本命,雖復搖動,順物而作,動靜無心,合於天地,故師於二儀也。

人則從而命之也。

〔注〕此非赴名而高其迹。師#7性而動,其迹自高,故人不能下其名也。

〔疏〕命,名也。合道聖人,本無#8名字,為有清塵可慕,故人從後而名之。

憂乎知,而所行恒無幾時,其有止也,若之何。

〔注〕任知其#9行,則憂患相繼。

〔疏〕任知為物,憂息斯生,心靈易奪,所行無幾,攀緣念慮,寧有住時。假令神禹,無奈何。

生而美者,人與之鑑,不告則不知其美於人也。

〔注〕鑑,鏡也,鑑物無私,故人美之。今夫鑑者,豈知鑑而鑑邪?生而可鑑,則人謂之鑑耳,若人不相告,則莫知其美於人,譬之聖人,人與之名。

〔疏〕鑑,鏡也。告,語也。夫#10生明照,照物無私,人愛慕之,故名為鏡。若人不相告語,明鏡本亦無名。此起譬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可喜也終無已,

〔注〕夫鑑之可喜,由其無情,不問知與不知,聞與不聞,來即鑑之,故終無已。若鑑由聞知,則有時而廢也。

〔疏〕已,止也。夫鏡之照物,義在無情,不問怨親,照恒平等。若不聞而不知,鏡亦不照,既有聞知,鏡能照之,斯則事涉間奪,有時休廢矣,焉能久照乎。只為凝照無窮,故為人之所喜好也。

人之好之亦無已,性也。

〔注〕若性所不好,豈能久照。

〔疏〕鏡之能照,出自天然,人之喜好,率乎造物,既非矯性,所以無窮。

聖人之愛人也,人與之名,不告則不知其愛人也。

〔注〕聖人無愛若鏡耳。然而事濟於物,故人與之名,若人不相告,則莫知其愛人也。

〔疏〕聖人澤被蒼生,恩流萬代,物荷其德,人與之名,更相告語,嘉號斯起。不若然者,豈有聖名乎。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愛人也終無已,

〔注〕蕩然以百姓為芻狗,而道合於愛人,故能無己。若愛之由乎聞知,則有時而衰也。

〔疏〕夫聖德遐曠,接物無私,亭毒群生,芻狗百姓,豈待知聞而後愛之哉。只為慈救無偏,故德無窮已。此合諭#11也。

人之安之亦無已,性也。

〔注〕性之所安,故能久。

〔疏〕安,定也。夫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無心於動靜也。故能疾雷破山而恒定,大風振海而不驚,斯率其真性者也。若矯性偽情,則有時而動矣。故王弼云,不性其情,焉能久行其企。

舊國舊都,望之暢然。

〔注〕得舊猶暢然,況得性乎。

〔疏〕國都,諭其真性也。夫少失本邦,流離他邑,皈望桑梓,暢然喜歡。況喪道日淹,逐末來久,今既還原反本,故曰暢然。

雖使丘陵草木之緡,

〔注〕緡合也

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况見見聞聞者也,

〔注〕見所嘗見,聞所嘗聞,而猶暢然,況體其#12性也。

〔疏〕緡,合也。舊國舊都,荒廢日久,丘陵險陋,草木叢生;入中相訪,十人識九,見所曾見,聞所曾聞,懷生之情,暢然歡樂。况喪道日久,流沒生死,忽然反本,會彼真原,皈其重玄之鄉,見其至道之境,其為樂也,豈易言乎。

以十仞之臺縣眾間者也。

〔注〕眾之所習,雖危猶間,況聖人之無危。

〔疏〕七尺曰仞。臺高七丈,可謂危縣,人眾數登,遂不怖懼。習以性成,尚自寬閑,而况得真,何往不安者也。

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

〔注〕冉相氏,古之聖王也,居空以隨物,物自成。

〔疏〕冉相氏,三皇以前無為皇帝也。環,中之空也。言古之聖王,得真空之道,體環中之妙,故道順群生,混成庶品。

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

〔注〕忽然與之俱往。

〔疏〕無始,無過去;無終,無未來也;無幾無時,無見在也。體化合變,與物俱往,故無三時也。

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注〕日與物化,故常無我,常無我,故常不化也。

〔疏〕順於日新,與物俱化者,動而常寂,故凝寂一道,疑然不化。

闔嘗舍之。

〔注〕言夫為者,何不試舍其所為之#13乎?

〔疏〕闔,何也。言體空之人,冥於造物,千變萬化而與化俱往,曷常暫相捨離也。

夫師天而不得師天,

〔注〕唯無所師,乃得師天。

〔疏〕師者,倣傚之名;天者,自然之謂。夫大塊造物,率性而動,若有心師學,則乖於自然,故不得也。

與物皆徇,其以為事也若之何?

〔注〕雖師天猶未免於殉,奚足事哉。師天猶不足稱事,況又不師邪。

〔疏〕徇者,逐也,求也。夫有心倣傚造化而與物俱往者,此不率其本性也,奚足以為修其事業乎。尚有所求,故是徇也。夫師猶有稱徇,況捨己逐物,其如之何。

夫聖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

〔疏〕夫得中聖人,達於至理,故能人天雙遣,物我兩忘。既曰無終,何嘗有始。率性合道,不復師天。

與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備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

〔注〕都無,乃冥合。

〔疏〕替,廢也,堙塞也。混同人事,與世並行,接物隨時,曾無廢闕。然人間否泰,備經之矣,而未嘗堙塞,所遇斯通,無心師學,自然合道,如何倣傚,方欲契?真固不可也。

湯得其司御門尹登恆為之傳之,

〔注〕委之百官而不與焉。

〔疏〕姓門,名尹。且言:門尹,官號也,姓登,名恆。殷湯聖人,忘懷順物,故得良臣御事,既為師傅,玄默端拱而不為也。

從師而不囿;

〔注〕任其自聚,非囿之也;縱其自散,非解之也。

〔疏〕從,任也。囿,聚也。虛淡無為,委任師傅,終不積聚而為己功。

得其隨成,為之司其名;

〔注〕司御之屬,亦能隨物之自然也,而湯得之,所以名寄於物而功不在己。

〔疏〕良臣受委,隨物而成,推功司御,名不在己。

之名贏法,得其兩見。

〔注〕名法者,已過之迹耳#14,非適足也。故曰,贏然無心者,寄治於群司,則其名迹並見於彼。

〔疏〕贏然,無心也。見,顯也。成物之名,聖迹之法,並是師傅而不與焉。故名法二事,俱顯於彼,嬴然閑放,功成弗居也。

仲尼之盡慮,為之傅之。

〔注〕仲尼曰:天下何思何慮。慮已盡矣,若有纖芥之慮,豈得寂然不動,應感無窮,以輔萬物之自然也。

〔疏〕傅,輔也。盡,絕也。孔丘聖人,忘懷絕慮,故能開化群品,輔禀自然。若蘊纖芥有心,豈能坐忘應感。

容成氏曰:除日無歲,

〔注〕今所以有歲而存日者,為有死生故也。若無死無生,則歲日之計除。

〔疏〕容成,古之聖王也。歲日者,時序之名耳。為計於時日,故有生死,生死無矣,故歲日除焉。

無內無外。

〔注〕無彼我則無內外也。

〔疏〕內,我也。外,物也。為計死生,故有內外。歲日既遣,物我何施。

魏瑩與田侯牟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

〔疏〕瑩,魏惠王名也。田侯,即齊威王也,名牟,桓公之子,田恒之後,故曰田侯。齊魏二國,約誓立盟,不相征伐。盟後未幾,威王背之,故魏侯瞋怒,將使人刺而殺之。其盟在齊威二十六年,魏惠八年。

犀首#15聞而耻之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讎。

〔疏〕犀首,官號也,如今虎賁之類。公家之孫名衍為此官也。諸侯之國,革車萬乘,故謂之君也。匹夫者,謂無官職夫妻相匹偶也。從讎,猶報偉也。夫君人者,一怒則伏尸流血,今乃令匹夫行刺,單使報讎,非萬乘之事,故可羞。

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虜其人民,係其牛馬,

〔疏〕將軍孫衍,請專命受鉞,率領甲卒二十萬人,攻其齊城,必當獲勝。於是膚掠百姓,羈係牛馬,緒#16勳酬賞,分布軍人也。

使其君內熱發於背。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然後抶其背,折其脊。

〔疏〕姓田,名忌,齊將也。抶、折,擊也。國破人亡而懷恚怒,故熱氣蘊於心,癰疽發於背也。國既傾拔,獲其主將,於是擊抶其背,打折腰脊,旋師獻凱。不亦快乎。

季子聞而耻之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

〔疏〕季,姓也;昔者古之稱#17;魏之賢臣也。胥靡,徒役人也。季#18子懷道,不用征伐,聞犀首請兵,羞而進諫。夫七丈之城,用功非少,城就成矣,無事壞之,此乃徒役之人濫遭辛苦。此起譬也。

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亂人,不可聽也。

〔疏〕干戈靜息,已經七年,偃武修文,王者洪基,犀首方為禍亂,不可聽從。

華子聞而醜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

〔疏〕華,姓;子,有德稱;亦魏之賢臣也。善巧言伐齊者,謂興動干戈,故是禍亂之人,此公孫衍也。善言勿伐者,意在王之洪基,勝於敵國,有所解望,故是亂人,斯季子也。謂伐與不伐亂人者,未能忘言行道,猶以是非為心,故亦未勉於亂人,此華子自道之辭也。

君曰:然則若何?

〔疏〕華子遣蕩既深,王不測其所以,故問言旨,意趣如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疏〕夫道清虛淡漠,物我兼忘,故勸求之,庶其寡欲,必能履道,爭奪自消。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

〔疏〕戴晋人,梁之賢者也。姓戴,字晉人,惠施聞華子之清言,猶恐魏王之未悟,故引戴晋,庶解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