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南伯子葵問乎女偶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疏〕葵當為茶字之誤,猶是《人問世篇》中南伯子茶也。女偶,古之懷道人也。孺子,猶稚子也。女偶久聞至道,故能攝衛養生,年雖老,猶有童顏之色,駐彩之狀。既異几人,是故子葵問其何以致此。

曰:吾聞道矣。

〔注〕聞道則任其自生,故氣色全也。

〔疏〕答云:聞道故得全生,是以反少還童,色如稚子。

南伯子葵曰:道#1可得學耶?

〔疏〕睹其容色,既異常人,心懷景慕,故詢其方衍者也。

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

〔疏〕惡惡可,言不可也。女偶心神內靜,形色外彰。子葵見有#2容貌,欣然請學。嫌其所問,故抑謂其非人也。

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

〔疏〕卜梁,姬姓也,倚,名也。虛心凝淡為道,智用明敏為才。言梁有外用之才而無內凝之道,女偶有虛淡之道而無明敏之才,各滯一邊,未為通美。然以才方道,才劣道勝也。

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

〔疏〕庶,慕也。幾,邇也。果,次也。夫上士聞道,猶藉勤行,若不勤行,道無由致。是故雖蒙教誨,爻須修學,慕近玄道,次成聖人。若其不然,告示甚易,為須修守,所以成難。然女偶久聞至道,內心凝寂,今欲傳告,猶自守之。況在初學,無容懈怠,假令。說耳聞,蓋亦何益。是以非知之難,行之難者也。

參日而後能外天下,

〔注〕外,猶遺也。

〔疏〕外,遺忘也。夫為師不易,傳道極難。方欲教人,故凝神寂慮,修而守之,凡經三日。心既虛寂,觀萬億皆空,是以天下地上,悉皆非有也。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注〕物者,朝夕所須,切己難忘。

〔疏〕天下萬境疏遠,所以易忘;資身物親近,所以難遣。守經七日,然後遣之。故郭注云,物者朝夕所須,切己難忘之者也。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

〔注〕都遺也。

〔疏〕寨體離形,坐忘我喪,運心既久,遺遣漸深也。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

〔注〕遺生則不惡死,不惡死故所遇即安,豁然無滯,見機而作,斯朝徹也。

〔疏〕啊,旦也。徹,明也。死生一觀,物我兼忘,惠照豁然,如朝場初啟,故謂之朝徹也。

朝徹,而後能見獨;

〔注〕當所遇而安之,忘先後之所接,斯見獨者也。

〔疏〕夫至道凝然,妙絕言象,非無非有,不古不今,獨往獨來,絕待絕對。睹斯勝境,謂之見獨。故經云寂寞而不改。

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注〕與獨俱往。

〔疏〕任造物之日新,隨變化而俱往,不為物境所遷,故無古今之異。

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注〕夫係生故有死,惡死故有生。是以無係無惡,然後能無死無生。

〔疏〕古今,會也。夫時有古今之異,法有生死之殊者,此蓋迷徒倒置之見也。時既運新運新#3,無今無古,故法亦不去不來,無死無生者也。會斯理者,其唯女偶之子也。

殺#4生者不死,生生不生。

〔疏〕殺,滅也;死,亦滅也。謂此死者未曾滅,謂此生者未曾生。既死#5既生,能入於無死無生,故體於法,無生滅也。法既不生不滅,而情亦何欣何惡耶。任之而無不適也。

其為物,無不將也,

〔注〕任其自將,故無不將。

無不迎也;

〔注〕任其自迎,故無不迎。

〔疏〕將,送也。夫道之為物,拯濟無方,雖復不滅不生;亦復而生而滅,是以迎無窮之生,送無量之死也。

無不毀也,

〔注〕任其自毀,故無不毀。

無不成也。

〔注〕任其自成,故無不成。卜

〔疏〕不送而送,無不毀滅;不迎而迎,無不生成之也。

其名為櫻寧。

〔注〕夫與物冥者,物縈亦縈,而未始不寧也。

〔疏〕摟,擾動也。寧,寂靜也。夫聖人慈救#6,道濟蒼生,妙本無名,隨物立稱,動而常寂,雖摟而寧者也。

櫻寧也者,櫻而後成者也。

〔注〕物縈而獨不縈,則敗矣。故縈

而任之,則莫不曲成也。

〔疏〕既能和光同塵,動而常寂,然後隨物櫻擾,善貸生成也。

南伯子葵曰:子獨惡乎聞之?

〔疏〕子葵怪女偶之談,其道高妙,故問子於何處獨得聞之?自斯已下,凡有九重,前六約教,後三據理,並是女偶告示子葵之辭也。

曰:聞諸副墨之子,

〔疏〕諸,之也。副,副貳也。墨,翰墨也;翰墨,文字也。理能生教,故謂文字為副貳也。夫魚叉因荃而得,理亦因教而明,故聞之翰墨,以明先因文字得解故也。

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

〔疏〕臨本謂之副墨,背文謂之洛誦。初既依文生解,所以執持披讀;次則漸悟其理,是故羅洛誦之。且教從理生,故稱為子;而誦因教起,名之曰孫也。

洛誦之孫聞之瞻明,

〔疏〕瞻,視也,亦至也。讀誦精熟,功勞積久,漸見至理,靈府分明。

瞻明聞之聶許,

〔疏〕聶,登也,亦是附耳私語也。既誦之精深,因教悟理,心生懼悅,私自許當,附耳竊私語也。既聞於道,未敢公行,亦是漸登勝妙玄情者也。

聶許聞之需役,

〔疏〕需,須也。役,用也,行也,雖復私心自許,智照漸明,必須依教遵脩#7,勤行勿怠。解也#8不行,道無由致。

需役聞之於樞,

〔疏〕樞,訝謠也。既因教悟理,依解而行,遂使威德顯彰,樞謂滿路者也。

於樞聞之玄冥,

〔注〕玄冥者,所以名無而非無。

〔疏〕玄者,深遠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稱。既德行內融,芳聲外顯,故漸階虛極,以至於玄冥者矣。

玄冥聞之參寥,

〔注〕夫階名以至無者,鈴得無於名表。故雖玄冥猶未極,而又推寄於參寥,亦玄之又玄也。

〔疏〕參,三也。寥,絕也。一者絕有,二#9者絕無,三者非有非無,故謂之三絕也。夫玄冥之境,雖妙未極,故至乎三絕,方造重玄也。

參寥聞之疑始。

〔注〕夫自然之理,有積習而成者。蓋階近以至遠,研粗以至精,故乃七重而後及無之名,九重而後疑無是始也。

〔疏〕始,本也。夫道,超四句,離彼百非,名言路斷,心知處滅,雖復三絕,未窮其妙。而三絕之外,道之根本,而謂重玄之域,眾妙之門,意亦難得而差言之矣。是以不本而本,本無所本,疑名為本,亦無的可本,故謂之疑始也耳。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屍,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

〔疏〕子祀四人,未詳所據。觀其心逵,並方外之士,情同淡水,共結素交,叔莫逆於虛玄,迷忘言於至道。夫人起自虛無,無則在先,故以無為首;從無生有,生則居次,以生為脊;既生而死,死最居後,故、以死為屍,亦故然也。屍首雖#10別,本是一身;而死生乃異,源乎一體。能達斯趣,所遇皆適,豈有存亡欣惡於其問哉。誰能知是,我與為友。

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疏〕目擊道存,故相視而笑;同順玄理,故莫逆於心也。

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

〔疏〕既病,須往問之,任理而行,不乖於方外也。

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疏〕偉,大也。造物,猶造化也。拘拘,孿縮不申之貌也。夫洪鑪大冶,造物無偏,豈獨將我一身故為拘孿之疾。以此而言,無非命也。子秦達理,自欺此辭也。

曲俱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珍,

〔注〕沙,陵亂也。

〔疏〕偃償曲腰,背骨發露。既其俯而不仰,故藏俯並在上,頭低則頤隱於齊#11,膊聳則肩高於項,而咽頂句曲,大槌如贅。陰陽二氣,陵亂不調,遂使一身,遭斯疾篤。

其心問而無事,

〔注〕不以為息。

〔疏〕死生猶為一體,疾息豈復巢懷。故雖曲償拘拘,而心神閑逸,都不以為事。

鉼聯而鑒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注〕夫任自然之變者,無嗟也,與物嗟耳。

〔疏〕姘蹤,曳疾貌。言曳疾力行,照臨于井,既見己貌,遂使發傷嗟。尋夫大道首然,造物均等,豈偏於我,獨此拘孿?欲顯明物理,故寄玆嗟嘆也。

子祀曰:汝惡之乎?

〔疏〕淡水素交,契心方外,見其嗟嘆,故有驚疑。

曰:亡,予何惡。

〔疏〕亡,無也。存亡生死,本自無心。不嗟之嗟,何嫌惡之也。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鴉炙;浸假而化予之屍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

〔注〕浸,漸也。夫體化合變,則無往而不因,無因而不可也。

〔疏〕假令陰陽二氣,漸而化我左右兩臂為雞為彈,則求於鵠鳥,雞則夜侯天時。屍無識而為輪,神有知而作馬,因漸漬而變化,乘輪馬以邀遊,苟隨任以安排,亦於何而不適者也。

且夫得者,時也,

〔注〕當所遇之時,世謂之得。

失者,順也;

〔注〕時不暫停,順往而去,世謂之失。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疏〕得者,生也,失者,死也。夫忽然而得,時應生也;倏然而失,順理死也。是以安於時則不欣於生,處於順則不惡於死。既其無欣無惡,何憂樂之入乎。

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

〔注〕一不能自解,則眾物共結之矣。故能解則無所不解,不解則無所而解也。

〔疏〕處順忘時,蕭然無係,古昔聖人,謂為懸解。若夫當生慮死,而以憎惡存懷者,既內心不能自解,故為外物結縛之也。

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

〔注〕天不能無晝夜,我安能無死生而惡之哉。

〔疏〕玄天在上,猶有晝夜之殊,況人居世問,焉能無死生之變。且物不勝天,非唯今日,我復何人,獨生憎惡。

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

〔疏〕環,繞也。喘喘,氣息急也。子舉語訖,俄頃之問#12,子來又病,氣奔欲死。既將屬績,故妻子繞而哭之也。

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

〔注〕夫死生猶寤寐耳,於理當寐,不願人驚之,將化而死,無為怛之也。

〔疏〕叱,訶聲也。夫方外之士,冥一死生,而朋友臨終,和光往問。故叱彼親族,令避傍邊,正欲變化,不欲驚怛也。

倚其戶與之語曰: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疏〕又,復也。奚,何也。適,往也。倚戶觀化,與之而語。欺彼大造,弘普無私,偶爾為人,忽然還化。不知方外適往何道,變作何物。將汝五藏為鼠之肝,或化四支為蟲之臂。任化而往,所遇皆適也。

子來曰: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於人,不翅於父母;

〔注〕自古或有能違父母之命者,未有能違陰陽之變而距晝夜之節者也。

〔疏〕自此而下,是子來臨終答子犁之辭也。夫孝子侍親,尚驅馳唯命。況陰陽造化,何啻二親乎。故知違親之教,世或有焉,拒於陰陽,未之有也。

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捍矣,彼何罪焉。

〔注〕死生猶晝夜耳,未足為遠也。時當死,亦非所禁,而橫有不聽之心,適足捍逆於理以速其死。其死之速,由於我捍,非死之罪也。彼,謂死耳;在生,故以死為彼。

〔疏〕彼,造化也。而造化之中,令我近死。我惡其死而不聽從,則是我拒陰陽,違於變化。斯乃咎在於我,彼何罪焉。郭注以死為彼也。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注〕理常俱也。

〔疏〕此重引前文,證成彼義。斯言切當,所以再出。其解釋文意,不異前旨。

今之#13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模挪,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

〔注〕人耳人耳,唯願為人也。亦猶金之踴躍,世皆知金之不祥,而不能任其自化。夫變化之道,靡所不遇,今一遇人形,豈故為哉?生非故為,時自生耳。矜而有之,不亦妄乎。

〔疏〕祥,善也。犯,遇也。鎮娜,古之良劍名也。昔吳人干將為吳王造劍,妻名鎮娜,因名雄劍日干將,雌劍日鎮娜。夫洪鑪大冶,鎔鑄金鐵,隨器大小,悉皆為之。而鑪中之金,忽然跳躑,殷動致請,願為良劍。匠者驚嗟,用為不善。亦猶自然大冶,彫刻眾形,烏獸魚蟲,種種皆作。偶爾為人,遂即欣愛,鄭重啟請,願更為人,而造化之中,用為妖孽也。

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注〕人皆知金之有係為不祥,故明己之無異於金,則所係之情可解,可解則無不可也。

〔疏〕夫用二儀造化,一為鑪冶,陶鑄群物,錘蝦蒼生,磅磚無心,亭毒均等,所遇斯適,何惡何欣。安排變化,無往不可也。

成然寐,蓬然覺。

〔注〕寤寐自若,不以死生累心。

〔疏〕成然是閑放之貌,還然是驚喜之貌。寐,寢也,以臂於死也。覺是寤也,以況於生。然寤寐雖殊,何嘗不從容逸樂;死生乃異,亦未始不任命逍遙。此總結子來以死生為寤寐者也。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

〔注〕夫體天地,冥變#14化者#15,雖手足異任,五藏殊官#16,未嘗相與而百節同和,斯相與於無相與也;未嘗相為而表裹俱濟,斯相為於無相為也。若乃役其心志以恤手足,運其股肱以營五藏,則相營愈篤而外內愈困矣。故以天下為一體者,無愛為於其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