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2章 氣交變大論篇

新校正云:詳此論專明氣交之變,乃五運太過、不及、德化、政令、災變、勝復為病之事。

黃帝問曰:五運更治,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真邪相薄,內外分離,六經波蕩,五氣傾移,太過不及,專勝兼并,願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聞乎?

期,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也。專勝,謂五運主歲太過也。兼并,謂主歲之不及也。常名,謂布化於太虛,人身參應病之形診也。新校正云:按《天元紀大論》云: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

又云:五氣運行,各終期日。《太始天元冊文》曰: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即五運更治上應天期之義也。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貴,先師傳之,臣雖不敏,往聞其旨。

言非己心之生知,備聞先人往古受傳之遺旨也。

帝曰:余聞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余誠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眾子哀其不終,願夫子保於無窮,流於無極,余司其事,則而行之奈何?

至道者,非傳之難,非知之艱,行之艱,聖人愍念蒼生,同居永壽,故屈身降志,請受於天師。太上貴德,故後己先人,苟非其人,則道無虛授。黃帝欲仁慈惠遠,博愛流行,尊道下身,拯乎黎庶,乃日余司其事則而行之也。

岐伯曰:請遂言之也。《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

夫道者,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故天文地理人事咸通。新校正云:詳夫道者一節,與《著至教論》文重。

帝曰:何謂也?岐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故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

三陰三陽,司天司地,以表定陰陽生化之紀,是謂位天位地也。五運居中,司人氣之變化,故日通於人氣也。先天後天,謂生化氣之變化所主時也。太過歲化先時至,不及歲化後時至。

帝曰:五運之化,太過何如?

太過,謂歲氣有餘也。新校正云:詳太過五化,具《五常政大論》中。

岐伯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

木餘,故土氣卑屈。

民病飧泄食臧,體重煩冤,腸嗚腹支滿。上應歲星。

飧泄,謂食不化而下出也。脾虛,故食喊,體重煩冤,腸嗚腹支滿也。歲木氣太盛,歲星光明逆守,星屬分皆災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虛則腹滿腸嗚,飧泄食不化。

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

凌犯太甚,則遇於金,故自#1病。新校正云:按《玉機真藏論》云:肝脈太過,則令人喜怒忽忽眩冒巔疾。為肝實而然,則此病不獨木太過遇金自病,肝實亦自病也。

化氣不政,生氣獨治,雲物飛動,草木不寧,甚而搖落,反脅痛而吐甚,衝陽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

諸陽#2歲也。木餘土抑,故不能布政於萬物也。生氣,木氣也,太過故獨治而生化也。風不務德,非分而動,則太虛之中,雲物飛動,草木不寧,動而不止,金則勝之,故甚則草木搖落也。脅反痛,木乘土也。衝陽,胃脈也。木氣勝而土氣乃絕,故死也。金復而太白逆守,屬星者危也。其災之發,害於東方。人之內應,則先害於脾,彼傷#3奸也。《書》曰:滿招損。此其類也。新校正云:詳此太過三化,言星之例有三,木與土運,先言歲鎮,後言勝己之星;火與金運,先言熒惑太白,次言勝己之星,後再言熒惑太白;水運先言辰星,次言鎮星,後再言辰星,兼見己勝之星也。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

火不以德,則邪害於金,若以德行,則政和平也。

民病瘧,少氣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嗑燥耳聾,中熱肩背熱。上應熒惑星。

少氣,謂氣少不足以息也。血泄,謂泄利便血也。血溢,謂血上出於七竅也。注下,謂水利也。中熱,謂胸心中也。背者,胸中之府,肩接近之,故胸心中及肩背熱也。火氣太盛,則熒惑光芒逆臨,宿屬分皆災也。新校正云:詳火盛而剋金,寒熱交爭,故為瘧,按《藏氣法時論》云:肺病者,咳喘。肺虛者,少氣不痛甚能報息,耳聾啞乾。

則胸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問,兩臂內痛,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問痛,兩臂內痛。

身熱骨痛而為浸淫。

火無德令,縱熱害金,水為復偉,故火自病。新校正云:按《玉機真藏論》云:心脈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此云骨痛者,誤也。

收氣不行,長氣獨明,雨水霜寒。

今詳水字當作冰。

上應辰星。

金氣退避,火氣獨行,水氣折之,故雨零冰雹及遍降霜寒而殺物也。水復於火,天象應之,辰星逆凌,及#4寒災於物也。上#5辰星者,常在日之前後三十度。其災磨之,當至南方。在人之應,則內先傷肺,後反傷心。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雨水霜寒作雨冰霜雹。

上臨少陰少陽,火墦媾,水泉個,物焦槁,

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赫曦之紀,上徵.而收氣後。又《六元正紀大論》云:戊子一戊午太徵,上臨少陰,戊寅、戊申太徵,上臨少陽,臨者太過不及皆日天符。

病反譫妄狂越,咳喘息嗚,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淵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星。

諸戊歲也。戊午、戊子歲,少陰上臨,戊寅、戊申歲,少陽上臨,是謂天符之歲也。太淵,肺脈也。火勝而金絕故死。火既太過,又火熱上臨,兩火相合,故形斯侯。熒惑逆犯,宿屬皆危。新校正云:詳戊辰、戊戌歲,上見太陽,是謂天刑運,故當盛而不得盛,則火化喊半,非太過又非不及也。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

土無德乃爾。

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上應鎮星。

腹痛,謂大腹小腹痛也。清厭,謂足逆冷也。意不樂,如有隱憂也。土來刑水,天象應之,鎮星逆犯,宿屬則災。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腎病者,身重。腎虛者,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甚則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瘓,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支不舉。

脾主肌肉,外應四支,又其脈起於足中指之端,循核骨內側,斜出絡咐。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病者,身重善饑;肉萎,足萎不收,行善瘓,腳下痛。又《玉機真藏論》云:脾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

變生得位,

新校正云:詳太過五化,獨此言變生得位者,舉一而四氣可知也。又以土王時月難知,故此詳言之也。

藏氣伏,化氣獨治之,泉涌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土崩潰,鱗見於陸,病腹滿塘泄腸嗚,反下甚,而太谿絕者,死不治。上應歲星。

諸甲歲也。得位,謂季月也。藏,水氣也。化,土氣也。土化太過,故水藏伏匿,百化氣獨治,土勝木復,故風雨大至,水泉涌,河渠溢,乾澤生魚。濕既甚矣,風又鼓之,故土崩漬。土崩漬謂垣頹岸仆,山落地入也。河溢泉涌,枯澤水滋,鱗物豐盛、故見於陸也。太谿,腎脈也。土勝而水絕,故死。木來折土,天象逆臨,加其宿屬,正可憂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虛則腹滿腸嗚飧泄,食不化。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

金暴虐乃爾。

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瘍,耳無所聞。

兩脅,謂兩乳下脅之下也。少腹謂臍下兩傍?骨內也。目赤,謂白睛色赤也。痛,謂?#7痛也。,謂四際瞼睫之本也。(臉,音檢。)

肅殺而甚,則體重煩冤,胸痛引背,兩脅滿且痛引少腹。上應太白星。

金氣已過,肅殺又甚,木氣內畏,感而病生。金盛應天,太白明大,加臨宿屬,心受災害。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肝虛則目吭吭無所見,耳無所聞。又《玉機真藏論》云:肝脈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朕滿。

甚則喘咳逆氣,肩背痛,屍陰股膝髒踹腑足皆病。上應熒惑星。

火氣復之,自生病也。天象示應,在熒惑,逆加守宿屬,則可憂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屍陰股膝脾端腑足皆痛。

收氣峻,生氣下,草木斂,蒼乾雕隕,病反暴痛,臉脅不可反側,

新校正云:詳此云反暴痛,不言何所痛者。按《至真要大論》云:心脅暴痛,不可反側。則此乃心脅暴痛也。

咳逆甚而血溢,太衝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

諸庚歲也。金氣峻瘧,木氣被#8刑,火未來復,則如是也。斂,謂已生枝葉,斂附其身也。太衝,肝脈也。金勝而木絕故死,當是之侯,太白應之,逆守星屬,病皆危也。新校正云:按庚子、庚午、庚寅、庚申歲上見少陰。少陽司天,是謂天刑運,金化喊半,故當盛而不得盛,非太過又非不及也。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

水不務德,暴虐乃然。

民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寒氣早至。上應辰星。

悸,心跳動也。譫,亂語也。妄,妄見聞也。天氣水盛,辰星瑩明,加其宿,屬災乃至。新校正云:按陰厥在後,金不及復,則陰厥有治。

甚則腹大經腫,喘咳,寢汗出,憎風。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腎病者,腹大經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再詳太過五化,木言化氣不政,生氣獨治;火言收氣不行,長氣獨明;土言藏氣伏,長氣獨治;金言收氣峻,生氣下。水當言藏氣乃盛,長氣失政。今獨亡者,闕文也。

大雨至,埃霧朦鬱。上應鎮星。

水盛不已,為土所乘,故彰斯候,埃霧朦鬱,土之氣。腎之脈,從足下上行入腹,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故生是病。腎為陰,故寢則汗出而憎風也。外寢汗出,即其病也。夫土氣勝,折水之強,故鎮星明盛,昭其應也。

上臨太陽,雨冰雪霜不時降,濕氣變物,

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流衍之紀,上羽而長氣不化。又《六元正紀大論》云:丙辰、丙戌太羽上臨太陽。臨者,太過不及,皆日天符。

病反腹滿腸嗚,搪泄食不化,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虛則腹滿腸嗚,飧泄食不化。

渴而妄冒,神門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辰星。

諸丙歲也。丙辰、丙戌歲,太陽上臨,是謂天符之歲也。寒氣太甚,故雨化為冰雪,雨冰,則雹也。霜不時降,彰其寒也。土復其水,則大雨霖霪。濕氣內深,故物皆濕變。神門,心脈也。水盛而火絕,故死。水盛火甚,則熒惑喊曜,辰星明瑩,加以逆守宿,屬則危亡也。新校正云:詳太過五化,獨記火水之上臨者,火臨火,水臨水,為天符故也。火臨水為逆,水臨木為順,火臨土為順,水臨土為運勝天,火臨金為天刑運,水臨金為逆,更不詳出也。又此獨言上應熒惑、辰星,舉此一例,餘從而可知也。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

謂政化少也。新校正云:詳不及五化,具《五常政大論》中。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1.歲木不及,燥乃大行,

清玲時至,加之薄寒,是謂燥氣。

燥,金氣也。

生氣失應,草木晚榮,後時之謂失應也。

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著,柔萎蒼乾,上應太白星。

天地妻愴,日見朦昧,謂雨非雨,謂晴非晴,人意慘然,氣象凝斂,是為肅殺甚也。剛,勁硬也。辟著,謂辟著枝莖,乾而不落也。柔,軟也。蒼,青也。柔木之葉,青色不變而乾卷也。木氣不及,金氣乘之,太白之明,光芒而照其空也。

民病中清,肪脅痛,少腹痛,腸嗚塘泄,凍雨時至,上應太白星,

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民病證中,上應之星,皆言運星失色,畏星加臨,宿屬為災。此獨言畏星,不言運星者,經文闕也。當云上應太白星、歲星。

其穀蒼。

金氣乘木,肝之病也。乘此氣者,腸中自嗚而滄泄也,即無朕脅少腹之痛疾也。微者善之,甚者止之,遇夏之氣,亦自止也,遇秋之氣,而復有之。涼雨時至,謂應時而至也,金土齊化,故凍雨俱行,火氣來復,則夏雨少。金氣勝木,太白臨之,加其宿屬分皆災也。金勝畢歲,火氣不復,則蒼色之穀不成實也。新校正云:詳中清、膾脅痛,少腹痛,為金乘木,肝病之狀。腸嗚滄泄,乃脾病之證。蓋以木少,脾土無畏,侮反受邪之故也。

上臨陽明,生氣失政,草木再榮,化氣乃急,上應太白、鎮星,其主蒼早。

諸丁歲也。丁卯、丁酉歲陽明上臨,是謂天刑之歲也。金氣承天,下勝於木,故生氣失政,草木再榮。生氣失政,故木華晚啟。金氣抑木,故秋夏始榮,結實成熟,以化氣急速,故晚結成就也。金氣勝木,天應同之,故太白之見,光芒明盛。木氣既少,土氣無制,故化氣生長急速。木少金勝,天氣應之,故鎮星,、太白,潤而明也。蒼色之物,又早凋落,木少金乘故也。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獨紀木上臨陽明,土上臨厥陰,水上臨太陰,不紀木上臨厥陰,土上臨太陰,金上臨陽明者,經之旨各記其甚者也。故於太過運中,只言火臨火,水臨水。此不及運中,只言木臨金,土臨木,水臨土。故不言厥陰臨木,太陰臨土陽明臨金也。

復則炎暑流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體再生,華實齊化,病寒熱瘡瘍痺胎癱座,上應熒惑、太白,其穀白堅。

火氣復金,夏生大熱,故萬物濕性,時變為燥。流火爍物,故柔脆草木及蔓延之類皆上乾死,而下體再生。若辛熱之草,死不再生也。小熱者死少,大熱者死多,火大復已,土氣問至,則凍雨降,其酸苦甘鹹性寒之物,乃再發生,新開之與先結者,齊承化而成熟。火復其金,太白喊曜,熒惑上應,則溢光芒,加其宿屬,則皆災也。以火反復,故日白堅之穀,秀而不實。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乃屈,其穀不成,咳而歎,上應熒惑、太白星。

陽明上臨,金自用事,故白露早降。

寒涼大至,則收殺氣行。以太陽居土濕之位,寒濕相合,故寒雨害物,少於成實。金行伐木,假途於土,子居母內,蟲之象也。故甘物黃物,蟲蠹食之。清氣先勝,熱氣後復,復已乃勝,故火赤之氣後生化也。赤後化,謂草木赤華及赤實者,皆後時而再榮秀也。其五藏則心氣晚王,勝於肺,心勝於肺,則金之白氣乃屈退也。金穀,稻也。軌,鼻中水出也。金為火勝,天象應同,故太白芒滅,熒惑益明。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乃折榮美,上應辰星。

火少水勝,故寒乃大行,長政不用,則物容卑下。火氣既少,水氣洪盛,天象出見,辰星益明。

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背肩胛問及兩臂內痛,

新校正云:詳此證與火太過,甚則反病之狀同,傍見《藏氣法時論》。

鬱冒朦昧,心痛暴瘡,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心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甚則屈不能伸,髖?如別,上應熒惑、辰星,其穀丹。

諸癸歲也。息,以其脈行於是也。火氣不行,寒氣禁固,髖?如別,屈不得伸。水行乘火,故熒惑芒滅,丹穀不成,辰星臨其宿屬之分,則皆災也。

復則埃鬱,大雨且至,黑氣乃辱,病驚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嗚,泄注腹痛,暴攣痿痹,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穀不成。

埃鬱雲雨,土之用也。復寒之氣叉以濕,濕氣內淫,則生腹疾身重,故如是也。黑氣,水氣也。辱,屈辱也。騖,鴨也。土.復於水,故鎮星明潤,臨犯宿屬,則民受病災矣。(騖,音木。)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

木無德也。木氣專行,故化氣不令。生氣獨擅,故草木茂榮。飄揚而甚,是木不以德。土氣薄少,故物實不成。不實,謂枇惡也。土不及,木乘之,故歲星之見,潤而明也。

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縣復,肌肉嫻酸,善怒,藏氣舉事,墊蟲早附,咸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穀。

諸己歲也。風客於胄,故病如是。土氣不及,水與齊化,故藏氣舉事,墊蟲早附於陽氣之所,人皆病中寒之疾也。繇,搖也。筋骨搖動,已復常則已孫復也。土抑不伸,若歲星臨宿屬,則皆災。新校正云:詳此文云筋骨絲復,王氏雖注,義不可解。按《至真要大論》云:筋骨繇併。疑此復字併字之誤。

復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穀乃減,民食少失味,蒼穀乃損,

金氣復木,故名木蒼凋。金入於土,母懷子也。故甘物黃物,蟲食其中。金入土中,故氣客於脾。金氣大來,與土仇復,故減實,穀不成也。

上應太白、歲星。

太白芒盛,歲減明也。經少此六字,缺文。

上臨厥陰,流水不冰,墊蟲來見,藏氣不用,白乃不復,上應歲星,民乃康。

己巳己亥歲,厥陰上臨,其歲少陽在泉,火司於地,故墊蟲來見,流水不冰也。金不得復,故歲星之象如常,民康不病。新校正云:詳木不及上臨陽明,水不及上臨太陰,俱後言復。此先言復而後舉上臨之候者,蓋白乃不復,嫌於此年有復也。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氣乃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上應熒惑星。

火不務德,而襲金危,炎火既流,則夏生大熱。生氣舉用,故庶物蕃茂。燥爍氣至,物不勝之,爍勝之,爍石流金,涸泉焦草,山澤繙燎,雨乃不降。炎火大盛,天象應之,熒惑之見而大明也。

民病肩背瞥重,鼾嚏,血便注下,收氣乃後,上應太白星,其穀堅芒。

諸乙歲也。香,謂問也。受熱邪故生是病。收,金氣也。火先勝,故收氣後。火氣勝金,金不能盛,若熒惑逆守,宿屬之分皆受病。新校正云:詳其穀堅芒,白色可見,故不云其穀白也。經云上應太白,以前後例相照,經脫熒惑二字。及詳王注言熒惑逆守之事,益知經中之闕也。

復則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殺物,陰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腦頂,發熱,上應辰星,

新校正云:詳不及之運,剋我者行勝,我者之子來復,當來復之後,勝星喊曜,復星明大。此只言上應辰星,而不言熒惑者,闕文也。當云上應辰星、熒惑。

丹穀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寒氣折火,則見冰雹霜雪,冰雹先傷而霜雪後損,皆寒氣之常也。其災害乃傷於赤化也。諸不及而為勝所犯,子氣復之者,皆歸其方也。陰厥,謂寒逆也。格,至也,亦拒也。水行折火,以救困金,天象應之,辰星明瑩。赤色之穀,為霜雹損之。

歲水不及,濕乃大行,長氣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

濕大行,謂數雨也。化速,謂物早成也。火濕齊化,故暑雨數至,乘水不及而土勝之,鎮星之象,增益光明,逆凌留犯其又甚矣。

民病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 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胕腫,藏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穀秬。

藏氣不能申其政令,故腎氣不能內致和平。衡,平也。辰星之應,當喊其明,或遇鎮星臨屬宿者乃災。新校正云:詳經云上應辰星,注言鎮星,以前後例相校,此經闕鎮星二字。

上臨太陰,則大寒數舉,墊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於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

新校正云:詳木不及,上臨陽明,上應太白、鎮星,此獨言鎮星,而不言熒惑者,文闕也。蓋水不及而又上臨太陰,則鎮星明盛,以應土氣專盛,水既益弱,則熒惑無畏而明大。

其主 穀。

諸辛歲也。辛丑、辛未歲上臨太陰,太陽在泉,故大寒數舉也。土氣專盛,故鎮星益明,妙穀應天歲成也。

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并辟,肉嫻瘓,目視吭吭,物疏瑩,肌肉胎發,氣并鬲中,痛於心腹,黃氣乃損,其穀不登,上應歲星。

木復其土,故黃氣反損,而熬穀不登也,謂實不成無以登祭器也。木氣暴復,歲星下臨宿屬分者災。新校正云:詳此當云上應歲星、鎮星爾。(塋,音問。)

帝曰:善。願聞其時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木不及,春有嗚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凍之政;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墦爍之復;其青東,

化,和氣也。勝,金氣也。復,火氣也。火復於金,悉因其木。故災青之作,皆在東方,餘青同。新校正云:按木火不及,先言春夏之化,秋冬之政者,先言木火之政化,次言勝復之變也。

其藏肝,其病內舍肚脅,外在關節。

東方,肝之主也。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顯之化,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夏有慘賡凝冽之勝,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復;其告南,

化,火德也。勝,水虐也。復,土變也,南方火也。

其藏心,其病內舍膺脅,外在經絡。

南方,心之主也。

土不及,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則春有嗚條鼓拆之政;四維發振拉飄騰之變,則秋有肅殺霖霪之復;其青四維,

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也。維,隅也。謂日在四隅月也。新校正云:詳土不及,亦先言政化,次言勝復也。

其藏脾,其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

四維,中央脾之主也。

金不及,夏有光顯鬱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夏有炎爍墦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其告西,其藏肺,其病內舍膺脅肩背,外在皮毛。

西方,肺之主也。

水不及,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則不時有和風生發之應;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其青北,

飄蕩振拉,大風所作。新校正云:詳金水不及,先言火土之化,令與應,故不當秋冬而言也。次言者,火土勝復之變也。與木火土之例不同者,互文也。

其藏腎,其病內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踹膝。

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問,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

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

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閉#11塞,而無所運行,故動又有靜,勝鈴有復,乃天地陰陽之道。

故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此之謂也。

新校正云:按故日已下,與《五運行大論》同,上兩句又與《陰陽應象大論》文重,彼云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也。

帝曰:夫子之言五氣之變,四時之應,可謂悉矣。夫氣之動亂,觸遇而作,發無常會,卒然災合,何以期之?岐伯曰:夫氣之動變,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災變,不同其候也。帝曰:何謂也?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榮,其政舒啟,其令風,其變振發,其災散落。

敷,布也。和,和氣也。榮,滋榮也。舒,展也。啟,開也。振,怒也。發,出也。散,謂物飄零而散落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為和,其化為榮,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青為隕。義與此通。

南方生熱,熱生火,其德彰顯,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熱,其變銷爍,其災燔。

新校正云:詳《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為顯,其化為茂,其政為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眚燔。

中央生濕,濕生土,其德溽蒸,其化豐備,其政安靜,其令濕,其變驟注,其災霖潰。

溽,濕也。蒸,熱也。驟注,急雨也。霖,久雨也。漬,斕泥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為濡,其化為盈,其政為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謐,音密。)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潔,其化緊斂,其政勁切,其令燥,其變肅殺,其災蒼隕。

緊,縮也。斂,收也。勁,銳也。切,急也。燥,乾也。肅殺,謂風動草樹聲若乾也。殺氣太甚,則木青乾而落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為清,其化為斂,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悽滄,其化清謐,其政凝肅,其令寒,其#12變凍冽,其災冰雪霜雹。

凄滄,薄寒也。謐,靜也。肅,中外#13嚴整也。凍冽,甚寒也。冰雪霜雹寒氣凝結所成,水復火則非時而有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為寒,其化為肅,其政為靜,其變凝冽,其眚冰雹。

是以察其動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也。

夫德化政令,和氣也。其動靜勝復,施於萬物,皆悉生成。變與災,殺氣也,其用.暴速,其動驟急,其行損傷,雖皆天地自為動靜之用,然物有不勝其動者,且損且病且死焉。

帝曰:夫子之言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動,其亦為之變乎?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

德化政令,氣之常也。災眚變易,氣卒交會而有勝負者也。常,謂歲四時之氣不差晷刻者。不常,不久也。

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

歲星之化,以風應之。熒惑之化,以熱應之。鎮星之化,以濕應之,太白之化,以燥應之。辰星之化,以寒應之。氣變則應,故各從其氣化也。上文言復勝皆上應之,今經言應常不應卒,所謂無大變易而不應。然其勝復,當色有枯燥潤澤之異,無見小大以應之。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順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

以道,謂順行。留久,謂過應留之日數也。省下,謂察天下人君之有德有過者也。

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

順行已去,已去輒逆行而速,委曲而經過,是謂遺其過而輒省察之也。行急行緩,往多往少,蓋謂罪之有大有小,按其遺而斷之。

久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

環,謂如環而繞,盤迴而不去也。火議罪,金議殺,土木水議德。

應近則小,應遠則大。

近,謂犯星常在,遠,謂犯星去久。大小,謂喜慶及罰罪事。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青發#15即也。

甚,謂政令大行也。發,謂起也。即,至也。金火有之。

小常之一,其化臧;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

省,謂省察萬國人吏侯王有德有過者也。故侯王人吏,安可不深思誡慎耶?

德者福之,過者伐之。

有德者,則天降福以應之。有過者,天降禍以淫之。則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耳。

是以象之見也,高而遠則小,下而近則大,

見物之理也。

故大則喜怒邇,小則禍福遠。

象見高而小,既未即禍,亦未即福。象見下而大,福既不遠,禍亦未遙。但當修德省過,以侯厥終。苟未能慎禍,而務求福祐,豈有是者哉。

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

火運火星,木運木星之類也。北越,謂北而行也。

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

無剋伐之嫌,故守常而各行於中道。

故歲運太過,畏星失色而兼其母;

木失色而兼玄,火失色而兼蒼,土失色而兼赤,金失色而兼黃,水失色而兼白,是謂兼其母也。

不及,則色兼其所不勝。

木兼白色,火兼玄色,土兼蒼色,金兼赤色,水兼黃色,是謂兼不勝也。

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新校正云:詳肖者至為良,與《靈蘭秘典論》重,彼有注。

妄行無徵,示畏侯王。

不識天意,心私度之,妄言災咎,卒無徵驗,適足以示畏之兆於侯王,熒惑於庶民矣。

帝曰:其災應何如?岐伯曰:亦各從其化也,故時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順,留守有多少,形見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徵應有吉凶矣。

五星之至,相王為時盛,囚死為衰。束行凌犯為順,災輕。西行凌犯為逆,災重。留守日多則災深,留守日少則災淺。星喜潤則為見善,星怒燥憂喪,則為見惡。宿屬,謂所生月之屬二十八宿,及十二辰相,分所屬之位也。命勝星不災不害,不勝星為災小重,命與星相得雖災無害。災者,獄訟疾病之謂也。雖五星凌犯之事,時遇星之囚死時月,雖災不成。然火犯留守逆臨,則有誣縉獄訟之憂。金犯,則有刑殺氣鬱之憂。木犯,則有震驚風鼓之憂。土犯,則有中滿下利駙腫之憂。水犯,則有寒氣衝描#16之憂。故日,徵應有吉凶也。

帝曰:其善惡何謂也?岐伯曰: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謹察之。

夫五星之見也,從夜深見之。人見之喜,星之喜也。見之畏,星之怒也。光色微曜,乍明乍暗,星之憂也。光色迥然,不彰不瑩,不與眾同,星之喪也。光色圓明,不盈不縮,怡然瑩然,星之喜也。光色勃然臨人,芒彩滿溢,其象懍然,星之怒也。澤,洪潤也。燥,乾枯也。

帝曰:六者高下異乎?岐伯曰:象見高下,其應一也,故人亦應之。

觀象觀色,則中外之應,人天咸一矣。

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動靜損益皆何如?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

天地動靜,陰陽往復,以德報德,以化報化,政令災青及動復亦然,故日,不能相加也。

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

勝盛復盛,勝微復微,不應以盛報微,以化報變,故日不能相多也。

往來小大,不能相過也。

勝復日數,多少皆同,故曰不能相過。

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

木之勝,金鈴報,火土金水皆然,未有勝而無服者,故氣不能相使無也。

各從其動而復之耳。

動叉有復,察動以言復也。《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此之謂歟。天雖高不可度,地雖廣不可量,以氣動復言之,其猶視掌矣。

帝曰:其病生何如?岐伯曰:德化者氣之祥,政令者氣之章,變易者復之紀,災青者傷之始。氣相勝者和,不相勝者病,重感於邪則甚#17也。

祥,善應也。章,程也,式也。復紀,謂報復之綱紀也。重感,謂年氣已不及,天氣又見剋殺之氣,是為重感。重,謂重累也。

帝曰:善。所謂精光之論,大聖之業,宣明大道,通於無窮,究於無極也。余聞之,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覲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

太過不及,歲化無窮,氣交遷變,流於無極。然天垂象,聖人則之以知吉凶。何者?歲太過而星大或明瑩,歲不及而星小或失色,故吉凶可指而見也。吉凶者何?謂物稟五常之氣以生成,莫不上參應之,有否有宜,故日吉凶斯至矣。故日善言天者,叉應於人也。言古之道,而今叉應之,故日善言古者,叉驗於今也。化氣生成,萬物皆稟,故言氣應者,以物明之,故日善言應者,叉彰於物也。彰,明也。氣化之應,如四時行,萬物備,故善言應者,叉同天地之造化也。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言萬物化變終始,叉契於神明運為,故言化變者,通於神明之理。聖人智周萬物,無所不通,故言叉有發,動無不應之也。

乃擇良兆而藏之靈室,每旦讀之,命日氣交變,非齋戒不敢發,慎傳也。

靈室,謂靈蘭室,黃帝之書府也。新校正云:詳此文與《六元正紀大論》末同。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一竟

#1自:原作『目』,據顧本改。

#2陽:顧本作『壬』。

#3傷:原作『復』,據顧本改。

#4及:顧本作『乃』。

#5上:顧本作『占』。

#6饑:原作『肌』,據顧本改。

#7膠:顧本作『滲』。

#8被:原作『後』,據顧本改。

#9燥:原作『探』,據顧本改。

#10土:原作『上』,據顧本改。

#11閉:原作『問』,據顧本改。

#12其:原脫,據顧本補。

#13外:顧本作『列』。

#14用:顧本作『出』。

#15發:原脫,據王冰注補。

#16擂:顧本作『穡』。

#17甚:原作『至』,據顧本改。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