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沉樱
沉樱(1909—?),原名陈瑛,笔名小铃、尚有、非兆。山东历城人。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夜阑》、《喜筵之后》、《女性》、《一个女作家》;译著《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蓓蒂》等。
我们的海
最近偶然在一本外国杂志上看到了一幅海葵的彩图和说明,仿佛无意中遇见了旧相识,一段亲切的记忆就此浮上心来,同时附带着想起那将近忘怀的“我们的海”。
是冷落的日本叶山之冬。一天从海边散步回来,经过街市时遇见了卖金鱼的。通红的鱼配着碧绿的藻,在蓄满清水的缸内游来游去,和北平所卖的完全相同;不过因为缸的玻璃更加精致,望去也更加晶莹可爱。这恍如遇见了乡物,很高兴地买了一缸提回家去。
可是过了不久,鱼便都死光了,只剩下一只空缸。觉得弃之可惜,空在那里又怪没有意思;忽然想去捉点海边的什么小动物来养吧,又去散步的时候,便把空缸携带了去。
在沙滩上先把空缸布置了一下,铺了一层白净的细沙,缀上几个鲜明的贝壳和形状奇特的小石,又捡了点细致的水藻和着海水放进去。布置完毕,隔着玻璃从横面望去,天光水影中,一片平沙,几点乱石,想不到竟呈现一幅美丽无比的画——一个具体而微的辽阔的海滨。
这意外的成功实在令人惊喜。想起“沙中见世界”的诗句,就说:“这算是我们的海吧。”去捉什么来养的兴致也更高了。
不过这是要慢慢采集的。那天只捕到了两个小小的蟹,放进缸内去的时候,它们像是惊吓,又像是施展诈术,动也不动地缩作一团;可是过了一会,便时而疾走,时而突停地活动起来,并且常把那些小石作为藏身之所来偎傍着,样子依然是惊愕而慌张。它们的行动那么充满了表情,令人尽看不厌,比起金鱼的晃来晃去,实在有意思多了。
以后每天到海边总带着瓶子或杯子,把散步完全变成了采集。有时捉到了新奇的东西,回家还要翻书,查字典,找它们的名称和说明,当作一件大事在经营着。这么一来,“我们的海”简直变成大海小动物的收容所。到后来实在容不下了。只好把一些比较平凡的和丑陋的淘汰去。究竟那都是些什么,现在不能一一记起了。不过自己对于海边小动物的一点认识,可说完全是那时候因“我们的海”才有的,并且有几种东西,特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想起来还有几分怀念;尤其是那最有趣的寄生蟹,和最美丽的海葵。
在近水的岩石上,海螺蜘是多到无人理会的,我们的采集也从不曾把它们当作对象。有一天,在寻找别的东西的时候,忽然看见几个小海螺蜘离地疾行起来,这和它们平常给人的印象相差太远了,简直大吃一惊。细细看去,原来壳下面有两条细小的蟹腿在走动。于是恍然记起了寄生蟹的名称,而海螺蜘其实不过是被借用的空壳罢了。螺蜘壳下露出来的腿既细又尖,颇像圆规;而被这腿撑起来的壳,又酷肖一个小头大腹的身躯。特别因为是两腿而又直立的原故,非常近似人形,而且有着一幅滑稽的神气,像一个漫画中的大腹“尖头鳗”,也像一个笠帽蓑衣的渔翁。当好几个一齐斜倾着急急走动起来的时候,那又简直是童话中的一群乱跑的妖巫。在“我们的海”中,别的东西都不过一两个;只有这寄生蟹是养了一大群。(感觉上仿佛如此,其实也不过六、七个罢了。)无事便爱看它们顶着别人的壳,装成那副昂首直立的样子,好像是什么小“大人物”似的动作,和那稍有惊动便缩进壳去冒充别人的伎俩,这常常不知不觉把自己带进一种童话世界的喜悦里去。
一天,对于它们那从不露面的原形,忽然发生了孩子似的好奇心。终于提起一个,用暴力把它钳出壳来。谁知它已无所谓原形,只有着丑极的畸形了;说它是蟹,其实更像虾,身体的后半段为了适应那螺蜘形的环境,已经变成了软绵绵的一条,离开壳后像尾巴似的在摆动着。惟一能说明它是蟹的,只有那占了全身二分之一长的形状分明的大鳌;但这也只有一只,已被挤压退化到几乎不见了。至于那些蟹脚,除了时常露出来走路的两只,还衬得起那大鳌外,其余部分分不清是有是无了。看了这只讲求实用和经济的怪样子,简直忍不住要笑起来,把这来说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确切的榜样。
本来那种装模作样已经够滑稽了,这原形的暴露更令人对它失掉敬意。为要知道它离开寄生壳是否还能生活,存心捉弄地把它和壳分开放进水里去。在沙上,壳照旧能走动,并不像有什么痛苦,只显出无所寄托的为难样子,行动迟缓了许多。可是不久也便把空壳找到,而且微微后退了一下,立刻便完全缩进不见了。过了一会,又照常伸出腿来,神气十足地到处夺食了。这无害的玩笑,引起了常开的兴趣,以后动不动便去拉它出来,看它的丑样和窘态。在“我们的海”中,它像是给人开心的丑角,一直被宠爱着,直到海葵出现才稍稍减色。
一提起海葵,便想起捉到它时那种如获珍宝般的欢喜。就是现在,也还觉得它的美艳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拟的。通常我们总爱把美丽的东西比作花,但真像花的究竟很少。而海葵,一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确是十足的像花,而比花还美;因为它有花的艳丽,同时又有着花所没有的光泽。它直立在浅水的沙滩上,颇像一朵仰天盛开的粉红色的小小的向日葵。那圆柱形的体干是娇绿的苔色,发着丝绒光泽,上面是一圈花瓣似的粉红色透明的肉须,中间是由紫色逐渐变成深黑的茸茸的花心似的嘴。像盛开的花朵在微风中轻颤一般,它盛开在水中也有飘浮的荡漾,看上去是无比的娇柔。可是稍有一点触动,它便出人意外地现出了动物的敏捷,把四射的肉须齐向中心蜷缩起来,使一朵盛开的花忽然间成了未开的苞;过了一会,才又若无其事重新盛开起来。像对于寄生蟹开玩笑一样,对于它也常常故意逗惹着;只是前者给人的是滑稽感,而后者却是一种美丽的威严,注视久了,好像有点可怕。无论如何,“我们的海”自从有了它而非常璀璨起来;一如我们的生活因“我们的海”而增加了色彩。
在异国的乡间,没有朋友,没有熟人,甚至连邻居也没有一个。(那些空房子要到夏季才有人住。)日子静得像止水。海边的散步是唯一的消遣;如果被风雨阻止了,便只有望望那些呆板的山林,听听单调的潮声。自从有了“我们的海”,总算在案头有了个神游之地,消除了不少寂寞;不过有时也就更显得寂寞。
春的声音
如果说花是春的颜色,那么鸟应该是春的声音了。但是幼年生长在枯燥的北方,住的又是城市,就是春天,也过得异常寂寞。所谓春来了的时候,除了满城风沙,气候干燥之外再没有别的感觉。花草不是随地可见的,鸟声更是完全隔绝。当时在幼稚的心目中,总以为所谓鸟,不过是那“喳喳”的喜鹊,“哑哑”的乌鸦,和终日在院中成群觅食的麻雀罢了。
不知是哪一次战争,那时我好像有八九岁,为了避乱,全家搬到了乡下,恰好是三四月的光景,我这才第一次认识了并且享受了春天。
初次离开了到处拥挤着房屋和街道的城市,到了一望无际的旷野,那愉快是难以形容的。整天奔走在绿油油的田野里,编柳枝采野花之外,还有一桩乐事,便是听“播谷”叫。这鸟的鸣声,无论什么时候听去,总是远远的,仿佛要同人保持一种距离,故意躲在什么地方;却又一声声地清楚地叫着,像是对人说话那么富于亲切活泼的意味。听了它的鸣声而不动心的人,恐怕是没有的。难怪农人听了,觉得它是在提醒着“播谷!播谷!”,而受折磨的儿媳妇听了,说它是大声疾呼着“姑恶!姑恶!”,对于小孩子,虽然听不出什么意义,却也觉得趣味无穷;不知是谁把它似通非通地谐作“光棍托锄,”并把这做为它的名字,每逢这鸟一叫,我们便仰望着那声音所从来的远方,模仿着它的调子做一种唱和。我们对唱的开场是听它自报姓名似的先叫一声:“光棍托锄!”我们便紧跟着问:“你在哪里?”刚问完,它又叫第二声,像是回答:“我在山后。”又问:“你吃什么?”“我吃石头。”“你喝什么?”“我喝香油。”大概小孩子简单的头脑再也想不出别的可问的了,便就此为止,只反复地问一遍又一遍,它也总不厌其烦地照样回答了又回答。这种虚拟的问答,听上去总是那么真实,在幼稚的心中,引起了无穷的幻想,觉得当真有个鸟儿是住在山后吃着石头,喝着香油,无事便出来和我们遥相问答似的。它因此成了我们虽未谋面却常通声气的遥远而又亲近的朋友。一听见它叫,便感到无上的欢喜,从没有一次不理睬的。就是后来长大成人,在别的地方又听到这鸟声的时候,还是有说不出的亲切之感,并且觉得它仍是清清楚楚地在自报姓名地叫着:“光棍托锄。”唤回了童年的时光,常常不知不觉地在心中暗暗地又问着:“你在哪里?”它的叫声也立刻使我得了往昔一样的回答。
播谷以外,还有一种为我所深爱的鸣鸟,便是鹧鸪。前者可说是儿时的游伴,后者则是成年后才交结的朋友。
一切鸟声似乎都有婉转清脆的共同点,惟有鹤鸽的叫是低沉的缓慢的。在我的心中,播谷好像一个活泼快乐的小孩,它叫的时候也仿佛是在蹦蹦跳跳的,而鹧鸪则像是一位沉思默想的老人,动也不动地缩在什么地方慢腾腾地自言自语,它也是远远地离开了人,可是它“咕咕咕”地一叫起来,就立刻把那繁华蓬勃的春天笼上一片宁静,和平,与悠闲,使人不知不觉流入遐思,同时像对播谷似地悠然神往于飘渺的远方——?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或一片无边无际的幽林。
抗战中到了四川,住在乡下之后,对于鸟的认识增广了不少。但是为了这两种鸟的偏爱,那些枝头上的清唱,尽管多么悦耳,总引不起很大的兴趣。
可是后来我又为一种鸟只得心动了。这最初听见的时候,觉得有点像播谷,因为它也是一声声地诉说什么似地反复叫着四个音的调子。但仔细听去,便完全两样了,一点没有轻快的意味,相反地竟十分凄厉。一样地有着使人不能不听的魔力,但听来绝对没有使人像听播谷叫时那样做唱和的闲情,或像听鹧鸪叫时那种深思梦想的余裕。这是越听越觉不安,使人心中增添着难言的烦躁,焦灼,和悲切,直到不能忍受的程度,尤其中夜醒来,往往要被它叫得不能再睡。
这一天到晚叫了又叫的是什么鸟呢?我正纳闷着想问人,一天傍晚,我住在楼下,路旁又照例聚着饭后出来聊天的人们,都是所谓下江人,各种的方言形成一片嘈杂,使人颇觉烦扰。可是这时候,那鸟声不受影响地仍旧地在叫着,一直叫到那些闲谈得非常起劲的人们都注意起来了。忽然一个南京口音的打住了话头茫然地问着:“这是什么鸟”?另一个湖南口音的回答说:“就是杜鹃啦。”那个问的人没有再说什么,可是我想,他一定和楼上的我一样地在心中“呵!”了一声吧!
这个使人恍然的名字,仿佛是一个暗示,一经点破,从此我听懂了它反复在叫着的是什么了。一点也不错,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一天,半夜里忽然响起警报,倚仗着住在乡间,我仍然没有躲避,但也不能安睡,起床伏在窗口张望着。不用说,这是一个月夜,那银色的月光像水一样淹没了无边的田野和山林那么温柔寂静,好像大自然也正在安眠。但警报一再怒吼,击碎了美梦。忽然漫山遍野散布着紧张骚动的人群,匆促地奔窜着,四下里躲藏着,过了一会儿却又恢复了看不见一个人影,听不见一点声音的月夜。不过这时已不是温柔的宁静,而是令人惊然的噤寂。幸而还有田里的蛙,打浑一般阁阁地唱成一片,多少解除了些窒息似的恐怖。但同时也传来无温情的杜鹃的叫唤,趁了一切都在静静躲藏着的当儿,向那些侧听着机声的耳朵更起劲地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身边啼!”虽然是在繁花如锦的蜀国之春,又有谁会忘记了家乡呢?但愿没有太多人知道它就是杜鹃,就是子规,而它叫的就是“不如归去”吧,我当时曾这样在默念着。
家乡是归去过了,但曾几何时又离开了。现在宝岛上,我又住在乡下,在这四季如春的地方,花不是够繁茂的,但常使我觉得奇怪的是鸟声并不太多。看了到处盛开的杜鹃花,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杜鹃鸟的“不如归去!”的叫唤。是的,什么时候我再归去听听那些“春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