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块一:文化建设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文化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是文化大发展的契机。但文化从来就不仅仅是发展一个产业的问题,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主流意识。国家领导人不断发声,敦促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另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也不断发表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文章。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考及地方考试也从文化建设、“三俗”文化、文化产业等多个角度考查过文化问题。多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这些无不说明文化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教育改革
政策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一、大作文经典语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二、问题表现
①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②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③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④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⑤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
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对策措施
1.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①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③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④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⑤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
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⑦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①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
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③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④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
⑤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热点必知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2014年3月22日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把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与此同时,2011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范围相比前一年有所扩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人民教育需求的迅猛增长,审视中国教育这个“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同时,一些教育不公问题也更为凸显,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成为紧迫的现实课题。
考点必背
命题切入点一:概括争议
问题:根据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关于自主招生存在的几种争议及各自的理由。
争议一:自主招生,采取何种考试形式,是联考还是单独考试?
赞同联考理由:联考可以降低成本。
反对联考理由:联考弱化个性化。
争议二:自主招生,能否招到真正的“偏才”?
赞同理由:越来越多“偏才”正在实现名校梦。
反对理由:培养偏才怪才不是正确的导向。
争议三:自招考生进入高校,能否自主发展?
赞同理由:高校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反对理由:自招进了门,却得不到个性化培养。
命题切入点二:原因分析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试分析我国应试教育思维依然存在的原因,字数不超过300字。
①社会二元化结构和竞争的加剧。城市和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农村孩子寄望高考改变命运、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②传统文化的原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强烈,按照自身意愿来塑造孩子,认为唯有考上大学才能成龙、成凤。
③人才使用的不计成本。社会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用人单位普遍具有学历情结。
④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传统考试方法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素质的考察。
命题切入点三:问题对策
问题:根据给定资料,针对当前我国自主招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对策,字数不超过400字。
问题:
①自主招生院校结盟,结盟方式不科学,考试时间重叠,抢夺生源;
②自主招生透明度不高,考试内容和标准不明晰,加重学生负担;
③自主招生受“地域性”限制,广大农村地区学生对自主招生信息不了解,参加成本过高,有失公平。
对策:
①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应自觉树立社会公共责任的意识,确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标准;
②建立自主招生的合法程序,使考试程序和招生程序完善合理、透明规范、减轻学生负担;
③加强国家政策调整和宏观指导解决区域经济对自主招生的限制。取消生源范围限制,扩大考生选择机会的自由性;为农村学生提供参与自主招生的平台。
命题切入点四:原因对策
问题:结合材料,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认真分析研究生考试泄题的原因,并谈谈如何应对泄题事件。
研究生考试泄题的原因有:
①考研市场火热;
②部分培训机构唯利是图;
③政府对市场、机构的监管不力;
④试卷的制作、印制、运输过程不严密,有漏洞;
⑤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利益违法犯罪。
应对措施有:
①政府应严肃查处研究生考试泄题事件,严格处罚违法人员,并给予考生相应补偿;
②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在全国建设标准化考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监控试卷存放点;
③对于作弊的考生要加大处罚力度;
④整顿考研市场,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⑤完善试卷的制作、印制、运输的过程,堵住漏洞,防止泄密;
⑥加大对涉密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防止内部人员泄密。
命题切入点五:问题表现
问题:结合给定材料,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现存的种种问题。
①教育发展基础较差,人力资源总体水平较低;
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
③教育产业化问题,人民教育负担过高;
④教育目标扭曲,重“成才”轻“成人”;
⑤能力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创新教育环节薄弱。
命题切入点六:对策措施
问题: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谈谈促进我国教育公平有哪些措施。
①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要突出保障教育经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②严厉打击考试泄题、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考试流程、堵住漏洞;增加考场反作弊设备;严惩泄题的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
③保障高考公平,高考要逐渐与户籍脱钩,完善异地高考制度,统一全国教材。
④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不能只照顾大城市,需要保障农村地区,城乡的教育资源要均衡。
⑤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增加就业机会与岗位,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命题切入点七:情况汇报
问题:假定你是一个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定资料是你收集到的近期社情,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写一份“关于考研泄题事件的情况汇报”,供领导参考。
关于考研泄题事件的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近期社会上发生了研究生考试泄题事件,包括英语、政治、数学、西医综合等研究生考试科目的试题和答案在考前被泄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损害了考试公平与部门形象。
此次泄题的原因有:
①考研市场火热;
②部分培训机构唯利是图;
③政府对市场、机构的监管不力;
④试卷的制作、印制、运输过程不严密,有漏洞;
⑤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利益违法犯罪。
对于泄题事件,建议:
①严肃查处研究生考试泄题事件,严格处罚违法人员,并给予考生相应补偿;
②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在全国建设标准化考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监控试卷存放点;
③对于作弊的考生要加大处罚力度;
④整顿考研市场,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⑤完善试卷的制作、印制、运输的过程,堵住漏洞,防止泄密;
⑥加大对涉密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防止内部人员泄密。
特此报告!
×××
××××年××月××日
范文必诵
用教育公平照亮国家未来
应该始终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既要加大经费投入、均衡配置资源,也要完善制度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千百年来对教育公平孜孜以求,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在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语境中,教育公平更成为社会的共同追求;没有教育公平,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遑论起点平等和机会平等?
如何体现教育公平?在探索实践中,我有一个感受。既然公平的本义就是惠及最大多数,我们就该具备突出重围的勇气,让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未来。以江苏为例,流动人口为江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江苏在2012年年底就推出“异地高考”改革,不设社保门槛,对固定住所的要求也相对宽泛,这些“零门槛”规定体现了当地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为江苏异地高考赢得了“史上最大方的方案”的美誉。
教育是民生之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基础。提供平等包容的高考机会,就能畅通平民子弟改变命运、向上流动的渠道;追求教育公平,就能为社会公平正义打下最坚实的底座。不仅如此,当随迁子女能够在异地参加高考,流动人口也就更能心系于此、有认同感,同样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这不正有利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比翼齐飞吗?
不过,“异地高考”虽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但教育公平如果仅仅停留在“异地高考”层面,远远不够。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三个方面。既然出身不能选择,社会就应该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唯有如此,才能打破阶层固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然而,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子系统,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失衡。怎么推进教育均衡化呢?我认为,可以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规定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积极推进高中招生改革,均衡分配热点高中指标;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资源总量;关爱特殊人群,保障受教育权利,努力提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总之,应该始终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既要加大经费投入、均衡配置资源,也要完善制度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教育公平不仅是群众的强烈呼声,也始终是党和政府的不懈追求。令人欣慰的是,“异地高考”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破冰前行,教育公平的阳光雨露正在洒向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角落。我相信,公平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社会的活力,也必能照亮一个现代化大国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文化产业
政策必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大作文经典语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问题表现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①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②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③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
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⑤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对策措施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①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②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③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④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
⑤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⑥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热点必知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产业明确提出了发展速度的要求,要求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增速要达到15% 以上,这是原来没有明确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把它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许多新兴行业,如会展业、网络游戏业、动画制作业、版权业等,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以版权业为例,目前的版权代理机构仅区区28家,根本无法构成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主要原因是这一新兴行业缺乏专业人员。
2014年6月7日,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休闲文化产业委员会在京举行揭牌仪式。来自文化界的百余专家学者就休闲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4年4月1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引起国内外人士的热烈反响,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美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崛起。
考点必背
命题切入点一:问题总结
问题:根据给定材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起步较晚,与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②弘扬自身文化能力弱,国内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地被利用和挖掘;
③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④文化市场体系还不够成熟,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设施市场、文化人才劳务市场等发展滞后;
⑤文化体制不够完善,限制文化发展的制约模式、模糊地带仍然存在,人才需求大,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命题切入点二:对策建议
问题:根据给定材料,谈一谈如何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字数不超过300字。
①增加动画电影产业技术创新力度;
②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拓宽市场发行渠道,积极开拓电影市场份额;
③加强政府在政策制度方面的扶持力度,合理调整奖励标准;
④加大对于动画电影产业的资金投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创建优质品牌;
⑤做好动画电影人才培养工作;
⑥挖掘整合我国自有文化资源;
⑦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⑧支持其他多种类型企业加入到动画、电影行业中来,做大做强,促进合理竞争。
命题切入点三:原因分析
问题: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
①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而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相互交融,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文化产业能够增加我国的GDP,能够为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保证。目前我国文化产品供应不够,产业缺口较大,文化创意产业供不应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保障。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其主要依靠的是脑力劳动和智力投入,产品生产及消费一般不会严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
④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能够较好地抵御国际文化渗透,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命题切入点四:时政评论
问题:各位网友纷纷对“限娱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如何看待“限娱令”?“限娱令”是否会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字数不超过400字。
“限娱令”是广电总局针对目前各地卫视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有些节目格调低俗,影响电视荧屏生态和青少年身心健康而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限娱令”实际上是规范娱乐节目,是对过度娱乐化的修正,也是对过于低俗娱乐化的管理。“限娱令”给娱乐节目设计了一个竞争门槛,更好地保护健康积极的娱乐节目,淘汰掉一些低俗和粗制滥造、模仿抄袭的娱乐节目。
“限娱令”并不会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限娱令”系“限”非“禁”,“限”也仅限于“过度娱乐化”“节目形式雷同”等问题,观众公认的优秀娱乐节目,并不会淡出荧屏。文化产品存在“有益、有害、无益也无害”的区别,对有益的产品加以鼓励,对有害的产品坚决取缔,无益也无害者则要控制总量,这是文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我们要处理好文化管制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既要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给予其宽松条件,又要坚决抵制文化产业的过俗过滥发展。
命题切入点五:意见
问题: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结合给定材料,根据M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一份《关于加快 M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纲,字数不超过500字。
关于加快 M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协调。
2.坚持专业化发展与群众性普及相融合。
二、主要内容
1.优化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2.建设文化产业工程。建设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国产动漫产业工程、影视基地建设工程、广告创意基地建设工程。
3.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文化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非公有文化企业发展;发展中小型文化企业。
4.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建设文化产业专业市场;健全文化产业行业协会;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5.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
各区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M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年××月××日
★★★公共文化
政策必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指导思想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对策措施
①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②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③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④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⑤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⑦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⑧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热点必知
2014年,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召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闻媒体座谈会,通报201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工作安排。公共服务,光靠政府和体制内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新闻宣传工作安排主要包括十五项重点工作,如“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2014年图书馆年会、出版《公共文化蓝皮书》、201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全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推进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
2014年重点工作中,李克强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
考点必背
命题切入点一:问题总结
问题: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当前我国公立博物馆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①工作人员态度:对肩负使命认识不深、责任感不强、保护意识弱。
②资金方面:业务部门偏少,收入来源少;收支不受公众监管,透明度不高;财政拨款不够、资金缺口大、维护费用不足。
③藏品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和保护。文物藏品定级不规范、藏品与账目不符、鉴定意见不准确、无完备的藏品档案、文物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严重、缺乏有效监督。
④服务方面:商业运营影响博物馆人文环境,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展览陈列内容陈旧无创新。
⑤人才队伍:博物馆专业人才奇缺、研究水平不高。
命题切入点二:综合分析
问题:针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各界人士的争论比较激烈,请指出并简要分析争论的实质。
争议的实质:
大众对于公立博物馆能否兼顾经营行为和坚持博物馆固有的非营利的公益性质的担忧。
分析:
反对者认为LV属于奢侈品牌,是商业性推广行为;过度商业化违背文化单位的公益属性;公众对展览所得经费的使用去向存有疑虑。而支持者认为LV产业历史悠久,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创意,是法国形象的展示、社会发展史的缩影和见证;国博引进品牌展览的标准是历史与艺术并重,体现国家博物馆的包容性和时代性。争议双方都认可国家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共同将其功能定位于文化教育、公众引导。博物馆应将本职工作放在第一位,协调把握教育引导功能和经济利益的平衡。
命题切入点三:答复稿
问题:国家博物馆拟对公众质疑进行答复,请你以国家博物馆的名义,草拟一份答复稿的内容要点,不超过500字。
国家博物馆回应公众质疑的内容要点
一、表示欢迎和歉意:
①对公众的质疑表示欢迎和感谢;
②对事先不征求意见,单方面决定展出LV给公众造成的困惑表示歉意。
二、说服公众:
①重申国家博物馆的公益性质没有变:仍以祖国历史和革命文物为主,LV展览所占比例小,不意味着商业化和抛弃自己的伟大传统。
②重申展览仍以严肃周正为主基调,以教育和引导为定位,引入LV只是增添了一些新鲜的时代气息,使展览更具包容性,激发观众的兴趣。
③阐明引入LV的理由:历史悠久,有极高的工艺和历史价值,能激发国内企业的品牌创造意识;设计富有创意,会给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启示。
④公开资金的收入和使用状况,公布查阅和监督渠道。
三、改进计划:
①更加注重展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②更加规范博物馆资金的收支和使用;
③更加注重提高服务水平。
四、欢迎公众继续监督,不断改进工作。
命题切入点四:原因分析
问题:根据给定材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我国民众读书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原因。
我国民众读书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原因有:
①图书价格高,成本大,种类少,质量差,且市场混乱,抄袭严重。
②政府管理缺位。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藏书量少;购书经费投入不足。
③教育体制不完善。教师和家长读书心态不健康,对读书的引导不够;学生课业负担重,为应付考试而读书。
④读书氛围差。生活浮躁,阅读时间少,未形成读书习惯。
⑤读书功利性强,浅读书和快餐化读物流行,缺少思想性和人文性。图书插图多、内容少、精神性弱,阅读呈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
命题切入点五:建议措施
问题: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就解决“现在出书有些滥,一些书质量不高,甚至有些书不起好作用”这一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①出版部门要加强自律,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把好书的质量关;
②政府要整顿图书市场,加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书籍抄袭;
③严格图书准入机制,对图书内容、种类严格审查,严把图书质量关;
④图书馆要建立图书的评价推荐机制,筛选高质量书籍;
⑤家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媒体宣传推广优秀图书,营造全民读书氛围;
⑥作者要提升修养,提高职业道德,进而提高书的质量;
⑦发行部门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劣质书刊,为消费者提供好书。
范文必诵
心香续文脉 感念中国节
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无疑是我们温习民族文化最放松、最温暖、最有家庭传承气息的渠道。
清明,北方风沙稍歇,江南雾霭渐散,一年中最清爽明净的时分到了。且沐浴焚香,请出先人遗像奉上一杯酒;更分花拂叶,行至故旧墓前插上一株柳……
在信息随荣随枯的今天,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中国节,坚韧如丝,串起跨越千年的悬望,激活我们的记忆。感谢先人,留给我们这些不灭的节日,让我们仍有机缘触摸到祖先的体温、中国的心魂,感受踏实而熨帖。3日,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座谈会在福州召开,春和景明之时言节日意蕴,更能发文明之想、启传统之思。
如果不是节日的提醒,我们时常误读先人。像孔夫子,并非是孩子们印象中的古板方正,他欣赏的,是学生这样的志向:“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孩子们河中嬉水,迎风歌舞,激扬青春的生命活力,多么美好而和谐。今天的清明小长假,会有多少孩子,从繁重的作业中抬起头来,在沐水浴风中慎终追远呢?
我们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千年不散的思想、文化、历史和艺术信息。倘坐视节日萎去,文化便成遗响,无所寄托了。我们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曾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过中国节的兴致,转而对洋节趋之若鹜。而今,当物质生活渐渐丰裕,国人对精神家园的寻根渴望,正重新抬头。重新打量我们的中国节,对治愈时下流行的“文化惶惑症”,或有裨益。
时常有人简单地批评年轻人遗弃了中国节。其实,是我们充盈着功利气息的文化教育、浮躁不安的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地让年轻人渐次远离文化母体。曾有网站做过一个上万人参与的调查,问及从什么渠道学习民族文化,近70%的网友答曰:自学。这样一个回答,值得我们的学校、媒体和文化机构深刻反思。在民间,对于民族文化的渴望,由此可见一斑。也正因此,10年前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等联合推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多种形式,让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频繁相遇,春风化雨中涵养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提升着我们时代的文化气场。
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无疑是我们温习民族文化最放松、最温暖、最有家庭传承气息的渠道。
且说清明节,就有远比祭祖扫墓更丰富的内容。脱去厚厚的冬装,人们举家出游,可以踏青、郊游,在草长莺飞、烟柳缠绵的户外晒晒太阳,插柳、拔河、荡秋千、踢足球,融入天人合一的意境。既有感伤,又有欢乐,追忆先人的同时,激活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智慧的中国哲学,多么丰盈的中国气派!
这样的“气派”,也体现在后人对先人的追思怀念中,更体现在今人对先烈的感恩敬重里。是先人的前仆后继、薪尽火传,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中国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有志士仁人的鲜血和汗水。清明,且让我们低头静思,在享受发展成果时,缅怀所有为中国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们。这不只是为了过去,而更是为了将来。不只是为了他们,更是为了我们。
清明前夕,我们以虔敬的心情,迎接在异国长眠60余年的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从韩国运回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距离他们血溅沙场,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虽然,倚门老母和春闺新寡也许早已凋零,但是,生命的尊严和烈士的牺牲永远不朽。在越来越关注生命尊严和人性温度的今天,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让烈士死的光荣,共和国才生的伟大。
节日,有着所有中国人持续五千年不变的渴望。中国节,在为民族守护着不绝如缕的文化家底,也在持续地提醒我们,如同介子推曾经提醒过晋文公那样: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