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冲刺提分系列:公共基础知识必备考点手册(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政治常识

第一章 政治常识

考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所谓的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儿为主要代表。二元论把意识看成是本原,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贬低了物质的作用,最终导致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二、物质和意识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二)意识

1.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能产生意识,同人脑高度发达的组织状况和复杂的结构有关。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第二,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把实践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实践去改造世界。

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物质与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客观事物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联系无处不在;其二,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联系的多样性

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而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联系具有多样性。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即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和相互贯通,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同,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一般不等于个性、个别,绝对不同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质量互变规律

(1)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直接规定性。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①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②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它们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1.在联系问题上的对立

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2.在发展问题上的对立

辩证法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3.在矛盾观方面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世界充满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客观事物存在矛盾,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只是外力的推动结果。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2)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与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2)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对于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则产生于事物发展中非根本的、次要的以及外在的矛盾;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必然性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只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的作用;必然性是比较确定的、持久的,而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第一,必然性创造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创造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都是通过许多偶然形式实现的,不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纯粹必然性是不存在的。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

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也不再是可能性。可能作为事物潜在的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它着眼于“现在”,标志事物的现状。它们有质的区别,决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别要求我们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只有深刻地把握了现实,才能正确地估计事物发展的种种可能性,以科学的预见来指导自己进一步的活动。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同时孕育着新的可能性。现实不是凭空出现的,可能之所以为可能,不仅由于它存在于现实之中,而且也因其以某种现实为依据。总之,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现实的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可能又不断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这种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转化,循环往复、川流不息,促使事物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

4.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与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5.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

(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现象表示本质,本质表示现象,二者存在原则的界限,不能混同。本质和现象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现象丰富、具体,本质则单纯、深刻。

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第一,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一定的本质,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依赖于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

第二,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由上可见,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和不通过现象表现的本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割裂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就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四、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

可知论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科学的认识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它们有原则上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把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联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①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的形式分为:生产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

3.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2)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掌握十分丰富而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将主体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检验已取得的理性认识,又开始高一级的感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重大的飞跃。

3.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人类对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认识,仅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经过若干个周期,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说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认识的真理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做是谬误。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只有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而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自身不能证明自身。客观实际本身也不能回答主观认识是否同自身相符合的问题。

考点2: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比较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领导权问题做出了分析;认清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做了初步分析。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发动武装起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代表作。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全党的统治,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毛泽东能够站在制高点上总揽中国革命的全局。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

(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主要成果有: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原则,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渗透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而实事求是恰如一条金线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本质特征。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也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立场。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所在。第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二,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第三,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一,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第二,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第三,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独立自主原则的完整表述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其基本的含义是:要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这一原则包含以下两点:第一,立足于本国实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前提。第二,着眼于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求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第六,关于党的建设。《决议》还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一表述,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原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反对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各种错误态度。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考点3: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集中概括。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和平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思想成果。邓小平理论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道,而是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没有这条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我们去研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是因为: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论。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的指导性线索。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想僵化,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

第二,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实事求是的轨道,就可能出现“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

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大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重新确立的,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反对“左”或右的错误思想潮流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推动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共同富裕,不产生剥削阶级。他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具有这样的功能。正是从这一层面,邓小平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直接表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一次表述:1980年5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谈话时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次表述: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谈到:“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这里的“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说“没有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或功能)的发挥”。

第三次表述:1990年12月24日。“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第四次表述: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做法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治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2.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

(1)从国内看,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使人民共同富裕。

(2)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作了明确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脱离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要: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第二,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稳定是前提,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改革是动力,它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改革问题,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是目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中国才能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进入世界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发展既会反过来促进改革,又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六)“三个有利于”标准

1.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本质及根本任务决定的,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2.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标准,它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必然采取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即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4)生产力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

(七)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就是一国可以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自力更生,就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但是,独立自主不等于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也不等于闭关自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其次,对外开放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总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因,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性质和方向的内部根据;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八)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其成败的问题。

2.邓小平的思想的两个突破

(1)突破了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视为基本制度的范畴,即突破了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观点。

(2)突破了市场经济必然以私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点,强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至十五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构建了包括五大环节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这五大环节指三大制度、两大体系。

(1)三大制度

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长期并存的,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③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两大体系

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②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九)“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大前提下,实现祖国的统一,实行两种制度。

第二,保证“两种制度”长期不变。即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三,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第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湾同胞在台湾当家做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分别来治理香港、澳门和未来回归祖国的台湾,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国家”。

“一国两制”理论的根本宗旨是“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理论的实现形式是“两制并存”。

“一国两制”理论的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一国两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事求是”。

(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各种势力的实力对比的消长与变化,根据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国家形势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断: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邓小平对国际形势新发展的准确判断,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奠定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基础。

考点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进一步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如何科学判断和把握国际形势、基本国情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历史使命等重大课题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形成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揭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揭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体现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

(一)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使我们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

(二)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

(三)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求党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警示和告诫全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行为是搞所谓“既得利益集团”,以至腐败堕落。不从根本上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就会影响民心向背,影响政权性质,危及执政地位,就有人亡政息的危险。

考点5: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地位的明确阐述,也是对今后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号召。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