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第一节 时政理论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概要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2.完善立法体制;
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进严格司法;
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1.坚持依法执政;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4.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5.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6.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7.加强涉外法律工作。
二、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二)“中国梦”的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体官兵,要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二节 典型事迹
一、助人为乐
1.拾荒助学的孤寡老人
刘盛兰,一位普通村民,“五保”老人,73岁时,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就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2.“板凳妈妈”,用爱撑起一片天
许月华,人称“板凳妈妈”,195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板塘乡,1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在她12岁时也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许月华没有上过一天学。就在母亲去世那年,为谋生计,她偷偷跑到铁路上捡煤渣,不幸被火车轮夺去了双腿。没有双腿的她开始用两个四角板凳支撑着,学习一手一步地向前“行走”。每天天没亮,她就开始练习。深夜福利院的人都睡了,她仍不肯休息。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许月华终于重新学会了“走路”,成为福利院保育员。现在,她是10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播撒着伟大的人间母爱。
3.“雷锋传人”——郭明义
郭明义是辽宁鞍钢集团的一位普通工人,妻子是医院高级护士,本来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也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床上。他15年里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他常对妻子说,同那些特困家庭相比我们还算富裕,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会活得充实而快乐!
二、见义勇为
1.勇救坠楼女孩的“最美妈妈”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正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得救,吴菊萍手臂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中秋回家团圆。
2.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男孩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3.“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福。
三、恪守承诺
1.20余年守候,只为一句嘱托
陈俊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1980年4月6日,陈俊贵所在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自己和战友却陆续牺牲了。得救后的陈俊贵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但陈俊贵并不知道班长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经多方打听无果,他作出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天山脚下为他们守墓。
20多年里,陈俊贵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知了班长家的地址,但不幸的是,班长的父母亲都已去世。他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2.“信义兄弟”:新年不欠旧年薪
2010年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六),在京、津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驾车带着妻子、三个儿女和26万元现金从天津出发,准备赶回老家过年,也给先期回乡的农民工们发放工钱。次日凌晨行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路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其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顾不上安慰年迈的父母,在腊月廿九将工钱送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中。由于哥哥的账单多已找不到,孙东林让农民工们凭着良心报领工钱,还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信守承诺,被人们誉为“信义兄弟”。
3.85岁老汉63年守护烈士墓
王文彬是河北省昌黎县汪上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从亲手埋葬烈士的那一天起,他便担起了一个沉甸甸的承诺:照看好烈士墓。寒来暑往,半个多世纪的光阴里,他像珍爱生命一般守护着烈士们的忠骨,传承着不朽的精神。王文彬倾诉着内心的焦灼和期盼:“烈士墓不能没有碑啊,村里只有我能分辨出哪位烈士埋在哪里,我都80多岁了,万一哪一天我走了,烈士墓不就成了无名烈士墓了?”在他的努力下,革命烈士碑终于立起来了。他说:“为了革命,战士们死在这儿都不在乎,护他们的墓,我就是把命搭在这儿也不在乎。”
四、爱岗敬业
1.“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59年,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核潜艇。此后的30多年中, 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做深潜试验,他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还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并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村委主任。上任后,她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大家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自己却贴进了十几万。
2013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上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了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仍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3.“最美司机”吴斌
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途中被一个来历不明的金属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他强忍疼痛将车停稳,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并报警。之后,他被送往无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抢救。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吴斌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8岁。他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流传,并被人们称为杭州“最美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