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天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好奇宝贝是“破坏狂”——6号宝贝的探索天赋

我在和一些父母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同一种类型的抱怨:

“我们家孩子实在太淘气了!”

“我们家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小破坏!”

“我们家孩子弄坏的东西都快够他半年的奶粉钱了!”

“我们家小祖宗就快上房揭瓦了!”

对于这类抱怨可能很多教育学家们都习以为常,我却常常会阻止这些父母互吐苦水。因为我担心他们会把这样的抱怨情绪带入生活中,如果他们也用同样的口气在孩子面前说,就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进一步破坏孩子这种非常有利于其学习和成长的特殊才华。

这其实往往是成年人已经丧失的一种能力,所以成年人看不惯孩子因为好奇而到处搞破坏,从心理学上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强加的错误模式。

事实上,孩子的很多糟糕行为并不是真的想搞破坏,而是他们想知道这世界上的一切是如何形成的,但由于自身的知识不足以对这一切进行解答,所以总爱缠着大人问东问西,也爱把家里的物品拆开来去探寻里面的奥秘,想知道要怎样才能够完全明白万事万物的秘密。

孩子只不过是因为年幼,对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这种好奇心应该被鼓励和认可,如果担心造成经济损失,那父母就要进行正确引导。孩子想知道什么就告诉他,多花点时间陪他做感兴趣的实验,也许你的孩子就是未来的发明天才。

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从小就是个好奇宝贝,他总是缠着父亲问个没完:“鱼儿为什么只能在水里游?”“为什么我们看得见闪电却看不见雷?”好似天下没有事不让他感到好奇,有时这个问题刚回答完,下一个问题又接着来了,常常弄得身为教师的父亲也招架不住。

虽然经常让贝尔问到无法回答,但父亲还是肯定了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因为他知道,孩子有好奇心才能引领他去发现世界,了解世界。所以不管贝尔提出的问题多稀奇古怪,父亲总是尽力回答。父亲还带着贝尔一起到书中、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有的问题父亲就引导贝尔自己去思考或通过自己动手研究去寻找答案。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贝尔的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很多事情他也不再局限于问,而更爱自己去查阅书籍找寻答案,什么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在邻居眼里,他就像一个破坏狂,家里的皮球、闹钟等物品通通被他“五马分尸”,而他的理由居然是想看一看里面究竟有什么“魔法”,能让这些物品活动起来。有时他又会组装些不知是什么的小玩意。但最让邻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父亲不仅不斥责他,居然还和孩子一起搞破坏。

贝尔是幸运的,有一个理解并支持他的父亲,所以他成功了,成为了“电话之父”。但又有多少人能拥有这份幸运呢?在有的父母看来,孩子问的问题是多么幼稚或是匪夷所思,总在生气于买回来没几天的玩具让孩子弄成了一堆零件。他们常常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眼中只看见了孩子的烦人与破坏行为,却无视那一份潜藏的天赋,所以总是粗暴地阻断孩子的探索兴趣,也阻断了孩子的创造之路。

父母不应因孩子的问题幼稚而不予理会,也不应为孩子的破坏行为而生气甚至斥责于他。相反,应该为你的孩子感到骄傲,因为这正是他爱思考、爱研究的表现。父母应抱着宽容的心看待孩子,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因为你的孩子是在对世界进行探索和学习。

父母要做的事——给6号宝贝的天才计划书

怎样激发小小发明家的潜质,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曾分析了近百名具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特点,结果显示他们或多或少都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下面这些帮助。

★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解答问题。

父母要鼓励孩子敢问,多问。应慎重回答孩子的提问,切忌胡乱作答,确实不懂的,可以告诉孩子等你查阅书籍后再告诉他,这样还能培养他对书籍的爱好。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细致的观察。家长要经常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通过观察自我解答问题。如闹钟为什么会响,把皮球里的气放了它能跳得起来吗?

★鼓励孩子的动手能力。

家长应帮助孩子进行“破坏—探寻—重建”过程,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陶行知曾在《创造的教育》中指出:“手脑齐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开阔孩子的眼界。

给孩子买些科幻题材的书籍,参观一些科技创新大赛,带孩子去参加能亲自动手探索的活动等。

最后提醒家长注意,在孩子发挥动手能力的时候,你一定更要密切关注你的孩子,因为爱探索的孩子常常会有伸手去碰碎镜子或者将一把小刀插入电源插座等危险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