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迷信“名校尖子生”
这些年来,华为对人才十分渴求,每年都要启动大规模的人才招聘计划,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主要媒体上做广告,在著名的高校设立招聘专场,甚至召开万人招聘会。尽管如此,华为一直坚持“发展潜力重于学历、经验”的原则,而且对著名高校学生还有个特殊要求,那就是“名牌学校前几名学生华为不要”。
华为的这个原则似乎伤害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尖子生”的自尊心,但任正非却有自己的理由。在任正非看来,有学问的傻瓜,要远比没有学问的傻瓜更愚蠢。
这句话听起来比较离谱,却也不无道理。这是因为“有学问的傻瓜”往往自视甚高,眼高手低,也不肯以人为师,这样就很难满足华为的需要。也因为这些人有学问,他们在工作中更喜欢摆理由、找借口,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到错误和不足,这样就不容易进步。
任正非觉得,名牌高校的前几名学生知识储备很好,能力自然也很强,他们都是有学问的人。但是,这种学生对自身的期望也很高,甚至有着严重的自恋、自大的倾向。喜欢以我为中心的学生,到华为后,很难适应华为的艰苦生活,很难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很难遵守华为的要求,更不可能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显然,这些人并不会给华为创造多大的价值,反而会成为华为的累赘。
因此,相比那些有学问的人,任正非更愿意选拔有潜力的人,培养他们成为华为的骨干力量。任正非的做法是明智的,他放弃了有学问的傻瓜,因而才培养出了一大批愿意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华为人,他们在华为扮演着“泥瓦匠”的角色。
华为的重庆C网替换工程曾在2009年6月完成交付。工程交付以后,华为还要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对网络质量进行提升。此时,华为人面临着复杂的山城地理环境、紧张的网络优化攻关期限,以及保证质量与工程进度之间的矛盾等诸多问题。
麻烦总是不期而至,在攻关最紧张的8月初,出现了工作难题:需要排查处理网上几个重要客户的话音质量问题。要想处理好这类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完成扛扫频仪、爬铁塔、调天线等高风险和高难度的工作。项目组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即使有这样的人选,对方也不一定愿意干这种苦差事。最后,原本负责网络优化工作的张成(化名)果断承担起这项任务,即使当时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
张成白天要正常处理问题,下班以后只能随便吃点东西,马上就去参加关于工作进展的分析例会。多日的摸爬滚打,让他的头发看起来非常蓬乱,身上还有些许污泥,同事们都笑称他是项目组的“泥瓦匠”。
在华为,像张成一样的“泥瓦匠”还有很多,他们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愿意为公司奉献自己的力量,时刻发挥实干肯干的奋斗精神,他们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为了获得中东某电信运营商的认可,他们可以冒着室外60摄氏度的高温进行现场作业,长达数月;他们也可以在高原缺氧地带,像红军长征一样爬雪山,依然无怨无悔。
哲学家罗蒙诺索夫说:“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这句话不无道理。
试想,一个来自名牌大学并有着超强工作能力的人,如果没有实干肯干的精神,就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反之,那些愿意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并甘愿成为公司“泥瓦匠”的员工,虽然学历不高,却能够为公司做出贡献。所以,后者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