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1 早期为玻璃管壳、线包聚焦、波导输入/输出结构
最早的实用行波管是玻璃管壳结构螺旋线行波管。圆形截面导丝螺旋线直接安置在圆玻璃管壳中,或者用4根介质杆(陶瓷或玻璃杆)把螺旋线捆绑后,置入玻璃管壳中。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硬玻璃和多种固定螺旋线的管壳工艺、结构。开始时期采用线包(均匀磁场)对电子注聚焦,用波导输入和输出。线包要耗电,整体尺寸很大,十分笨重。由于是玻璃结构,排气烘烤温度≤400℃除气不彻底,阴极寿命不长。在玻璃结构中,螺旋线散热困难,提高功率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细而长的玻璃结构适应环模考核的等级较低。行波管的功率很小,多为增益不高(30~40 dB)的电压放大行波管,频率也不高。
20世纪40~50年代,研发了一些均匀永久磁铁聚焦的行波管,但是尺寸、体积仍然很大,使用不方便。这种结构无法采用降压收集极改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