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9 创业性格类型测验
一、概述
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抉择,它不仅决定了人们今后将从事什么工作,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将来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要选择一项合适的职业,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除了需要了解各种职业的情况和要求以外,还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观念、态度、能力、兴趣和性格。其中,创业性格类型在职业选择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成功的创业没有统一的人格特征,而是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只要找到发挥其潜能所必须遵循的路径,创业就能成功。
二、目的与功能
创业性格类型测验是测查创业性格的工具。可全面了解个体的性格类型和主要性特征格,这样就可以使创业者知道自己性格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适用对象
(1)广泛适用于希望了解自我创业性格的人员。
(2)适用于对组织全体管理人员的集体施测,可了解各级管理者的性格类型构成,为实施有效团队管理措施提供建议和依据。
四、使用说明
测验由60道题目组成。每道题目陈述一个观点,应试者根据他对此观点的同意与否做出选择。
指导语:下列每一句陈述是否与你的行为或想法一致,请在“是”和“否”两个选项中做出你的选择。回答无所谓对错,因此不必过多考虑,请尽快做答。
五、测验题目
续表
六、成绩分析
(一)记分规则
本测验题目全部为正向记分题目,即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表示记0分。将测验题目按表1归类,然后本类型的各题目得分合计后即为该创业性格类型的得分。
表1 创业性格类型与测验题号对照表
(二)测验分数的解释
将原始得分分别记在表2第一栏上面的4个空格里,并将之与第二栏上面的4个标准分数进行比较。第二栏的这些标准分数是我们所研究的100位创业的平均值。如果你的分数等于或超过了这个分数,就在第三栏打勾,这意味着你是该类创业性格。
表2 创业性格类型评价表
如果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创业性格类型的分数和标准一样,或是超过了标准分数,那么你就是混合型创业者。另有一种替代性的评估方式可以帮你确定自己是否为混合型创业,即把你四类创业性格类型的分数加总,记到第一栏最下方,如果加总后的分数等于或超过22,那你也算是混合型的创业者。
创业性格类型的性格特征如表3所示。
表3 创业性格类型的性格特征表
七、使用指南
(一)成就型创业者的成败因素
1.要求具备的条件
若想走上“成就路径”,创业者就必须要求自己具备下列条件:
(1)精力充沛。愿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上,工作时间再长也不叫苦。此外,对于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事必须有绝对的信心。
(2)勤学。尽自己所能学会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事物,但千万不要把学习的目标局限在当前的企业经营知识,对于未来所需也应顾及。换言之,他们必须具备预见事业发展的眼光,预知这些发展在未来实现时个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然后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3)有计划力。对学习的需要意味着对计划的需求,成就型创业者自然会想到未来,以及想达到的成就。当然他们也必须超脱想象的层次,将梦想落实在更有系统的规划上,把自己真正必须承担的工作和目标逐一写下,然后订出达成这些目标的时间表和程序。不过,千万不可在做完计划后便将计划放在抽屉里不予理会,而是要随时修订及更正,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亦可学习到新的事物。
(4)能随机应变。在事业规模尚小时,尽可能地不要予以定型或是固定组织的架构,以免企业过于僵化,无法变通。小型企业就像是在河流中随波逐流的一块木头,若是不想让木头撞上礁石或是搁浅,就必须要迅速地做出反应,以适应随时改变方向的水流。这类创业者都要有随时调适的能力,在问题和机会来临时能迅速回应。
(5)做问题的解决者。也就是做个救火员和危机管理者。当问题产生时,要勇于面对,赶快展开行动。这类创业者的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自身所需。就某个程度而言,他们的事业和自身合为一体,因此照顾好事业所需,就是照顾好个人所需,要勇于独自面对任何问题,化解任何危机。
2.避开“成就路径”上的陷阱
(1)缺乏必要的知识
有关经营事业方面的知识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成就型创业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和天赋,而如果他们不能获得这些必要的知识,就可能完全将自己的精力浪费在错误的方向上。
防治之道:在进入某一事业之前,务必先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是否可以在进入该事业之前获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还要清楚取得知识的方式(是在学校里学习,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如果这些知识可以在工作岗位上获得,还要确定自己该如何获得,是否应该请一位具有这些知识的合伙人、顾问或是员工来帮助自己,或是学习学术性的研讨课程。
(2)未认清自己的创业基因
成就型创业者或许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或许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成就型人),当然也可能不了解“成就路径”会提供给他们最佳的环境,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完全发挥。一般而言,越年轻越可能不具有上述认知的能力,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去了解哪些事物会对自己有用,哪些事物没有用。
防治之道:聘请一位顾问。他可以评估你的能力,并能为你提供适当的建议,使你知道自己该沿循哪一条路。一位拥有相当经验的成就型创业者即是适当人选,即使他们未能拥有成功的记录,仍可以使你获益匪浅。
(3)在“成就路径”上受阻
有三种情况会妨碍这类创业者沿循此路前进。
首先是在大公司的工作环境中,公司主管或许为了策略上的考虑而“插手”,并且对成就型人多加限制,使其能力无法得到发挥。成就型人在这种环境中最易产生“龙困浅滩”的情形,使得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流动率出奇地高,因为他们的主管或老板不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其次是一些雇主,也会像上述的公司主管或老板一样,置成就型人于不顾,或强迫他们走上“成就路径”以外的其他道路,因此不知不觉中就会在他们投身事业的初期构成了妨碍。另外,像在家族企业里,那些拥有可观数量的股份,或握有“生杀”大权的家族成员,亦可能成为扼杀成就型人之元凶。
第三是这类创业者在事业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而且家人又没有在该事业中与他一起打拼,在这种独自奋战家人又不了解的情况下,再加上他们奉献给家庭的时间少得可怜,都会无可避免地制造出冲突,或是产生孤立的感觉,除非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替代方式,否则最后很有可能走上离婚的道路。
防治之道:让那些不了解“成就路径”的人,正确了解这类创业,同时也要对“成就路径”作更深入的了解,转变自己的态度,接受他们的行事风格。
(4)事业规模过大时的危机
成就路径:在规模较小的组织内往往会产生很好的作用,但是当该组织成长到一定规模时,组织的需求就可能远超过他们所能提供的。也就是说随着创业的成功而来的,往往是对于组织结构、组织层级及管理的需求,届时如果没有清楚明确的架构,那么成就型人往往就变成瓶颈所在。
这种情况就好比是一位在比赛中疲惫异常的马拉松选手,必须要克服体力上的不当消耗才能跑到终点一样。当事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成就型创业者就必须要了解到,该事业虽然是他们自己所开创出来的,但其规模已大到他们不再能全盘了解,也不能全盘掌控的程度。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达到这种规模之前便已产生麻烦,尤其是当事业面临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时,例如严酷的竞争,最有可能产生上述情况。
防治之道:把管理、典章制度和架构引进到这个原本混沌一片的事业即可。如果成就型创业者同时又兼具主管型人格特质,就可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不过,让他们做出这种转变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通常都欠缺这方面的认知能力。如果面临这一形势而仍想保持对事业的掌控,就必须要做出调适,例如只保有策略方面的控制大权,而将日常作业的权力下放出去,或是建立易于管理和结构分明的组织层级,顺应日益扩大的规模。换言之,成就型创业只要对事业维持适当的注意力,并予以适当的指导即可,不必凡事都要一把抓,这样既可以从容处理转变,又保持一定程度的掌控。不过,通常这也是个颇为微妙的做法,过与不及都不好,在掌握上须谨慎为之。
(二)推销型创业者的成败因素
1.推销型人如果想要做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有效运用“销售路径”:尽量多花时间在推销上,而把事业的管理工作委托他人。
这条“销售路径”涉及以下3个层面:
(1)学会如何推销,以及学会做与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事情。
(2)对销售这项工作相当坚持而执著。
(3)提供足够的后援以处理好企业经营的其他层面。
2.“销售路径”上的陷阱
(1)缺乏必要的知识
要想遵循“销售路径”前行,就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在这方面可能面临的缺失就是在没有学会足够的相关知识之前就草草地创业,如此鲁莽行事的结果,往往会以失败收场。这种情形对于初出茅庐的推销型人员而言问题尤为突出。
防治之道:制定出一套学习和自我充实的策略,并且培养自己的耐性。自己最适合销售什么样的产品?如何才能成功地推销?到何处工作或研习才能获得这些方面的最佳信息?这些问题都必须全盘掌握。
另外还要记住,在“销售路径”上,我们也必须有其他领域的支援才行,如像有财务等其他的企业经营领域的人才。除非你不但是推销型创业,而且具备主管型创业的性格特征,否则你大可不必把每个管理领域都学会,以免使自己在“销售路径”上彷徨。
(2)未认清自己的创业基因
这类创业者要比成就型创业者更了解自己,当然,未必每位这类创业者都有这种自知之明。
本测验可以提供必要的了解,然而,却未必有助于他们做决定——是该“为人作嫁衣”还是“自立门户”。再者,做决定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其他长处和弱点,以及可能的机会和连带产生的压力。许多人虽然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估,但有时这种评估会变得十分复杂,因此这时不妨聘请一位顾问协助你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及当时的大环境。
(3)在“销售路径”上受阻
比起成就型创业,这类创业更会被这种陷阱所害,公司主管、资金提供者、家人等都有可能把他们推离“销售路径”。面对这一状况,推销型创业尤其容易受伤。
值得欣慰的是,成就型人员经常面对的家人压力不会在推销型人员身上构成太大的威胁。如果一个人喜欢从事社交活动、喜欢和家人互动,以及喜欢营造社会关系,就一定会醉心于和顾客的互动,这样一来,所有和家人的“战争”就不大可能发生了。
另一个办法是:必须要深切了解自己在面临来自于他人的压力时,究竟有多么脆弱,或是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由从事的事业中得到乐趣,那就要自我审视一番,看看自己在“销售路径”上是否仍会如此。
(4)企业规模扩大时发生危机
推销型创业者的若干性格特征会抑制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规模扩大到某一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当他们沿着“销售路径”前进时,就必须及早储备各个管理领域的主管人才。这样,当企业的规模大到他们自己无法事必躬亲时,就会有相关的人员和制度接手,以期免去后顾之忧。
防治之道:当此类创业达到个人的负荷极限时,就必须把部分工作移交给他人,才能让自己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事务,在此之前要培育出销售团队来增加新业务,企业才能具备继续成长的条件。
(三)主管型创业者的成败因素
1.主管型创业者的长处是能有效地管理好事业,使之获得重大的成长,而且他们不需要总经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总经理。他们理想的成功之路就是所谓的“管理路径”:找到或开创出一个大到亟需他们管理才干的事业。
所谓遵循“管理路径”,就是只做你自己或顺势而为。沿着这条路创业的方式有下列两种:
(1)你可以管理自己的员工,前提是员工人数足够多。管理层级在一层以上,已具备一些组织架构。
(2)你可以驾驭自己组织以外的人,使得他们愿意购买你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当你的公司规模不大,并且很少有机会管理内部人员时,这种做法更具吸引力。
如果要遵循第一个方法,主管型人必须先找到或开创一个规模够大的事业,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管理专长。
主管型人一旦在稍具规模的企业内站稳了脚跟,就会把该企业带到成长之路上。引进标准化程序,稳定组织架构,发展成熟的管理阶层,制度逐步完善。这就是创业精神中的“管理路径”,也是使事业制度化的过程,在这方面,主管型人是十分擅长的。
至于上述“管理路径”上的第二个方法,对主管型人来说亦颇擅长;换言之,他们可以在销售工作上一展专长。在某些公司内,销售主管们通常都展现出强烈的这类人格特质,并且同时将管理和销售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原因不外乎是这两种工作都是督促他人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
2.避开“管理路径”上的陷阱
(1)缺乏必要的知识
如果主管型创业者太快地拥有自己的事业,就有可能在“管理路径”上失足,因为他们当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主管人员即使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仍需要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如果主管型人没学到这种实际性的知识,就无法在“管理路径”上获得其所需的成就。
预防之道:多花些时间去学习。学会管理之道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最佳的方式就是真正管理别人一段时间。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位称职的主管,就需要好的模范作为榜样。不妨你现在就找出这样的模范,然后向他学习。
(2)企业规模过小时的危机
在企业规模尚小之际就尝试着对企业加以管理控制的话,也会衍生问题。在规模过小的企业中,如果硬要建立起许多组织架构,并且运用高度标准化的工作系统或体制的话,亦会产生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成就路径”(意味使用非正式及无组织的管理方式)往往就成了较佳的选择。如果主管型人有位合伙人,而且可以补其不足,或是如果该主管型人同时又具有成就型人格特质,就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预防之道:随时掌握住你的机会。如果你只具有主管型人格特质,或是真正想要将自己的管理才能运用到工作上的话,那就要找到规模大得足以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事业。你的选择包括:找个大公司发展、买下一个已经稳定的公司、继承家族企业,甚至在一个大公司的草创时期加入。最重要的是:在加入企业之前,务必要确定有东西可管,这样才有可能沿着“管理路径”前行。
(3)误入生涯歧途
陷阱之一:有销售佳绩的主管型人对于销售工作无法忘情,浑然不觉管理员工比管理顾客对公司会更有贡献。因此,主管型人或许会努力地将其才能发挥到非管理工作中,这种路径的设定就有可能出错,造成他们拼命地想变成推销型人、成就型人,或是创意型人,并走上岔路。
预防措施是:如果你还不确定管理工作就是自己的生涯之路,那么不要放过任何机会,坦然让自己面对各种新的尝试,给自己学习的机会,以便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从事哪些工作成绩会最好。如果你是主管型人,你会慢慢了解的。
然而,即使企业在超级主管的推进下持续地成长,仍会有不少陷阱在等着他们,例如制订出错误的策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导致官僚的企业文化,或是建立了过于僵化的组织架构等,结果企业顺应环境的潜能就此丧失而面临危机。
防治之道:对公司的外部环境保持足够的注意和警觉,学习新的事物,并且以随机应变的态度经营事业。
(四)创意型创业者的成败因素
1.所谓“创意路径”的特质
(1)要有成为专家的足够知识。
(2)要有创新和将构想付诸实行的自由。
(3)要有取得创意型5项特质的技巧。
在“创意路径”上必须有一个“锤炼”的阶段,人们在此阶段接受教育,直至成为专家。然而就目前看来,正式教育似乎比在职学习更具有优势。正式教育完全强调学习,而教材的准备也有清楚的学习目的。至于在工作上的非正式学习则较不实际,因为其过程中有许多要“动手做”的层面,常会学到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
话又说回来,许多企业经营上的重要层面都未曾在学校中教过,甚至整个的企业经营活动都未见诸正式教育中。创意型人不一定需要接受多少正规教育,但依然可以在许多领域中有所成就。关键在于:确定何种知识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以及这些知识最好是经由哪些渠道获得——通过工作,通过学校教育等。
由于学习需要时间,所以创意型创业者要比其他类型的创业者年龄大。他们也不喜欢有太多体制和规范的就业环境。他们需要更多的自由思考而产生构想的时间。这一构想以及试验构想的自由对于“创意路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某些创意型人和某些合伙人共事往往会有特别好的成绩。当企业成长时,管理技术方面的需求对创意型创业和成就型创业同等重要。创意型创业如果还兼具成就型、推销型,或是主管型人格特质的话,更会获益良多。同时拥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在“创意路径”上是会取得更大成功的。
2.“创意路径”上的陷阱
(1)构想受到了压抑
当创意型人面对如下的工作环境时,有可能会感觉窒息,而因此在“创意路径”上走入岔路:
①强调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成事。
②对任何新构想的表达都立刻做出负面的回应。
③凡是不易了解的事物都一律加以反对。
④强调新构想只会带来困扰。
⑤不希望看到提出新构想的人得到奖励。
⑥严密看管有新构想的人,如果还不行,则将之放逐。
创意型人会从上述工作环境中逃脱到创业这条路上来,以获得所需要的自由。但在这条路上亦可能失败。股份有限公司、家族事业等由投资者与创业者控制的情势,都可能造成不利于这类创业的环境。即使是所有权完全属于他们的独资企业,如果缺乏实现的资源的话,这类企业的出路仍有可能被扼杀。
防范之道:摆脱这种环境。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就远离它。要知道构想就是可以把你带往创业之路的优势所在。如果环境剥夺你的优势,它就根本无法带给你什么。
(2)创意不及格
有时候,具有创意型性格特征的人不会变成完全的专家,而他们所产生的构想也是所谓的“半瓶醋”。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很多,如没有多花时间充实自己、教育程度不足及在工作中没有学到真正重要的事物等。
在家族企业中学习可能会特别具有风险,如果该家族企业在某些方面落后,则学习不到真正需要的的知识。问题是,你或许认为自己已具备专家的知识,却不知道这是因为你坐井观天,只拥有家族企业所提供给你的资源或信息,而不知其不足。
解决之道:多花些时间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是专家,是否能创造出真正有用的构想。如果你的大部分工作经验都是来自于某个家族企业,那你不妨到同一行业的其他公司里闯闯,如果你的大部分正规教育都是来自于某一学府的话,那也不妨到其他学校充实一下,或是广泛阅读和自己领域相关的书籍。
(3)误入生涯歧途
这类创业有可能完全出于自愿地从创业之路上脱轨而出,其中有些人变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接着又认为自己在其他领域亦有机会,因而舍弃了自己原先的专业范围,到最后弄得自己进退全失。
如果你具有创意型性格特征,那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持梦想家的角色而不变,好好地创造出你所相信的各种构想。如果你被拖去做一般性的管理工作或是销售工作的话,尤其是当你的构想并没有融入其中时,那么你就有可能走上“创意路径”以外的岔路,麻烦也会接踵而至。
解决之道:先确定你知道自己所专精的领域是什么,然后坚定不移地往这个领域发展,至于说你不应该去做或是没时间去做的事,则交给你聘请来的人执行即可。从一开始你就对自己诚实,这点十分重要,没有一个人是万事通。如果你难以确定自己所专精的领域是什么,不妨和某些公认的专家谈谈,看看他们怎样说。
通常创意型创业必须雇用专业经理人,以避免企业成长至一定规模时陷入杂乱无章的地步。我认识一位这样的创业者,把公司内部的管理交给一位经验丰富的主管,由对方出任总裁一职,自己则出任“资深顾问”一职,这种解决方法就很有意义。
(4)事业成功后的危机
开创的事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可能会失落在创意中,即将构想与创新变成公司唯一的目标,对于客户的需求则置之不理。公司策略者成为技术上或意识形态上的逃避主义者,经营目标成了技术的乌托邦。它像是一个智库而不是与人竞争的企业,组织架构也会分崩离析。
防治之道:如果你具有创意型人格特质,那就要确保自己永远有能力提出不错的构想或点子。千万不要忘记这点。不要让狂傲冲昏了头,而放弃规避风险的需要。从前你成功地避开了风险,才拥有了目前这难得的成就,所以以后也应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