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ndroid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系统之一, 开发面向Android的移动应用不但能锻炼逻辑思维与开发能力, 而且还能赢得大量用户的拥护。程序开发学习往往令人生畏, 本书致力于使零基础编程的读者轻松、愉快地进入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大门。
本书选择了基于浏览器的编辑工具MIT AppInventor, 以可视化的积木式模块化编程,开发部署手机APP应用只需要几分钟。读者在用AppInventor进行开发时, 自己就是导演。大家可以在布局页面中选择自己剧本的主角, 并对各个角色充分描述要操作的属性, 如图形、位置、定时器, 声音等。当角色确定后, 读者自然会考虑各个组件之间的关联, 即“导”与“演”。此时, 开发中的数据定义、过程方法、循环和变量、随机函数、逻辑条件等让角色动起来的元素都将展示出其效果。如随机数可以让“打地鼠”游戏中的地鼠随机出现在不同位置, 而变量可以记录游戏分数, 定时器可以让地鼠按照设想的时间出现,同时开发程序的效果可以立刻在手机上体验。本教材试用时, 同学们下课后还在热烈的讨论程序如何实现, 学习变成了一种需要、一种渴求, 同学们有了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自然也收获了成功。
本书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 按照典型任务组织知识点, 并将知识融入任务情景之中。针对编程零基础的同学, 全书分为26项任务, 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均有详细的指导,在帮助大家掌握并应用编程基础知识的同时, 为深入学习移动互联应用软件的开发做准备。内容主要包括AppInventor简介、逻辑与判断基础、基本程序设计思路、画布程序设计、游戏动手做、传感器与多媒体、数据库操作等。每个任务都按“任务描述—开发前的准备工作—任务操作—任务总结—自我实践”的结构组织。让读者体验了“导演”活动,“任务描述”模块语言完整无误地描述任务要完成的功能和界面(需求分析),“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模块介绍在块编辑器中角色的分配与角色活动设置(接口定义),“任务操作”模块介绍逻辑条件的选择、判断与循环的运用(详细设计), 运行时的修改(编码与测试), 自然而然地将软件工程的思想融会贯通,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逻辑思维。“自我实践”模块是读者自己在完成相应的任务后, 自己动手、动脑进行任务功能拓展实践。
本书内容丰富, 26 个案例任务可以独立完成, 突出能力培养, 易于提高编程能力。当读者用AppInventor开发时, 激发创意进而设计原型系统, 然后试验, 看其是否可行,运行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正(通常只有一个错误), 分享给其他人并听取评价和意见, 再次修改使其更完美。如同一条不断迭代上升的曲线, 无形中应用了敏捷开发的思想。好主意→半成品→新想法→再完善→新作品……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 在不断地生成、解决问题的交互中获得成就感。作者在授课中发现同学们自觉地重复了过程, 也更完美地实现了自己的作品。
本书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寅峰博士和许志良博士编著。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 Google公司大学合作部对本书编写中用到的资源给予大力支持;本书的编写得到Google&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精品资源共享课资助,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2012 级郑嘉威、朱海东、欧阳、方爱群、谢家镇等同学对全书的实例和代码进行了细致的验证工作, 在此对各位热心支持帮助本书编写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因作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不足, 欢迎读者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