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科建设发展与规划(3)
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在经费、人才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明确特色,强化优势,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才有可能在某些学科上异军突起,达到一流水平,形成自己的学科“高峰”。才可能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学科发展新局面。
对转型中地方大学而言,如何打造“特色大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首先,必须找准定位,准确地制定发展战略。这就应明确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所处市场“位势”,分析面临的发展机遇,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如区位优势、制度优势、环境优势。其次是确立特色。不论是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考虑,还是从自身的发展内动力考虑,都必须确定自身的服务区和市场区,也就是说必须找到“地方特色”,强调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达到与地方经济的紧密共生。
(五)转变观念,不断强化科研工作的核心地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最大区别是,强调科学研究、知识应用和社会服务。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都拥有较为突出的科学研究业绩,以丰富的科研业绩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其学术声望,实现学科高地的占领。
在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突出和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上层次和上水平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也是学科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更是转型的重点。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构建中,学校要从以教学为中心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型,要不断提升科研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使其达到与教学工作的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研究工作由教学导向的基础学科研究为主向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协调发展转型;科研工作要以争取国家科研项目和推出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地方重大、重要科研任务、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加强与企业科研合作,进一步加快科研平台(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学校科研发展的龙头。通过科研任务来整合科研资源,集聚科研力量,锻炼与培养教师队伍,通过科学研究来保证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实现知识创新与服务社会。
(六)以人为本,造就高水平的学科队伍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科队伍的建设。学科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学科建设成就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既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推进学校转型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价值取向相适应的学科队伍。正如梅贻琦校长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研究型大学是以学术大师为支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也需要高水平的教授和知名学者。一个著名学者、领军人物可能就是一个团队,可能就是一个博士点,可能就是一个重点研究基地。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根据教学研究大学的学科建设的目标,围绕着学科发展方向,汇集学科队伍。学校的人才工作要以学科领军和拔尖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重点,以构建高水平教授和博士为主体的学科团队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的相关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学术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七)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层次完整、规模较大的研究生教育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要逐步实现由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的转变。因此,做强做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学校转型中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转变学校的办学观念,要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学校的经费预算和教育资源配置的统筹计划中,充分考虑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要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新形势,一方面要努力扩大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数量和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向,制订和完善各类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强化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通过学术实践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快专业学位的发展步伐,不断调整研究生培养的类型和学科结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规模和比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转型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只有从长期远景出发,从学校自身历史与传统出发,从区域特点和自身比较优势出发,积极借鉴国内外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经验,坚定不移地以学科建设作为抓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解决问题,才能走出教学研究型成功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杰.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10项基本特征[N].科学时报,2008唱11唱14.
[2]张波,曲殿彬.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若干关系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24).
[3]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0(4).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性格与问题[M]//梁启超,蔡元培,胡适,等.大学的精神.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121唱137 .
[5]严春燕,李永正.学科建设规划与学科内涵发展的关系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9):249唱251 .
[6]凤宝林.探析学科建设视角下学科的特色和优势[J].大众文艺(理论), 2009(17).
(作者:郭跃)
高校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与发展模式
一、学科的概念及范畴
(一)学科的定义
学科( discipline )一词源于希腊文的教学用语didasko (教)和disco (学) ,从历史渊源来看,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涉及广泛的概念。而在教育科研领域,国内外普遍一致的观点认为,学科的内涵不仅包含专门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包含知识体系的训练制度和研究方法。伯顿· 克拉克在枟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枠一书中指出:学科是一种联结各种知识领域的组织方式并实现其专门化。法国思想家米歇尔· 福柯认为,任何学科都是一种社会规范以及强化和改进社会规训和控制的手段。
从上述学科的含义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是指:特定的趋于成熟的研究领域,通过制度化手段,规定了该领域特有的概念及范畴,从而明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并建立起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规范。
(二)高校的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是以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和先进的教学与研究条件为基本载体的,在一定的科学与知识的领域具有特色与优势的学术力。学科是学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按照学科进行的,人、财、物配置的效益主要通过学科的贡献发挥出来。学校的特色、优势和学术声誉也是通过学科得以体现。
因此,高校的学科建设,其建设内涵应该包括学科特色与优势、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建设、高层次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其建设条件应包含人、财、物的大力投入和有效配置,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以及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支持等。其建设目标应着眼于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社会声誉的扩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
(三)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世界各国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均趋于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设置,学科门类众多是当今世界著名大学学科分布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目前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分为三级,即: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在2010年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我国的学科门类共分13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在学科门类下共设置一级学科109 个;二级学科的设置由原1997 年规定的394个调整为目前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
二、学科建设的组织及管理
(一)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结构
世界普遍采用的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结构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科层组织,二是矩阵组织,三是科层管理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1.科层组织结构
该结构源于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经典理论,又称“官僚组织”,由德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固定的正式管辖范围;划分明确的权力等级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管理;根据资格来任命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专职受雇并遵守严格的纪律;管理人员的职位根据资历或功绩晋升;根据职位级别给予报酬。其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分工明确、依章行事、理性决策和权责清晰,能够有效地配置有限资源。体现在学科管理组织结构中,即为:按照校、部、院、系、学科点进行分层管理,明确各级的责权利,设立各级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并提供一定的职务晋升机制。
2.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目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是同一名管理者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的一种结构。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个领域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力图做到条块结合,以协调有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矩阵组织在某种程度上非常适合学科建设管理,学科建设的内涵包含了人事、科研、教学、资产等诸多方面,迫切需要这种矩阵型的管理结构,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需要相应的研究所、中心等的设置,学科项目的申报也是依靠这一组织模式进行组织和实施的。
3.科层管理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顾名思义,是指上述两种组织结构的一种融合形式,用于学科建设及管理上,其优势表现为,既克服了科层组织结构下学科建设管理的行为僵化、决策保守、人员戒备、自我服务、成员压力及冲突等不足,也避免了矩阵组织结构下学科建设管理中,机构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力,整体协调及管理困难,成员的双重管理、临时观念以及成员的忠诚度和投入力不足等缺陷。
(二)我国的学科管理组织结构及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源于科层组织结构,因此我国的学校管理,包括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采取的是此类管理组织结构。在学校,学科是一面旗帜,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骨架,学科建设的建设主体有学校、学院、系及学科点:各个主体均设立分管领导及管理部门,包括各个学科点的学科带头人岗位等,各自明确各自的责任、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其中,学校层面更加关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学科布局、建设重点、资源配备、学科评估以及政策把握等;学院层面负责学院学科建设计划的制订、人员的组织以及资源的配备等;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本学科学术队伍的领导及管理、学科内涵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
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在学科组织管理的初期采用科层组织结构,有利于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有序,但纵观世界知名高校的学科发展,其管理模式不断地向科层组织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原因有二:一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世界各国著名大学学科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都顺应了这一趋势,在继续保持按学科分化要求建立起来的院系科层式学科建制的传统,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又根据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建立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组织,以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伯克利加州大学,仅文理学院下就有40多个系,另有19个专业组和10个本科生跨系组织。麻省理工学院设有建筑和城市规划分院、怀特卡保健科学技术与管理分院、工程分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分院、斯隆管理分院等6个学院,下属22个学系外,还有人工智能实验室、贝特斯直线加速器、生物技术处理工程中心等44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二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其本身的内涵涉及面广,需要学校整体组织结构中各部门的协同与合作。例如,在重点学科建设中,不仅需要有学校支持、学院协助、学科点负责的科层组织管理模式,同时还需要有人事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通力协作的矩阵管理模式加以支撑。只有两种组织结构的共同发力,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