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金钱·荷尔蒙(财蜜eMook)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你能get到社交的深意吗?

@小盒

今天打算写使用社交网络时发生的一些关于异性交往奇葩事儿,案例主要来源于我的几个朋友。真人真事,血肉多加工少,主要是生活都来源于艺术但高于艺术,怎么加工都不如现实来的生猛!but,这坑挖了,很可能会以后没朋友……她理财让注册马甲吗?

我先问个高大上的问题:人一生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哪些?

特别小的时候,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人每7年就会有一次大的机遇,每3年会有一次小的机会;20岁前,大多人都没开化,错过了,50岁以后,人们追求的是平淡而不是改变,放弃了……所以,按平均数来说,一个人会有5~6次机遇,每抓住一次,人生就会上一个平台。

还看见网上说有7次的、3次的,基本上是不同的归类方法。但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按部就班的人来说,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机遇就两次:上学+婚姻。

拿投资的概念理解,机遇的杠杆大,机会的杠杆小。但总的来说,我们是在找某种省力模式。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不是说了吗:找个合适的支点,老子能撬动地球。越聪明的人越懒,这点我们得学习。

拿高考给大家剥个栗子:一道题5分,得不得决定因素有很多,分不出学习好坏,但是能决定你是重点还是普通一本;继而决定你有什么样的校友和老师;进而决定有多少牛公司offer向你敞开……后面就不说了。最后,当你与老友回顾一生的时候,发现,都是那5分儿。

再拿EMBA给大家发个糕:EMBA的学费比MBA的贵10倍,拿的却都是管理学硕士学位,可为什么田朴珺女士就上了EMBA班儿呢?因为那即便没有王石,也有王磊;没有万科,也有千科。多花那200w亏不了。

就是因为这些杠杆系数大。所以,机遇还是机会?有多少次?不要听人说、不要看过往案例,要会分析杠杆有多大。

至于婚姻是不是女性可以利用的一次杠杆?这个问题,只要你别拍我,别非往女权思维靠,就会发现真的是!

当然,对男性也成立。

说完严肃的,说点儿轻松的正事儿。

大部分姑娘,如你我一般,毕了业、工了作、稳了定,寻找到高杠杆产品的概率就会剧减,甚至有很多心生悲凉,发出:找个男的就嫁了吧的感慨。但是,我要说:不放弃就不会失去。我眼睁睁地看着好多平凡质朴的姑娘靠着超高的社交能力,获得了高倍杠杆的婚姻。

如果你把她们想成整天画眼线、贴假睫毛、穿超短和黑丝、偶尔脸上打两针的造型,那你就误会了,我说的不是以此为生的社交女,而是普普通通、每日坐班的OL。

只要有心,传统BBS、微博、微信这些看起来常规的网络应用,收获“爱情+婚姻”的成功率要比神马相亲网站靠谱很多。

我有个朋友,在某信息网站上看到了一个功用群,大致相当于“天通苑业主停车协调委员会”之类的级别,不过就是群成员都在美国。朋友加这个群的目的,是帮自己要申请美国大学的妹妹了解情况,最好还能找到室友……然后,就找到了一个还算热心的华裔青年,在美国住了很多年,学习居住经验都很丰富。一来二去,我的朋友开始信任他,两个人聊了更广阔的话题,音乐啊,旅行啊……当年文艺青年还不流行,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地求证后才敢表明身份的。

如此这般2个月,妹妹去了英国读书,但朋友办了赴美的旅游签证,担保人就是那位华裔青年,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3年后,青年来到了中国,找了工作,筹备了和朋友的婚礼。直到今天,他们的孩子已经5岁,我朋友的英文都还很烂。我总在想,她这样一个相貌平凡、工作普通、英文不溜的女孩,是怎样做到让一个男人漂洋过海来找她呢?

这大约就是生活。它区别于艺术作品的地方是:不需要说服众人、不需要统一价值观,只要当事人乐意。

还有一个妹子,在微博上找到了真命天子,一个没加V的大叔,身家殷实。另一个妹子,未婚夫是她在闺密婚礼上认识的,男票平时忙得要死,就当天决定去见见老朋友,结果被人截了终身胡。

跟他们比起来,那些上节目相亲的妹子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引发不务正业和态度不端正的讨伐:口口声声恨嫁,灭灯的时候比谁都快。我觉得,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原因不外乎是:

1.弱目的性,大众社交平台上,人与人的交互有多种可能性,所以人可以表现得更自然轻松,容易发挥个人魅力。

2.强关联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行业、共同的交际圈,易产生共同语言。

3.监督作用,兴趣、交友、发展事业……这些综合需求要求参与者尽可能真实和统一地表达自己,有多重参照和监督功能,作恶和违约成本高。

4.范围广。你知道的,很多内向的、小有身份的人是不去相亲的,但是他们逛微博、发朋友圈,甚至愿意加系统推荐的朋友的朋友。

综上所述,综合性社交网络如果使用得当,更易找到意中人。而且,想get叔有叔,想get鲜肉有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