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文版序 重新把握生命的真谛

非常高兴本书的中文版面市,我也很愿意为中文版撰写只言片语,介绍我自己出书之后的经历。根据自己摩托车修理工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并因为这本书被邀请与政府官员们一起吃饭,这整件事让人感觉很是不同寻常(有时候,为了参加此类晚宴,我要费上大劲才能将自己的双手洗得干干净净)。来自其他国家的哲学家有时会到我的工作室来,此时我不得不提醒他们走路时多加注意,别被空气软管给绊倒了。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在书中提出的那些观点已经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这让我很受鼓舞。我也希望中国读者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环境,探究如何应用书中的观点。

2011年夏季,我曾在北京北海公园游玩,并逛了附近的几条胡同。路上我遇到一位男子,他有一辆敞篷的手推车,里面摆放着众多自行车零部件和修理工具。他的修车摊就摆在马路边,而且似乎一直占据着街角这块地方,服务对象主要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

他工作起来自信满满,基本上不说话。他的举止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在做生意,好像根本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服务。他身上也没有任何企业的标志。我很难想象,如果他和其他人一起身着统一的工作服走在街上,嘴里吆喝着某家公司的口号,会是什么样子。他提供的服务不用多加宣传,也没有必要宣扬什么高尚的目标。也就是说,他已经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方式,用不着满嘴废话。为什么在当今的社会里,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杰出的成就呢?

中国和美国一样,年轻人都被灌输只有上大学未来才有希望。但在家人做出许多牺牲,花了大把金钱之后,他们只是发现自己必须同大量大学毕业生进行竞争,没有那么多的工作机会在等待着他们。他们难以体会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是什么感觉,因为工作中存在各种高深莫测的力量,而且其中的因果关系可能太过隐晦难懂。

本书探讨的就是重新把握生命的真谛,从像那位修车师傅这样的人物入手寻找线索,帮助我们懂得人类繁荣发展的要素。那位修车师傅靠的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面对像“这辆车没事吧”这种问题,他的回答直截了当,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办公室政治,无需受制于什么中央权力。每天工作结束后,他可以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为自己解决的那些问题而自豪。

我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探寻人们对工作的感情变化,例如逐渐对质量有了一种情感依恋,或者对虚有其表的工作产生了一种厌恶感。是什么激励了人们放慢脚步,全身心地深入钻研自己手艺的细节?这是一种有悖于当代文化的行为,在这个有时只注重速度的社会里,这一点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每个国家有各自多种多样的传统在抗拒着超级资本主义的精神。德国人以注重细节质量闻名,意大利人以坚持精美的设计闻名。在中国的乡下,我曾看到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手头的东西即兴进行创造。例如,一位农民使用车用蓄电池来提供动力,焊接摩托车的货架,而货架的原材料就是用作混凝土钢筋的钢管。如果我们可以懂得这位农民的智慧的话,就能从中领悟重要的道理。

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如果工作让人变得比较脏,必定是在干些不用动脑子的事情。多年来,我们在“知识工作”和手工劳动之间树立了一条分界线。但任何真正干过技术活的人都知道,这条分界线就是一个错误。在做手艺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一定的思考,而这种脑力劳动也是相当不平常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地认识到这点事实,就能深刻地懂得人类的心智,知道如何来教育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