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一本书告诉你少儿英语学习的真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中国孩子,你并不靠英语吃“国际饭”(2)

另一方面,如果是具有了托福、雅思可接受的水平,国内的英语学习可以说就功德圆满了。在国内,要做个导游、空乘之类英语要求比较高的职业,稍微有点职业方面的英语听说培训也就够了。如果是阅读专业文献,实事求是地说,理解水平更多地取于个人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外语能力,而且国内的“专业”阅读一般也就是能在国内“举几个例证就能下结论”的论文写作模式中,加上一些同行们没有进入视野的国外例证而已。英语水平达到在国内大致能够实际使用了,这是退可守。

我们平时常常提到学外语要“用”,这个“用”得是实实在在地用。外语不学到真正能用的程度就会忘。青春期之前学的外语也会忘,这一点我在后面的第三章还会继续讲到。在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稳固住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可以实际使用的滩头阵地之前,稍不留意就会沉到水里再也冒不出头来了,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大半打了水漂。所以对于孩子的外语目标,视野一定要够开阔,一定要看到高中大学的年龄段,看到可以真正使用的语言水平。如果总是在零零碎碎地跟风学习,在这个学学忘忘的自然过程中,投入产出比不会很高的。

再说回托福、雅思的考试上来。大家都是从“考试过度综合征”里走过来的,一听到考试,马上起反应。有的人觉得托福、雅思很难,而且有不少父母对托福、雅思的理解是高考之后再上一层楼的东西,似乎是很遥远、很难达到的,真要去考不是更苦了孩子啦。其实托福、雅思谈不上难,它们只是在评估考生英语水平的位置。考到很高的分数不过才是个进大学的水平而已,而且进普通大学的分数要求也不是特别高。

第三节中国孩子英语线路图:七年之痒的五部曲

五部曲分别是:蜜月——学龄前时期、困惑——小学低年级时期、为伊消得人憔悴——小学高年级时期、七年之痒——初中时期、不到长城不言勇——高中时期。外语学习到了高中结束这个阶段,一定要划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要投身于外语的实际使用中去了。

中国孩子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明确了,要一直看到高中、大学阶段,要让英语达到一个能站得住脚的程度。那么,从英语的零起点开始到实现这个终极目标,中间需要走过的路就是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图了。

有人指出,外语学习就不是一个一刀切的过程,哪有什么“线路图”存在呢?

的确,要说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线路图”,那就有点像“九阴真经”了,寻找那样的武林秘籍是在试图取巧,不现实。可是现在,中国太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英语只是局限在了对一时一式的计较上,看不到学习的全过程,这样的话,孩子大人都要多花不少力气,有些阶段还要承受本不该有的心理压力。我在这里描述出的这张“五部曲”的线路图,其实是现在大多数人在走的路,是在现实中形成的局面,而不是说谁来规定的路线。既然来自现实中,也就无法回避掉应试教育的现实与外语学习要达到能真正使用的目标之间的冲突,它会给外语学习带来扭曲和痛苦。

虽然说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不过这条路走得对不对、有没有弯路绕路、每一段路应该注意什么、关键的力气该使在什么地方等,这些问题还是值得去弄明白的。我在描述这份现实中形成的“线路图”的同时,加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一些深度的剖析,希望能帮助父母们更好地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看到更大范围里孩子英语要走的路,进而可以缓解忧虑、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投入产出比。

第一部:蜜月——学龄前时期

现在很多家庭都在学龄前开始英语的早教,利用国外来的先进、系统的方法和材料作为介质,带着孩子念儿歌、唱童谣、读绘本、做游戏。用这些互动方式学英语,孩子的兴致和大人的满意度都很高,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涌入到了学前英语的洪流里来了。

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先厘清一下。目前国内各种“时髦”的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和材料,几乎全都是平移套用英语国家教孩子母语的东西,在中国孩子身上表现出积极效果的,很多都是一起平移进来的幼儿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而英语学习本身的效果需要单独来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适宜系统地学习一门第二语言,关于外语学习开始的时间点的问题,我会在第三章展开,这里只看最简单的逻辑:那些平移进来的东西,不但完全没有考虑过第二语言的视角,就是在母语国家本身,也是通过学校系统、甚至全社会的合力来完成的,如果仅靠我们自己家庭和校外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系统地完成学习。

在这个时期,幼儿英语的关键词是一个“甜”字。国外来的书籍和影音材料从数量到质量,都是目前国内汉语材料没法比的,借力于这些材料、依托英语展开的幼教,能够开拓孩子视野,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并依此基础构建新型的亲子关系,带着孩子健康快乐甜蜜地成长。从这个层面上说,英语幼教或许能够改变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如果蜜月期太拿孩子的英语当回事,少了这个“甜”字而专注于去“磨”孩子的英语,就会变成大人和孩子从时间到精力到金钱上的磨损与消耗了。

第二部:困惑——小学低年级时期

蜜月期的甜蜜之后很多人产生了困惑,这时的父母们已经不再为幼教时见到的自己以前从未曾见过的、由国外平移过来的教学手段和材料兴奋得两眼放光了。有些参与早教的孩子未见英语花开,还有些早教底子不错的孩子在小学班上的优势逐渐消失,甚至于出现了到了三年级就完全显不出来了的“三年级现象”,而还想让孩子在英语上继续往前发展的父母又发现,前期所谓立足于英语拼读法(phonics)系统的学习,在教材和方法上很难跟学校的主流教育体系衔接。另外还有少数父母在这个阶段会焦虑自己孩子错过了“启蒙期”。

怎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困惑呢?这是应试教育目标跟把外语学到能够实用的目标首次产生了冲突。体制内的大纲和考试管不到学前,所以那时的英语学习可以百花齐放。到了小学,随着体制内的英语课逐渐展开,扭曲和痛苦也就随之而来。

其实换个角度看,如果学前没有开始学英语而是这时跟着学校的节奏一起走,许多困惑反而就不存在了。

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一个“安”字——少安勿躁。其实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国家的孩子都还没有开始系统地学外语呢,目前国内的体制教育,也有减少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和考试分量的明确趋势。这时不妨安心地让孩子跟着学校的系统走一走,这包括其他科目的学习,甚至包括怎样适应学校环境里的学习和考试,毕竟现代社会的孩子要在学校环境里成长十几、二十年呢。学会了在学校、班级这个社会小群体里的生存之道,对于成绩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那一点点由早教期间的“偷跑”带来的优势。这时的“安”,也算是对基于其他考虑而早早开始的英语学习的一个修复吧。应该说,前面“蜜月期”里越没有过度强调英语本身,这时的扭曲和压力就会越小。

至于那些进了小学发现别的孩子都学了好多英语、为自己孩子错过了“启蒙期”而不安的父母们更是不必多虑。第二语言学习不存在明显的“窗口期”,我们会在第三章里进行讨论。

第三部:为伊消得人憔悴——小学高年级时期

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才是“学”!应用语言学界的倾向性意见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操作,都是主张在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的这个阶段开始系统的外语学习。

这时的孩子掌握了在学校环境里所有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母语能力,以及通过母语建立起来的知识面和世界观。第二语言教学里真正最具效率的依托实际交际内容、实施听说读写并进的所有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时都可以全面施展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外语学习特点会在孩子身上充分发挥出来。

在这个年龄阶段,基于孩子母语能力和认知能力已经取得的发展,通过一定的有效学习,孩子可以很快达到阅读英语适龄原版书的程度。原版书提供的书面语境,是目前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中最靠得住的一个能够承载实际交际意义的语境。

在这个阶段,孩子如果能够迅速进入原版阅读并且形成阅读习惯,就拿到了解决以后英语问题的金钥匙。

假如说我们就是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才从零开始学习英语,两三年后进行适龄的原版阅读有多难呢?以这个年龄段插班到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的情况为例来看,他们刚到时很难交到朋友,要么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要么就是跟中国孩子扎堆。但是在接下去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会开始出现明显分化。原本在国内汉语阅读能力强、阅读习惯好的孩子,就基本上能跟上美国同龄学生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甚至英语本身的阅读了,能跟其他美国孩子一样,每个月拿出一份或几份读书报告,长的到十几页都属于正常情况。一旦阅读进入了状态,其他英语的情况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境界,也折射出一种反复求索而又看不到黑暗尽头的心态。外语学习过程比较长,有的阶段还真是让人“憔悴”

得很。这个阶段如果拼命学习、而又还没有达到能够从原版阅读中享受到英语的乐趣的程度时,是会有一些摸黑向前的恍惚。语言教育界和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外语,就是不想让孩子今后步入青春期了再去面对这样的恍惚。

在这个阶段努力学英语跟体制内教育的冲突也最小,学校内的英语考试还没有成为那么沉重的包袱。虽然也有一些父母跟我表示对“小升初”压力的困惑,其实在这个年龄段,校外的英语辅导机构已经在向与学校教材同步的方向靠拢、在瞄着考试做了。如果真的很在意这时学校的考试以及“小升初”,不妨选择这样的校外机构去学习,姑且把它们看作体制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就是瞄着提高在校成绩去的,也无可厚非。

第四部:七年之痒——初中时期

中学阶段的外语学习从质和量来说,都会远远超过前面的低龄阶段,但是年龄段超出了本书的核心范围,这里就不予以深入展开了。

到了初中的后期,孩子们陆陆续续学了差不多七年的英语了。人世间的事情过了七年,似乎就注定了一个“分”字,而这个“七年之痒”时期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分”字,应试和实际使用英语的学习目标的冲突到了这时已经不可调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