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6新大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历年考情归纳

从国考历年真题中可以看出,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是阅读理解部分的必考题型。具体考情统计如下:

核心考点梳理

第1课时 考点分类精讲

(推荐用时:2小时)

一、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文段的中心意思的能力。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为:“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是……”“这段文字的议题是……”等。

从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中可以看出主旨概括题提问的典型特点是其中往往有“主要”“核心”“中心”“概括”“主旨”“主题”“问题”“议题”“话题”等词语。

主旨概括题是整个阅读理解的基础,纵观近几年国考中的主旨概括题,其行文结构多种多样,相应也有多种解题思路,且这些解题思路完全可以运用到阅读理解的其他题型中。本部分将从文段的结构构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关键词三方面对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阐述。

(一)结构分析类

许多题目中的阅读材料往往有明显的结构形式,其中被证明的、被支持的、被服务的句子多是主句,它往往是一个表示判断的短句,多具有概括性、宏观感,我们将它简称为“总”,观点句、主题句、情感句往往就是总句。那些起支持作用、证明作用、服务作用的句子多是辅助性、理由性、条件性的从句,它们多以枚举、铺垫、并列等形式出现,我们把它们简称为“分”。

在做题时,能准确划分文段的结构构成,确定文段的主题句——“总”,就掌握了文段的主旨内容。考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划分文段层次、结构的能力,锻炼自己寻找文段主题句的能力。

常见的文段结构构成类型有:“总—分—总”“总—分”“分—总”“分—总—分”。

1.总—分—总

经典真题1(国考2014)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视频解析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文段剖析:

解析 D。D项是对解决对策的概括。

A项中的“常规做法”在文中没有提及。B项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C项,“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在文中没有提及。故A、B、C项均排除。

2.总—分

经典真题2(国考2012)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对儿童阅读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从读者年龄段来说,有的作家专心致志地为幼儿写作,有的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写作,还有的着力满足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需求;从写作内容来说,有的作家专门为孩子写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写冒险小说,有的则认真地为孩子写生活故事。

视频解析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儿童图书写作的目的性不断增强

B.儿童图书作者的创作定位趋向精准

C.定位准确的儿童图书更适合儿童阅读

D.作家应结合自身特长与市场需求确定创作方向

文段剖析:

解析 B。B项是对文段首句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故选B。

A项,“目的性”表述有误,文段重在说明儿童图书作者写作方向性明确,与“目的性”语意不同。C项,“更适合儿童阅读”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文段是从阅读市场角度来说明儿童图书作者的创作,而不是从读者对象角度来说明。D项扩大了范围,文段是说儿童图书作家,而不是泛指所有的作家。故A、C、D项排除。

3.分—总

经典真题3(国考2011)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视频解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

B.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

C.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D.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文段剖析:

解析 D。主旨句为“只有……才……”引导的语句,表示必要条件关系,这一中心句可以概括为:要想使我国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顺利转型,必须通过强农惠农政策。D选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故选D。

A项,“最有效”没有根据。B项,文段只是说“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并没有说“世界经济危机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契机”,属于无由推断。C项,文段并没有提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故A、B、C项均排除。

4.分—总—分

经典真题4(国考2012)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文段剖析:

解析 D。中间的观点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D项即为这一主旨句的同义转换。

A项过于片面,只是文段最后一句话的部分内容,不足以充当文段主旨。B项说法错误,文段明确提到“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不可能是“转变”。C项没有提到文段的主体“士绅观念”,而且近代苏州实业发展进程缓慢,而不是“衰落”。故排除A、B、C项,本题选D。

(二)关联引导类

通过对结构构成类题目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主旨概括题的主旨通常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能是一个核心的观点,且这个方案或观点所在的句子大都存在于文段之中,因此,如果能尽快找到文段的主题句,就能够快速确定正确选项。

除了通过分析文段结构构成来确定主题句之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特殊词来找出主题句,这些特殊的词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关联词。这是一种从微观入手的解题思路,区别于从宏观角度——结构构成角度解题的思路。

其实,本书在第一天第1课时讲述“句子语境辨析”时,已经讲到了文段间的逻辑关系,与此处的关联引导基本相同,只不过前者是针对逻辑填空解题方法进行的分类,此处则是针对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进行的分类,稍有不同。下面列举常见关联词引导的逻辑关系,考生熟悉即可:

上面列出的几种文段常见逻辑关系,在国考试题中都曾经出现过,下面列举几道近几年考查过的真题,供考生熟悉解题技巧。

经典真题5(国考2011)中国历代异常发达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早就无数次告诫世人:权力的私有及其日益专横,只能导致万民涂炭、王朝崩溃的惨祸。但是由于所有这些深痛剖析永远难以进入法律层面而成为制约统治权力的刚性力量,所以它们只能转而定型为一种“代偿”方式,即思辨、文学和伦理等领域中的深深涵咏和喟叹。因此,在中晚唐开端的中国皇权社会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隐等人的作品为代表,不仅“咏史”之作数量日益庞大,而且诸多经典之作极其警策,具有空前沉郁的历史悲剧感。

视频解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告诫世人吸取历史兴亡的深刻教训

B.剖析权力私有必然造成的社会危机

C.评价李商隐等唐代诗人的创作成就

D.说明咏史诗作诞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解析 D。文段尾句由结论词“因此”引导,结论词后面的句子就是文段的主题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咏史诗诞生了,选项中谈到咏史诗诞生的只有D项。此题A、B、C三项都容易误选,A、B两项是文段第一句话的意思,而第二句出现转折关联词“但是”,转折关联词后面的内容比前面重要,那么A、B两项不是文段的重点。C项中的“李商隐”在文段尾句提到,但只是作为例子出现,围绕例子的选项不能选,故排除。

经典真题6(国考2014)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正义

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解析 A。文段中第一句出现结论词“因此”,结论词后面的内容通常是文段的重点,第一句介绍了改革收入分配的实质。第二句通过并列关联词“并非……而是……”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收入分配改革。第三句是对收入分配改革中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必要性的论证。因此答案选择A项。

经典真题7(国考2015)据报道,某卫视的亲子节目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近2/3。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晚上,年轻的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的“爸爸带孩子”,而年轻的爸爸也许还在加班、在应酬,也许只是待在卧室里打游戏、玩电脑——他们的孩子依然延续着没有父亲陪伴的故事。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母亲身上,在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

A.父母亲情教育缺席现代的家庭生活

B.在现实生活中亲子教育的主体缺位

C.当下亲子节目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

D.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间缺少交流

解析 B。文段的论述重点在“事实上”后面的转折部分,即亲子教育没有父母的陪伴,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因此,文段旨在强调亲子教育的主体——父母的缺位,故选B。而干扰项A项“父母亲情教育缺席现代的家庭生活”中的“家庭生活”表述与文段不吻合。

(三)关键词类

阅读材料为了突出相对集中的语意内容,作者往往会围绕一个或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核心词语来组织材料,所围绕的核心词语我们可以称之为“关键词”,在做题时可以利用这些关键词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关键词多是名词,也可以是一些短语,是串联材料意思的必备词。做此类题目时可遵循下列方法:

(1)当材料出现一个关键词时,以这个关键词为核心的选项多是主旨概括题的答案,错误选项往往论述其他对象

(2)当材料出现两个关键词时正确选项中这两个关键词应同时出现,并且,二者关系的表述与材料中的关系一致。

(3)当材料出现三个或以上的关键词时,可以肯定这些关键词只是材料的例子,真正的主体是对它们的提炼,提炼出真正的关键词,据此选择答案即可。

经典真题8(国考2011)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捕捉灵感,将语言文字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可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象才更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汉关秦月,江山风光和人物诗文相互烘托,转化为跨时空的文化符号,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

A.诗 知音 意象

B.自然 灵感 文化

C.生活 感情 品味

D.文学 符号 精神

解析 A。本题可视为主旨概括题的变形,文段的关键词必定包含在文段主旨之中,文段主题句的关键词包括:诗人、灵感、诗、知音、意象、思想感情。A项的三个词语均在文段主题句的关键词中。

B、C两项其对应的并不是文段主要内容;D项将诗概念扩大为文学,原文的主体只是“诗”,虽然文段提到“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但这个过程需要知音(理解诗的人)读出诗的意象来完成。故选A。

经典真题9(国考2012)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解析 C。文段反复出现的主要关键词为“行业收入差异”“个人价值”,只有C项同时包含两个关键词。A、B、D三项没有出现文段的主要关键词——行业收入差异。

二、意图判断题

意图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材料合理推断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判断作者的意图、倾向、目的。做意图判断题时对引申义与材料表面义的关联度要拿捏得当。

意图判断题的典型提问中往往有“意在”“想”“推出”“道理”“启示”“寓意”“告诉”“意图”等词语,常见的提问方式主要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阐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上面这段话最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这段话告诉我们……”“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作者的意图是……”等。

意图判断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主旨概括题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意图判断重在寻找原文的“言外之意”,需要结合原文进行适当引申,主旨概括题则就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需要进行引申。

上面提到的“言外之意”是意图判断题的传统题型,近年来国考题出现了另一明显趋势——意图主旨化。也就是说虽然题目根据提问方式可划分为意图判断题,但文段中的观点或对策极其明确,且选项也不存在引申,我们只需要选择表述与主旨一致的选项即可。

此处再强调一下,解答意图判断题离不开前面讲述的寻找文段主旨的方法和思路,以下讲解的例题中会多次使用结构分析、关联引导、关键词这些解题方法,考生要注意回顾和总结。

(一)引申对策类

引申对策类属于传统的意图判断题,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找准“言外之意”。引申对策类是指文段提出一个问题,并强调它的严重性,那么文段的意图就是呼吁解决这个问题。

视频解析

经典真题1(国考2010)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请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调查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

B.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

C.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

D.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

解析 A。文段首句强调炮制技术的重要性,第二句提出一个负面问题,即我国的炮制技术被“偷学”,接下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文段的重点就是提出炮制技术被“偷学”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的意图是呼吁解决这个问题,即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故选A。

此题容易选择B、D两项。B项是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对设立中药饮片厂不管不顾”这一原因来解决问题;D项是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不了解”这一原因来解决问题。这两项都只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将其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

(二)引申观点类

除了引申对策类的题目,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题目叫做引申观点类。文段中并没有提到什么负面问题,但是提到了一些观点、现象,作者可能使用某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表述,可能含蓄地比较不同的观点,也可能做出反面论证,但对于自己的观点没有完全点明,这时就需要我们揣摩把握作者的意图。

经典真题2(国考2013)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文等外语,仅从白话本、汉译本这些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掌握古文字和外语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B.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C.正确解读语言文字是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解析 D。文段首句指出什么是“语言文字功底扎实”,下文通过研究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或印度文化的学者这一例子表明观点,并且这个例子是用反面论证表达,“没有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外语”就“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也就是说古文字功底和外语对于研究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或印度文化非常重要,这一例子也表明语言文字功底非常重要。因此,作者的意图是说明语言文字功底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故选择D。

此题容易误选A项。考生发现文段尾句的反面论证,很容易由此推出正面的观点,误认为这就是整个文段的隐含观点,而忽略了这个反面论证只是针对研究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或印度文化这个例子来讲的,作者举例的意图是由个性特征得到共性规律,论证语言文字功底的重要性。

视频解析

经典真题3(国考2014)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的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B.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解析 A。文段一开始指出传统农业社会获得财富只能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所以国际关系也密切围绕自然资源展开;“然而”后引出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与此相对,国际关系则围绕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展开。前后两段结合比较后发现,文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与社会财富获取方式之间的关系,只有A项与此相符。

B项表述的情形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客观现象,不是文段意图所在。C项找错了关键词,文段是在强调“国际关系”与“社会财富获取方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D项,“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过度引申,文段仅说现在社会财富增加的方式可以是“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

(三)意图主旨化

有的文段,作者会将对策或表达的观点直接陈述出来,此时把握作者的意图不需要再作引申,考生只要把握文段的主旨句,选择与主旨句同义替换的选项即可。这种题目在近两年的国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考生只要看清题型,辨别选项,就能得分。

经典真题4(国考2014)相对于政府公关,民间外交更具柔性,传播内容和载体更易于被接受,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前,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华参观访问,中国越来越多的公民走出国门,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使普通公众更易影响舆论。因此要因势利导,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民间社团等渠道,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形象。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民间外交与政府公关的差别

B.民间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

C.应引导民间外交积极发挥作用

D.媒体应在国际交往中正确引导公众

解析 C。文段第一句强调民间外交的优势,第二句交代背景,第三句由结论词“因此”引导观点,即要引导民间外交配合公共外交,也就是让民间外交发挥作用。作者直接陈述的观点就是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传递的意图,因此选择C项。

经典真题5(国考2015)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仅为总面积的3%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废弃的科考站,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南极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B.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C.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D.南极科考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D。文段有四句话,前两句强调了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的影响可以控制。最后两句通过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而”和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尤其是”引出文段重点,即南极科考站对南极生态环境的新“威胁”。D项为这句话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答案为D。

(四)寓言故事类

意图判断题还有一种考查形式,就是整个文段讲述一则寓言或一个故事,让考生理解并揣摩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或故事想传递给我们的寓意或道理。

经典真题6(国考2010)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视频解析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 B。寓言有两个主人公:北风和南风,它们在比试谁能先把行路人的大衣吹掉,最后南风获胜。二者结果不同是因为它们使用的方法不同,北风虽然猛烈,但方法不当;南风虽然温和,但方法得当,柔可克刚。故选B。

三、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筛选重要细节,把握文段细节和推断信息的能力。

细节理解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判断四个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其选项范围涵盖较广,涉及材料的各个方面,也比较琐碎,主要考查考生查找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材料与文意是否一致的能力。细节理解题提问方式主要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哪项不能得出……”等。

细节理解题含有特定的考查规律,也就是细节理解题的陷阱设置。当选项表述的细节与材料一致属于“同义替换”;反之属于“语意偷换”,主要体现在程度、范围、对象、逻辑、时态等五个方面

续表

经典真题1(国考2013)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如乙醇、生物柴油、电力或氢能等。为了更加壮大这支队伍,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CNG汽车是指主要由甲烷构成的天然气在25兆帕左右的压力下储存在车内类似于油箱的气瓶内,用作汽车燃料。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

视频解析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

B.CNG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能源

C.美国交通运输业现在仍以石油为基础

D.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好处很多

解析 A。将A项代入原文,锁定第二句所对应的细节,原文只说调查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但没有说可能性很大,这是偷换程度,因此与原文不符的是A项。

经典真题2(国考2014)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视频解析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解析 D。D项出现表示比较的词语“早于”,而由原文“启动速度快……只启动燃气轮机……”可知,燃气轮机启动早于蒸汽轮机,故此题选择D项。根据“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等特点可以看出提高了发电效率,A项正确;B项通过“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废气再次进入锅炉”可以看出高温废气可循环利用,B项正确;通过“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可以看出C项正确。

经典真题3(国考2015)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命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视频解析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相马技术的发展使得车战逐渐被淘汰

B.《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

C.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

D.相马师这一职业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

解析 D。文段第三句说到“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了十个相马家”,《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说明相马师在汉代之前就存在,故D项正确。文段第二句说“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从这句话并不能得出车战是随着相马术的发展而被淘汰的,A项强拉关系,排除。文段第一句话说“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并没有提到其作者,故B项错误。文段并没有提到相马术与动物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

课外随身听

·趣味音频

·开心公考

第2课时 经典例题回顾

(推荐用时:1小时)

一、主旨概括题

视频解析

例题1】(国考2011)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A.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B.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D.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文段剖析:

解析 A。综合首尾观点可知本题选A。B项,文段提到“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B项就是根据该句设置的。显然,B项错误,文段提到的是“监督效果”而不是“社会监督”。即便将“社会监督”改为“监督效果”也是错误的,一是错在以偏概全,二是错在主观推断。C项,“尚不理想”说法错误,文段并未提及媒体监督的效果是怎样的。D项完全是无由推断,“强制性监督”及其作用在文段中都没有提及。

本题也可采取主体排除法快速排除错误选项。从整体来看,文段的主体是“媒体监督”,排除B、D两项。再进一步看,文段主要是讲“对媒体监督的态度”,据此可以排除C项。

知识链接

阅读理解实战技法之一——主体排除法

一般而言,每个文段都有一个论述主体,即主语或被服务对象。正确答案的论述主体必须与文段严格一致。只要主体不符即可排除错误选项。

利用主体排除法一般可以排除两个选项,有的通过主体排除法可直接确定正确选项。如:

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A.公路发展的趋势

B.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C.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

D.不同动物的不同命运

解析 B。文段的主体有两个:公路、动物。A、C、D三项都只提到了一个主体,快速排除。故选B。

例题2】(国考2010)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B.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D.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文段剖析:

解析 A。“解决问题”是主旨,故选A。

B项强加关联,文段并没有对“生物技术新成果”如何诞生进行说明。C项,文段重在说明保护动物资源的措施和方法,而不是讲保护动物资源所取得的成果。D项错在扩大范围,文段是说“动物资源保护”,而不是“资源保护”。

例题3】(国考2010)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B.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文段剖析:

解析 A。文段最后一句即为主旨句,A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B项是对第二句的概括,且“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的表述不准确。C项,“科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在文段中没有提及。“关注的重点”表述不准确,文段中只提到中国古代科技在研究方法上的关注重点。D项是对第一句的概括,不足以概括整个文段。

二、意图判断题

视频解析

例题4】(国考2010)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解析 B。通过有倾向性的关键词“偏重”“直接影响”“却”等明显看出,文段的关键词为软实力,由此即可判断本题答案为B。

例题5】(国考2013)生命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几乎每一位生物学家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领域进行探索。尽管在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描述性数据,但是科学家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得出一个整体的概念吗?例如,生物是如何运作的?系统生物学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希望。它试图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联系起来,利用数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让生物学研究更加量化。不过,现在还无法得知这些方法是否能够最终让科学家理解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获取描述性数据是生物研究的必要条件

B.系统生物学为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可能

C.如何从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全景还是未知

D.对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进行科学解释即将成为现实

解析 B。前两句话是背景铺垫,注意特殊的标点符号可以提供关键信息。问号后面提出系统生物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文段的主旨。对主旨句进行同义替换得到B项。A项中的必要条件文中没有体现;文段中说的是通过“这些方法”而不是“从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物运作的全景”,故C项表述有误;D项表述太过绝对,文段结尾明确说现在还无法得知是否能够得到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故选择B。

知识链接

阅读理解实战技法之二——标点符号法

标点符号是文段的有效组成部分,也表达一定的意义。很多时候,标点符号有助于加速阅读,提升对文意的理解,甚至实现快速有效的解题。不同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含义。

(1)冒号、破折号:解释说明。

(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

(3)双引号:①援引观点;②强调特称;③反语讽刺。

(4)括号:补充说明。

(5)问号:①设问引出话题;②反问表达态度倾向性;③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例题6】(国考2014)在西方,足球曾经是卑贱、粗野的代名词。那时的足球活动没有什么规则,更谈不上什么礼仪,和打群架没有什么区别,弄出人命是常有的事。但这种游戏特别血腥,特别刺激,特别有吸引力,虽屡屡遭禁,却每每“春风吹又生”。为了使得这个人们又爱又恨的游戏益于身心,也为了改变“下贱的踢球人”的形象,人们创造了足球规则,增加了足球礼仪。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足球运动曾有遭人唾弃的历史

B.足球在西方一直颇受大众欢迎

C.规则和礼仪对足球运动很重要

D.足球运动面貌经历了巨大变化

解析 C。文段是一个分-总结构,一方面论述足球曾经是野蛮、危险的游戏,另一方面由于深受人们喜爱,这项运动屡禁不止。为了让人们参加足球运动的同时改变这种野蛮形象,人们增加了足球规则和足球礼仪。也就是说,增加足球规则和足球礼仪可以解决足球运动原来存在的问题,C项即是对主题句的同义替换,故本题答案为C。

例题7】(国考2014)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

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

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

解析 D。结论词“因此”引导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为重点句。第四句的引导词为“也就是说”,所以第三、四句为并列关系。两句话都是在强调解释:人们先利用监测台网监测到地震的纵波,然后争取在地震横波到达之前,通过无线电波向公众预警。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本题易错选C项,文段重点句的意思是通过“监测台网”探听纵波,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息,所以C选项仅仅提到“无线电波”是不准确的。

例题8】(国考2015)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的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长期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输入型成本将随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不断增高

B.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模式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C.国际市场价格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

D.要重视国际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解析 D。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为总说,强调了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后两个分句通过国际市场石油、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作解释说明。文段第一句为意在说明的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D。

三、细节理解题

例题9】(国考2013)页岩气燃料因价格便宜和洁净,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石油公司以及地质勘探和开采公司的重点研究目标。预计中国未动用的页岩气储量比普通天然气多10倍,比美国的储量还高。美国对页岩气的使用已走在了前面,一些专家表示,页岩气可能帮助美国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21世纪初,页岩气使用只占美国天然气总量的1%,而今天已占到25%,以后还可能再增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复制美国的过程。亚洲的地质情况与美洲有很大差别,而且每个国家开发页岩气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必须考虑诸如页岩中气的含量、施工成本、后勤保障,以及地质和地球化学等参数。

视频解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页岩气燃料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B.页岩气燃料开采时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大

C.地质条件决定了各国页岩气开发的独特性

D.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页岩气的开采投入

解析 C。A项错误,文段中只说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比美国的储量还高,没有说居世界第一位,属于主观臆断。B项错误,文段中并没有讨论页岩气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属于无中生有。C项正确,根据“然而”后的解释可以推出。D项错误,文段中说“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石油公司以及地质勘探和开采公司的重点研究目标”,并没有提及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页岩气的开采投入。

例题10】(国考2015)铁是所有有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海洋浮游植物必须要从海水中汲取铁质。海水中生成的铁通常很少,因此对于广大的海洋地区来说,铁的有限性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因此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尤其是对铁量较少的地区(如高纬度海域)来说,这种补给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视频解析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深海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是分解含铁悬浮质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中的铁主要来源于风尘输送

C.风尘输送的含铁物质对海洋浮游植物很重要

D.深海地区的铁主要以河流悬浮质的形式存在

解析 C。文段尾句指出风尘的输送对于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应C项。“深海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排除A项。B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高纬度海域”,而不是“低纬度地区”,排除。根据原文“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可知,D项说法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C。

课外随身听

·趣味音频

·开心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