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走进妙趣横生的气象世界(1)
不走寻常路——闪电是怎么走路的
星期天的早晨,凯凯早上醒来,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从天边传来,他发现窗外有点暗,他赶忙告诉妈妈:“天阴了,要下雨了。”妈妈笑着说:“不是要下雨了,是下雨了。”
突然间一道亮光在不远处闪现,随即听到一阵惊雷声,他马上退回卧室,扑到妈妈怀里:“妈妈我怕,好长的闪电,它是怎么来的?”他指着远处的闪电。只见远处正在闪烁着的闪电有的是非常明亮的白色,有的是粉红色,还有的是淡蓝色的亮线,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一棵主干曲折、枝杈纵横的大树。
妈妈说:“凯凯所说的闪电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
妈妈的话激发了凯凯的好奇心,“妈妈,闪电是怎么从天上来到地上的?它的形状好奇怪。”
闪电是正、负两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产生,积雨云通常会产生电荷,云朵下部分产生负电,上部分产生正电,同时还在地面产生正电荷,寸步不离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然而,空气不是良好的传导体,不能够为它们提供相遇的道路。然后,正电荷沿着树木、山丘以及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云层中的负电荷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终正、负电荷终于找到了途径连接在一起。正、负电荷相遇会发生反应,巨大的电流会沿着一条传送的途径从地面直向云涌去,闪电也便出现了。
闪电的行走道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线状闪电,也叫枝状闪电,以及片状闪电。线状闪电或枝状闪电是人们常见的一种闪电形状,体现为耀眼的光芒和很细的光线。整个闪电好像横向或向下悬挂的枝杈纵横的树枝,线状闪电的一个特征是携带有较大的电流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万安培,在少数情况下可达20万安培。这足以毁坏大树,引起火灾,甚至还会伤人。
片状闪电看起来像是在闪光。这种闪电经常在降水快要停止时出现,是一种较弱的放电现象,也有人认为是云内闪电被云滴遮挡而造成的散射光。
还有一种形状是球状闪电,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闪电形状。它出现的时候像一团火球,有时还像一朵很大的菊花。它约有篮球那么大,偶尔也会出现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大小。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道闪电的长度大约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左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另外,闪电的温度很高,从摄氏17,000度至28,000度不等,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闪电的高温使它周围的空气剧烈膨胀,导致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如果距离闪电近,听到的就是刺耳的爆炸声;如果距离闪电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
听完妈妈的讲述,凯凯问:“那刚刚的闪电距离我们有多远呢?”
妈妈说:“这个很简单,我们可以测量一下。”
凯凯摇摇头,“我们家里没有那么长的尺子,怎么测量啊?”
聪明的小读者,你知道如何测量吗?
奇趣小知识:
伴随闪电出现的是雷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用所得的秒数乘以340,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例如,在看到闪电3秒钟之后听到雷声,就用3×340米,答案是1020米,即可知道闪电距离你大约1020米。
借东风——风神的布口袋
到了收获季节,凯凯跟着爸爸到乡下帮助爷爷干活。在爸爸的帮助下,地里的各种农作物都收了回来,囤积在场院里。场院里放满了收割来的谷物,大都是和秸秆连在一起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打场之后开始扬场。打场是用滚石之类的工具将晒干的谷物反复滚、压、碾、打,使粮食与秸秆和粮糠分开。接下来就是扬场,借助风力将玉米和稻谷之类的农作物从泥沙和粮糠中分离出来。
爷爷抬头看了看树梢,说:“现在没有风,要等一下。”
迫不及待要看扬场的凯凯很不理解,他问:“爷爷,为什么现在不扬场,还要等一下?要等什么?”
爷爷笑了笑,“等风神来了,问神仙借点风。”
这引起了凯凯的兴趣,风还能够借?向谁借?他拉住爷爷要问个究竟。
爷爷口中的风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空气的水平运动。以能够直观看到的水流为例,在古代大诗人李白写了一句描写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水会流动,正是因为庐山香炉峰山上、山下水位差大,水从山上流下来时,就形成了壮观的瀑布景观。
风的形成和瀑布的形成原因有相似之处。瀑布是由于地势的高低不同而产生的水位差造成的。风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空气,同样也有压力的不同。由于空气压力有的高有的低,空气会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便产生了风。瀑布的形成需要“位差”,风的形成需要“压差”,没有“差”两者都不会产生。
凯凯听完后点点头,“你说的借风要怎么借?问谁借?”
爷爷继续说道: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不同,太阳的照射点不一样,由此造成的气压也就不一样。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于气压差能促使空气流动,产生大小不同的风。
和水流的速度快慢一样,风也有大、小之分。以水流为例,坡度较陡的地方水流就快,坡度较缓的地方水流就慢;风同样如此,压力差较大的地方风就大,压力差较小的地方风就小。同样,风也有方向,风速一般用米/秒来表示。
爷爷口中所谓的借风,是指利用温差所产生的风。傍晚由于没有阳光照射,温度相对中午要低,于是产生昼夜温差,使地表产生压力差,使空气对流,所以就产生了风。
果然,在天气凉爽下来之后,呼呼的风就刮起来了。爷爷和爸爸就忙了起来,爷爷是一把好手,半个小时之后,杂质与粮食就界限分明、各归各位了。上风头最远处的是体积较大重量最重的石块,再近一点的是重量较重的沙粒,再近一点的是饱满的粮食,更近一点的是较成实的粮食,后面是瘪秕的粮食,最后就是粮糠了。
奇趣小知识:
下面是一首风级歌,明白了之后就可以判断风的级别: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飘,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雷震子——雷公凿凿出的雷声
凯凯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封神榜》,看到雷震子左手拿雷公凿右手拿雷公锤出现在敌军面前,当锤击在凿上,立刻会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而凿体会发出和闪电类似的高温光芒,面对眼前这一幕,凯凯高兴得手舞足蹈。
他转过头对正在熨烫衣服的妈妈说:“妈妈,我要是有个雷公凿和雷公锤该有多好,看到坏人就用雷公凿凿出雷击倒他。”
妈妈笑了,问:“你知道那雷声是怎么出来的吗?”
凯凯回答说:“是雷公锤与雷公凿撞击时产生的。”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那只是神话故事,现实中可不是这样的。”
接下来,妈妈将关于雷的知识告诉了凯凯。
雷电是天气现象之一。前面提到闪电是雷雨云体内各部分之间或云体与地面之间,因带电性质不同形成很强的电场的放电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闪电行走的“道路”太狭窄而电流太多,这就导致闪电“道路”中存在的空气被烧得白热发光,并使周围空气受热而突然膨胀,其中云雾也会因为突然的高温而瞬间汽化膨胀,导致空气像被撕裂一般,从而发出巨大的声响——雷声。
由于产生雷声的地点不同,又可以将雷分为高空雷和落地雷。高空雷指在云体内部与云体之间产生,落地雷指在云地闪电中产生的雷。一般而言,落地雷的声音比较响,而且特别频繁,几乎每一秒钟都伴随着闪电。
除了高空雷和落地雷之外,还有一种低沉而持久的隆隆声,有点儿像推磨时发出的声响。人们常把它叫作“拉磨雷”。
关于雷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雷声是在高压电火花的作用下,由于空气和水分子分解而形成的爆炸瓦斯发生爆炸时所产生的声音。雷鸣的声音在最初的十分之几秒时间内,跟爆炸声波相同。这种爆炸波扩散的速度约为5000米/秒,在之后0.1~0.3秒钟,它就演变为普通声波。
关于高空雷和落地雷的特征:高空雷因为处于云中,在传播过程中被云多次反射,在爆炸波分解时,又产生许多频率不同的声波,它们互相干扰,使人们听起来感到声音较小。而落地雷产生的声音直接传到人的耳朵里,声音清脆,像爆炸声一样。
拉磨雷是长时间的闷雷。雷声被拖长是因为声波遇到山峰、建筑物或地面时,会产生反射。有的声波要经过多次反射。这多次反射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先后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听起来,就觉得雷声沉闷而悠长,有如拉磨之感。
听完了这一切,凯凯点点头:“原来雷声是这么来的,那雷声有没有危害呢?”
妈妈摇摇头说:“闪电对建筑物和人的危害最大,而雷声则不会对人产生危害。”
奇趣小知识:
常听人说雷声大雨点小,这是有条件的,谚语说“先雷后雨,等于没雨”,雷电主要形成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形成的一次雷阵雨一般只能持续1~2个小时。当你先听到雷声时,降雨区域很可能离你还远,还没等云飘到你的上空雨就结束了。
树神仙——大树也能预报天气
凯凯放学回到家里就忙开了,跑到爸爸的书房又是查找资料,又是测量又是计算的。
爸爸问:“凯凯,你忙什么呢?”
凯凯回答说:“老师布置了作业,让我们每人去了解一种大自然奇趣的现象,我们小组分到的是关于植物的,我在找资料呢。”
爸爸明白了,说:“我带你到外面去转转,说不定你就能够发现了。”
凯凯放下了资料,跟着爸爸到小区的花园去,走到一排柳树旁停住了。柳枝上缀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一阵微风拂过,枝条轻轻摆动,一片片叶子在枝头轻舞,像一叶叶扁舟在水中荡漾。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柳叶,回过头对凯凯说:“阴雨天气就要来了。”
凯凯问:“你怎么知道的?”
爸爸笑着说:“柳叶告诉我的!它可是会预报天气的!”
凯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柳叶真的能够预报天气吗?
在大自然中,很多植物都能够预报天气情况,柳树就是其中之一。柳叶的颜色正常是翠绿色的,如果发现柳叶变成白色,就预示着阴雨天气将会来临。柳树怎么会具有准确预报天气的能力呢?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非柳叶的颜色变白了,而是柳叶在阴雨天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这里问题又出现了,柳叶为何会在阴雨天气前反转过来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柳叶能预报天气的秘密是,柳树的叶子对湿度比较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柳叶就会萎缩,呈现卷曲状,将表层紧紧地包起来;而当空气湿度减小时,柳叶又会慢慢地展开。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在出远门之前,总是要看一下柳叶,如果柳叶没有改变颜色,短期内就不会下雨;如果柳叶变白,就预示着将会下雨。因此,民间有“柳树叶儿发白,天将阴雨”的说法。
其实,在大自然中除了柳叶之外,还有很多植物能够预测天气变化。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生长着一种很有趣的花。西双版纳的特殊地理位置,很容易突降暴雨。这种花能够准确预测暴风雨,当暴风雨将要来临时,便开放出大量的花朵,当地人根据它的这一特性,称呼它“风雨花”。风雨花又叫红玉帘、韭莲,它的叶子呈扁线形,很像韭菜的长叶,弯弯悬垂;鳞茎呈圆形,非常美丽。它春夏季开花,花为粉红色或玫瑰红色。
那么,风雨花为什么能够预报风雨呢?原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外界的大气压降低,天气闷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大,使风雨花贮藏养料的鳞茎产生大量促进开花的激素,促使它开放出许多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