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朝逸事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历经多次更迭,从夏到清,比较强盛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帝(“皇帝”是从嬴政开始的称呼,他称始皇)开始,至公元1911年清朝宣统皇帝被迫退位,在这2132年中,一共出现了有史可查的皇帝494人。
为了普及历史知识,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教授高明专门创作《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四字歌》,他写道:“中华民族,历史悠长。三皇五帝,传位禅让。夏建王朝,始立家邦。汤伐夏桀,灭夏建商。晋文秦穆,还有楚庄。战国七雄,彼此逞强。……”这首《四字歌》以四字为一句,共120句,480字,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用简洁的语言让人了解并记住了自夏朝建立至清朝灭亡,中国历史上数十个王朝兴亡更替的历史和人物。
滚滚历史红尘中,帝王将相、文人骚客、能臣治吏、枭雄悍将如同散落在苍茫夜空的星辰,或远或近,或明或暗。
1.“社稷”最初的含义是什么
北大社会学系举行重建30周年庆典时,用了这8个字做标题:社稷天下,会聚群英。我们看古装电视剧时,总是会听见“以江山社稷为重”的说法,从中可以知道“社稷”代指国家,可是,“社稷”的最初含义是什么呢?
“社”指土地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
相传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gōu)龙。发洪水的时候,句龙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规模是每丘住25户,称之为“社”,句龙死后,被奉为土神,也叫“社神”。
“稷”是农作物,指粟或黍属。此外,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社”“稷”合起来,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指代国家。譬如在《孟子·尽心下》中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再譬如在《毛遂自荐》中,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楚王说的社稷就是指楚国。
另外,古代皇帝和大臣所言的“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不过,这个代称一般在现代白话文中已经很少用了。
2.“三皇五帝”真有其人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岳庆平先生认为,三皇五帝的观念来源于我国先祖对宇宙系统的看法。古人认为,宇宙是由静态的天、地、人和动态的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古人发展出了三皇五帝的观念,即天皇、地皇、人皇和金帝、木帝、水帝、火帝、土帝。
那么,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具体指谁?中国古书上,人们常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不过对此在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仅汉代学者之间就有至少四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伏羲、女娲和神农;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燧人;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祝融;最后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伏羲、神农和共工。
关于“五帝”也有好几种不同说法,有的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的指少昊(少皞)、颛顼、帝喾、尧、舜;有的指黄帝、伏羲、神农、尧、舜;也有的指黄帝、颛顼、伏羲、少昊(少皞)、炎帝;还有的指黄帝、颛顼、帝喾、尧、少昊(少皞)。
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在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上古社会,部族之间不断兼并、融合。这些人物都是一些部落的首领,比如黄帝和炎帝共同打败蚩尤……后来被逐渐神化,成为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传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时代的大圣人,各有一些显著的功绩。
伏羲又称“庖羲”。据说他是位大发明家,“始作八封”“作结绳而为网罟”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
传说女娲的主要业绩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的努力,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
神农又称“神农氏”,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有着透明的肚子,可以看见各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因此他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的各种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他还教人们种植五谷、豢养家畜,使中国农业社会结构不断完善,神农氏的出现结束了一个时代。因以农业为主,他的部落被称为神农部落。
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各类文书记载很不一致。他们活动的时代可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会末期。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三皇五帝代表了我国远古社会的两个时代,三皇时期代表着从母系氏族转向父系氏族的时代,伏羲和神农是父系氏族的代表,女娲的存在则说明当时仍然有一些部落以女性为首领,即母系氏族仍未完全解体。五帝代表的时代则在三皇之后,夏朝之前的一段时期。
3.古代的“禅让”是怎样的制度
王汉昌曾经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禅让制研究——兼论原始政治的一些问题》的文章,文中指出:“古今史家对尧舜‘禅让’ 谈论得很多,但今天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问题。”
禅让制度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目前能见到最早关于尧舜禅让的文字记载是《尚书》。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经过长期考察后,就把联盟的首领位置让给舜。后来舜老了,用同样的方式,经过治水考验,选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而由于继承者是当政者的臣子,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因此,以“禅让”之名灭亡某一朝代,史书中也多表述为“篡”(如“王莽篡汉”)。
在中国古代,所谓禅让制时代,是指的“五帝”的时代,即尧舜禹的时代。禅让制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4.“皇帝”这一称谓的由来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号,就突显不出他的伟大,更不能让后代明白他的威仪,于是他召集了李斯和博士们商议改帝号之事。
丞相王绾禀奏:“三皇五帝的名称,是天下共主,实际上本身所占有的领土,不过方圆千里,而自商周称王后,才真正拥有天下,而且周维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认为王的称号最好。”
秦王嬴政不高兴地说:“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万世永传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内都已成为郡县,法令由中央统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所以陛下的功业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认为古有天皇、地皇、人皇,臣建议称泰皇。”
秦王嬴政一听,高兴地说:“泰皇仍与以前区分不出来,我看,去‘泰’ 留 ‘皇’,采上古 ‘帝’ 号,称 ‘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另追尊庄襄王为太上。”就这样,嬴政被称为“秦始皇帝”,通称“秦始皇”。
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皇帝”这一称号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皇帝”这个称号才被废止。
5.“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奉天”的意思是:遵照上天的旨意。《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有:“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邹衍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
一种说法认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诏书套语始自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自然少不了借用天命,其一举一动都说成是“奉天而行”,因此,他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其诏书大多也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
另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后期,《唐会要》卷十九“让黄帝庙”条记载:文敬太子李塬等人死后追封“奉天承运皇帝”之号,唐太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停废此制。
后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结尾。诏书以外,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云云。到了1912年,随着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终于终结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6.为什么称皇帝为“万岁”?它有什么来历
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是人们常用的颂词和祝福语。“万寿无疆”,是人们举杯痛饮时发出的欢呼语。西周金文中也有很多这类文字,它并不是对天子的赞颂,而是一种行文款式,凡铸鼎者皆可用。如“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表示的只是传之子孙后代,永远私有之意。而“万岁”一词,是这些颂词、祝福语的发展和简化。
“万岁”一词究竟在何时归帝王专用呢?史学界意见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属于皇帝的“万岁”,始于汉武帝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汉朝在皇帝以外也有使用“万岁”的情况。如汉朝礼仪规定,对皇太子亦可称万岁。当时皇族中还有以“万岁”为名的,汉和帝有一个弟弟就叫“刘万岁”。从汉到唐,对人臣称“万岁”的事例,也是不绝于书,不胜枚举的。到了宋朝,“万岁”之称人臣不能用。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讷,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吁万岁”,被人告发,杖责而死。可见,到宋朝,除了皇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称“万岁”。
至于“万万岁”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直觉得扫兴。这时,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听后兴高采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7.何谓三宫,何谓六院,何谓七十二妃子
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语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是指诸侯夫人所住的地方,而皇帝后妃所住的地方叫“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的地方,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后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为“三宫”。
“六院”作六苑,是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片照青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明以后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七十二嫔妃”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人数要远远多于七十二位。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的说法,但据历史记载,晋武帝后宫佳丽就有一万人之多。
唐代以贵、淑、德、贤四妃为夫人,后宫设立六局二十四司,共一百九十人,还有女史十人。这些都是有品级的,无品级的宫女人数相当多。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仅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即有宫女四万人,可见唐玄宗的宫女是超过四万人的,而当时唐朝的总人口也就五千来万,几乎相当于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员总数还多。
8.龙袍上到底绣有几条龙
古人认为,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而五在阳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有调和之意。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贵又调和,无比吉祥,实在是帝王最恰当的象征。因此,很多传说都说皇帝的龙袍上面绣有九条龙,那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大连现代博物馆与北京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过一次《清代帝王生活侧影展》。在众多展品中,一件嘉庆帝的龙袍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人们在现场展示的嘉庆帝龙袍上,怎么数都只有八条龙。有民间说法称,皇帝可以算上一条龙,可是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否定了这一说法。
龙袍上确实有九条龙,有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如此从前后看去都有五条龙,隐含九五之尊之意。第九条龙绣在衣襟里面,除非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所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也正好符合九五之数。
龙袍上除绣有九条主龙外,在云领、腰部、袖口上也绣有体态较小的龙纹。而龙袍下摆斜排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则称为“水脚”,在水脚上还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宝物,称之为“海水江涯”,不仅象征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同时也隐喻着“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
9.皇帝的坟墓从什么时候开始叫“陵”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计了黄帝陵广场,此广场大气、庄严、神圣,为祭祀黄帝和前来旅行的游客提供了方便。众所周知,黄帝陵就是黄帝的坟墓,而历史上的皇帝的坟墓都叫作“陵”。
其实,君主的坟墓不是一开始就被称作“陵”的。《尚书·商书·太甲上》上记载:“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其中,“桐”便是汤的墓地。直到春秋时期,很多君王的墓地仍然不叫“陵”,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城东南角,自古至今,皆称其为“秦穆公墓”,未见称陵。
中国帝王的坟墓被称为“陵”大概从战国中期以后开始,《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经营寿陵。《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孝文王葬寿陵。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加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后来,这也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地位的称谓。很多生前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因为其子孙当了皇帝,其坟墓也被追加为“陵”,例如,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夺权后,追谥他的祖父司马懿为太祖宣皇帝,并将司马懿坟墓称为“高原陵”。
10.古代封禅大典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仪式,帝王通常在哪里封禅
在“封禅”一词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是一种祭祀仪式,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祇的一种活动,其中在泰山举行的封禅仪式最多。据《史记》记载,秦朝以前有72位皇帝在泰山进行过封禅活动。沿至秦汉,封禅成了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仪礼臻于完善;明清两代,虽然不叫封禅,帝王们也礼祀泰山,或派遣官员代为祭祀,或亲自登山拜祭。
那么,帝王们为什么选择泰山封禅,而不是其他高山呢?
第一,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其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龙山文化充分说明泰山一带是在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活的地理依托,他们形成了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泰山渐渐被人们神化;第二,古人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赐,从而产生神秘崇拜。泰山居住着太昊少昊部落,其“昊”字既是天上有日的含义,太昊少昊也被尊为太阳神。为了让天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敬仰和祈祷,高山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当时的人们活动范围有限,在他们的活动区域中,泰山是最高的山。
所以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地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要借泰山的名气了,久而久之使泰山祭天的作用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十分重视的大事之一。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带随行万余人到泰山下东方设坛,举行一次封礼祭天。坛宽1丈2尺,高9尺,下埋玉牒书,设坛三层,四周为青、赤、白、黑、黄五帝坛,杀白鹿、猪、白牦牛等作祭品,用江淮一带所产的一茅三脊草为神籍,以五色土益杂封,满山放置奇兽珍禽,以示祥瑞。
封禅大典每朝每代皆有不同,但相同的一点是规模浩大。宋真宗封泰山仅仪仗就有1600人,山脚至山顶两步一人。
11.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垂帘听政”的人吗
垂帘听政简称“垂帘”,是指封建时代由女后辅佐幼主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女后归政叫“撤帘”。女性临朝听政要垂帘,缘于古代女子的特殊身份及地位。古代女子必须恪守封建礼法,注意一言一行。她们平常不便抛头露面,严格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更是必须要遵守这些封建制度对女性的特殊要求,不能轻易让男子窥见。因此在辅佐幼主处理朝政时,需要在殿上宝座前用帘子遮隔,实行“垂帘听政”。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47年,是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她并不是唯一一个“垂帘听政”的人。最早实行“垂帘听政”的人,要数战国时期的赵太后。战国时期诸侯王去世后,如果继位者年纪幼小,可以由其母亲辅政。赵太后听从触龙的讽谏,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求得齐军帮助,解了赵国之危。
汉朝的吕太后是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刘邦称帝后,立吕雉为皇后,在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吕后起了很大作用。刘邦死后,惠帝年少,吕后怕功臣不服,代掌朝政。她对旁余势力残忍加害,铲除异己。惠帝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惠帝刘盈抑郁病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掌握朝政大权多年。
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位垂帘听政的皇后,如东汉的窦太后和邓太后,北魏的冯太后,等等。其中有一位太后从垂帘听政直接篡位为皇,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而慈禧太后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
12.为什么皇帝自称“朕”“寡人”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中说:“朕,身也。”即“我的”的意思,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例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回朕车以复路兮。”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成为皇帝专用自称。
例如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割据局面出现,曹操虽然也是魏的君主(魏王),但汉献帝仍然在位(汉朝名存实亡),魏王曹操也只自称“孤”或“本王”,没有自称“朕”,因为他没有称帝;而毫无实权的汉献帝却可自称“朕”,因为他是皇帝。这个称谓从秦开始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
“寡人”这个称号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据说是表示自谦之意,又或者是有无上的权力而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所以皇帝常常自称“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