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始章(2)
一次,有位大臣建议皇宫建一个露台,文帝叫来工匠,先进行一番预算,预算结果需要百两黄金。文帝感慨道:“这百两黄金,就是十户中等家庭合在一起的产业了。我奉守先帝的教化,经常担心自己的做法会不会有辱先帝的名声。浪费钱财的事情,最不能做。这个露台,不修也罢。”然后,他便废止了这个修露台的计划。
平日里,文帝穿衣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衣服的布料也是材质较差的,即使是他最宠爱的一位妃子,他也要求不能穿拖地的裙子。宫中的帐幔一类物品,一律不能有花纹锦绣。即使在修建先王坟墓时,也让人一律用瓦器,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要给官僚贵族做一个榜样——“以示敦朴,为天下先”。苛刻自己,却施恩百姓,所以百姓自然称颂文帝的德行,赞美他的功德。
文帝不仅在生前简朴,在死前处理丧事这个问题上,他依然遵循自己的准则。他怕国家为了自己的丧事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所以就提前立下遗诏:“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
意思就是说,在文帝看来,天下万物诞生后没有一个不死的。既然死是天地间的常理,生命的自然结果,所以也不必过分哀痛。当今的风俗是人们畏惧死亡,在死后要厚葬以至于破产,服重孝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对百姓没有什么贡献,所以不应该让百姓长期为自己穿孝服。让百姓家里不能正常饮食起居,不能做正常祭祀,这样也是一种罪孽。
因为在古代,君王驾崩以后,大臣、老百姓均要为君王穿孝服,表现哀痛之意,且为时不短。在汉文帝看来,这就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举动,所以在遗诏中希望大臣、百姓不要为自己那样做。
文帝在遗诏中说,在自己死后,可以让大臣和百姓服孝三天,即可除下孝服,恢复正常生活。不要禁止老百姓婚丧嫁娶、祭礼、饮酒、食肉等;参加丧礼的也不要光着脚;孝服的带子不要超过三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要在车驾、兵器上缠孝布;不要命令男女民众来宫中啼哭。他还说,待自己驾崩以后,要将宫中夫人以下的宫女都放回自己家,不要让她们待在宫中,寂寞终老。一份简简单单的遗诏,透露着文帝高尚的德行和修养,他因为有着这样的修养,所以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在历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美名。
对齐家修身的人来说,德行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品质。无论是君王贵族还是平常百姓,德行都非常重要。德行是一切修身的开始,也是一切品质坚实的基础。纵观古今,对大多数成功者来说,德行都是其成功的要诀之一。
海纳百川,常怀恻隐之心
【原典】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惠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释评】在儒家的学术思想当中,仁被当做是核心理念。仁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伦理关系,古人赋予“仁”这个字至深至广的含义,单从“仁”这个字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伦理含义。古代儒家学者劝告统治者,想要得到百姓的信服,就必须实施仁政。意思就是说,要对老百姓怀有恻隐之心,理解百姓的苦楚,体会百姓最实际的需要。也就是说,要心怀百姓,胸怀天下。
仁的含义本来就包含广泛,可以说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仁德之人,常常能够理解仁爱之心的具体含义。其实,仁德并不是表面上刻意表现出爱护民众,怀有仁爱恻隐之心的人,常常可以使百姓不自觉地亲近他们。《尚书》中所说的:“大禹施行德政,在位期间,连鸟兽鱼鳖也不受侵扰地愉快生存”,这才是真正恻隐仁爱的表现。
《孟子·梁惠王》中梁惠王说:“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梁惠王看到有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询问牛的用途,牵牛的人回答是要把牛拿去做祭祀用品。梁惠王说:“把牛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牛因为要成为祭祀用品而颤抖的样子。”孟子对梁惠王说:“大王您的恻隐之心都可以同情一头做祭祀品的牛,就更不要说百姓了。”孟子在劝说梁惠王用恻隐之心同情百姓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告诉他恻隐之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恻隐之心是一种不忍心,是一种仁的表现。
对统治者来说,对百姓怀有恻隐之心,就是一个仁君;对普通人来说,对别人怀有恻隐之心,就是一种爱心。君王的恻隐之心可以得到百姓的感激;普通人的恻隐之心,则会让自己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因在国内遭到陷害,不得不逃到国外避难。他逃到曹国的时候,曹国国君听说重耳的肋骨异于常人,于是就趁着他洗澡的时候在外面偷偷观察,希望能够验证这个传说。当时,曹国的两位大臣叔瞻和釐复羁都在场。
叔瞻对国君说:“重耳并不是普通平庸的人,如果知道我们在外面偷偷观察他的事情,等他回国以后一定不会放过我们曹国。不如趁他现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将他杀掉算了。”
曹国国君觉得这件事情被重耳知道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使知道的话,将重耳除掉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一时也没有说什么。
在一边的釐复羁听完这话后默不作声。回到家以后,他的夫人看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问道:“朝中出了什么事情,让你的脸色这么难看?”
釐复羁说:“今天国君做了一件侮辱公子重耳的事情,我觉得灾祸就要降临到曹国了。叔瞻说要杀掉重耳,也许国君会采纳他的意见。”接着他将国君为了验证重耳肋骨是不是有异于常人,而偷看他洗澡的事情对夫人说了。他的夫人感慨道:“我看,你应该派人带着礼物去和重耳道歉,并劝告重耳速速离开曹国。”
釐复羁采纳了夫人的意见,派人带着黄金、宝物与食物和一封信悄悄地来到重耳的住处。重耳非常感动,收下了食物,把贵重物品退回,并请来人转达自己对釐复羁的感激之情。没过几天,重耳就离开了曹国,来到楚国,不久又漂泊到秦国,基于晋献公与秦穆公的良好关系,秦国君臣经过商量之后,全体同意助重耳返回国土,并帮助重耳顺利地登上了王位。
果然,重耳登基后就派兵进攻曹国。首先就找到了叔瞻,并处决了他。重耳想让人明白的是,对一个落魄人的不尊重和蓄意谋害,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下场。接着他又派人找到了釐复羁,并对他说:“你当年对待我的恩情,我一直都没有忘记,现在我们就要攻打曹国了,希望你在你居住的村子前做一个记号,我们的军队绝对不会踏进你村子半步,也不会伤害你村子里的任何一个人。”曹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纷纷赶到了釐复羁的村子来躲避灾祸。而釐复羁本人也因为当年怀有的恻隐之心幸免于难。
有恻隐之心常常会让人感觉到亲切,这样的亲切常常是获得人心的重要基础。残暴严酷、自私自利、丝毫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最终失去的不只是自己的所有,还有人心。
行事果断,处事公正
【原典】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释评】仁义常常被人们放到一起说,“仁”是指人与人的亲和关系,“义”则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义是要求人们行事要符合公正这个标准,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义的标准。对领导阶层或者是统治者来说,衡量他们义的标准就是——办事是否公正,赏罚是否分明。
只有真正地做到赏罚分明的社会,才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争相建功立业,使国家或社会在整体上兴旺发达。
只有按照真理去判断和处理事务,才能真正地体现仁义。行事果敢,处事公正,赏罚分明,以身作则,对领导阶层或者是统治阶层来说,真正地起到表率作用,才能真正地将“义”这个字的含义发挥到最大。
古代有很多人懂得“义”这个字的深刻含义,无论是行事还是做人,都力求果断公正,为人们树立了光辉形象的同时,也让人们真正地明白了大义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因为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晋文公说:“职大小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给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
晋文公爱惜李离,于是就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
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隐情,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他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李离的行为可谓刚正不阿,但是很多人对此可能都不理解。君王都已经原谅了他的过错,他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呢?然而,这样做恰恰是因为李离把义字看得很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法官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惩罚。晋文公要宽恕李离,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在李离看来,如果自己原谅了自己的过错,再坐这个法官的位置就失去了公信力。刎颈自杀,换来的是公正和果断的美名,自己做了一个这样的表率,也为晋文公执行法令的公正度和可信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李离在晋文公的劝说下,轻易地躲过了这次灾难,性命可以保住,但是国家的法律信誉和个人信誉必将丧失。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
汉武帝有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叫做汲黯,他曾经批评汉武帝说:“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
但是那时汉武帝不为所动,他说:“哪一个朝代都有很多人才,杀是杀不光的。只要主子能够用自己的慧眼辨识人才,又怎么怕天下没有人才?”
但是在年老时,汉武帝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过错,为了进行自我批评,汉武帝向天下发布了一个《轮台罪己诏》,在这封诏书里他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汉武帝作为一个皇帝,首开“罪己”先河,错而能改、爱憎分明。这样的精神实在值得人敬佩,就因为他写了这样的诏书,使后世的明君都纷纷效仿他,犯了什么大错就公开向天下人认错。
汉武帝的一纸“罪诏”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功过做了一个公正的评价。谁人能不犯错误?犯错本来是人之常情。无论是谁,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管是自己的错误还是别人的错误,都必须做到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惩罚别人,做到果断,惩罚自己,也一样要果断。不能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来对待。只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和果断,才能建立牢不可破的信誉度,成就大事。
藏锋敛锐,以礼待人
【原典】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
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释评】自古“礼”就是规范道德和行为的准则,无论是小到一个家庭还是大到一个国家,每个人言行都需要涉及到礼。国家、团体因为有了礼,才有了规范,小家庭因为有了礼,才有了和睦和亲切感。人们的安居乐业离不开礼,家人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礼,可见礼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尊礼,大到朝野上下的领导,小到平民百姓,动静视听,进退休止,都能遵照礼去做,社会生活自然可以井然有序地展开,人们的关系才能和谐融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礼”这个字的本意也就是人伦道德规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如果人人能按照人伦道德规范去做,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产生放荡怪癖、邪恶腐败的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