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名人·美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文天祥家书(1)

狱中家书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斋先生以诗礼起门户,吾与汝生父及汝叔同产三人。前辈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吾与汝生父俱以科第通显,汝叔亦致簪缨,使家门无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道也。不幸宋遭阳九,庙社沦亡。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长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乱离,寻闻已矣;道生,汝兄也,以病没于惠之郡治,汝所见也。呜呼,痛哉!吾在潮阳闻道生之祸,哭于庭,复哭于庙,即作家书报汝生父,以汝为吾嗣。兄弟之子曰犹子,吾子必汝,义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及吾陷败,居北营中,汝生父书自惠阳来曰:“陞子宜为嗣,谨奉潮阳之命。”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传》云:“不孝,无后为大。”吾虽孤孑于世,然吾革斋之子,汝革斋之孙,吾得汝为嗣,不为无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汝性质闿爽,志气不暴,必能以学问世吾家。吾为汝父,不得面日训汝诲汝,汝于六经,其专治《春秋》,观圣人笔削褒贬,轻重内外,而得其说,以为立身行己之本。识圣人之志,则能继吾志矣。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礼》:“狐死正邱首。”吾虽死万里之外,岂顷刻而忘南向哉!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亲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岁辛巳元日书于燕狱中。

【译文】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书付嗣子陞儿:

你祖父革斋先生以读书起家,我和你的生父及你叔父三人都是他所生。前辈们说:兄弟当初本是一个人的身子。我和你生父都是由科举考试而官位显贵的,你叔父也做了官。如果家中不出意外之事,兄弟之间会互相保护,都爱惜好先人留给我们的身体终老于家中,这是人之常情。不幸的是宋王朝遭受灾祸,宗庙社稷沦丧灭亡了。我因为位居宋朝将相的显位,道义上不能不为国献身;你的生父和叔父姑且保住身体以保全宗族的延续。是忠是孝,各行其志吧。

我的两个儿子,大的叫道生,小的叫佛生。佛生在战乱中走失,不久听说已死了。道生是你的哥哥,因病死于惠州州府,你是亲眼见到的。唉!多么令人悲痛啊!我在潮阳听到道生的噩耗,在庭院中哭,在家庙里又哭,马上给你的生父写信告诉他,把你作为我的嗣子。兄弟的儿子叫作犹子。我的嗣子一定是你,道义因此而出,我心因此而安,祖宗因此得以祭祀,鬼神因此才有凭依。当我兵败被俘,拘留北兵营中,你生父从惠阳寄信来说:“陞儿适合作您的嗣子,我恭谨地遵照你在潮阳的意思办。”后来他来广州和我作死别,又重申这话。经典上说:不孝的最大罪责就是无后嗣。我虽然在世上孤单,无依无靠,但我是革斋先生的儿子,你是革斋先生的孙子,我有你作嗣子,就不算无后嗣了。我献身于国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名,全靠这件事了。

你本性乐观直爽,意志心气都平和,将来一定能够凭你的知识才能继承我家的家业。我身为你父,不能每天亲自训导、教诲你。你在学习“六经”的时候,要特别专心研究《春秋》。考究其中所记载和所删除的内容,所褒扬和贬损的人事,所轻视或重视的东西以及内外的分置,求得其中的学说,把它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认识到圣人的志向,就能够继承我的意志了。我是被囚之人,想自杀都办不到,现在还不知道死在哪天呢?《礼记》说:狐狸死的时候一定要把头向着巢穴所在的山丘。我即使死在距离家乡万里之外,怎会有片刻时光忘记向着南方呢?我的一切意念都已倾注在你身上,如果死后有神明存在,一定只享受你的祭品。仁德之人侍奉父母,对待死者就像对待生者,对待亡者就像对待生者,你要记住啊。辛巳岁正月初一日书于燕山狱中。

【题解】

本篇是文天祥在狱中写给继子文升的家书。在这封家书中,作者向文升简要介绍了家世概况以及文升过继为己子的经过。并告诫文升好好做人,继承自己的遗志。信的最后,文天祥还谈到,“我即使死在距离家乡万里之外,哪有一时一刻忘记向着南方呢!”表达了作者忠贞不贰的志节。据史书记载,文天祥临刑前,问围观的百姓,孰为南北,然后面南再拜而从容就义。

文天祥小传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宝祐四年(1256)进士。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佑二年(1276)正月,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初一抵达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梦炎、受元朝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先后向他劝降,都被拒绝。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今北京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一说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就义,年四十七。文天祥的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他与张世杰、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元朝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攻到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年,元军将贾似道13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两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