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桓公卷第四(起八年尽十八年)(1)

桓公八年

(公元前七百零四年)

经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译文】

桓公八年春天,正月己卯日举行冬祭。

传烝,冬事也。春兴之,志不时也。

【译文】

烝是冬天的事,春天举行,记载它是因为违背了时令。

经天王使家父来聘。

【译文】

天子派家父来鲁国访问。

经夏,五月,丁丑,烝。

【译文】

夏天五月丁丑日,举行冬祭。

传烝,冬事也。春夏兴之,黩祀也,志不敬也。

【译文】

烝是冬季的事。春夏两季举行,是滥用祭祀。记载这轻慢不敬的祭祀。

经秋,伐邾。

【译文】

秋天,攻伐邾国。

经冬,十月,雨雪。

【译文】

冬天,十月,下雪。

经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译文】

祭公来鲁国,又到纪国迎接王后。

传其不言使焉何也?不正,其以宗庙之大事,即谋于我,故弗与使也。遂,继事之辞也。其曰遂逆王后,故略之也。或曰天子无外,王命之则成矣。

【译文】

为什么不称使臣?他做的不对,他拿宗庙继主之类的事,前来和我们鲁国商量,所以不称他使臣。遂是连接词,记“遂迎王后”,所以省略“使”字。有的说,对天子来说,没内外之分,天子一命令就成了。

桓公九年

(公元前七百零三年)

经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译文】

九年,春天,纪国的季姜出嫁到王都。

传为之中者,归之也。

【译文】

鲁为天子主婚,纪女出嫁。

经夏,四月。

【译文】

夏季,四月。

经秋,七月。

【译文】

秋季,七月。

经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译文】

冬季,曹桓公派太子射姑朝见鲁桓公。

传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使世子伉诸侯之礼而来朝,曹伯失正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内为失正矣。内失正,曹伯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则是故命也。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译文】

朝见不能说使派,说使派是不对的。派太子违背诸侯之礼来朝见鲁君,这是曹伯失礼了。诸侯相见叫朝。用招待父亲的礼节招待儿子,鲁国就失礼了。鲁国失礼,曹伯失礼,世子可以停止朝见。这就是命令。尸子云:“停止朝见,多方面合于礼”。

桓公十年

(公元前七百零二年)

经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译文】

桓公十年,春季,周历正月,庚申日曹桓公去世。

传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终生之卒也。

【译文】

鲁桓公没有得到周王命封,这里为什么提周王呢?是为在曹伯死时正治他的罪。

经夏,五月,葬曹桓公。

【译文】

夏季,五月,安葬曹桓公。

经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译文】

秋天,桓公要在桃丘会见卫侯,没能会见。

传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

【译文】

弗遇,表示心意不合。弗是内动词。

经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译文】

冬季,十二月丙午日,齐侯、卫侯、郑伯领兵到郎地跟鲁国作战。

传来战者,前定之战也。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者,为内讳也。

【译文】

记“来战”,表示先前已定下作战的地点。对鲁国不说战,说战就是鲁败了。不提桓公,是因为鲁国败了。不说及,也是避讳说鲁国失败。

桓公十有一年

(公元前七百零一年)

经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译文】

十一年春季,正月,齐国、卫国和郑国在恶曹会盟。

经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译文】

夏季,五月,癸未日,郑庄公去世。

经秋,七月,葬郑庄公。

【译文】

秋,七月,安葬郑庄公。

经九月,宋人执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

【译文】

九月,宋国逮住祭仲。公子突回到郑国。郑太子忽跑到卫国。

传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贬之也。曰突,贱之也。曰归,易辞也。祭仲易其事,权在祭仲也。死君难,臣道也。今立恶而黜正,恶祭仲也。郑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国也。

【译文】

宋人是指宋国国君。为什么称他宋人,是为贬抑他。公子突回到郑国。叫他突,是轻视他。说回国,表示很容易的意思。是大夫祭仲让这件事轻而易举,决定权在祭仲。为君难而死,是臣子应该做的。如今立了坏人而废除了应立的人,坏在祭仲。郑忽跑到卫国。郑忽是太子忽。称他名,因为他失去了国家。

经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译文】

鲁国的柔跟宋公陈侯、蔡叔在折地会盟。

传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译文】

柔是什么人?是鲁国没任命加封的大夫。

经公会宋公于夫钟。

【译文】

桓公和宋公在夫钟会见。

经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译文】

冬天,十二月,桓公和宋公在阚地会见。

桓公十二年

(公元前七百年)

经十有二年,春,正月。

【译文】

十二年,春,正月。

经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曲池。

【译文】

夏季,六月壬寅日,桓公和纪侯、莒子在曲池会盟。

经秋,七月,丁亥,公会宋人、燕人、盟于穀丘。

【译文】

秋季,七月丁亥日,桓公会见宋公、燕人,在穀丘结盟。

经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译文】

八月壬辰日,陈厉公去世。

经公会宋公于虚。

【译文】

桓公和宋公在虚地会见。

经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译文】

冬季,十一月,桓公和宋公在龟地会见。

经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译文】

十一月丙戌日,桓公和郑伯在武父会盟。

经丙戌,卫侯晋卒。

【译文】

十一月丙戌日,卫宣公去世。

经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译文】

十二月,鲁国军队和郑国军队攻打宋国,丁未日,在宋作战。

传非所与伐战也。不言与郑战,耻不和也。于伐与战,败也。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

【译文】

不该和郑国一起出战。不提跟郑国一起战于宋,是耻于两国联而不和。在这次伐宋之战中,鲁国败了。忌讳说鲁国失败,就记下可以说得出的“战于宋”。

桓公十三年

(公元前六百九十九年)

经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译文】

十三年,春天,周历二月,桓公会盟纪侯、郑伯。己巳日,跟齐侯、宋公、卫侯、燕人作战。齐、宋、卫、燕四国大败。

传其言及者,由内及之也。其曰战者,由外言之也。战称人,败称师,重众也。其不地,于纪也。

【译文】

用及字,是说鲁国跟某国怎么样。用战字,是强调匹敌的对方。提作战称卫人、燕人,提失败称卫师、燕师,这是反覆称呼民众。不记作战地点,是因为在鲁国自己境内。

经三月,葬卫宣公。

【译文】

三月,安葬卫宣公。

经夏,大水。

【译文】

夏季发大水。

经秋,七月。

【译文】

秋季,七月。

经冬,十月。

【译文】

冬季,十月。

桓公十四年

(公元前六百九十八年)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译文】

十四年,春,正月,桓公在曹国跟郑伯会见。

经无冰。

传无冰,时燠也。

【译文】

没有冰,是因为季节变暖了。

经夏,五,郑伯使其弟御来盟。

【译文】

夏季,五月,郑伯派他的弟弟来和鲁国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