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人·虚(3)
为什么胖是先从肚子开始呢?如果用西医的观点来解释,是因为腹部的组织最疏松,脂肪在这里最容易囤积。那为什么肌肉会松弛呢?通俗地讲就是人老了。不过,用中医的解释更加合理,因为“脾主肌肉”,只要脾气一虚,它所主的肌肉就会变得不紧致。腹部的肌肉不像腿部、胳膊上的肌肉,我们每天都会用到,而每天做腹肌锻炼的人很少,腹部因此是锻炼得最少的部位,所以一旦脾气虚了,人体最先松弛的就是腹部。
我们先看看孩子,越小的孩子,肚子越大,他们的小肚子总是向外膨出的。其实那么小的孩子,腹腔里没什么脂肪可以导致腹部膨出,膨出的其实是腹腔的内脏。
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既然是后天的,那孩子在出生之后,他的脾就需要一个逐渐变得强健的过程。孩子的内脏之所以会膨出,是因为他的脾气还没足够强壮,脾气所主的肌肉因此而松弛,才会无力束缚内脏,导致腹部膨成个大肚子。
如果这个孩子还有疳积,他的肚子就会更大,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肚皮上面的青筋。但是除了肚子大,孩子身上却很消瘦,给人“细脖子、大脑壳”的感觉,这是孩子喂养不好时经常出现的问题。那孩子为什么会得疳积呢?这也和孩子的脾气有关。
得了疳积的孩子一般都是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胃口很差、大便不成形,多见于1~5岁的孩子。起因就是父母不会喂养,或者是因为急性肠道感染转为慢性,变成了慢性腹泻,总之是把本身原本就不强壮的脾气给损伤了,因为脾气虚而疳积严重。疳积越严重,孩子的小肚子就越鼓。因为疳积越严重,能统摄住肌肉的脾气也就越虚。要想让孩子改变“细脖子、大脑壳”的样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健脾。
中医有个针对这种孩子的好方子,也有成药,叫“启脾丸”,里面除了人参、白术、茯苓这三味经典的健脾药外,其余的都是像陈皮、山药、莲子、山楂、麦芽这些药食两用的药物,所以孩子很爱吃,最适合他们长期服用,以强健还很稚嫩的脾气。
我有一个同事,她家孩子从小就特爱感冒,小脸总是黄黄的,头发都打绺,典型的脾气虚。后来她知道了这种药,经常给孩子吃,结果小黄脸吃得红扑扑的,她那个小区的家长们都趋之若鹜地找这种药。但是要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大便干,使用这味药就要慎重,因为里面有人参、白术这些性质比较温燥的健脾药,有胃火的孩子吃了会上火。
至于成年人,道理也是一样的。中医讲,“人过四十,阳气过半”,意思是人过了40岁,阳气就要衰减一半。阳气本身就是火力,就是功能,这就像一辆开了30万公里的汽车,功能肯定不如刚买的时候,火力肯定也会递减。这是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不是到了40岁才突然出现,只是到了40岁前后,症状最明显,这个时候也是肚子上的“游泳圈”开始出现的时候。
有人说这是因为生完孩子后,肌肉松弛导致的,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首先,生孩子虽然是人体的自然过程,但也是母体的一次元气损伤。女性生育完之后,脾气确实会有所损减,如果没及时调养好,本身可以束缚住腹腔脏器的肌肉就会变得无力,“游泳圈”就更容易出现了。
但并不是每个处于该年龄段的女性都会长“游泳圈”,比如体质很强壮的,或者原来就是运动员,生了孩子之后没停止锻炼的。你肯定会说她们的肌肉力量强,而肌肉力量强的人,首先肯定不是脾虚的人,肯定不会动不动就觉得疲劳,肯定没有夏天怕热、冬天怕冷的问题,也不会动不动就消化不良。所以,如果你想减掉小肚子、去掉“游泳圈”,不能单纯地去节食减肥,也不能单纯地去练肌肉,而是要兼顾到健脾、补脾。
足三里这个穴位可能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可以帮助你把吃进去的食物转为营养物质,不至于以脂肪的形式停留在体内的穴位,是健脾的要穴。对于因为脾气虚而发胖的人,这个穴位是要经常按摩的。同时,如果你确实吃得很多,食欲总是很旺盛的话,还有一个“止饿穴”,即内庭穴,就在第二个脚指头缝上,捏的时候可以上下一起捏,按摩三五分钟。如果你只是单纯地老想吃,胃口特别旺的话,这个穴位可以帮你控制食欲。
脾虚的人不仅胖,而且大便不是干、就是稀,别看肚子上的肉厚,但一点儿也不能御寒,稍微着凉可能就腹泻了,这就是典型的脾气虚。对他们来说,揉腹也是一种健脾办法,既能治疗便秘,又能治疗腹泻。脾虚的人每天晚上都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揉20分钟。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敲打带脉,带脉就在腰带所在的那个位置。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是纵向的,唯独带脉是横向的,它的作用就是“约束诸脉”,当然也能约束脾经,对健脾有益,所以,敲击带脉等于是在鼓舞脾气。你可以去试一试,这种方法能通便。持之以恒的话,还可以帮助你减肥。
女人变成“黄脸婆”的内幕
中医给五脏赋予了不同的“职称”,其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两个脏腑是我们健康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先天之本”中有与生俱来的、不能改变的基因问题,比如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抽烟,但活到80多岁,也不会得肺癌。有的人虽然不抽烟,生活也特别讲究,不到50岁就发现得肺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命定的。而中医说的脾气强弱,却是我们自己可以左右的,而且脾气这个“后天之本”也恰恰是中国人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可以说,健康是“成也脾气,败也脾气”。
先说“成也脾气”。
我们常说一个人只要嘴壮、胃口好,就说明他脾气不虚。这种情况下,即便得了重病,即便上了年纪,他的寿命也有保证。
举个例子,两个人虽然患同样的疾病,但一个能自己吃饭,一个靠输液、打点滴,他们的结局会有天壤之别。能吃饭的,身体肯定恢复得好;靠输液的,即便营养补充得很及时、很全面,但也难逃病情恶化的命运。为什么?胃口好不是单纯地保证了营养的摄入,更重要的是,胃口好是脾气不虚的一个标志!至少说明这个人有不错的抵抗力、不错的脏腑功能。如果失去了这些,即便你营养补充得再充分,身体也没有能力吸收营养,所以会最终不治。因为中医里的脾气指的不只是简单的消化系统,还包括了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是多系统的一个功能组合。脾气强健,就意味着这些系统都在正常地行使功能,健康自然有了保证。
再说“败也脾气”。
中国人评价一个女人年老色衰时,喜欢用“黄脸婆”做比喻,而女人衰老的典型表现也是从面色变得萎黄、没有光泽开始。那为什么会是“黄脸婆”而不是“白脸婆”呢?这还是和脾气有关。
中医的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脾为黄,肾为黑,心为红,肺为白,肝为青。在面色上,我们最常见的病色是黄色和黑色,但从健康向疾病演变的过程中,黄色是个“分水岭”,黑色往往已经不治。
大家可能看过张艺谋拍的《山楂树之恋》,其中的男主角最后因为血液病病危,躺在床上,气若游丝,面色是那种瘆人的黑,这是很符合医理的。黑色是五色中颜色最深的,中医讲,黑是肾对应的颜色,只有肾虚到极致时,人的面色才会显现出黑色。一旦出现黑色,就像《黄帝内经》评价的一样:“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有报道说,经常吃泻药,比如大黄、决明子之类的人,其大肠黏膜会变成黑色,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黑肠病”,很多人看到这些照片后再也不敢吃泻药了。事实上,任何一个器官,只要你长期、过度地使用,颜色都会加深,肠黏膜变黑就是因为过度排便导致的。再比如皮肤的“过度使用”,就是指每天风吹日晒,总是在户外劳作的人,皮肤肯定比经常待在办公室的人要黯淡、粗糙,这就是过度使用的结果。
从现代医学角度讲,细胞的氧化就是人变老的主因。我们平时削完苹果后没有马上吃掉,苹果就要生“锈”,这就是被氧化了。当人体的任何一个组织器官因为过度使用,比如人为地腹泻,再比如吸烟,过度地用烟碱刺激呼吸道和肺,就会加快细胞的氧化,那里的黏膜、组织的颜色也会随之变深,病变由此而生。其实病变就是细胞氧化产物堆积的结果。
和白里透红的健康肤色相比,黄色的面色就是变深了之后的肤色,也就是细胞被氧化的结果,所以中国人形容病态时有很多类似的成语——“面色蜡黄”“面如土色”“面黄肌瘦”,其中都包含了“黄”。这种比白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其实是在提示你,身体已经处于消耗状态,如果再过度使用就要变生疾病了。
所以,“黄脸婆”的称谓不仅是一种审美警示,更是一种健康提醒,它在提示你,你已经开始脾气虚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很难说不会发展到“黑脸婆”,甚至是肾气虚等更严重的程度。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黄脸婆”倾向,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有两种:一是“补中益气丸”,一是“人参健脾丸”,药店里都可以买到。“补中益气丸”是直接补脾气的,“人参健脾丸”则是针对因为脾气虚而带来的血虚,因为血虚而导致的失眠、乏力等,这些症状在用脑过度的人身上更常见,所以我一直说它是“脑力劳动者的常用药”。而“补中益气丸”则适合所有“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弱者,这些人往往很容易疲劳、感冒,生病后容易转成慢性的,比如女性长期被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折磨时,“补中益气丸”就可以长期用。
千万别动不动就吃消炎药
如果把脾气比喻为人体的“纪检委”,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就是“战士”。气虚的时候,就相当于战士“减员”“缴械”。战斗力不强,不能将敌人“全歼”,细菌、病毒就会变成“散兵游勇”,持久地流窜在身体里,这就使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了。这是气虚的女性最常见的问题,不像壮实的小伙子,起病很急、很重,但是说好了就彻底好了。气虚的女性最常见的问题是慢性盆腔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这种长期存在于身体里的慢性感染,其实就是一种慢性消耗,会反过来加重脾气虚的症状。而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中的女人,怎么可能不衰老得早?
我有个亲戚,7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折磨她最严重的就是泌尿系统感染,带病至少30年了。最开始是因为生活条件差、营养不好,所以病没好彻底。后来她只要一劳累,毛病就犯,春节前打扫房间会犯,去买菜走远了也会犯,平均每个月犯一次。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结果也经常显示是阴性,查不出细菌,但就是感觉难受,尿频、尿痛得厉害。消炎药的剂量越吃越大。
她就是典型的气虚,路不能走远,话不能说多,走远了、说多了,人就累得不行。吃饭也不能吃硬东西,炒菜的油多一点儿也消化不了,经常要在饭后加服一次健胃消食片之类的药物,否则这顿饭就会一直存留在胃里。不仅如此,到了下午,头就昏昏沉沉的,血压总是很低,很明显是气虚导致清气不能上承的结果。
她的泌尿系统感染之所以迁延成慢性,也是因为脾气虚导致的白细胞战斗无力,和细菌的战斗一直拖拉、僵持在那里。但很多女性气虚的原因可能不是泌尿系统感染,而是盆腔炎、附件炎,之前只是因为一次流产后没有充分休息,于是就落下了病根,站久了就腰疼、腰酸,而且成了每次抵抗力变差时的“突破口”,也是身体健康的“软肋”。人只要累了、忙了,都要走这一条“经”,冲破这一薄弱环节。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先天的体质弱、脾气不足,白细胞不能一个顶一个地发挥战斗力。另一方面就是吃了太多的消炎药,我们人为地给原本可以“杀敌”的战士“缴了械”。如此这般地重复几次,白细胞的“战斗力”就大打折扣了,人体再次感染时,白细胞就失去了速战速决的能力。
中医对消炎药也做过研究,发现它们虽然是西药,却具备中药里寒凉药的特性。因为它们性质寒凉,所以久用或者过用是会伤气、耗气的。气被伤了,免疫功能也就下降了,白细胞的战斗力就要随之下降,这样的话,不仅炎症消不掉,自己也越来越虚,久而久之,疾病就变成了慢性病。
所以,中医对这种气虚又有感染的人是区别对待的,有专门的方子进行治疗。中药也有消炎药,比如黄连、金银花、苦参、黄芩之类。但治疗气虚又有感染的人,首要的不是用这些,而是用补气药,而且是补脾气的要药——人参、黄芪,然后才是用消炎的金银花之类。要借人参、黄芪的补益作用“托毒外出”,就是用黄芪给疲惫的白细胞增加能量,使其恢复战斗力之后再去“杀敌”。
这种方子最早用在气虚患者的皮肤感染上,比如疖子,别人的疖子会发炎、红肿热痛,最后“矛盾”激化,出脓之后就痊愈了。但气虚病人的疖子却发不出炎来,更不会红肿热痛,因此也无法激化“矛盾”,一直拖延着,局部皮肤甚至都变得灰冷了,成了典型的慢性感染,用中医的话说,是“毒邪内陷”,这个时候只有用了补气药,比如黄芪,疖子才能先变红,再化脓、破溃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