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投资者的第一本金融学常识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货币金融理论——金融世界的“必修课”(2)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度,是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它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在于:

(1)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纸币和银行券依然是金单位,规定含金量。

(2)黄金由政府集中储存,要求兑换的金量达到一定的最低数量,才能按照货币的含金量来兑换到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种本位制,不能兑换黄金,但可换取外汇。

4.信用货币本位制

信用货币本位制是指以不兑现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行券开始可以兑换黄金和白银,在金本位制崩溃后,就不能兑换了。信用货币有以下特点:

(1)由中央银行发行,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

(3)现实中的信用货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4)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向社会投放。

(5)发行数量只能根据本国商品和劳务流通需要来确定,使国家对货币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金融常识(小贴士)

纸币不是真正的钱,它仅仅是一种符号,只是代表政府信用,所以不能兑换与其面值一致的金属货币。

货币需求——社会运转到底需要多少钱

有人可能不明白,怎么还会有“货币需求”一说呢?谁不希望货币越多越好?其实,金融学中的货币需求不是说人们希望拥有多少“钱”,而是说在人们已有的财富中,人们愿意把多少财富转化为货币的形式。那货币需求具体怎么理解呢?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里的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并不单指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它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客观、有效需求。

货币的灵活性、方便性、流动性等特征是人们对货币有需求的原因,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所以,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如果把货币需求片面地理解为现金,是不正确的。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这种动机可以分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所以,与此相对应的货币需求也就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1)交易性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某一交易的目的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支出货币。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预防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比如,你想买一台电视机,而这时某商场搞店庆活动,自己看好的品牌电视机正在六折出售,这时你如果存有预防性货币,一定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密切相关。当利率低时,人们持有的成本低,就会选择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防万一;当利率高时,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选择将部分货币变为生息资本,以获得较高的利息。

(3)投机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人们受未来利息率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比如,人们选择在合适的时机投资黄金、房地产、股票、基金等,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对我国来说,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收入。

一般来说,人们收入的提高,会使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所以人们需要持有更多的货币来满足商品交易。近年来,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和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使得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从而货币需求也不断增加。

(2)价格。

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反之,价格越低,货币需求量就会减少。

(3)利率。

利率的高低通常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往往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所以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所以需求就会增加。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越快,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就会越少。反之,货币流通速度越慢,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就会增加。

(5)金融资产选择。

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所以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币需求量的增减。

(6)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五种影响因素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还包括其他因素,如国家的体制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民族特性、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货币需求。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产生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流动性不足,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通货紧缩。一个国家到底需要发行多少货币才合适呢?

通常情况下,货币的发行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符合。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国家,国内流通的货币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具有一致性。

因为货币流通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是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只能根据相关因素预测或估算货币需求量。

正常情况下:

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总之,货币需求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货币需求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物价稳定,国家经济实现稳定增长。能够使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就是合适的货币需求。

金融常识(小贴士)

货币需求量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段与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货币需求量具有客观性,它是由经济过程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货币供应量——神秘的M0、M1和M2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条金融报道:

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低2.9个百分点。出自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执行报告:第一部分货币信息概况。

在金融报道中,经常出现M0、M1和M2,很多人对此一知半解,只知道当M1大于M2时,国民经济会受到影响,那么,M0、M1和M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各代表什么含义呢?其实它们都属于货币供应量的范畴。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人们根据货币流动性(即货币的变现能力)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什么是货币的供应量呢?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为了测算、掌握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更有效地调控货币供应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货币涵盖范围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差别,把货币供应量家族划分成“三兄弟”,即M0、M1和M2。这三兄弟分别代表什么呢?

M0: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

M1:M0+商业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其中,M0最为活跃;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流动性较强;M2是广义货币,流动性较弱。

在现代经济里,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是每个国家掌握着印钞权的唯一机构,因此M0、M1和M2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是中央银行最为关注的。中央银行根据这三个变量可以看出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否合适,进而通过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来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从而保证物价稳定,经济平稳。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越高表明人们生活富裕;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的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M2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就是指M2。货币投放渠道有外汇占款投放和通过银行信贷投放两种。它们的投放速度越快,M2的增速也就越大。

通过分析M1和M2的增长率变化,我们可以得知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1的增速大于M2,表明经济景气度上升,扩张较快,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这样更多的人会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或购买股票,大量的资金表现为可随时支付的形式,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普遍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影响M1数值的原因很多,例如股票市场火爆就会影响到M1的数值变化,很多人会将定期存款和部分资产变现投放到股市,促使M1加速上扬。

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1的增速小于M2,表明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在减少,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为流动性较弱的部分,使得投资和经济增长都会受到影响。总之,M1和M2要保持协调增长,其中任何一个数值出现动荡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金融常识(小贴士)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其目的是要根据货币供应量来测量、分析和调控货币投放。

货币的排他性——劣币驱逐良币

在古罗马时代,有人耍“小聪明”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这就使得商品交易过程中的货币的价值含量减小了。古罗马的其他人很快就觉察到了“问题货币”,当他们知道货币减轻是因为有人故意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后,就把足值的金银货币全都积存起来,交易时只用那些“问题货币”。这样“问题货币”就把足值货币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了。为抑制这种现象,政府发行了带锯齿货币,足值货币的边缘都有细小的沟槽。如果货币边缘的沟槽被挫平,这就意味着这枚货币是“问题货币”。

公元前2世纪,我国西汉时期的贾谊就曾指出“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事实,这里所说的“奸钱”指的是劣币,而“正钱”指的是良币。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一种经济法则,它指的是在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其中有一种货币发生贬值,它的实际价值就低于另外一种货币。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收藏起来从市场逐步消失,最后被驱逐出流通领域,而此时市场上流通的是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

早在16世纪的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英国财政大臣汤姆斯·格雷欣就发现了人们喜欢用成色较低的金属货币进行交易而把成色较高的货币储存下来,时间久了,流通领域到处是成色低的“劣币”,而“良币”被人们收藏起来越来越少见了。于是他在给英国女王的一份改铸币建议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后来被麦克劳德在《经济学纲要》中称为“格雷欣法则”,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法则。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呢?从货币的本性来说,货币具有排他性、独占性。而当时法律规定将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这无疑就与货币的本性相矛盾。在金、银两种货币各自在市场上流通时,市场上的每一种商品都必然会出现金币和银币两种价格,而且这两种价格的对比关系又必然会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导致市场上的各种交换一片混乱。为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国家用法律规定了金银的比价(双本位制)。但是,这种规定又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因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