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外因主导内因
小时候曾经看过印度电影《流浪者》,里面的一句经典对白让我印象深刻: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记得当时和社会舆论一起批评这句话,但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它很有几分道理。
这并不是崇奉政治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出身论、血统论。从公平、正义的理念出发,一个国家和社会应该尽可能营造平等的环境,消除各种歧视和特权,让每一个人都有均等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而出身论、血统论正是与上述理念背道而驰的,应当受到批判和唾弃。
这也并不是否认古今中外一些子辈跨越父辈身份和阶层的事实。在一个体制完善的国家或地区,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并不稀罕。发明家爱迪生,来自一个农民和教师组合的家庭;而总统林肯的父亲,只是一名粗俗的林木工人。体制恶劣的环境里类似情况虽然少,但仍然存在。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出生于贫困人家,而几乎同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都是赤贫的农民。
但是,这些事实并非历史和现实的普遍现象。更多的事实是,一个人的成长与其父母和家庭密切相关。受过教育的父母,通常其思维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会不同于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他们一般从事着智力程度较高的工作,其视野会比较开阔,其经历也会比较丰富,其人脉关系相对也更多。在对孩子的影响方面,他们不仅更有可能有财力供养孩子的教育,而且更有可能在诸多方面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主动的培养教育,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当然要大些。思想家孔子的祖先为贵族,其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鲁国的陬邑大夫,尽管后来家道中落;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精熟天文、史事,通晓诸子学术”,曾任朝廷的太史令(后司马迁继任这个职位);音乐家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也是一位悉心教子的好父亲,从莫扎特不满三岁开始就教他读书写字弹琴;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密尔的父亲詹姆士是历史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他完全依照自己的理想对儿子进行文化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密尔三岁时就教他希腊文,八岁时教他拉丁文并特别注重对儿子的思想引导,“使密尔在初期教育中,一开始就比同时代的人多占了25年的便宜”。
当代中国高等院校招生情况很能说明这一问题。据统计,目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在5%~15%,其他则来自城镇,而尽管农村学生在整个高等院校学生中要占绝大多数。(当然这一现象包含着城乡贫富差距过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
相信《流浪者》里的那句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分析上述事实和亲身开展教育实践的同时,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那就是:在儿童教育领域,外因主导内因。
通常来讲,儿童的心智并不是成熟的,没有独立自主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可塑性、模仿性,基本受周边环境的左右。他天生并不具备是非判断能力。周边人物特别是父母的爱抚与憎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罚、支持与反对、容纳与排斥、崇尚与贬斥等行为、情感、价值和趋向,决定着孩子的行为、情感、愿望等方面的选择。犹如拖在车头后的车厢,孩子会在父母的带动和左右下前进。父母如果喜欢读书,又特别注意引导发展并且是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方法来引导发展孩子的同样举动,孩子一定会成为爱读书的孩子;父母如果是强盗,他们对孩子的开始是偶然的后来是经常的偷盗行为给予漠视、支持乃至赞扬、犒赏,孩子不成为强盗的可能性十分小。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正是说明了外部环境对人的性格个性的关键主导作用。
我国的儿童心理发展学简单地依据某个哲学原理,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儿童自己本身的变化才是变化的核心内容,是变化的主体,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教育等外部条件就无法起作用;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只能一定程度地影响主体的变化;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这种生硬的移花接木理论,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抹杀了千百年来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大量事实。很大程度上,它误导了政治家和各类社会工作者,淡化了包括价值选择、社会风尚、人文氛围等内容的整个社会环境建设工作的重任;它尤其误导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家长,不能充分看到教育的关键作用和神奇魅力。它就像空中的一团迷雾,遮挡了清澈、明亮、温暖的阳光。
20世纪初的心理学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状态良好的儿童以及由我支配的养育环境,我保证将她们中的任何人培养成我所选定的某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当然,也可以是乞丐和小偷……”英国教育家尼尔曾说过:“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马来西亚教育专家钟积成认为“好孩子,坏孩子,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他们从另一角度说明或印证了外因主导内因的教育原理。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他天生有多么聪明,而是后天教育和环境作用的结果。孩子的未来主要掌握在家长、教师等人的手中,也与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很大。家庭作为孩子所处的最重要的外因,是孩子成才的主要通道。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切不可忽视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切不可忽视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理念选择,切不可忽视教育者的思维和情感表现。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社会大环境的优化。教育是民族之本,国家之纲。为了我们的孩子,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实施、舆论导向、信仰崇尚、文化追求、社会保障等一切构成社会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要精心打造。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一片贫瘠、龌龊的土地,不可能生长出娇艳、鲜美的花朵。
就像植物中的莲和藕,肢体上相连品质上又相斥的特征一样,外因主导内因原理既有跟身份论、血统论相同的地方,又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个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原理中的外因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像身份、血统这些“一锤定音”终身不变的东西。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环境,都可以因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出与其原来本质不同的一些特征,这些行为和特征会使作为内因的孩子呈现不一样的成长。前文列举的文学家宋濂,其父母虽为贫苦之人,但极为重视宋濂的教育,想方设法让宋濂就教于当时有名的学者梦吉、吴莱等人,完全不是一般贫苦人的眼光;林肯虽然出身伐木工人的家庭,可是其生母、继母都十分重视林肯的教育,不顾其父亲的阻挠而让他上学,其继母更加注重培养他宽容大度等优秀品质;爱迪生的家庭非常普通,父亲是农民,母亲只是一位小学教师,不过他母亲懂得教育的规律,而且极有爱心和耐心,当爱迪生被老师称为笨蛋的时候,她一直鼓励并告诉他:“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瞧不起你,妈妈都相信你。”
因此,作为父母,即便身处贫穷和卑微,但是只要勇于学习,不懈努力,注重自己行为的重塑和传递,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传播正能量,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富有和尊贵的人。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也并不是说家长、教师、环境等外部因素决定着孩子将来一切的细节,并不是说孩子要成为哲学家,家长一定首先要是熟知概念、范畴、推理的“老夫子”。它只是说,如果外因付出了足够的、得法的努力,就可以成就出造福社会、荣耀家庭的良好内因。至于孩子成才的程度、类型等,往往不一定是父母等外因所能左右的,也是没有必要去左右的。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这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在现实的中国还没有多少市场。它就如常年躺在超市角落货架上的商品,积满了灰尘,很少有人问津。在当今社会,除了学校教育的畸形化以及社会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的现象,正在逐渐拨乱反正之外,单就家庭教育来讲,已经陷入两大“误区”。
一是对教育的忽略和轻视。有的以为孩子的成长靠他自己,“树大自然直”,“儿孙自有儿孙福”,认识不到教育的神奇作用和魅力,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自觉地让不良的思想、道德、思维如“二手烟”一般伤害着孩子;有的认为家庭的富裕、自己的事业和职位比孩子的教育重要得多,起早贪黑忙于自己赚钱,在外奔波于各类事务之中。许多孩子一年到头看不到父母,有的甚至几年都看不到。曾经有报道说在城市打工的父亲去车站接多年未见的孩子,要借助手中的照片相认。(当然这类情况绝大多数都不是父母们主动而为,而是为基本生计迫不得已——这也是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他们不知道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挖了铁矿,丢了金山。
二是对教育科学的无知、蒙昧。这类父母不是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相反他们是相当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他们不知道教育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不了解教育的真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以致让孩子离成才的道路越来越远。有的靠棍棒,经常用打骂、责怪、吓唬、命令等方式对待孩子;有的总是批评教训,全然不知孩子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尤其是需要不断激励的人;有的一味溺爱,过分迁就娇宠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有的只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品德培养、思维训练、人文陶冶、身体锻炼等抛到一边;有的领着孩子今天上这个班补习,明天上那个班训练,让各种教辅资料充斥孩子的书包,剥夺他们基本的玩乐和休息时间,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
两大误区阻碍了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阻碍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
虽然实证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途径,然而,没有事实检验的真理一定是苍白的,缺少信服力的。应当说外因主导内因原理的发现,尽管也历经儿童认知和行为心理学的对照、分析、探讨,但最初观念的萌生和事后的证实,都源于大量古今中外的事实和自己的实践。
女儿考上北大,无疑是我阐述原理最有说服力的例证。虽说它只是每年全国几千个样本(根据北大、清华招生录取情况)中的一个,但特殊性包含于普遍性,其中蕴含着许多共性的东西。(当然上北大并不意味着成才,而仅仅是迈上了一个促进成才的更大、更好的平台。)它使我更有信心和底气向世人陈述我的发现。
不过我并不想在本书中详细论证这个教育原理,而只想把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呈现表述出来。因为我知道广大的家长们虽然需要理性的唤醒,但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引,更需要可以模仿和运用的实在方法。
当然,书中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实然”,还有“应然”。它们虽然不全是我曾经采用的做法,而是教育科学要求或者别人已经采取的好做法,但都是我认为重要的教育环节、举措和步骤。实际上,书中的“实然”,也并非都是我独特的发明创造,其中大部分,都是吸收和采纳先贤的智慧。
而世间的智慧,并不一定总是源自于浩瀚的典籍和宏大的讲坛,有时候竟源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细节。
还记得小时候,家后面有一块荒地,长满了各种杂草。有一天父母亲扶锄挥汗,除草翻土,将它变成了一块菜地。经过播种、施肥等步骤,一些日子以后,家里的餐桌上便多出了几种不同的新鲜蔬菜。同样的一块地方,不同的行为和选择便有了不同的收获——不过那时我还不能像现在这样理解,直到自己开始养育孩子,才开始明白他们改变外部环境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才渐渐认识到:构筑孩子的未来,首先应从父母的行为塑造和改变开始。
作者于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