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纯粹的思想(12)
凤妹子一看布包,不禁大吃一惊:“这不是我的!”大胡子把眼珠子一瞪,恶声恶气地说:“不是你的怎么会跑到你的菜筐里呢?”“一定是……”
“少废话,随我走吧!”
大胡子把凤妹子带到了官府。武行德审理了此案。他把手帕包打开,发现包里有两斤多食盐。他刚想问话,忽然飘过来一阵薰香气味。他用鼻子闻了闻,发现是从盐包里飘出来的,难道这盐是香的?他好奇地又闻了闻,这才发现包盐的原来是块香手帕。他看看香手帕,又看看凤妹子,心中疑窦顿生,思忖了一会,他恍然大悟,忙问凤妹子:“你是一个人从家里来的吗?”
“是的。”“路上没遇见什么人吗?”
“路上?对了,路上遇见了一个尼姑。”“那个尼姑长得什么样子?”于是,凤妹子把尼姑的容貌详细叙述了一遍。听了凤妹子的描述,武行德心里明白了,这一定是仙女寺的尼姑和守城人互相勾结设下的圈套,企图得到奖赏。于是喊了声“来人,随她去仙女寺和城门口,把那两个恶人给我抓来!”
当天,凤妹子就领人去把尼姑和大胡子抓到了官府。经过审问,尼姑和大胡子把如何陷害凤妹子,想得到重赏的经过交代了。
从此,那些想栽赃陷害别人、企图得到奖赏的人,再也不敢进行欺骗了。
武行德怎样不经审问就肯定了这是一起栽赃陷害案的呢?
因为从衣着上看,风妹子是穷苦农民的孩子,不可能有香手帕。只有仙女寺尼姑的手帕才有这种薰香味,一问凤妹子;在路上果然遇见了一个尼姑,便由此破了案。
自杀的鸟王
元朝的时候,江南有个小镇,叫灵鸟镇,那里的人们靠养鸟为生,他们饲养和训练鸟儿,卖到全国各地,小镇因此出了名。
灵鸟镇上,有一个老人,他没有子女,却把鸟儿当子女一样,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买最好的食物,精心喂养鸟儿。他的家里,屋梁上挂着鸟笼,窗台上、床头边到处是鸟。有趣的是,鸟儿唧唧喳喳叫的时候,他能听懂鸟儿在说些什么。他培育出来的鸟儿,都是最优秀的,人们都把老人叫做“鸟王”。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鸟王就要去遛鸟,也就是陪小鸟去“散步”。这一天早上,人们发现遛鸟的时间过了,鸟王还没有来。鸟王的朋友林大海说:“是不是鸟王病了?他无儿无女的,我上门去看看他。”
林大海来到鸟王家门口,敲门敲了很久,里面没有回应,只听见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他感到有些不妙,用力把门撞开,看到鸟王躺在床上,已经死了。屋子里的鸟儿,有很多也已经饿死了。
县官来到现场,发现鸟王的枕头边,有一份遗书,上面写着:“我年纪大了,没有子女给我养老,只好选择了自杀。”那县官是个昏官,他凭着这份遗书,就肯定地说:“案情已经很清楚了,鸟王是自杀的。”
林大海悲伤地看着鸟王,又疼惜地看着饿死的小鸟,肯定地说:“这不可能,根据我对鸟王的了解,鸟王肯定不是自杀,一定是有人害死了鸟王,伪造了遗书,造成自杀的假象!”
林大海根据什么,肯定鸟王不是自杀的呢?
因为鸟王爱鸟,如果鸟王要自杀,一定会先把心爱的鸟儿放走,或者送给别人,决不会不顾鸟儿死活,而自己先自杀,这不符合鸟王的逻辑。
赵家娘子
明朝的时候,广东揭阳县境内发生了一起人命案。县官朱一明询问了前来报案的两男一女,其中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首先开口说到:
“小人姓周名义,以贩布为生。三天前,我与好友赵信商定去外地买布,订了艄公张潮的船,约好第二天清晨在船上会齐,可是那天早上,我来到船上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赵信的影子。我急忙让张潮去唤他。张潮去到赵家,谁知赵信清早就离家出走,不知去那里了。我们怕出意外,便在附近找寻了三天,但至今不见人影。”
周义刚说完。另一男子接着说道:“小人叫张潮,是个船夫,靠摆渡为生。三天前,赵信和周义来雇我的船,说是次日要去外地买布,第二天一早,周义来到船上不见赵信,便让我去找他。我在赵家门口连叫三声赵家娘子,赵氏才磨磨蹭蹭地打开门。她对我说,赵信天不亮就走了。”
朱一明听完了两个男人的述说,又打量了那个女子一眼,问道:“你可是赵信的妻子?”
女子低声答道:“是。那日晨起,我家官人带了五百两银子便匆匆走出家门。等到张潮来找寻他时,我才得知他去向不明。我们连续寻找了三天,都毫无踪影。想必官人是遭人暗害了,盼望大人替小妇做主。”说完,她抹了把挂在腮边的泪珠。
朱一明急速地暗自思考着:赵信老态龙钟,很难讨得比他年少许多的赵氏的欢心,周义少年英俊,倜傥风流,怎能不寻花问柳,爱慕佳人?一定是周义与赵氏有了隐情,暗自合谋杀害了赵信。于是,朱一明令差役对周义和赵氏施用重刑。周赵二人受刑不过,只得招供,被投入死牢等待行刑。刚巧,这时朝廷大臣张居正巡察来到了揭阳县。他读罢案卷,感到此案蹊跷,决定亲自重审案犯。大堂之上,周义口喊冤枉,说自己是清白布商,从未有过不轨的行为,更不敢夺妻杀人,赵氏也连声喊冤,恳望青天大人明查事实真相,抓获真凶为夫报仇。张居正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有假,便又差人叫来船夫张潮。
“张潮,你把那天的经过再细说一遍。要如实讲来!”张居正盯视着张潮。
“是,大人。”张潮并不惊慌,又把那天讲给朱一明的话对张居正复述了一遍。
张居正听后“嘿嘿”冷笑道:“好你个大胆贼人,还不从实招供!”
张潮顿时心慌意乱,语无伦次,只得交代了杀人夺财的经过。原来,那天清晨,赵信带着五百两银子先于周义来到船上。张潮见财顿起歹意,趁赵信不备,用石头将他砸死,夺了银子藏好,随后又把尸体绑上重石沉入河底。周义来后,他谎称没见过赵信,还假意上门寻找。他自以为无尸可查,就可以免罪了。谁知张居正断案认真,发现了破绽。
张居正发现了什么破绽,进而断明张潮就是杀人凶手的呢?
因为周义是让张潮去叫赵信,而张潮来到赵家敲门时却直唤“赵家娘子”。张居正推断,此时,张潮一定已经知道赵信被人杀死了,不然,他是不会不唤赵信开门的,因为这不合常理。
被冤枉的菜农
有一个种菜的农民,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等到田里的菜长出来,就挑到城里去卖。生活虽然很艰苦,可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虽然辛苦,心里很舒坦。”
有一天早上,他挑着菜到城里去卖。他脚步轻快,扁担在他肩头“吱呀吱呀”歌唱。忽然,他被一包东西绊了一下,拾起来打开一看,竟然是白花花的银子,点了点,足足有300两!他想:这些钱够我花好几年啦,可这是人家的钱,我不能拿。他放下钱包,打算继续赶路,可是又一想,万一被坏人看到,就会拿走的,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我就守在这儿,等丢钱的人来吧。他就坐在路边等,太阳升得很高了,筐里的莱被晒干了,不能卖钱了,可是好心的菜农还是等着。
忽然,有一个商人跑过来,焦急地问:“我丢了一包钱,你看见吗?”菜农马上拿出钱,交给商人。商人接过钱,点了点数,一两也没有少。可是他太贪心了,不但不谢菜农,反而想:这个人有钱不拿,真是个大傻瓜,我要乘机骗他一笔钱!于是,他惊叫起来:“哎呀,少了200两银子,一定是被你拿了!”菜农气愤极了,和他争吵了起来,最后闹到了县衙门。
县官问清了情况,马上知道商人在撒谎。他决定要教训一下商人,就判决说:“商人丢的包里是500两银子,可是菜农捡到的包里,是300两银子,说明菜农捡到的包不是商人丢的包。为了表彰菜农,300两银子就奖给他了。”商人急了,问:“那么我的银子呢?”县官说:“等到谁捡到500两银子的包,再还给你吧!”
县官为什么知道商人在撒谎骗钱呢?
如果菜农要拿商人的钱,当时就可以把钱全部拿走,没有必要等着商人来。
不识字的狗
明朝的宁王年轻时是个花花公子,经常牵着只脖子挂着块“御赐”两字牌子的丹顶鹤,在南昌满街闲逛。有一天,那只白鹤自个儿踱出门来,被一条狗咬死了。宁王暴跳如雷:“我这白鹤是皇上赏的,脖子上挂着御赐金牌,谁家野狗竟敢欺君犯上。”当即命令家奴把狗的主人捆起来,送交南昌知府,要给他的白鹤抵命。
当时的南昌知府名叫祝瀚,对宁王的胡作非为很是不满。听说宁王府的管家前来转达宁王的“旨意”,又好气又好笑,对管家说:“你写个诉状来,本府自当审理。”
宁王府管家递上诉状,祝瀚看过,从签筒中拔出令签,命令衙役捉拿凶犯到案。管家忙说:“不劳贵差,人已抓到堂下。”
祝瀚故作惊讶,说:“这诉状上明明写着肇事凶犯乃是一条狗,本府今日要大堂审狗,抓人来干什么?”宁王府管家气急败坏地说:“那狗不通人言,岂能大堂审问?”
祝瀚见管家既狗仗人势,又说得有点道理,便想了个办法,就把这个案子轻松地判了。请问,祝瀚是如何断案的?
祝瀚道:“贵管家不必生气,本府自有主张。我想,只要把贵府诉状放在它面前,它看后低头认罪,也就可以定案了。”
管家大叫道:“你这昏官,走遍天下,可有一条认识字的狗?”
祝瀚神情严肃地说:“既然狗不识字,那金牌上的‘御赐’二字它岂能认得?既然它不认识,这欺君犯上的罪名又从何说起?狗本不通情理,咬死白鹤乃是禽兽之争,凭什么要处治无辜百姓?”几句话把那宁王府管家问得哑口无言。
贪财的瞎子
有一个瞎子,靠给人算命骗钱。他戴着一副墨镜,扛着招揽生意的幌子,上面写着“替人算命,为你免灾”,然后走街穿巷,到处骗钱。那时候的人都很讲迷信,碰到考状元啦,生孩子啦,造房子啦,都来求他算命。那个瞎子可贪心啦,他故意装神弄鬼吓唬人,骗了很多的钱。
有一天,算命瞎子要到一个小镇去。那小镇隔着一条河,去那里要经过一座独木桥。他摸索着走上了独木桥,那桥很陡很窄,又有些年月了,走上去摇摇晃晃的,瞎子害怕得脚都抖了。正在这时候,有个农夫赶集回来,肩上搭了一块新买的红布,也走到了桥上。他看到前面有个盲人,就好心地说:“你眼睛不方便,我背你过去吧。”算命瞎子一听,可开心啦,赶紧伏在农夫的背上。
农夫背着瞎子走着,瞎子摸到了那匹布,心中马上起了坏念头。他偷偷地把布撕了一个口子,等到过了桥,农夫放下瞎子,瞎子竟然拿了布就要走。农夫责问他:“我好心背你过河,你怎么能拿我的布呢?”瞎子却一口咬定,说布是他新买的。
县官审理了这个案子,他问农夫和算命瞎子:“你们都说布是自己的,有什么证据呢?”算命瞎子赶紧抢着说:“我有证据,我在拿布的时候,不小心撕了一个口子,请老爷明察!”县官一看,布上面果然有个口子,便说:“这么漂亮的一块白布,撕坏了真是可惜啊!”算命的马上说:“是呀。为了买这块白布,花了我很多银子呢!”他的话音刚落,县官便知道,算命瞎子就是骗子。
为什么听了算命瞎子的话,县官就知道他是骗子呢?
这块布明明是红布,县官故意说是白布,算命的看不见,也跟着说是白布,终于露馅了。
井中的丈夫
清朝的时候,南阳有个县官,名字叫吴兴极。他在破案的时候,善于动脑子,一些很细微的地方,别人往往不注意,他却能经过分析,巧妙地查出真相,人们都叫他“吴神探”。
有一天,一个妇人来到县府,双腿“扑通”跪下,大哭着说:“三天前,我的丈夫到城里去卖西瓜,说好当天就回来的,可是一直等到天黑了,也没有回家。我到处去找,跑断了腿,哭干了眼泪,还是没有找到。今天一早,听人说在村口的水井里面,浮着一具尸体,我赶过去一看,正是我的丈夫!请老爷帮我做主,抓住凶手啊!”
吴神探安慰了妇人几句,然后和妇人乘上马车,一起来到村口现场。他探头往井里看了看,只看见一具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散发出恶心的臭味。他掩着鼻子,皱了皱眉头,然后回头对妇人说:“你也别哭了,先回家休息吧,本官自有办法,明天早上之前,一定查出凶手!”等到妇人走了以后,吴神探立刻下令,让手下人到村里,通知妇人和她丈夫的兄弟姐妹,还有他们的街坊邻居,明天一早到井边集中。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人都来了,他们都很奇怪,不知道大清早的,叫他们来有什么事?吴神探让他们排好队,一个一个分别来到井边,辨认井底的尸体。可是,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他们当然都看不清楚是谁了。于是,吴神探马上判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你能猜出谁是真正的凶手吗?
凶手就是那个妇人。既然死者的亲人和熟人都看不清楚尸体是谁,妇人却肯定地说是她的丈夫,反而说明是她害死了丈夫,再把尸体抛进井里的。
床底下的小偷
吉安州有个富豪家娶媳妇,一个小偷趁人多杂乱时,悄悄混进新房,钻到床底下藏起来,想等到夜深人静时出来偷东西。没想到这家办喜事,接连三天都人来人往,通宵点着灯,小偷一直没敢出来。到第三天,他饿急了,突然跑了出来,一下被人抓住,送到了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