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寻找资源,事半功倍
人人都明白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也都知道在公关办事时有了良好的关系更容易成事。尤其是一些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大人物,如果能够亲近他们,事情无疑已经成功了一半。
人自从出生以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交际圈子: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同学、邻居、老师、同事等等,这些关系都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更是成功办事的保障。
(1)父母、兄弟姐妹、(外)祖父母
这些人与你关系最为紧密,他们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你,这样的关系通常也是最牢固的、最可靠的。
(2)亲戚
亲戚一般是指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外)祖父母之外的那些亲属。在办事的时候,亲戚关系往往能产生很大的作用。虽然相对于父母、兄弟姐妹和(外)祖父母而言,亲戚之间的血缘关系要远一些,但是亲戚毕竟还是亲戚,树枝分得再远,也是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如果在办事中遇到困难,亲戚仍然是一笔宝贵的人脉资源。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7岁的时候就已表现出了过人的天分,并且对语言及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直到15岁时他还平平无奇,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良师的指点。因此徐志摩迫切希望找到一位能够帮助他的老师,当他听说有一位姓梁的先生在语言和文学方面造诣很深时,他便想投入其门下学习,但却苦于无人从中引荐,不能得其门而入。刚好徐志摩有一个表舅与这位先生是同学,所以,他就找到了这位表舅帮忙。
于是徐志摩的表舅亲自出马,带着徐志摩来到了梁先生家里。从此,在梁先生的辅导下,再加上徐志摩自身的努力,徐志摩在诗词上的造诣突飞猛进,终成著名诗人。
徐志摩的成功与这位梁先生的谆谆教诲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徐志摩能够拜在梁先生的门下学习文学以及语言,又来自于他表舅的牵线搭桥。由此可见,亲戚关系对于办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亲戚之间一般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这也是办事的基础。然而就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所以利用亲戚关系办事的时候要注意分寸,以免弄巧成拙。
如何才能在交际办事中利用好亲戚关系,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牢固呢?
第一,经济往来要清楚。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亲戚之间有钱物往来的时候,更不能糊涂对之。在请求亲戚帮助的时候,借钱借物等有关财物方面的往来是常有的事。有时是为了救急,有时是为了帮助,有时是赠送,这些都会因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给予的时候不要经常念叨,以免别人误会,受益的时候更应该及时道谢,不能将此看作是理所当然。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一定要清楚,借用的要及时归还,否则可能导致双方产生矛盾,影响到亲戚间的关系。
第二,要一视同仁。亲戚之间,地位和辈分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怎样复杂,一定要懂得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特别是在地位、职务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通常而言,有钱的、有地位的亲戚对于没有这种能力的亲戚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家境不好的的亲戚得到帮助的期望要远远大于地位高的亲戚。如果地位高的亲戚态度不够温和,有看不起或者歧视对方的意思,极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从而造成亲戚关系的破裂。此外,地位低或者家境不好的人往往都比较敏感,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能伤害到对方的感情。
第三,不要一厢情愿。亲戚之间由于彼此关系有远近之分,也会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在相处时要注意把握住适当的分寸,切不可一厢情愿,显得过于随便。有些人自以为彼此关系密切,因而不顾别人的感受。
结果不仅容易让彼此尴尬,引发矛盾,也不利于亲戚关系的巩固。
(3)同学
同学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共同学习、生活、娱乐,那份纯真的感情除了学校之外恐怕很难再有。人从小到大会有很多位同学,有些经常联络,彼此来往,而大多由于接触较少,关系渐渐疏远。但是作为同学,一般都有数年的交情,彼此同甘共苦的日子很容易冲淡地位或身份的隔阂,即便只有一面之交,只要知道彼此是同学,肯定会马上涌起一股亲切之情,能够很快成为朋友,这远比一般人的相识相知要迅捷很多。
同学之间因为相处较多,彼此了解很深,从而更容易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彼此促进。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个叫做张宗全的人深得姚崇的敬佩,在上学期间彼此十分要好。姚崇当了宰相以后,遂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深以为然,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专职外藩事务。
同学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如果能充分搞好同学间的关系,这对于拓展人脉,打造关系是非常有利的。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充分利用同学录主动联系。每一个班级的同学都会在毕业之后留下一个方便以后联系的同学录,这将是步入社会以后联系同学的最好武器。想想看,假如一个人在无聊的时候,有一个久未联系的老同学邀请你去他那里做客,是一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如果你在学生时代不怎么引人注意,那也没什么关系。每一个人踏入社会之后,都会经历一番磨砺,也就越能认识到同学的重要性,因而更加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很多人在校时关系一般,毕业以后反倒显得亲近起来,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空闲时,多与同学主动联系,不但显得你重情重义,更是打造人际关系的好方法。
其次,加深关系。同学之间如果缺乏更深的交往,也只会维持在一个比较淡的层面,和普通人差不多。所以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交情一般的同学,才会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亲近。
第三,经常聚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经常接触的,即便是关系很深,如果长时间不相往来,也显得淡了。所以,要想真诚地维持着分开以后的同学关系,就应该经常聚会,这样才能够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近。
同窗之谊,情如手足,在某种程度上犹胜手足之情。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同窗一回,实是有缘。所以,在打造人际关系的时候,千万记得一点:不要忽视了你的同学。也许你将因此发现,你不但拥有了一份浓浓的情,更得到了公关办事的有力臂助。
(4)老乡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了成阳以后,杀秦降王子婴,火烧阿房宫,而后就要回他的楚国老家。当时有人劝他,说关中有山河作为屏障,四面有要塞,土地肥沃,是建都称霸天下的好地方。但项羽却理由十足地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然后就志得意满地回楚国了,结果项羽为此失掉了大好河山,还被人讥笑为“沐猴而冠”。在今天看来,项羽的想法固然有失远见,但是从中也能看出家乡在他心中的地位。
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中国人一向有着非常强烈的乡土观念,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见到老乡就如同见到亲人一样。如果从人们这种心理出发,将不难搞好与老乡之间的关系,为积累自己的人脉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重家乡人的情感,不仅是项羽有,很多人都有,比如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就非常重用五台同乡,使得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台人占据;孔祥熙也是一个山西人,在他的心中“只有山西人才会理财”,因此他身边的山西人也非常多;因为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的关系,所以他的侍卫基本上都是奉化人,而国民党军界,光奉化就出过55位将军,其中担任中将以上职位的就有20人之多,这恐怕不只是人杰地灵的原因,蒋介石才是造成奉化人才济济的根本。
当然像上述的“乡党政治”是不可取的,但是长期以来,乡土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他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打造人际关系的时候应该加以重视。
吉林省某乡镇,为了发展经济,想创办一个特产品加工厂,虽然多方筹措,还存着较大的资金缺口。考虑再三,当地政府就派遣办事员张明到山东去找王先生。
王先生出生于吉林,由于年幼的时候东北兵荒马乱,就跟着父母来到了山东,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王先生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个人资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顶尖水平。年事已高的王先生老想着能够叶落归根,然而因为事业太忙,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张明到了山东以后,就直接请人通报王先生,说家乡有人来访。听到这个消息,王先生颇感意外,因为这么多年来家乡除了少数几个亲戚朋友之外,很少有人来找过自己,对于张明的突然造访,不禁有些疑惑,毕竟这个社会中招摇撞骗的人还是不少的。但是出于礼节,王先生还是热情接待了张明。
善解人意的张明一眼就看出王先生的疑虑,擅长交际的他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只是跟王先生大谈特谈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近几十年的变化。
多年没有回家的王先生被张明的话深深打动了,两个人热情地聊起来。张明从始至终都没有向王先生提起请他回家乡投资的事情,只是在聊天的间隙稍微透露了一点家乡最近正在集资办厂。
第二天,王先生就邀请张明再次去他家做客,并主动提出要为家乡捐款,而且还要求张明帮助他联络合资办厂的事情。
就这样,张明很轻松的把事情办成了,之所以能够如此,关键就在于张明很好地借助了跟王先生是老乡的这一特殊关系。乡情是一种很好的人际资源,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看在老乡的关系上,张明怎么可能如此顺利的得到王先生的捐款和投资呢?
人们常说“有水喝水,靠山吃山。”从身边的那些关系出发,打造一个广阔的人际关系网络,将是你办事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