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读
作者简介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拉·封丹,本名让·德·拉·封丹(1621~1695),法国寓言诗人。1621年7月8日出生于法国香槟省的夏托蒂埃里,父亲是湖泊森林管理处的小官吏。他幼年时常跟父亲到树林里去散步,从小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无比的热爱。
1641年,拉·封丹去巴黎学习神学,后又改学法律。1647年,由父亲做主,拉·封丹娶了年仅14岁的玛丽?埃利卡特为妻。1652年接替父职,但他不擅管理,在1657年携家眷定居巴黎。
拉·封丹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达官贵人的庇护之下,他首先投靠财政总监富凯,以每季度写几首诗来换取一笔年金。1661年,富凯被捕入狱,拉·封丹陷于困境,妻子返回原籍。
拉·封丹一生始终为皇室所冷落,晚年皈依宗教,于1695年4月13日在巴黎辞世。
内容提要
《磨坊主、儿子和驴》这个故事讲了一个磨坊主和他的儿子想在赶集的日子把驴卖掉,他们俩无论是抬着驴、一个人骑着驴、两个人骑着驴,还是和驴一起走,都有人嘲笑他们。最后磨坊主决定不听任何人的话,坚持自己的见解。
《贪婪的邻居》讲的是一个商人要去外地,他把50斤铁交给邻居保管。可是当他回来的时候,邻居却说铁被老鼠吃了。于是商人把邻居的儿子绑架了,邻居没办法,只好交出了那50斤铁。
《狼、狮子和狐狸》在这个故事里,狮王生病了,狼为了献媚,在狮王面前对狐狸肆意诽谤。狮王非常生气,找来狐狸,狐狸利用机智,反而把狼除掉了。
写作背景
17世纪的法国先后爆发宗教战争、内战、城市贫民和农民起义、封建贵族叛乱,持续的内战严重阻碍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7世纪中期,路易十四亲自执掌政权,在此期间,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达到极盛时期,法国国力大为发展。但是连年的战争耗尽了法国的国库,使国家陷入债务之中,法国人民的生活穷困潦倒。当时的法国税收种类繁多,沉重的赋税负担完全落到农民和中产阶级身上。
作者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刻了解法国人民的疾苦、贵族官僚的压迫和封建制度的弊端。
思想内涵
拉·封丹的寓言大都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是一面生动地反映了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古代的寓言往往过于简短和浅显,要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就必须按一定的道德观念来增加情节和人物(往往是动物)。正是在这方面,拉·封丹显示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不是简单模仿古代寓言,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彻底的革新。
拉·封丹的寓言诗,与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诗一起,构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丰碑。
阅读要点
1.出色的诗歌体语言作者用诗歌体改造散文体语言,使之富有音韵感,便于朗诵和记忆,因而富有艺术表现力,便于流传。拉·封丹创造了一种自由的“长短句”诗体,讲究音韵美和节奏美,诗行、音节、韵律均变化多端,朗朗上口,夹叙夹议,生动活泼,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来朗读、背诵、欣赏和表演。这种诗体赋予古老的寓言以新的艺术魅力,成为拉·封丹寓言诗的一大特色。
2.出色的拟人化手法故事赋予动物以人的语言、性格和思想,“让它们在故事中像人一样交谈、行动、思考”。由于作者充分利用了动物的这些特点,因而寓言的主题非常鲜明突出。由于故事拟人化,动物在流传中形成了典型的特征,如狐狸的狡猾、狼的凶残、驴的愚蠢、兔子的胆怯、蛇的毒辣等,这些特性被广泛用来讽喻人类的行为,达到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
3.情节戏剧化作者加强了寓言故事的戏剧性描写,矛盾冲突激烈,情节跌宕起伏,加上各种神话传说和心理活动穿插其间,使短小的寓言富有了史诗的色彩,小诗中见大师手笔,小故事中闪烁着大哲人的智慧。
人物介绍
补鞋匠
《补鞋匠与财主》中补鞋匠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喜欢唱歌,人们也因为他愉快的歌声感到欢快,但是在他得到财主的100个金币后,他就变了,他整日害怕那些钱丢失。他得到了钱,却丢失了快乐,最后,他把金币还给了财主。
狮子
《群兽进贡》这里的狮子颠覆了我们心中以往狮子的形象。通常的狮子都是英勇、强大、正义的象征,但是在这个故事里,狮子是懒惰的、狡猾的,并且仗着自己的强大,光明正大拿走了其他小动物的钱。
猎人
《狮子和猎人》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却很爱吹嘘自己本领的猎人。他在别人面前装作英勇无比,但是在真正面临危险的时候却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