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行为动作和心理究竟是什么关系(1)
单纯通过语言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可以操控语言,说出谎话。人的行为动作却很难说谎,即使刻意用动作掩饰自己内心,但总有一些细微的行为动作出卖了你。
身体语言与有声语言
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是语言的两种形式。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有时二者单独使用,有时将二者合用。
首先,就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单独使用来看,如有人只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其间没有(相对而言)身体语言配合;再如,有的人只是用身体语言传递信息,其间没有有声语言配合。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一位著名的身体语言大师,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各种体态来把各种剧情内容生动地传达给观众的。
其次,就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合用来看,人们在用有声语言发送信息的同时,往往要辅以身体语言,即我们过去常说的“以姿势助言语”之类。
一般说来,人们总是把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结合起来运用,只不过有技巧高低之分。
人类最古老的交际手段就是有声语言,而人们在说话时是离不开表情动作的。有研究表明,在远古时代,人类的有声语言还不太发达的时候,交际时表情动作格外丰富。就是到了人类的有声语言丰富发达以后,交谈时表情动作也仍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也就是说,说话要表现在神态上,表达在言辞中,才能被人理解。孟子是一位十分擅长辩论的人,他从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发现,有声语言的不足,需要用神态去补充,才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像战国时赵国使臣蔺相如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完璧归赵的动作情节中,蔺相如“持璧”的行动和“睨柱”的神态同铿锵有力的语言相呼应,取得了十分突出的表达效果,以致强暴的秦王也不得不赶紧道歉。如果只说“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但表情木然,站在那里没有任何行动,就绝不可能取得上述的表达效果。
人类的动作、表情是本能性的,每个人平时说话都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某些表情动作。人们说话时变化的目光,或喜或怒的神态,举手投足的动作,经常同所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说话人的修养水平。事实上,你同另一个人见面,虽然尚未正式开口说话,但交际活动已经开始,双方的眼神、表情、动作都在传递着信息。说话时对方除了听,还在看。皱眉头,嘴角向下撇,那显然是话不投机;和颜悦色,笑脸相对,说话就易于顺利进行。因此,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给这种无声的身体语言以应有的位置。如果在说话时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身体语言,就能够使重点突出,并富有感情、形象生动,因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交际的效果会比单纯凭借有声语言好得多。大家知道,电视的宣传效果比起电台广播更突出更明显,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电视节目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而电台广播却只作用人的听觉。
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同样是构成其语言的两种重要形式。
每个人在实施影响活动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场合等情况,有时可分别单独使用,有时也可将二者结合使用。但更多的情况下,要注意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自己言语的效能。
身体语言是一种本性行为
身体语言是一种本性行为,只要我们细细地“倾听”它就一定能够了解真实情况,或许有些多疑的人对此仍然怀有疑虑。身体语言是由身体通过各种行为和基本动作来表达的,是最真实的,是一种本能行为。相信在了解了身体基本动作产生的根源后你会对此深信不疑。
一些基本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
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为了研究身体语言是否是与生俱来的,观察了人类近亲——猴子和猩猩的身体语言与人类的身体语言到底有多少相似之处。同时,他们还观察了一些先天性失明的盲人的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盲人天生就看不到任何东西,所以无法通过后天的可视性学习方法来掌握身体语言。结果他们发现,人类身体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不管哪个地域的人,不论是哪个种族,微笑和愤怒的表情几乎都一样的。德国科学家艾贝尔·艾伯费尔德发现,那些天生失聪以及天生失明的孩子生来就会微笑,完全无须后天的学习和模仿。埃克曼、福瑞森和瑟瑞森三位科学家曾经对生活于五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的人进行了面部表情和基本行为动作的研究,他们发现,即使生活背景不同,但有相当一部分面部表情和基本行为所表达的意思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由于生活的区域不同、习惯不同、文化差异等原因,人的一部分行为动作的含义会有差异,但是人用来表示情感的那些基本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动作却是相同的。
其实,身体语言也可以通过遗传功能进行遗传,而这也正是人生来就会许多身体语言的原因之一。部分表情和动作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有一些身体语言源于遗传,是人刚刚降生便具备的。这些身体语言无论是在几千年前还是今天,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代表着同一个意思。不过,有一些动作虽然也是与生俱来的,但这些表情和动作的意义却在人类的进化中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动作和表情所代表的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在远古的时候,大多数食肉动物会用微笑来传递危险信号,但对灵长类动物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表情发展成与危险无关,它传递的是一种表示妥协和屈服的信号,而现在,人们的微笑则是一种魅力的展示。再比如露牙和扩张鼻孔这两种面部表情源自于动物间的攻击行为,因为这样可以使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气,从而为战斗或逃跑做好准备,是动物经常使用的最简单的表情之一。动物用露牙齿来警告对方,它们会用自己的牙齿来保护自己或攻击对方。发展到今天,人类这一动作通常是由于愤怒而引起的。当然,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或心理受到了威胁,或是认为某事不正确时,也会流露出这种表情。
这些表情和动作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在人类的进化中慢慢改变,并且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并被赋予更多更新的意义。
部分身体语言是人类后天产生的。人的身体语言相当丰富,并不是全部的身体语言都是与生俱来的。还有一些身体语言的形成是因为后天的文化熏陶,或者是因为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在一条拥挤的街道上或者在拥挤的地铁、公交车厢里,当男人与女人相向而过时,男人通常会将自己的身体微微向女人这边倾斜,而女人则会本能地躲开男人,从而避免对方接触到自己的胸部。
那么,女人的这种反应究竟是天生的本能,还是她在看到其他女人这样做之后,不知不觉中学会的一种技能呢?很显然,女人在小的时候,她们的胸部和男孩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异,这时候有一部分女孩并不会形成上述习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和一些信息的灌输,她们开始越来越注意用这种动作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保持与异性的距离以符合道德规范。
还有一些身体语言令人觉得是与生俱来的,但其实它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比如,摇头是一种常见的动作,其含义与点头相反,表示“反对”或“否定”。不同的是,点头是一个天生就会的动作,而摇头却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最初的时候,当婴儿吃饱了之后,在他们拒绝妈妈继续喂奶的时候,他们会用摇头的方式躲避妈妈的乳房。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吃饱了以后,他们拒绝到口边的食物的时候都会摇头拒绝。所以说,摇头这一动作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的,人们从孩童时代就学会了用摇头来表示拒绝或否定他人的做法和思想。
总的来说,身体的基本动作要么是与生俱来的,要么是受到长期文化、生活背景熏陶所形成的。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人下意识的本能反应,是难以扭转的,因此,身体语言是最诚实的。
身体语言是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下意识的动作行为。如,在人类还是类人猿的时候,当碰到难以接受的事情,就会双手掩面,而直到今天,当人听到噩耗或者因为羞愧而不想面对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掩面。
由此可见,对人的身体语言的正确解读会使我们很容易就了解人的真实内心,从而为我们在交际中占据优势提供便利。
身体的行为是不容易作假的
人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身体语言也是一种语言,那么它是不是也和话语一样会有谎言呢?是的,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很有可能做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身体动作。然而,与经过逻辑思维组织过的话语的谎言相比,这种“谎言”并没有那么容易说,因为人的身体、行为更加诚实。
可以说,每个人所做的就是他所想的。一个人或许可以有意识地让身体的某一部位“说谎话”,却不可能让整个身体都“说谎话”。比如,当对方并不是很有诚意,但又需要让你觉得他很有诚意的时候,他在说话的时候可能会刻意地摊开双手,因为摊开的双手表示自己的真诚。这样一来,他的手部动作和他所说的话都在诉说着真诚。但他身体其他部位的行为表现却在无意中流露了真实情况,他的瞳孔可能会变小,左边或右边的眉毛可能会扬起,嘴角的肌肉可能会因为紧张而略微有些抽搐……而这些反应都是他没有诚意、在说谎的一种表现。
身体的行为并不是那么容易作假的。通常情况下,身体会本能地反映人最真实的想法,而要使得身体反应违背真实情况,需要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身体行为。但人可能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身体一处或几处的行为表现,却不可能扭转身体所有部位的本能的真实反应。因此,身体是最不擅长说谎的诚实者,即使它不得已说了谎,也是漏洞百出,并不能欺骗人,尤其是对那些细心的人。
一个人经过缜密的逻辑思考或许可以将谎话说得天衣无缝,但却不可能在说谎时让身体行为没有丝毫破绽。
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总能从面试者的身体行为来辨别对方的信息真伪。
一次招聘中,一位男性面试者解释了他放弃之前那份工作的原因:他觉得之前的公司没能给他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而并非工作能力不足或者不能与公司环境很好融合。他说,他与同事、上司的关系都很融洽,所以他很不舍得离开原来的公司,这次离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通过一些沟通和交流,其他面试官对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很满意,但是这位主管却认为这位面试者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可信,他与同事和上司的协作或许没有他说的那么融洽。他认为尽管这位男士对自己的上司赞美不已,但是事实上,他却并不认可他的上司,他和之前的上司之间应该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几位面试官调出面试录像进行慢动作回放。在这位主管的提醒下,他们发现,每当提到前任上司时,这位男士的左脸上便会闪现出一种转瞬即逝的嘲笑的表情。
后来,面试官们果然从那位男士的前任上司那里了解到,那位男士并非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主动辞职,而是因为违反公司规定、与同事合作不良而被辞退的。
男应聘者以为自己能够将谎话说成真话,主管却从他的身体行为中轻而易举地洞悉了真相。是的,一个人所做的就是他所想的,要想操控身体将谎言说得没有破绽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谎者的行为必然会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虽然这种信号持续的时间短暂,稍纵即逝,但只要人们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有所发现。
总的来说,人不可能持续性地,全面地用虚假的肢体语言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身体语言是最诚实的。因此,我们要想洞悉真相、不被欺骗,在听的同时还要学会用心去看、去解读对方的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指出,身体反应和行为体现的是人的下意识动作,是个人很难改变的。因此,人们大可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这个人的真实内心,而不是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对此,我们不必存有疑虑。比如某个人鼻子泛白,就表示对方有所恐惧或顾忌。如果不是交易的对手或是无利害关系的对方,则这种行为是踌躇、犹豫的心情所致。另外,在自尊心受损、心中困惑、有点罪恶感、尴尬不安时,也会出现鼻子泛白的情形。又比如鼻头冒出汗珠时,表明其心情焦躁或紧张。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交易对手,那么他必然急于达成协议,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这个交易,因为心情焦急紧张,鼻头才有发汗的现象。
行为比有声话语更重要
有人说,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其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行为。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蕴含着很多心理信息。
其一,人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刻意的、形象化的演示或者一些习惯动作来辅助语言所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二,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从对方的面部表情、目光、坐姿等行为举止来获取他人的相关信息,帮助自己对人和事做出判断,以选择合适的方式面对和处理问题。研究发现,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取的信息要比从他人的话语中获取的信息更真实、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