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地标上的财富部落(2)

此外,按照泛环渤海经济圈来计算,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三省二市,同时可辐射到山西省及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盟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的12%。共有157个城市,约占全国城市的1/4,其中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总人口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营口、秦皇岛、唐山、东营、烟台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济南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向型、多功能、密集的城市群落。虽然关于环渤海经济区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认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总体来说,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优势,这些优势同时集中地表现为环渤海地区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与长三角珠三角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中国经济第三极,被业界认为10年内“最后机会之地”的黄金地段。

2010年,环渤海经济圈GDP为8.7万亿元,经济增长率达13.86%,中小企业户数300万以上(全国1023万户)。环渤海经济圈社会消费品总额占全国的27.5%,出口额占全国的18.7%,其经济总量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45.3%,珠江三角洲的90%。如果按泛环渤海经济圈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07万亿元,年均增长16%,在总经济总量上超过珠三角经济圈名列三大经济圈第二位。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定位为打造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国际航运中心、金融试验区、国际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中心、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等七大区域功能中心。此外,国家相关部委、环渤海地区当地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与措施优惠改善投资环境,一是允许在该区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试先行;二是在基础建设、科教文化、智力引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步扩及环渤海经济区所有省区,并从财政收入中拨出巨额资金兴建包括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基础设施;三是国家给投资渤海经济区的企业较大税收优惠,如“三免一减”税政等。

政策利好与产业北上,令环渤海经济圈迎来了又一次崛起的战略机遇。特别是2008年以后,外向型经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的投资已开始向内地转移,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产业转移的受益地区,整体经济形势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框架下对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地区、首都经济圈、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沿海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环渤海地区进一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扶持下,凸显凝聚力量的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发展前途光明。伴随着中国投资走向和经济重心北上的趋势,整个环渤海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甚至未来十年间,将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接续长三角与珠三角南部巨龙的腾飞,北部财富走廊正在形成!

[延伸阅读]两湾合作论坛简介

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创造了一个财富奇迹,一个富强的中国渐渐露出健壮的身姿!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GDP水平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中国经济增长仍存在巨大的潜力,财富增长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未来发展仍存在许多变数。本书将以财富为着眼点,跟踪中国社会财富增长的轨迹,探讨财富增长的模式与未来经济发展的策略,为读者描绘一幅财富中国全景图。

两湾合作论坛(英文:Two-Gulfs Cooperation Forum,缩写TGCF),为非盈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合作会议;由中国环渤海湾地区和海湾国家地区共同参与,每年拟定于5月28日至30日举办年会。会议将通过《联合公报》《指导原则》等文件,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贸易、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两湾合作论坛首先起始于中国与海湾六国之间的国际会议,其次再提升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有关伊斯兰国家工商界、企业界和学术界知名人士,就区域经济合作,推进相互之间友好往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的高层次对话平台。

两湾合作论坛作为一个非政府、非盈利、开放性的国际会议,是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为主旨,立足中国环渤海湾和阿拉伯海湾,推动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又面向世界,增强中国、阿拉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话与经济联系。

两湾合作论坛在双方协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要在海湾六国区域内安排建立对等的总部大厦和举办相应的论坛,这样既可以加大双方往来的密度和友谊,也有利于加强双方务实合作的节奏和效益。

论坛目标任务:

第一,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企业精英和经济知名学者提供非官方色彩的高层对话平台,以增进各方了解,着力合作,减少摩擦,扩大和深化贸易和投资联系。

第二,推动中国与海合会各国建立中阿友好城市和友好省州,扩大和深化各方伙伴关系。

第三,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增添实质内容,并大力推动双方的务实合作项目。

第四,为中国与海湾地区企业寻找合作机会提供交流平台。

第五,为中国与海合会各国的经贸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咨询等多项服务,并引导企业在符合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的轨道上开展对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

第六,通过宣言、研究报告等形式,向有关国家政府和社会就发展中阿经贸建言,引导形成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

论坛运营构想:

第一,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会议,如论坛大会,展览活动、研讨会、座谈会和讲座,讨论贸易、投资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问题。

第二,安排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地方政府、商业团体的交流活动,协助、推动建立伙伴关系。

第三,为有意向企业安排单个或组团考察访问,开辟商业机会。

第四,独立或合作开展有助于实现论坛宗旨的各类研究活动,通过公开发布信息和客户专用报告等形式为发展两湾地区经贸提供指导咨询。

第五,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近期重点是在中国举办阿拉伯语培训,并探索向海湾国家输出汉语培训师资和服务,以及为企业管理人员开办相关培训班;中长期目标是成为中国和海湾国家大学生、商学院学员等的实习培训中心,为中国与海湾地区企业界选拔培养人才服务。

第六,投资开发建设两湾合作论坛总部——“两湾明珠大厦”,作为论坛永久会址,以及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的开展经贸活动及商贸服务的中心。

注:海湾(又称阿拉伯湾或波斯湾),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介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之间的一片狭长的海面,全长1040公里,约有25.9万平方公里。海湾地区总面积约为48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8亿,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和外籍移民,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海湾地区包括8个国家,即海湾合作委员会(GCC)6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和卡塔尔)和伊朗、伊拉克。

三、新兴经济圈的崛起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撑起了中国经济的三极,对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不仅起着示范效应也对内陆经济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三极仍然可以归结为首尾环顾的沿海经济带。比较而言,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外向型经济的拉动。内陆地区缺乏海外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尽管内陆地区并不缺乏资源与劳动力,但企业的整体发展远不及沿海经济带企业的发展优势。

简单地说,沿海企业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与海外市场,也得益于外资的注入。改革以来,依靠海外市场的拉动,沿海经济带产生了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内地农民工,造就了改革开放30年来绝无仅有的打工潮。内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沿海企业,不仅创造了沿海经济奇迹,也让内地与沿海联系起来。据统计,高峰时期的农民工共有2.5亿人之多,总量超过日本人口总数。一个财富时代,一个流动的巨流,一个中国式奇迹,一个不可复制的中国式经济。可以说,是沿海经济带将2亿多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农民培育成具有企业意识、财富意识、创业意识的新型农民。正是这些在打工中学会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为后来的内陆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回到经济圈主题,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三个新的经济圈渐渐形成,一个经济圈正在酝酿。这三个新的经济圈就是热度逐渐升温的海西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正在酝酿的经济圈就是西三角经济圈。此外,两个跨越国界的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海西经济区

海西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所谓海峡西岸,指的是台湾海峡西岸。

海西经济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正式形成之后,优先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兴经济区。最终确定的海西经济区的区域范围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城市形成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截至目前,海西经济开发区所覆盖的主要城市包括: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龙岩市、莆田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以及浙江温州市、丽水市、衢州市;江西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广东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共计20市。

“海西”概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当时的学术界为福建提出的一个经济发展定位。不过,以当时的经济发展状态来看,一直强调闽台“五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相通的福建,吸引台商投资微乎其微,相反,长三角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核心区域。

2003年年底,经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福建决定提出战略新定位——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同年9月,江泽民到福建视察工作时题词“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充分肯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2006年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赴闽考察,并做了重要指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由此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海西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至此,海西经济区发展策略初步形成。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意见》明确指出了“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至此,海西经济区正式得到国家确认,并且带上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上升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新高度。《意见》出台的第二天,即2009年5月15日~22日,迄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各界参与最广泛的一次两岸民间交流盛会——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8000多位台湾同胞参会,福建的两岸民间交往平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

2009年8月,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12年,人均GDP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到2017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地区GDP接近或达到4万亿元,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