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防灾减灾形势日趋严峻,自然灾害对于人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近两年发生在中国的SARS,印度洋海啸等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历史与现实都再次警醒世人,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必须进一步并不断加强对灾害发生机理的研究与认识,建立健全灾害预警应急机制,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问题,这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21世纪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灾害与环境及防灾减灾等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有关方面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论坛等活动接连不断,仅2005年以来,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国家减灾委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期间,回良玉副总理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灾减灾,充分发挥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的作用,建立健全灾害预警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综观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而展开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后作出的必然抉择。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把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索推向实施阶段。
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为了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自然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
毫不为过地说,防灾与减灾是可持续发展三个主要要素——经济、社会、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灾害形势,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有效地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灾害以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惨重代价,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国际社会以及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灾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灾,而且研究灾害的核心问题也是围绕减灾而开展的。重视减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加强减灾科技的研究,系统地进行减灾科技规划,将有助于推动防灾减灾科技向纵深发展,促进防灾减灾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正是在同灾害作斗争中,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也是在同灾害作斗争中,得出有益的经验教训,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这种正向作用使人类社会能够逐步有效地防御种种灾害。而复杂性在于:这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范围更大的灾害、危害更重的灾害,或者原来灾害尚未为人所知的方面,正在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去解决。灾害的挑战迫使人类日益自觉地去应战。
说到灾害和防灾减灾,就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全球变化问题。全球变化是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大范围异常事件,它所引发的自然变异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基础,这种变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的变异与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常常是其中两种或多种变异过程造成的。全球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生态与环境变化、全球人口与资源问题等等。
从科学的角度看,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归根结底还是全球变化问题。自然灾害是全球变化的产物。地球及其各个圈层的缓慢的渐变现象,被视为地球环境的变化,地球和各圈层的物质和运动状态不同,便出现了不同的自然变异,当这些自然变异强度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灾变,危及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便形成自然灾害。不同圈层的变异会形成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如,气象灾害主要由大气圈异常变化引起,洪涝灾害主要由大陆水圈的异常变化引起,地震、地质灾害主要由地壳、岩石圈的异常变化引起,生物圈中的异常变化多会形成农林生物等灾害。当然,也有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变异和人为自然灾害。地球和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自然灾害形成的主因。人类也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直受着地球环境(诸如气候、地质、生态以及其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人类也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破坏着环境。总之,人类的发展和活动必然受到环境的控制或制约。
环境与灾害都是全球变化的产物。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是受蕴灾环境控制的,蕴灾环境是由全球变化产生的,反映了地球诸圈层自然变异空间格局的相似性和蕴灾地质构造、地貌、气候等环境空间的相近性,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地域地理分布特征。
气候和环境是难分难舍的一对,环境里边包含着气候,气候又会影响环境,我们统称它们为气候系统。也就是大气圈里发生的所有变化都与水圈、岩石圈表面、地质结构、生物圈以及冰冻圈关联,它们的变化也都体现在天气变化之中。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日益严峻的挑战。沙尘弥漫、气候恶劣、灾害频繁、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天气、气候和水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有日益加剧的趋势。全球变暖以及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广泛、复杂而又深远,涉及到全社会。因此,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单是气象问题、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与气候系统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这同样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将引起大范围的旱灾、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灾难的降临已经进入倒计时。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正式生效,这是人类为地球“退烧”,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意味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也昭示了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抑制全球变暖有法可依时代的来临。
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悲剧,认识不到灾害的隐伏性、突发性是人类的悲剧;如果认识到了灾害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防灾、减灾,则是人类更大的悲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富有哲理的谚语用来指导防灾减灾十分有意义,而对灾害接踵而至的今天,“亡羊补牢”同样显出其实际价值。
灾害不可避免,但它是可以减轻和防治的,这就是减灾、防灾、救灾。防灾减灾取得成效离不开对各种灾害的客观认识和树立正确的灾害观,离不开及时的预警、预报和果断、正确的决策,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硬、软科学技术的支撑,离不开全社会抗灾凝聚力和社区整体功能,离不开迅速、高效的救灾实施。只有做到以上各个方面,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损失。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而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今年2月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经济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科学合理保护与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宁夏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地质构造复杂、生态资源环境比较脆弱,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也日趋严重。长期以来,宁夏的防灾减灾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涉及水旱、气象、地震、地质、农业生物、林业生物与森林火灾、环境等灾种的监测预警业务和科研体系,组织实施了多项防灾减灾工程措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逐步增强,各类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益。
面对宁夏防灾减灾日益紧迫的形势,2004年6月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学者、专家和科研人员,系统地联合开展了宁夏防灾减灾重大问题研究,是为进一步大力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在学术、理论、规划和措施等方面的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是件意义深远之举。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旨在客观分析现状、差距和需求,研究凝练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为自治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防灾减灾规划,促进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有力地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课题研究吸收了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结合宁夏防灾减灾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对策与措施。作为这项研究的顾问,对研究取得的成果很欣慰,也很高兴为《宁夏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重大问题研究》丛书作序并表示祝贺。我相信,这次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果,必将对强化防灾减灾民众意识,进一步完善宁夏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防灾减灾,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统筹全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同进行,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加以考虑。灾害管理就是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减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现代防灾、抗灾、救灾必须是多部门、多学科、多技术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但现状是涉灾单位隶属不同行业和部门,管理体制、投资渠道不同,防灾减灾实际运行和操作中的协调配合还很难实现科学、高效。建立和完善综合而系统的灾害管理体系已成为现代防灾减灾能否成功的一项关键措施。长期以来,宁夏在这方面的工作很有成效,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
防灾减灾,首先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灾害管理。灾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灾害管理体制的健全,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减灾工作中的领导,制定社会经济与减灾同步发展规划,提高社会发展与减灾防灾要求相协调的能力;强化灾害管理,健全灾害管理的法规、制度、规范及规划,提高其科学性、权威性与可行性,增强灾害管理的协调、监督、奖惩、教育机制;完善灾害综合决策指挥系统,促进灾害管理方式由部门、区域、环节、学科相分离的封闭式的单项管理向综合、系统、协调式的管理方向发展。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测,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与信息系统,促进资源共享,促进多部门协作,合力防灾减灾。建立公共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体系,防御自然灾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灾害监测是减灾工程的先导性措施。通过监测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示警和预报,甚至据此直接转入应急的防灾减灾的指挥行动。所以各灾种的监测联合改造,建设统一的综合性技术监测系统,不但可以节省费用,而且可以促进多学科交叉,推进防灾减灾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在充分发掘现有水文、气象、地震、地质、环境、生态等监测网络资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统筹规划和建设,加快数据共享技术平台建设,加紧构建区级防灾减灾监测、情报、资料、信息处理中心,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规范兼容、运转高效、信息畅通快捷的综合业务交换平台和机制。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经常有密切的连发性和关联性,因此,应加强多部门多学科的协作,在发展各类灾害预报技术的同时,探索自然灾害的综合预报方法,为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行动提供科学依据。近两年来,国土资源、农牧、气象部门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等项服务,是值得重视的良好开端。
建立用于减灾的早期警报系统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之一。从救灾的科学性来看,怎样用最小的投入和最小的伤亡,去取得最大的减灾损失效果,涉及很多科学问题和组织、技术装备、队伍训练、指挥运筹等问题,因此也是一个系统科学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预案准备,建立与健全预警系统。根据本区灾害的类型,在单项救灾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救灾预案,以达到少投入,一备多用,常备不懈,取得最有效的救灾效能。现代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应当是快速、高效和科学的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和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组建各类现代系统去构架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实施科学的减灾工程,才能面对这一任务。这也是公共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体系的核心内容。
从宁夏的防灾减灾实际看,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宁夏又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省区,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则首当其冲。这方面,应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是抗御气候变化的根本性措施,注意加强资源、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消除灾害隐患。随着宁夏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避灾农业战略的实施,特别要对宁夏农业气候敏感区进行综合防治,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影响的适应力,保护好宁夏的生态环境,使农业资源能持续利用和发展,从而保持宁夏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预测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象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将是一个主流趋势。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彼此促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淡水、土地、森林、草地资源形势在短期内难以缓解,陆地生态环境与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这些问题与自然灾害相互促进,同步增长,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造成深刻又深远的影响。
21世纪是我国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实现宏伟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安全稳定的保障。因此进一步发展减灾事业,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防灾减灾重在行动。2005年在日本兵库闭幕的世界减灾会议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注重行动,不坐而论道。在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埃格兰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现在开始出发!”这说明联合国在行动,各国在行动!我们相信,宁夏应对防灾减灾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依靠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是防灾减灾的根本途径,在这方面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让我们再次思考人类文明与大自然永恒的话题——和谐,让我们现在开始出发,为人类共创一个绿色文明的21世纪而不懈地努力。
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
中国气象局局长
200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