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大力培育地方特色文化

宁夏是我国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域,回族特色文化建设是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宁夏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宗教信仰和多种类型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会繁衍,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国家法律和宗教政策的尊重与保护,各类宗教场所遍布全区,各地政府职能部门有效地管理各类宗教场所,确保了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满足了信教群众对宗教生活的需要,宗教文化建设得到了健康发展。民俗文化建设也得到重视和发展。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大力开展民俗文化调研,挖掘整理民间民俗文化资料,建设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传承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培育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壮大了民俗文化队伍。

1983年宁夏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吊庄与移民建设,党和政府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农户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的生态移民搬迁工作,让农民群众在新环境下开发建设自己的新家园。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宁夏现已建成适宜生活适宜生产的吊庄移民基地75处,共搬迁安置群众80.95万人,约占贫困县区现有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对移民吊庄的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的倾斜投入,促进了移民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伴随着20多年来规模巨大的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吊庄与移民文化建设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全区吊庄与移民文化建设,从当年的白手起家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和初步繁荣,已成为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成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从2011年开始,宁夏将实施《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全区将投资百亿元,用5年时间把中南部地区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差的7.88万户34.6万人,搬迁安置在条件条件较好的近水、沿路、靠城地区创建新的家园,吊庄与移民文化建设也随之成为相关地区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并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第一节 回族特色文化示范村

宁夏农村的回族群众一般是聚居而住自成村落,在文化示范村的建设中自然就带有回族特色。自治区开展回族特色示范村建设活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视对回族特色示范村的设施建设,工作做到实处

惠农区礼和乡永平村是一个回民占大多数的村子,2007年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立项投资,当年就竣工建成文化示范村,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共分二层楼,一楼是文体活动室,可开展台球、乒乓球、象棋和排练文艺节目等活动,还有村党支部、村团委办公室和青年就业培训中心。二楼有图书借阅室(图书1500册),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和无线调频广播室,广播节目覆盖整个村及乡政府所在地。文化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后,经常举办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和村民技能培训。农民技能培训种类繁多,有餐饮、机动车驾驶员、劳务经纪人、残疾人就业、科技致富等方面的培训,还有法律法规、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文化示范村的建设带动了礼和乡经济文化的发展,真正起到了示范村的作用。

同样在惠农县的回民新村文化示范村,该村的文化设施面积多达990平方米,一楼设有医疗室、幼儿园、商店、理发室、家电维修部等,二楼有党校、文化活动室,配备了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系统,供党员和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各种技能、就业、计划生育和法律法规培训也在这里举办。此外还建有2000平方米的广场和文化长廊。这些设施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积极开展有回族特色的文化活动

平罗县渠口乡回族特色文化示范户杨达吾德擅长回族器乐泥洼呜,先后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作现场表演

平罗县三分之一的回族人口集中在渠口、黄渠桥等乡镇,在回族特色示范村建设上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渠口村重点开发回族器乐泥洼呜的制作与销售,并和县回民小学一起被设立为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传承进课堂”活动。在黄渠桥村重点发展以黄渠桥爆炒羊羔肉为主的清真餐饮文化,在全区的清真餐饮行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长征时留宿的地方,该村的单南清真寺又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建设了面积100平方米、藏书4000多册的红色书屋及其他一些文化娱乐设施,妥善保护单南清真寺,使单家集示范村既有革命历史传统,又有浓郁的回族特色。

位于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北部的通北村,有13个自然村,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005年通北村组建了通北安塞腰鼓队,建设了占地1655平方米的文明生态回族文化大院。院内设有演出舞台、篮球场、图书室,配备有各种图书资料和文体器材,是通北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几年来因为群众文化活动搞得好,通北村先后被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村委会”“文明村”。2006年6月2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到通北村文化大院进行了调研,并对通北村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了专题报道。

第二节 回族特色文化示范户

宁夏农村回族特色文化示范户的主要特点是,各自都有一定的艺术专长,并且热心于公益文化事业。

平罗县渠口乡回族示范户杨达吾德擅长回族器乐,先后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作现场表演。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马义珍家的“马氏口弦”,历经四代人传承。“马氏口弦”小巧玲珑,音色优美,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民间小调,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口中竖琴”。现被定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回族特色文化示范户马义珍家的“马氏口弦”,能演奏悦耳动听的民间小调,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口中竖琴”

平罗县红崖子村回族农民吴会平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鹰》等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农民郝学良,从事业余文艺活动几十年。他常常自拉自唱为村民演出,农闲时还把城里的文艺团队请到村里演出,让乡下人和城里人联谊交流。这些活动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生态移民文化

一、历史背景

生态移民文化建设,是具有宁夏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移民这一社会现象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移民是指以改变定居地点而进行的跨地区、跨国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它既有自发的无序流民,也包括政府出于政治、经济或军事目的而组织的有计划的人口迁移。历史上的宁夏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因战事频仍、灾害多发而迁徙频繁。至明清以后回汉两个民族逐渐成为宁夏的主体民族,境内民生基本稳定。但宁夏自然条件极不平衡,南北相差十分悬殊:北部得黄河水灌溉之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南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土地瘠薄,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既不适宜居住又不适宜发展,“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遂因“苦瘠甲天下”而闻名于世,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经济与社会发展非常缓慢。

盐池县移民新村的文化活动室内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区南部山区特困群众的温饱问题,根据国务院1982年确定的“三西”(指甘肃河西、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共计47个县、市、区,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农业建设的要求,1983年5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宁县长山头农场一间简易的会议室里,召开了宁夏首次扶贫移民协商会议,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会议确定从山区隆德、泾源、固原3县,迁移首批特困农民群众近8万人到地处银川平原、卫宁平原黄灌区的平罗县潮湖(后改隆湖)、永宁县芦草洼和中宁县大战场,划拨土地20万亩建立移民开发区。这一重大决策,揭开了宁夏当代移民开发史册的崭新一页。从此生态移民作为宁夏扶贫攻坚的一场重要战役,正式吹响了进军号,生态移民文化建设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盐池县移民新村的文化活动室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宁夏共建成移民基地75处,共搬迁安置群众80.95万人,约占贫困县区现有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为保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2000年起各移民点交由迁入地政府管理。自治区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对移民的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的投入,促进了移民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移民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移民文化建设几乎是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同步进行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抓认识、抓规划、抓队伍、抓活动等方面入手,使全区生态移民文化建设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和初步繁荣。生态移民文化建设活跃了移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增长了科学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促进了移民村的经济发展,并带动移民村在卫生保健、环境保护、民主法制等方面的进步。现在生态移民文化建设已成为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二十多年来,宁夏各级党委、政府为帮助南部山区特困群众摆脱贫困作出了多种探索,取得了巨大成效,许多人由此脱贫致富。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束缚,现在宁夏南部山区仍有100多万人需要扶助,其中有35万人因自然条件极度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而更为贫困,且没有发展前途、发展潜力。而过度索取,又让那里的生态环境遭受持续的破坏。如何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彻底摆脱贫困?自治区党委、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将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充分体现这一发展思路的《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于2011年年初正式颁布实施。按照这个规划,全区将投资百亿元,用5年时间把中南部地区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差的7.88万户、34.6万人,搬迁安置在生存较好的近水、沿路、靠城地区。搬迁涉及宁夏山区9个县、91个乡、684个建制村、1655个自然村,既有县内安置,又有县外安置。其中,县内安置占35%,县外安置占65%。全区为此将建设274个安置区。移民迁出后留下的土地,全部收回用于生态建设。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是宁夏“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这项庞大的移民工程,包括为移民建设住房,兴修农田水利,建设水、电、路、气、通讯、商贸、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原州区三营镇团结移民新村文化活动室

随着今年开始的这项大规模生态移民开发工程的进展,几十万农民群众将陆续从南部山区,搬迁到交通便利、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地方创建新的家园,生态移民文化建设也随之成为相关地区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二、建设的意义

1.生态移民开发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业

生态移民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业。同时生态移民开发也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移民都是从贫困地区搬迁来的农民,在移民村开发建设初期,他们发扬自力更生建家园、风餐露宿创基业的奋斗精神,从茫茫戈壁起步,在乱石滩上耕耘,挖土造田,开沟凿渠,种树种草,治沙治水,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生活的根基,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目前移民村90%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10%的家庭接近或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区域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这些可喜的变化,来源于党和政府实施的生态移民的富民政策,来源于移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实干苦干,也来源于生态移民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

2.文化建设为生态移民开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生态移民多来自南部山区,原有文化设施基础薄弱,政治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搬迁初始,发展生产和移民安置是当务之急,文化设施建设一时跟不上,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一些负面的东西就乘虚而入。如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现象蔓延,个别人利用移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煽动移民群众闹事发泄不满,更有甚者与当地政府对着干,制造冲突,破坏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生态移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紧迫而又意义重大。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扶持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建立秦腔艺术团

首先,文化建设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它传播了党的方针政策,凝聚了人心,给了移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新家园的希望和力量。

其次,文化建设在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回族群众比较集中的移民点,民族团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移民村的生存与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各民族群众就会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大计。民族团结是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保证。

再次,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生态移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和休闲娱乐,它还包括学校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民主法制等,这些都需要大文化建设的平台来实现。加强文化建设,就是为生态移民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典型范例

1.中宁县大战场乡大力开展“情系移民”的文化下乡活动

中宁县大战场乡是来自固原县的移民,2000年1月移交中宁县属地管理。在全乡4万多人口中,回族占55%以上,经济基础比较差。中宁县十分重视这个乡移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通过“送”文化和“种”文化两种方式开展生态移民文化建设。他们启动了以“情系移民”为主题的文化下乡活动,文化大篷车开进了大战场、马莲梁等移民村,让每个移民村每月看一场电影、看一场戏,每个行政村文化室有图书看。全年共为移民送电影130多场,送图书15000多册。这是“送”文化。所谓“种”文化,就是在“送”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资金以及人员扶持,在生态移民村建立文化活动平台,引导生态移民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比如大战场乡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内有卡拉OK、棋牌、图书室等设施,还组建了移民安塞腰鼓队、功夫扇健身队、业余秦腔剧团等文艺团体,推动了生态移民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种”文化的成效已在大战场乡初步显现。

2.石嘴山隆湖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移民文化事业

(1)积极创办业余文艺演出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石嘴山隆湖开发区生态移民文化建设在全区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隆湖开发区地处大武口区,占地140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4个社区,总户数8220户,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隆湖开发区为生态移民开发区,1983年开始从隆德县进行移民搬迁。隆湖经济开发区在不断壮大经济的同时,累计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大力发展生态移民文化事业。开发区目前有文化艺术协会1个,文化活动室12个,文化体育中心户37户,业余文艺演出队2个,社火秧歌队9个,秦腔戏班子8个。每年农闲季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0余场次。隆湖开发区的社火表演保持着传统的艺术特色,内容主要有:狮子、龙舞、高跷、秧歌队、喜人、旱船、赶毛驴、彩车等。秦腔戏班子有骨干演员50余人,业余爱好者300余人,每年演出240多场次。每年还定期举办秦腔大赛一次,并不定期举办秦腔汇演。在演唱形式上,从单纯的清唱到排演折子戏,发展到现在“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的全本戏。在重大节日和农闲时节,社火队和秦腔戏班子都会开展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生态移民村群众的凝聚力。

(2)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文化事业。

隆湖开发区2007年成立了农村电影放映队,共有放映设备2套,放映员5人,承担了“2131”工程放映任务。年放映电影500多场次。农村广播电视发展较快。开发区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入户率达95%以上,看电视已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电视中丰富多彩的节目,特别是农业科技知识和商品信息,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隆湖开发区争取到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三部委赠送的价值25万元电脑设备50台,在一站文化产业街建设了社区绿色网吧(青少年电子阅览室),为开发区青少年及周边居民群众提供了获取外界信息的平台。自绿色信息阅览中心开办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9次,接待居民查询阅览1000多人(次)。

(3)创办文化产业创业街。

隆湖开发区于2009年投资2200万元,开发建设了星海文化产业创业街,文化街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营业商户80多家,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古玩玉器、根雕刺绣、古旧字画、文房墨宝等。文化街的开发建设,为发展开发区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

(4)促进书画艺术和民间手工艺的发展。

隆湖开发区生态移民群众受隆德文化的涵养和影响,爱好书法、绘画者众多。开发区现有农民画家10余人,这些乡土人才经常被组织起来为村组办黑板报、宣传画、墙报,给村里的宣传队画脸谱,逢年过节为社火队伍制作、绘画道具。开发区从事书画艺术创作的多达100多人,其中赵振杰等人的作品曾荣获全国、宁夏书法大奖。

民间剪纸、刺绣在隆德较为盛行。隆湖开发区的民间剪纸、刺绣艺术,秉承了隆德文化的传统,涵盖面广,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剪纸是群众在每逢年关或节庆日子里,表达喜庆的装饰品。长期以来形成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农村妇女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剪纸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发展日渐成熟。除了老年人,一些优秀的中青年传承人,她们不但完整地接受了老一代民间艺术传统,而且通过变异和创新丰富了剪纸艺术。在这些剪纸作品中,有反映生产生活和民俗文化的,也有反映时代变迁的。

民间刺绣有方枕顶、小儿鞋帽、被单、婚嫁衣饰、钱包、肚兜、针扎、笔袋、烟袋、荷包、鞋垫等。在有关展览中,可以看到针功洗练、做工精细、形象逼真、造型质朴大方、配色艳丽和谐的刺绣作品。

剪纸和刺绣作品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表现的虽然是寻常景物,却反映了寓意深刻的思想内容,且追求艺术上的欣赏价值,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3.气势恢弘的宁夏移民博物馆

宁夏生态移民博物馆建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馆址位于城区文化街与吴忠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17亩),建筑面积为9436.88平方米。该馆采用当代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馆内共分为三层,设有各类展览厅、陈列厅、贵宾接待厅、观众服务厅,以及文物库房、设备库房和办公技术用房,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总投资约为4612万元,建设周期为一年。生态移民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宁夏移民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凸显宁夏第二大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宁夏生态移民博物馆(红寺堡区)

宁夏生态移民博物馆,整体建筑采用中国西北民居传统的砖墙拼花的建筑形式与回族建筑元素相融合的地方建筑风格,平面形制为正方形,对称工整,着力彰显移民博物馆稳重、宁静、大气的建筑风格。外墙四个面上共铸有八块大型主题性浮雕,代表着来自四面八方各民族的人们汇聚到一处,在红寺堡这块土地上团结奋斗、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生态移民博物馆整体建筑的色彩,重点突出黄土色和白色,黄土色表达了黄土高原的固有气质,白色则代表独特的回族文化,表达了宁夏是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回族自治区的文化身份,寓意深刻,形象贴切。

建成后的宁夏生态移民博物馆,将通过各类图片、文字、实物的展览陈列,深情再现宁夏境内生态移民历史的沧桑岁月,全面展示移民建设者的创业精神和辉煌业绩,挖掘提升移民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全区干部群众投身到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开发工程中去,为早日实现《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的远大目标,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节 民俗文化

一、宗教文化建设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全区现有清真寺3300多处,阿訇4000多人,满拉6000多人,各级伊斯兰教协会13个。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000余人。

据史书记载,明代宁夏就有规模宏大的清真寺,现存较著名的清真大寺有银川南关清真寺(原寺始建于1915年)、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1524年)、同心清真大寺(始建于1573年,后曾三次重修)。宁夏自魏晋开始就有佛寺。唐朝时宁夏灵武一带已有不少寺院和僧道。西夏时,曾把佛教定为国教,西夏皇帝多次向宋朝献良马,乞赐佛经。公元1055年,西夏毅宗发动数万人建造承天寺塔(今银川西塔),藏《大藏经》,并到处修建寺庙。清康熙年间,宁夏境内出现过18位著名的和尚。宁夏的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也较早。宁夏解放时,有天主教堂12座,神父12人(外籍6人,中国籍6人),修女17人,教徒约2000人左右。基督教于1879年传入宁夏,目前平罗、银川、石嘴山、中卫、中宁等地仍有少数基督教徒。

1.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充分落实

(1)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各类宗教场所,确保了宗教活动正常开展。

农村回族妇女

石嘴山市由政府职能部门——市宗教局管理各类宗教场所,确保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推进民俗宗教文化建设。每逢古尔邦节等穆斯林节日,市委政府领导都到各清真大寺慰问穆斯林信教群众。每逢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和清明、重阳等节日,佛、道两教都要举办文化旅游庙会。每年元旦春节,文化部门还举办秧歌、社火、灯展等文化展演活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保护民间传统文化。

吴忠市自1981年在政府设立了民族宗教事务局,1982年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1987年11月制定、颁布了《清真寺、阿訇、满拉管理规定》,加强了对宗教活动的行政管理。1989年对辖区内所有阿訇登记建档。1990年后,开始对满拉进行统一考试。从1985年起每年组织信教群众自费赴麦加朝觐。各级党政和宣传、教育、文化、商业、城市建设等部门也在自己的工作职责内加强对民俗宗教文化的建设。组织宗教人士参政议政,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城乡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禁锢人们思想的极“左”现象得到纠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充分的落实。同时开展了平反、纠正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工商政策及民族宗教政策等。违反党的宗教政策的行为被纠正,一些在“文革”中被拆除、被占用的清真寺及其他宗教派别的庙宇等开始恢复建设,回族群众及其他民族信教的群众可以自由地去清真寺或其他宗教的庙宇等场所礼拜、上香了。吴忠市利通区辖区内的清真寺和其他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被占用的逐步退还,被拆掉的恢复重建。1980年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在每年的穆斯林开斋节、古尔邦节到来时颁布全区的穆斯林放假公休的通知,一些离退休的回族干部、老干部也名正言顺地开始上寺礼拜了。

(2)各类宗教场所遍布全区,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吴忠市利通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回、汉、蒙、藏、维吾尔等16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16%,汉族次之,蒙、维、藏等其他民族约占0.3%左右。

伊斯兰教在利通区流传最广,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310余座,拱北21座,道堂1座,另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庙宇、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40余座。其中最大的有清真南大寺(位于利通南街),1979年恢复重建,总建筑面积5900余平方米。另有吴南大寺(位于上桥镇)、中寺(位于朝阳路)、东寺(位于胜利东路新村路口)、西寺(位于民生街)、小北寺(位于金星路)、板桥寺(位于板桥村)、何家巷道寺(位于板桥高家湖村)、秦坝关寺(位于秦坝关村)等,这些清真寺分别于1979年后恢复重建,建筑面积都在2000余平方米以上。宗教场所星罗密布,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遵循以《古兰经》为经典的伊斯兰教教规,恪守念、礼、斋、课、朝等五项功课,在饮食起居、服饰出行、婚丧嫁娶和节庆礼仪等方面都保持着本民族的风俗特点。信奉伊斯兰教的除回族外还有东乡、撒拉、维吾尔等民族。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办理宗教事物、进行礼拜的场所。清真寺的主要活动有阿訇宣讲教义、宗教知识、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主办穆斯林的婚丧嫁娶、沐浴洁身、纪念亡人、欢度节日;屠宰食用禽畜及阿訇处理寺坊日常事务,在历史上也是组织穆斯林群众反抗封建压迫、外来侵略、民族歧视的战斗指挥部。拱北是伊斯兰教教主的墓地或著名阿訇的坟墓。在利通区现有拱北21座,最有名的是四旗梁子拱北,位于文卫路与开元大道交叉路口。清同治十年,金积堡回民起义首领马化龙殉难在此安葬。

此外,利通区还有庙宇,市(区)境内有大小庙宇40余座,其中规模较大的佛教、道教寺庙有兴隆寺(位于东塔乡塔寺村)、兴教寺(位于裕民西街丰宁巷)、石佛寺(位于东塔乡清水沟东)、北塔寺(位于城北北湖109国道旁)等等,均是“文化大革命”后重新在原址恢复建设。2000年新建于城西利宁街秦渠桥旁的基督教堂,是利通区唯一的信奉基督教群众的活动场所。

2.伊斯兰宗教文化建设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国家法律和宗教政策的尊重与保护,宗教文化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宁夏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四种。汉族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信仰佛、道合一,其特点是在嫁娶、丧葬、祭奠、风水等方面采用道教仪式,在积福行善上实行佛教仪式。信仰天主教的人数较少,传入也晚。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我区是回族自治区,回族和汉族是我区的主体民族,回族群众信奉的伊斯兰教也就成为我区的主要宗教文化。永宁县的纳家户是我区较著名的回族聚居区,这一带的民俗风情和宗教习惯,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伊斯兰宗教文化的特征。

(1)纳家户清真寺。

该寺位于纳家户村正中稍偏东南,坐西向东,其建筑格局为“三堂合一”或“三堂一院”形制,即做礼拜的大殿,传唤教徒上寺礼拜的邦克楼和讲经堂,沐浴室等三组建筑组合而成。始建于明代的大殿属于全砖大木架起脊式宫殿型建筑,建筑式样为券棚歇山勾连搭形式,由四尖歇山脊,三券棚歇山脊组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纳家户清真寺历史悠久,据该寺的文字记载,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距今487年的历史,曾遭受多次破坏。1988年1月,该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纳家户清真寺

永宁纳家户中华回族第一街

“清真寺”阿语译音为“买斯吉德”(Masjid),其意为礼拜的地方。对于广大的回族穆斯林来说,清真寺是他们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纳家户清真寺作为该地区伊斯兰教最重要的活动设施,被当地穆斯林视为“真主之家”或“安拉的房子”。伊斯兰教的宗教教义和宗教文化知识都通过清真寺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传播到广大回族穆斯林的心灵之中。回族穆斯林所有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及所有宗教礼仪包括丧葬等活动都在清真寺内举行。

清真寺还是该教区内回族穆斯林聚会交往的中心。伊斯兰教教义提倡和鼓励回族穆斯林在清真寺内集体礼拜。一天五番“乃玛孜”加快了穆斯林之间聚会的频率,而每周五一次的“主麻日”聚礼则加强了穆斯林之间内在的团体精神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内部的凝聚力。同时在频频聚会中回族穆斯林内部的交往与思想感情的交流日益加深,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时期,回族群众除了从广播和电视上获得商品信息和市场行情外,而更实际的市场运作及其收益情况方面的信息则需要从亲朋邻居处获得。在农村普遍缺乏交流场合的条件下,清真寺成了满足回族群众这种需求的重要场所。

此外,清真寺还负有培养宗教接班人(阿訇)以及传播伊斯兰教文化思想的使命。每逢“主麻日”、斋月、开斋节,清真寺的阿訇就会向本坊的“高目”宣讲“瓦尔兹”,此时清真寺便成为阿訇向穆斯林宣传《古兰经》、伊斯兰教义、教法、教规、圣史和宗教故事的讲坛。而在平时则是为满拉和海里凡讲经说教、传播宗教知识和文化思想的地方。

该村回民家庭中的宗教教育数百年来一直因循着口传心授和手抄的方法传授伊斯兰宗教知识和教法、教义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经常性的礼拜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中,以及在婚丧嫁娶的宗教礼仪过程中,又将那些口传心授的知识付诸实践,使得伊斯兰教的影响得以代代相传。

(2)阿訇。

阿訇是伊斯兰教专职宗教人员,一般在清真寺或经学院校、经文大学学习《古兰经》、圣训学、教法学、认主学等5~6年,经过“穿衣、挂帐”,取得阿訇资格,称“穿衣阿訇”;受坊民聘请主持清真寺聚礼、会礼等宗教活动,担任经文教师的称为“开学阿訇”;在家待聘的称“散班阿訇”。政府重视阿訇在宗教文化建设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组织他们参政议政,让他们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和管理工作。

(3)纳家户回族礼仪。

纳家户回族待人热情诚实,保持着讲礼貌的好传统。回族亲友相逢,以喜悦的面容相待,互道“色俩目”(即互相问好)之礼。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当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

(4)纳家户回族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

丧葬习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办丧事三天不动烟火,由附近的亲戚邻居送食,禁止请客,三天后方进行纪念活动。

(5)纳家户回族服饰。

由于散居的原因,使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做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6)纳家户回族食俗。

纳家户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和饭。油香、馓子是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羊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鸽子在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才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做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溢美之词。

3.民俗文化建设得到重视和发展

(1)回族民俗文化硕果累累。

回族文化不仅体现在回族群众的饮食、服饰等生活习俗及清真寺建筑方面,还体现在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舞蹈以及美术、摄影等文学艺术方面。1980年在吴忠市利通区举办的全区首届民歌“花儿”演唱会,回族民歌手马海义、马全国登台演唱了花儿《四季花》《想尕妹》、民歌《五更情》《马化龙战横山》等传统作品。在1982年、1984年的第二、第三届全区民歌“花儿”演唱会上,吴忠市的文艺工作者编创了20首反映回族生产、生活的民歌“花儿”参加汇演。1982年至1989年吴忠市搜集、整理、编印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集成地方资料共10个卷本,记录了一大批回族的音乐、舞蹈、歌谣、故事、俗语、歇后语等资料。1988年吴忠市创编的回族舞蹈“宴席舞”参加了首届回族舞蹈大赛获奖。1999年以来吴忠市创编的回族舞蹈《塞上穆民扇》《欢乐的响板》《盖碗舞》等分别在全国性演出中获金、银、铜奖。吴忠市的回族歌手马晓燕、魏飞等也在各级演唱会中频频亮相。在全区、全国历次美术、摄影、书法展览中,以回族生产、生活为体裁的作品不断涌现,反映回族生活的摄影作品《回乡情》《归真》《虔诚》《回族风俗》《拱北》等,先后在全区、全国性的展览中展出获奖。1997年吴忠市的《回乡风情》摄影作品与四川万县的《三峡风情》摄影作品进行了交流展出。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举办的回乡文化宣传周,让吴忠市这个“回族之乡”在全国声名鹊起。在2005年后开始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吴忠市利通区的张氏回医正骨法被列入全国保护项目,陈氏回医、何家棍、张家枪、老毛手抓、回族服饰等被列入自治区级保护项目。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城乡建筑、民族用品和名优清真食品也彰显着回乡地区民俗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吴忠市利通区的民俗宗教文化事业,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快速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阿语学校的回族女生在做礼拜

民间民俗文化——阿文书法

(2)不同宗教信仰和多种类型的地域文化融会繁衍。

宁夏是一个移民省区,不同宗教信仰和多种类型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会繁衍,渗透在我区各族群众日常的饮食、服饰、建筑、文学、书法、绘画和婚丧礼仪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宗教文化景观。例如在宁夏不仅有秦腔和回族花儿,还有京剧、越剧和陕北民歌、东北二人转等多种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

西吉县地处陇西北,在历史上是中原和边塞的结合地带,其中人口为明、清、民国时期从晋地、秦地和陇东南迁徙而来。民俗宗教纷繁,既有中原民俗宗教的元素,又有边陲少数民俗宗教元素。其宗教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又分为哲赫忍耶、虎夫耶、德忍耶、伊赫瓦尼、格底目等教派。目前西吉县有伊斯兰教活动场所613所,清真寺490个,道堂1处,拱北9处。汉民地区每个村社建有庙宇,共建庙宇200多所,其中规模较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寺院)11处。道教活动场所25处。凡有庙宇的村子都有戏(社火)班子和舞台。目前西吉县有民间文艺团体150多个,舞台150多座。

惠农区人口大多数为外来移民,多种地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散落在民间的秦腔戏班子经常开展自娱自乐的演出活动。在惠农,山西民歌、陕西民歌、东北民歌、东北二人转、回族花儿、宁夏花儿都有人唱。惠农区红果子镇幼儿园教师王惠凤不但会唱回族花儿,而且将所有的唱词都谱了曲,写了一本书,准备出版,其内容都是与回民风俗有关。惠农区礼和乡永平村的文化大院,把回族的生活、文化、饮食、建设、服饰、剪纸艺术、书法绘画艺术、婚礼、丧葬和清真一词的来源禁戒等等都写在了墙上,表现出浓郁的回民风俗文化。

隆德县民间民俗文化——绘画

隆德县民间民俗文化——剪纸

隆德县位于宁南边陲,六盘山西麓,在宁夏、陕西、甘肃三个省会城市交汇处。隆德的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隆德在中原文化与西北游牧文化长期交流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积淀了较为厚重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中原文化影响,隆德县的书法、绘画、剪纸、刺绣、雕塑、泥塑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民间手工艺在全区乃至全国独树一帜,先后获得“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2008年7月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称号,成为全国第五、西北第一个获此项殊荣的县。

隆德县民间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一是地方特色鲜明的隆德方言。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谜语等。三是源远流长、分布广泛的民间美术,包括剪纸、刺绣、雕塑及民间绘画等艺术。四是历史悠久、传统古朴的民间音乐,比较流行的有三弦曲《喜新年》、笛子曲《毛主席恩情深》和唢呐曲《迎神曲》等。五是喜庆诙谐、充满生活情趣的民间舞蹈,包括独具特色的高台、跑马、耍狮子、划旱船、赶毛驴、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大头娃娃、小戏等社火表演。六是亲切活泼、乡土气息浓郁的戏曲文化,包括民间小戏、祭祀仪式性的戏曲,传统剧目主要有《五典坡》《金沙滩》《游西湖》等。七是技巧性强、经济适用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是布鞋制作、编织和烧造制作等技艺。此外,还有以庙会为主要形式的民间信仰活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商贸习俗、以医药卫生知识为主的民间知识和保存较为完整而独特的人生礼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以及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隆德县民间民俗文化——泥塑

隆德县民间民俗文化——雕塑

(3)开展民俗文化调研,挖掘整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

灵武市有人口23.7万,其中回族人口11.1万人,现有清真寺205座,拱北16处。这些伊斯兰建筑集中反映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近几年灵武市成立了民风民俗教育办公室,促进了各种形式的民俗教育和民族艺术活动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加强民俗文化建设,灵武市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民俗文化调研,包括回族生活习俗、回族婚俗、回族服饰、回族饮食文化、伊斯兰音乐、回族口弦等。还涉及道教音乐、社火表演、秦腔、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整理并挖掘出了一大批民俗文化和民族艺术表演种类。如回族音乐,包括宗教音乐和民俗音乐两部分。宗教音乐是在继承伊斯兰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既有伊斯兰教音乐的特点,又有回族自己的特点。回族民歌、民谣和回族舞蹈,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新成立的民族艺术团,通过积极拓展演出空间,仅2008年一年就完成各类演出132场次,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成为一支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出团队。

隆德县民间民俗文化——刺绣

隆德县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况。隆德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在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县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的同时,分阶段对全县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名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全县民间民俗文化基本概况。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的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是宁夏首家民俗文化博物馆。该馆由大武口区文化旅游局承建,建设面积513.8平方米,分民俗馆、农家书院、农家茶苑三个部分。现馆内共布有12个展台和1个彩塑群雕,馆藏展品380余件。该馆于2007年9月动工建设,2008年5月下旬建成,7月18日举行了开馆揭牌仪式对外开放。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以宁夏塞北民俗为主线,以地方多元文化为补充,以龙泉村民俗为载体,客观再现了大武口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石嘴山市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

(4)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传承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近年来隆德县大力发展民间民俗文化事业,民间民俗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政府引导和民间组织活动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民间民俗文化学校和大学生文化创业园等阵地,组织下岗职工、大学生和有一技之长的打工人员开展刺绣、剪纸、篆刻、书画等技能培训,为他们就业、创业、兴业提供技术保证。隆德县为此兴起了借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平台,进行全民创业的浪潮。截至2008年年底,隆德全县的民间民俗文化产值已达到1200余万元。

(5)举办多种活动,壮大民俗文化队伍。

在2008年“全区文化旅游产品展览会”期间,隆德县共组织书画作品26件,民间工艺品42件参加展出。2008年9月“世界剪纸艺术展”在银川举办,隆德县民间回族剪纸艺人虎凤英和著名剪纸艺人张炜的作品参加展出,其中张炜的大型剪纸《迎奥运·庆大庆》荣获三等奖。2009年4月隆德县举办了六盘山民间民俗文化展示暨文化城开业仪式,活动期间近200位民间艺人及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参加的民间民俗文化现场展示活动,掀起了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建设新高潮。三年来利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全县新组建文艺团队、社火队10个,为11个村级文化室和28个文化示范户配发了价值30多万元的图书、乐器、音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保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积极性,多方面培养民间民俗文化人才,不断壮大民间民俗文化队伍。

(6)培育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隆德县坚持以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为载体,积极组建民间民俗文化企业,培育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该县成立了全县第一家专门从事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机构——隆德书画民间艺术研究社,积极开展与区内外及全国书画艺术团体之间的交流,挖掘创作潜力,培养优秀人才,以书画艺术产业为龙头,打造隆德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他们还结合“三山公园”和“杨家店民俗文化村”等建设项目,着力开发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民俗文化村旅游产业。

4.当前民间民俗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宁夏民间民俗文化建设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在民间民俗文化建设做得比较好的隆德县,他们遇到的突出困难有以下几点:

(1)经费短缺。由于经费紧张,应征集的资料不能完全征集回来,编辑出的相关资料不能出版发行。

(2)专业人员匮乏。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人员更为匮乏。

(3)缺乏集中储存、保护和展示民间民俗文化的专业场地。当前,一些民间民俗文化面临消亡危险,不少民间手工艺制品和珍贵实物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流失严重,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由于缺乏传人,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5.今后民间民俗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隆德县在这方面有一些好的思路,他们的做法是:

(1)设立隆德民间民俗文化政府年度奖励资金。

通过设立隆德民间民俗文化政府年度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优秀人才及优秀文化经纪人进行奖励扶持,激励民间民俗文化建设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聘请在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才为专兼职民间文化馆员,从事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创作、研究、开发、营销等活动。

(2)实施“五个一”工程,搭建发展平台。

建好一个馆。建设“宁夏民间文化博物馆”,将其打造成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保护、研究和展示、开发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基地。

打造一座文化城。着力把六盘山(隆德)文化城打造成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展示交流平台、交易经营平台、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创业平台和生态文化旅游景点。

创建一条街。创建文化一条街,组织六盘山文化城、龙泉苑、六盘人家等申报国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国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资金扶持。

出版一套丛书。搜集整理六盘山地区书法、绘画、民间艺术、民俗文化资料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文化隆德·六盘山民间文化丛书》。

办好一个节日。把宁夏六盘山(隆德)民间民俗文化节作为隆德的地方传统节日固定下来,争取升格为自治区级文化艺术节,每年组织实施。

(3)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助推民间民俗文化事业发展。

隆德县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土地征用过程中,严格实行行政划拨,对文化类高新技术项目用地优先予以安排。对外来投资、合资经营的文化企业给予优先提供土地。通过文化政策的引导,鼓励与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文化发展、资金融通的良好格局。隆德县财政从2009年到2012年,每年安排60万元资金,以奖代补,支持民间民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民间文化队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工资补助制度,对民间艺人按照高、中、初三个等级评定技术职称。

二、经堂教育建设

1.我区经堂教育的分布与现状

经堂教育也叫清真寺教育,它是带有回族特色的一种宗教教育体系。经是指伊斯兰教经典,堂是指清真寺。经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宗教人才、传播宗教知识及伊斯兰文化。

我区经堂教育主要分布在固原、吴忠等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在银川和石嘴山地区也有存在。它以清真寺有能力传授知识的阿訇为授业者,招收若干名学员,进行以学习经文为主的寺院式教育。从现状上看又分为传统经堂教育和新式经堂教育两种教学形式。

传统的清真寺经堂教育沿袭古老的教学法,采用过去的十三本经典,实行阿訇对满拉逐字逐句、口传心授式的教育方法。没有学制,只学习阿拉伯语不学汉语,重宗教知识,轻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内容较为陈旧,培养出来的人知识结构不合理。随着信教群体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对传统的经堂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求改革的呼声不断。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是目前学术界的大致思路。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阿訇本身只有经学而无汉学,经堂教育改革的难度较大。

但有资料显示,现在部分清真寺已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如采用学校制教育模式,实行学年制,招收学员严把文化关,对学员进行分班编排,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保证经堂教育本体的基础上,注意对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初办时阻力很大,但现在已被信教群众所逐渐接受。

2.加强经堂教育管理,培养回族群众需要的宗教职业者

近年来石嘴山市加强了对清真寺经堂教育的管理,把经堂教育与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平罗县经堂教育主要以城关清真寺、通伏、宝丰、灵沙等大寺以及各乡镇中小寺为主,接收满拉入寺学习。吴忠市利通区2007年年底各清真寺内有满拉300余人,中寺(有20余名)最多。一般清真寺均在5~7人不等。满拉是指在清真寺内学习宗教知识的18岁以上穆斯林青年男子,开设的课目主要是《满拉》《古兰经注理》《古兰经注文》《伟尕耶》《哲俩来尼》等,一般经过五六年的学习,经所在清真寺开学阿訇的评价,认为“阿林”(知识)较高,就准予毕业(穿衣),成为青年阿訇。1990年后,宗教活动进入法规性管理,满拉穿衣要成为阿訇,还必须由伊斯兰教协会对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才能正式登记注册成为阿訇。对准备开学的阿訇,拿上合格证后,还需要到当地乡以上政府申请,经批准后由市级伊斯兰教协会发给聘书才能开学。

经堂教育是回族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为回族群众培养宗教职业者、普及宗教常识和伊斯兰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节日文化建设

1.节日文化的文化内涵

节日文化是一种民族习惯和社会风俗,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节日文化也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民族习惯和社会风俗。节日一般有着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如中国的春节、元旦、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教师节、妇女节等。每逢重要节日,家人欢聚一堂。人们为了欢度节日,年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既有民间的,也有官方的,如看花灯、舞龙、舞狮、龙舟赛等。古时候节日只属于各自国家和民族,现代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越来越广泛,为了纪念重大的国际活动,产生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国际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文化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而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熠熠生辉。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围绕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组织适应现代社会的集体活动,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加深人们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

宁夏南部山区春节社火文化活动

节日文化的特点是,它具有重大庆典性,重大节日一般都是有来历的日子,带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性、民俗性,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使节日文化活动呈现出人数众多、场面隆重热烈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休闲性、户外活动的多样性,人人都能享受一份快乐,在欢度节日的过程中修养身心、愉悦性情。

2.宁夏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同全国一样,宁夏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依照着我国农历的节令来过的。农历每月都有节令,俗称过节,诸如:十二月八日(腊八节)、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日(龙抬头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九月九日(登高节)等。每月逢节都有其传统的民俗活动,一年中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大型传统节日活动。

盐池县农村春节文化活动

宁夏自古至今有移民迁徙的历史,他们从中原、江南等地迁来宁夏,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技艺,还带来了中原、江南等地区的民俗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因此宁夏各地汉族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中,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与中原、江南一带相仿的色彩。

在我区,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由于其宗教色彩浓厚,而非宗教内容的活动成分较少,其他民族一般不参与其活动。春节等汉民族节日因既有宗教来源,更有广泛的非宗教内容活动,参与者众多,也没有地区民族限制,又是国家法定节日,因而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1)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节日要数除夕至元宵这十五天最为隆重热闹。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吃年夜饭、包饺子、放鞭炮。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元宵之夜赏月、吃元宵、放焰火,整个春节期间耍社火、猜灯谜、观花灯,节日氛围浓厚隆重。此外清明节要踏青扫墓,祭奠先祖先烈。端午节要包粽子、耍龙灯、赛龙舟。中秋节与家人团聚赏明月、吃月饼。

①春节活动:春节,俗称“过年”。民国时期为与元旦新年相区别,亦称“过老历年”。1949年以后开始习惯称“春节”。春节前后,党政机关组织团拜慰问,举行“拥军优属”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社火、灯会等春节文化活动,节日气氛热烈。人们多利用春节假日探亲访友、回家过年。

宁夏南部山区是回汉群众聚居地区,当地流行的传统节日过法,在我区农村具有一定代表性。

春节活动要进行一个月,即从旧岁的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开始,到新年的正月二十三日燎干节(跳火堆)结束,有祭灶、扫房日、除夕、出行(迎春神)、送纸、破五、上九、灯节、燎干等一系列风格各异的活动。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俗称“送灶爷”“过小年”,以家庭为单位活动。当日在灶台供香火、糖果一天。当晚在院中央置薪,然后点燃蘸火,放炮,以示灶王爷升天,迎新年的活动就此开始。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洒扫庭除,供祭灶神。旧日以灶神为家神,有“司命主”之称。是日,农家送灶神,归天例报,用灶糖(米做的形似梳子的大板糖、中梳子糖)、灶干粮、枣山(发面中镶枣盘成山形)献灶火爷,祈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糖有甜嘴之意。此日过后,百事不忌,扫舍、杀猪宰羊、贴窗花、糊灯笼、蒸煎食品、气氛不同平日。

扫房日:祭灶后的二十五日,进行院落、房间的大扫除。

宁夏南部山区春节社火文化活动

除夕:俗称腊月三十儿,旧岁最后一天,其活动一般是以宗族为单位,下午上祖坟、贴对联门神。傍晚,设祭堂献供品,接迎祖灵奉祀,然后守夜,或玩牌九,或弹唱、放炮竹,一直到五更时到村庙宇上早香。

除夕这天晨起洒扫内外,悬挂灯笼。中午吃凉粉,以辣椒大蒜调入,称“冰鬼、辣鬼”,有消毒去火之意。乡人户族至坟头祭祖,午后贴上春联和祖先牌位。晚饭吃“长面”,掌灯时分点亮灯笼,各室各窑不论住人与否,均点长明灯直到天亮。鸣放鞭炮、烟花,有的点土炮,声震山谷。晚上阖家团聚、祭祖、饮除夕酒,给孩子散核桃、枣子、糖果、压岁钱,家人向长者磕头、围坐守岁,玩乐至中夜。半夜迎神,上寺庙抢“头炷香”。

出行(迎喜神):以村社为单位进行大型户外活动。正月初一早饭后,全村男女老少换上过年新衣,赶上头戴红花的牲畜,敲锣打鼓,在较宽敞的平地上迎春神,以阴阳八卦推算喜神方位、烧香、烧纸、放炮,然后放开牲口奔跑追逐,儿童追逐戏耍,大人互相道贺,于是形成锣鼓喧天、鞭炮齐放、人欢马叫、热气腾腾的景象。出行后,村民们可在族内或村(社)内转悠,给年长的老人拜年,到别族祀堂“蘸马”一直到初三日,奉祀的祖先牌位收牍,临时填写的牌位送出焚烧(俗称送纸)。

正月初一,新年开始,戴新帽,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先。将牛、驴、骡、马头扎彩纸,赶至某一方“迎喜神”。吃“煮角子”(饺子),至亲族家拜年。初二日拿礼品走亲访友,直至正月二十三日走访结束。

破五:正月初五日称“破五”。这天要打扫除夕以后的积尘,有破除邪污之意。然后倾倒垃圾,称“倒穷”;早吃搅团,称“缠五穷”;社火此日出台,名为“闹五穷”。破五以后,正月初七称“人七”。此日忌出行,晚吃长面称“拉魂面”。家人坐夜玩乐称“等魂”。

上九:正月初九在院内中央设香案,焚香,此日村(社)社火班子开始走街串村,有的大村(社)唱大戏,办庙会,祭祀方域神仙。

正月初九日也称“上九”,是年中第一个九日之意。是日走马灯、跑场子、耍狮子、划旱船、踩高跷、唱地摊子等社火出动。自乐班、眉户、秦腔、皮影戏各村演出。现今社火班子还要进县城为城市居民表演。

宁夏南部山区元宵猜谜文化活动

元宵节:是春节文化活动的高潮,此日晚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燃放爆竹烟花,唱堂戏、耍社火,用荞面捏制鸟、兽、虫、鱼、十二生肖等各种类型的荞面灯盏,蒸熟,插灯芯添油点燃置院子和各屋。

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挂灯,各室点灯、孩子提灯,如除夕夜。旧时庙院内外,各山头点燃面捏清油灯,鸣放鞭炮烟花。山区不吃元宵,因无糯米等原料,是日吃长面。

燎干节:是比较独特的节日,比较隆重。正月二十三日晚,在院中央置薪一堆,将过年的对联、门神、灶神、柜(箱)帖子等撤出置于薪上,点燃后腾起火焰,全家大小都要从火焰上跳过数次,待火焰渐息,将灰烬扬起,在空中形成一串串火星花,以预示本年各类作物的丰收情况。燎干后各家提前准备药水(红花苏木水)、火面(用豆面烧制),有村(社)社火队“断瘟”(赶瘟),社火队扮饰驿臣官、赵王二灵官,棋牌两人,马牌两人,舞狮子、抬纸船、提灯笼,挨家挨户进庄院“断瘟”。将每户过年用过的垃圾收集在纸船内倒在村口焚烧,之后社火队回到舞台或庙宇前,将社火的旧器材象征性地焚烧(俗称烧社火),以示新年活动结束,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

②清明节活动:清明节主要流行扫墓祭祖活动。是日,族亲众人置备供品香烛纸钱到坟上,扫除墓园内的腐败植草和秽物,坟头培添新土,挂上纸带,焚香祭拜。随着国家设置清明节假日,清明节祭祖活动盛行,表现出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复兴。

③端午节活动:农历五月五日有插杨柳、挂艾蒿、戴荷包、缠花绳、烙花馍、煮甜醅的习俗,过去因缺少稻米原料,在农村包粽子不多见,因西吉是干旱山区,宜种植莜麦,以莜麦为原料用甜酒曲发酵而成的甜醅代替粽子。唱大戏(庙会)、上高山是西吉县农村独特的端午节活动。西吉多山,每个村庄四面环山,在本村(社)山脉的高峰上筑三米左右的土台,每年端午节临近,牧童或闲暇老人采集柴火,置于其上。端午节清晨,全村社的青年和孩童带上花馍馍竞相登山,一到山顶,点燃柴火,围着火焰欢呼嬉闹。

④中秋节活动:中秋节流行村(社)唱庙会的活动,在八月中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宜集会活动,本年度的庄稼丰歉已成定局。如逢丰收年景,一部分村(社)请戏班子唱几天大戏,以庆祝丰收。中秋夜,居家在院中央设供桌献上月饼、点燃香烛,祭月亮。

(2)回族传统节日文化。

回族主要有三大节庆: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在宁夏,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穆斯林三大节日中的两个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每年的开斋节到来之日,回族群众人人都要沐浴盛装。上午,男子先到清真寺“会礼”,到坟地纪念亡人。在古尔邦节,有条件的回族家庭还请阿訇宰牲。节日里,回族家族亲人互拜节庆,制作油香、馓子、小吃等美味食品,互赠亲友邻居,迎来送往,热闹异常。自治区人民政府也在这两个节日到来前发布通知:全区干部群众放假二天。各个清真寺也在节日到来当天举办隆重的仪式,当地的党政负责同志都会亲临清真寺现场表示祝贺。

①开斋节,在回历每年九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封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肉孜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吐尔”的意译。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只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不守斋。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清心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绝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二十九天,有时三十天。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称开斋节。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目前世界各国穆斯林都要在开斋节这一天举行礼拜和其他庆祝活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开斋节的这一天,都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人们身着民族服装,熙熙攘攘,走亲串乡,互相赠送节日礼品。家家户户准备杏仁、杏干、油香、油炸果子、茶、瓜、果等食品,有的人家还备有奶茶、五香茶(用茶叶、枸杞、杏仁、冰糖、杏干泡的茶)招待亲友和客人,男女老少成群结伴游玩,很多青年男女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

在西吉县农村,回族群众占多数。开斋前即提早准备节日用品,各家炸馓子、油香、油果等。节日凌晨,男女沐大净,使内外整洁、穿戴一新,诵“索儿”(读《古兰经》),然后男进清真寺听阿訇讲“吾尔孜”(规劝词),作“乃玛孜”礼拜,礼拜完毕,互相拱手道“色俩目”(祝好),一般均给寺里舍散“菲吐尔”(按人计算的宗教善事的费用)。各家又去上坟,向亡人致以纪念。此后亲朋互相赠送礼品,往来会拜,一般用油香、馓子、茶点招待客人。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在开斋节给回族干部放假,粮食、商业部门给回族优惠供应食品。党政机关走访回族知名人士,汉族向回族贺节。庆贺持续三日左右,气氛隆重热烈。

②古尔邦节,即献牲节,又称宰牲节。在开斋节后七十日举行(回历十二月十日),其宗教仪式与尔德节相同。“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做尔德,亦称尔德·阿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或“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据古代阿拉伯传说:先知伊布拉欣夜里梦见了真主安拉,安拉启示他要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尔乃以表示对安拉的虔诚。当伊布拉欣遵命执行而举起刀子的一瞬间,安拉派遣信使带着羊赶到现场,命令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以后,阿拉伯人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习。伊斯兰教创立后,承认先知伊布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在我区,回族群众把古尔邦节当作自己最隆重的节日,并以各种方式热烈庆祝。节前穆斯林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忙于宰牛宰羊,精制糕点。节日这天,穆斯林们要沐浴礼拜。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或宰羊、骆驼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馈赠亲友,一份自己食用。古尔邦节这天,穆斯林们要在清真寺里举行聚礼,听阿訇朗诵《古兰经》等教义。有的成群结队到亲友家中拜访,主人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的筵席,大家同食羊肉、油食糕点和瓜果等,亲密畅谈。盛装的青年男女尽情地在庭院里和广场上载歌载舞,在欢快的气氛中度过节日。

③圣纪节,亦称圣忌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届时穆斯林要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訇们念经,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和创建伊斯兰教的功绩。然后休息游玩一天。

还有阿舒拉节,这是回族喜庆的日子,在伊斯兰教历一月十日,一般于古尔邦节后三十日举行。这天各家煮杂粮粥以纪念祖先,有的清真寺煮粥周济贫民。

回族的节庆虽然不举行大型的文娱活动,但沐浴净身,穿戴整洁,礼拜上坟,讲经赞圣等,都体现了回族节庆所特有的庄严肃穆的文化氛围。

(3)现代节日。

①元旦。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公历纪年,1月1日称元旦,并放假一天以示庆祝。民间俗称过新年。这天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悬挂彩灯彩旗,张贴对联标语欢庆新年。

②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民国时期建节庆祝,妇女职工放假休息。新中国成立后延续这一传统,妇女照例放假。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机构向社会宣传优秀妇女的先进事迹,有关部门表彰奖励妇女先进人物,各商贸行业向妇女提供优惠服务。

③五一国际劳动节。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节日,并放假一天以示庆祝。

④五四青年节。民国时期以3月29日黄花岗72烈士纪念日为青年节。新中国成立后,以五四运动发起日为我国的青年节。这天共青团、学联、学校等机关团体举行纪念活动。

⑤六一国际儿童节。民国时期以四月四为儿童节。新中国建立的儿童节,在六一这天各小学放假一天,学校多在节前举行庆祝活动。农村小学分布各个山村,这天各家各户的农家孩子穿上新衣服,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庆祝活动,气氛比其他节日更为热烈。

⑥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各级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示庆祝,还将表彰模范党员和先进党组织,接收新党员。

⑦八一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八一期间,当地驻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地方政府和机关团体走访慰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及复转退伍军人。

⑧教师节。从198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各学校、教育机构开会表彰先进教师,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⑨十一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每年的这天就成为国庆节日,全国举行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

3.引导节日文化健康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节日文化建设,使节日文化建设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区各市县都有一些好的做法,如贺兰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节日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现实,为民着想,摸索出了一些新思路,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把节日文化与主题文化有机结合。

通过开展带有主题形式的文化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先进的文化观念,如元宵灯会、国庆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八一军旗的晚会、五一劳动者之歌晚会等活动,使人们在休闲中享受了文化又受到了教育。

(2)把节日文化与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由于广场具有开放性和广大群众易于接受的特点,增进居民的亲近感、亲和力和对文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3)把节日文化与民间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民间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节日文化与民间文化有机结合,利用节日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节日文化活动就会更加充满人文情怀,人们参与节日文化的热情就会更高,节日文化的开展也会更加扎实。

节日文化的健康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近年来灵武市的节日文化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热情支持。每年春节、元宵节都举办民间社火表演、焰火晚会。在五一、六一、七一等节日,开展以校园艺术、法规教育为主的文化活动。在中秋、国庆节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主的文艺晚会。2009年举办的“迎七一”大型红歌演唱会,全县有36个行政、事业单位参加,演员阵容1200多人,观众1万余人,红歌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当年十月,为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灵武市建县2200年,以及一年一度的灵武“长枣节”,全市开展了以“歌唱祖国、赞美宁东、热爱家乡”为主题的大型合唱比赛,以歌唱热爱祖国和歌唱家乡灵武的歌曲为主,全市有20个代表队、共4500余人参加了这次合唱比赛,到场观众超过5万人次。

平罗县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他们以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等重大节庆为主线,组织举办了各类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唱响平罗”大型歌咏比赛活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参赛队达到50多个,选送参赛节目300多个,参加人员达5000多人次。全县连续举办了8届春节社火展演比赛活动,参与的乡镇、部门社火队共有63支,参与队员达5600多人次,并选送优秀社火队参加区、市比赛,年年获奖。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会、花灯展、迎新春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在清明、中秋、重阳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已成为该县节日文化建设的重点。

四、庙会文化建设

1.庙会文化的历史轨迹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和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社会原因。庙会是伴随着寺庙宗教活动而发生、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早期的庙会还只是一种民间的庙堂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资交流的需求,庙会在保持祭祀内容的同时,逐渐融进集市贸易活动,庙会因而又得名为“庙市”,成为我国商品交流集市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庙会又逐渐出现了艺术表演类的娱乐性内容。这样庙会就发展成为一种集宗教祭祀、物资交流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集会。由于寺庙大多分布在乡村集镇,庙会又多与年节相吻合,于是逢年过节逛庙会就成了广大农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庙会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因此我们应该把庙会文化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传统文化的记忆。

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庙会文化活动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轨迹,折射了农民群众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充分落实,广大农村庙会兴盛,规模可观,庙会文化也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庙会的文化功能,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庙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2.农村的庙会文化建设

(1)庙会文化是农民群众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自治区城乡各地的庙会逐渐兴起。庙会文化是当前农民群众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或者可以说是以文化搭台的商贸集市。贺兰县每年大大小小有50多个庙会,庙会上有唱戏杂耍的、卖吃喝小食品的,还有物资交流的,是农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吴忠市利通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是佛教庙会,农历三月十五、七月十五是道教的宗教活动。在这几天的庙会里,都有数千信教群众在各个寺庙赶庙会,善男信女们纷纷前去烧香拜佛、化缘布施。大寺庙还请戏班子去唱戏助兴,小商贩也前去摆摊设点,热闹异常。公交客运也在庙会期间安排直达专线客车,接送信教群众去赶庙会。

灵武市高庙

固原市原州区的庙会文化建设尤以须弥山庙会著称。须弥山,六盘山之余脉,坐落在固原市城区西北55公里处,是宁夏著名的佛教文化风景名胜区。须弥山峰峦叠嶂,怪石嶙峋,苍松挺拔,桃李郁然。山下流水潺潺,环境极为清幽,自然景观奇特。须弥山石窟群就开凿在石门关北侧峭崖陡壁上。共有162座洞窟、980余座造像,分布在错落于方圆2公里的8座山峰的东南向崖面上,其凿刻时间分属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个朝代,其艺术成就可与云冈、龙门等大型石窟相媲美,为全国八大石窟之一。隋唐时称景云寺,至明代,明英宗敕赐“圆光寺”匾额,始称圆光寺。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石窟文化景观,须弥山石窟已延续了1500多年。须弥山又是塞北著名的佛教圣地,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日,周边的老百姓乃至陕北和内蒙古等地的香客,都云集须弥山朝山拜佛。须弥山庙会是伴随着佛教石窟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早期庙会仅是一种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逐渐融入集市交易和娱乐性活动。在庙会上人们能够品尝到回族风味小吃,观赏民间艺人的秦腔等戏曲表演,购买制作精巧的民间手工艺品。

宁夏六盘山第四届山花旅游节在须弥山石窟举行

平罗县玉皇阁是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每年在清明和重阳举办道教活动,在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举办佛教活动。每次庙会参与群众上万人,尤以重阳节为最。信教群众在此游览古迹,烧香拜佛,布施吃斋,场面十分热闹。

(2)文化和宗教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庙会文化活动。

灵武市文化和宗教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庙会文化活动,影响较大的有马鞍山庙会和高庙庙会。马鞍山甘露寺庙会形成时间较长,一般在清明前后举办,以烧香祭拜、文艺演出、商贸展销等为主要内容。每年约有两万多信教群众赶庙会。庙会上那些带有乡土气息的秦腔、眉户剧演出,很受老百姓欢迎。县城的高庙庙会,宗教文化氛围浓厚,文艺表演形式多样,香客络绎不绝。2009年灵武市宣传、文化和宗教等部门,在高庙举办了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祭孔大会”,群众参与广泛,反响热烈。由此说明,庙会要想办得深入人心,最不能缺的就是文化味,庙会应该是一种文化景观。因此,庙会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政府服务功能的发展,要不断推出能够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新型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