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C++串口通信开发入门与编程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作为计算机接口软件的开发者,非常有必要对硬件相关的原理和协议有一定的了解。本章将介绍与串行通信密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概念。首先从通信问题的数学模型切入,在此基础之上,解释EIA RS-232的基本原则、规范,以及高层次协议设计的必要性。我们还将介绍串口通信接口——一种在计算机体系当中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动的通信构架。

串口通信是串行通信实现的一种方式,也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尽管速度快、稳定性高的串行通信体系层出不穷,但其底层在实现上与串口通信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1.1 从电路到通信系统

电子电路与电气电路在目的上首先就有很大的不同。电气电路强调所传递的能量,而电子电路则关注在一定的能量下,能够传递多少信息。

通信系统是复杂的电子电路。如果将通信系统狭义地用到计算机数据接口通信,则它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电路。那么,在电子电路到通信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复杂程度的增加难道仅仅意味着电子器件数量的变化,或者电路拓扑结构的复杂化?

一个系统一旦涉及到信息的传递,则经典的电路分析理论就显得不足了,这时需要更高层的数学工具对系统的性态和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些工具中,首先用到的就是信息论。

1.1.1 应用信息论简要

在信息论中,首先被定义的是信息。

信息是与事件的随机性密切相关的。简单地说,如果某个事物或者过程有若干不确定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事物或者过程含有一定量的信息。也就是说,事物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说,含有信息。对于事物进行了解的过程也就是消除一些不确定性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

信息论就是这样一个讨论信息本身以及信息传递过程的理论。为了表述信息以及信息的传递过程,信息论使用熵和互信息这两个概念。

熵是事物所含信息的度量,其实质是概率分布到正实数的一个映射关系。但并非所有的映射关系都能够称做熵。信息论给出了一系列的条件,这些条件在今天被看做是一组公理。

使用概率负对数的期望作为熵,是可以被证实满足熵公理的。

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取一枚均匀的硬币投向空中,硬币在空中翻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够预测落地后的硬币哪一面朝上。此时我们说这个事件含有信息。

虽然我们不知道硬币最终哪一面朝上,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硬币最终的状态只可能有三种,一种是正面朝上,一种是反面朝上,一种是恰好竖立在地面上。经验表明,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称之为小概率事件,或者称为不可能事件。前两种情况则各占一半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在求期望的过程中,小概率事件的成分可以被忽略(这个结论不是显然的,而是因为无穷小与无穷小的对数的乘积趋于0)。因此,可以认为,前两种情况各占50%的概率。那么这个分布就是(50%,50%),我们求这个分布的概率负对数的期望。其求法是,对于每一个概率,先求对数,然后求相反数,再与概率本身相乘,最后把每个概率算得的积相加。

很容易得知,如果以2为底,计算上面所示分布的负对数期望,其结果应该是1。这也是硬币翻滚时,以熵作为度量的所含有的信息。当所选对数的底为2时,我们把熵的单位称为比特(bit)。换句话说,翻滚中的硬币含有1比特的信息。

这里的比特和计算机系统中度量信息的比特的含义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任何存储系统均以两种对立的状态存储信息。在未知处于何种状态的情况时,可以认为存储的数据和翻滚中的硬币没有区别。

已经确定状态的事件含有多少信息?由于确定事件可以看做(100%,0,0,0,…)这样的分布,那么无论以何为底求对数,其期望结果都为0。也就是说,确定的事件不含有任何信息。

我们看到,信息论对于事件本身处于某种状态,以及事件产生某个结果,并不关心。信息论分析的重点在于事件所处的若干种状态各自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谓的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的确定决定了信息量的确定,而事件状态的确定过程意味着信息量坍缩为0。

信息的传递如何描述?刚才说过,消除不确定性就是传递了信息,但是,消除不确定性是个后验的,如何通过统计规律确定信息的传递?

信息论认为,如果一个事件X不同的状态会导致另外一个事件Y发生概率分布的变化,就认为有信息进行了传递,反之亦然。事件X称为信源,事件Y称为信宿。

传递的信息量是通过互信息进行表述的。说到互信息,就不得不涉及条件熵。什么是条件熵?先取X的一个状态,观察Y的概率分布。由于X的状态已经确定,所以此时Y的概率分布也是确定的。我们来计算这个熵,这个熵因为和X的某个特定状态有关联,我们不妨称为在X状态下的状态关联熵(不同的论著对这个熵的命名各有不同)。X的不同状态有不同的概率,我们把状态关联熵以其所关联的状态概率进行加权求和,这个和就是已知X分布的条件下,Y的条件熵。状态关联熵所表述的模型称为信道。

总的来看,事件Y含有多少信息?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种场景:一个小孩放学回家。他有75%的可能性会回自己家,有25%的可能性去同学家。不碰巧的是,如果他去了同学家,妈妈很有可能打电话叫他立即回家,这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80%。问题是,总的来说,这个小孩最终回到自己家的可能性有多大?不难计算,应该是75%+25%×80%。这个算法称为贝叶斯公式,其计算的依据是排列与组合中的加法和乘法原理。那么小孩回家这件事含有多少信息?实际上相当于计算一个(75%+25%×80%,1-75%+25%×80%)分布的熵。信宿Y的熵也这样计算。

互信息就定义为信宿的熵与已知信源分布的条件下信宿的条件熵之差。想像一种极端情况:无论X处于何种状态,Y的概率分布均相同,此时所计算的条件熵和Y本身的信息量相同,互信息为0,这就是说,在此过程中传递了量为0的信息,即,一个事件X不同的状态没有导致事件Y发生概率分布的变化,就会传递量为0的信息。同时可以严格证明,互信息总是正数。

信源、信宿与信道是通信中的基本要素。通常,信源和信宿具有一致性,即由信源的特性决定信宿的特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发机协议匹配。信道常常被独立考虑。

以经典的概率与统计理论为基础,信息论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发展了一系列结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编码理论,这是现代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

编码理论主要讨论在点对点的信息传输中,应该如何对信息进行表达,以获得特定评估方法范围内的最优化。

如图1-1所示为一个点对点的通信系统。

图1-1 点对点的通信系统

编码理论分为三个方向,即无损信源编码、有损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信息论的创立者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数学体系对这三种编码进行了描述。

信源就是产生事件的个体,事件的不同结果称做信源的不同状态,每一个状态称为一个符号(Symbol)。如果把信源看做概率分布含有时间参数的随机事件,即随机过程,则无损信源编码就需要解决以下若干问题:

● 如何用一定长的码(Code)序列表达信源的符号(编码)。

● 如何评价编码的有效性。

● 接收端恢复信源符号的复杂性如何。

我们以投骰子为例,投骰子结果的可能性有6种。如果将投骰子看做信源,则6种结果就是这个信源的6个符号。假设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A在不停地投骰子(随机过程),另外一个人B通过电报机把每一次投掷的结果告诉相距甚远的朋友C。

如果按照最一般的方法使用电报机,那么电报机每一次只能发长和短两个码。不妨称长码为1,短码为0。用一段0和1的序列表示投骰子的结果,这就是二进制信源编码。“二进制”的意思是每一个码有两种取值。

采用多少进制的码要取决于信道。如果信道只允许传送两个状态,就必须用二进制的码。由于一个码最多代表两个符号,所以要使用多个码表示更多的符号。由于要这些码依次穿过信道,所以就有了码串(Word,也叫码字)的概念。编码就是用不同的码串代表不同的符号,码串之间的互斥保证接收端准确地还原符号。有了码串之后,最关键的是信源的符号如何与码串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骰子问题中如何编码?首先想到的是采取十进制转二进制编码的方法。码串0对应点数1,1对应点数2,10对应点数3,11对应点数4,100对应点数5,101对应点数6。信息论采用了平均码长描述编码方案的效率。平均码长就是每一个信源符号对应的码串长度与信源符号概率的加权和。按照平均码长的定义,这种编码的平均码长是1/6×1+1/6×1+1/6× 2+1/6×2+1/6×3+1/6×3=1.5(bit)。

使用这种编码的前提是,每一个编码之间的时间间隔要足够长,否则接收端将不能够区分不同的码串。例如,一个4bit的串0100,接收端既可以解释为0、10、0,也可以解释为0、100。所谓“间隔”,就是指除了0 和1 之外的“第三态”。在电报通信中,可以利用无消息表示间隔,然而在数字通信中,二进制非0即1,不定态是不允许的。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等长编码。在不足3bit的编码前补0使之达到3bit,令接收端每三个比特截取一次码串并译码。这样就避免了码间模糊的问题,但是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码长。3bit等长编码的平均码长是3bit。

等长编码在大规模的符号量面前会带来码串长度的指数级暴涨。比如,16bit的等长码可以对65536个符号进行编码,但是若要对65537个符号编码,就必须使用17bit的码长,17bit的码串能够对2的17次方(也就是131072个符号)进行编码,所以编码后,65535个码串被浪费掉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找到了前缀码编码方法。所谓前缀码,是指在编码方案里,没有码串是其他码串的前缀。前缀码的译码不需要回溯(立即译出,而无须借助后续的码字信息),所以也叫即时码。(0,10,110,1110,1111)就是一组能够代表5个符号的前缀码,假设接收端收到序列01011111010,则可以立即断句为0,10,1111,10,10这5个符号,并且不存在其他的译码结果。使用Kraft树可以方便地对任意多的符号集合进行前缀码编码。一般来说,前缀码比等长码短。假设符号是等概率的,它的平均码长为2.8bit,要比平均编码的4bit短。

前缀码编码同时带来了码本身的节约和编解码的便利,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前缀码的码长都要比等长编码短,但是前缀码所谓的最优性仍然没有得到确定。这一点很明确:在一个非等概率分布的符号集合中,把一个长的码串分配给出现概率大的符号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定性地说,一个最优的码应该把较短的码串分给出现可能性较多的符号。仍然以骰子为例,我们将出现点1、点2、点3的事件进行合并,称为“小点”,这样,投骰子就变成了一个不等概率分布,即(小点,4点,5点,6点)=(1/2,1/6,1/6,1/6)。如果用等长编码,那么平均码长是2bit;使用前缀码(0,10,110,111)作为码串集,并指定小点为111,4点为0,5点为10,6点为110,则平均码长为3×1/2+1×1/6+2×1/6+3×1/6=2.5bit;若指定小点为0,4点为10,5点为110,6点为111,则平均码长为1×1/2+2×1/6+3×1/6+3×1/6=1.83bit。相比较而言,最后一种编码方案具有最优性。

那么,对于给定的信源符号概率分布,使用前缀码编码,其码长的最优性(即最小码长)能够达到多少?香农第一定理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答。这个定理指出,最优前缀码编码的平均码长的可取范围与信源的熵有关。D进制信源编码的最优码平均码长不低于以D为底的信源概率分布的熵。

由于发送信息所消耗的能量以及存储信息所占用的空间都是以比特为单位,因此,大平均码长意味着系统开销的增大。考虑二进制编码,对于一个平均分布的信源而言,若有N个符号,则这个信源的熵就是log2 (N),这与二进制等长编码的平均码长是相同的。因此,平均分布信源的等长编码是最优码。著名的ASCII码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而确定的。

可是,对于一个非平均分布的信源,又如何编码?香农第一定理并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可以证明的最优的编码方案是Huffman于1952年提出的,这个编码方案就是著名的Huffman编码,如图1-2所示。

图1-2 Huffman编码

以骰子的小点合并信源为例,它的符号分布为(1/2,1/6,1/6,1/6)。按照Huffman编码的方案,首先将两个1/6(即最小的概率)分别标记为1和0,再将它们合并。新的概率分布为(1/2,1/6,1/6+1/6)=(1/2,1/6,1/3),将1/6记为0,1/3记为1,将它们合并,得到(1/2,1/2),分别记为0和1。最后进行回溯。“小点”对应的编码就是自己的标记,为0;倒数第二次的1/6,即4点对应的编码,为1/2的标记与它自己标记的联合,即10;倒数第三次的两个1/6,即5点和6点的编码,为1/2的标记、1/3的标记与它自己的标记的联合,为110和111。这样就得到了(0,10,110,111)一组前缀码,它和刚才提到的那组前缀码相同,不仅在其他两种比较方案中是最优的,而且在其他任何前缀码方案中都是最优的。

有了Huffman编码,则对于确定概率分布的信源总可以找到最佳的前缀码编码。然而,包括语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信源的概率分布不能够直接确定,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估计。这也是无损编码算法(比如大家熟悉的ZIP、RAR)能够百花齐放的原因。

前面主要讨论的是无损编码。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100%的无损。在声音和图像压缩领域,在信源编码时损失一部分数据,解码后并不过分影响视听效果。这就是有损压缩。

在信息论中,有损压缩的核心理论是保证度准则下的率失真编码。即给定一个编码到解码的失真度量,探讨码率(单位比特所含信息量)的极限。香农第三定理的一系列推论能够给出码率的极限,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编码方法。一种行之有效的失真度量和编/解码方法仍然是当今音频和视频处理领域的热门话题。本书讨论的话题属于无失真编码的范畴,因此,失真编码到此不再展开。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信道编码。

在前面已经介绍了信道是信源向信宿施加影响的通道。信源和信宿的本质都是具有一定状态概率分布的事件。信源的分布变化通过信道向信宿施加影响。

信道的概念实际上非常宽泛。通过条件概率分布的逆命题我们知道,如果事件A的分布对事件B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事件A和B之间就存在信道。也就是说,在人们有意识地建立信道之前,一些信道就有可能存在了。例如,天降雨和河水泛滥就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就可以认为两件事情之间存在信道。反复强调,信道是数学上的模型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电话线、网线之类。这一点在失真信源编码理论里有很深刻的体现。

信道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会受到噪声的干扰。这里的噪声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实际上,噪声源也是一种信源,不过,噪声源的状态通常符合某种特定的分布,最典型的是高斯分布,这样的噪声也叫高斯噪声。

在信息论中使用信道转移概率矩阵来描述一个信道。假设信源形成M个符号(注意,这个符号可能是信源的原始符号,也可能是经过编码后的码串。不管怎样,在编码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事件状态总是称为“符号”,而生成的字符叫做码。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上下文),而信宿会接受到N个符号。如果信道能够忠实地传递信息,则MN应该相等。然而,由于噪声的原因,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有一定的可能性会变成另外一个符号。尽管噪声是随机的,但是噪声造成的符号转移的概率通常是可以确定的。如果噪声造成的符号转义概率是确定的,那么这个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也是确定的。

信道转移矩阵是一个MN列的矩阵,处在第i行第j列的数是信源产生第i个码字与信宿接收到第j个符号之间的条件转移概率q(j|i),即发送符号i的前提下接收到符号j的概率。对于理想无噪声信道而言,M=N,当i=j时,q(j|i)=1,否则q(j|i)=0。

当信源和信宿连接到信道上后,一次传输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可以使用互信息来表达。但是从互信息的概念上来说,它的取值不仅和信道转移概率有关,而且与信源的状态分布有关。这对于描述信道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们需要一种和信源无关的量,对信道的信息传输进行描述。考虑到互信息的有界性,信息论规定,对于信道概率转移矩阵给定的信道,穷举所有的信源分布,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互信息,将其定义为信道的信道容量。即C=max(I(X,Y)),对所有X

给定信道概率转移矩阵,计算信道容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简单的信道概率转移矩阵,可以通过求函数极值的方法确定信道容量;对于复杂的信道概率转移矩阵,需要用优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噪声的出现引入了信道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在数学上,这个错误是使用信源符号最大错误概率确定的,称做误码率。为了检查和纠正错误,需要提供额外的信息。因此,需要将信源符号进行处理。

一个最直观的方法是额外的传输。例如,约定每个符号传3次。信宿接收到符号后,每三个分为一组,选出每组中出现最多的那个符号,认定为所传递的符号。这样,即便是传输过程中有一个符号发生了变化,仍然可以获取正确的信息。

重复法是最简便易行的抵抗信道错误的方法。例如,在打电话的时候,如果听得不清楚,再说一遍往往就能解决问题。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里我们还能够看出:如果不加冗余的进行信道编码(实际上没有编码),则每个信道码承载了符号的全部信息。信道编码后,码变多了,符号的这些信息被分担。对于信道而言,每个码出错的概率是一定的。如果没有信道编码,则码信息的流失就意味着符号信息的流失;如果进行了编码,那么即便是丢失了几个码,信息仍然可以得到恢复。

信息论将这种分担的过程定义为码率,即信源符号的个数的对数与码串长的比值,也叫平均码信息量。例如,3次重复法,对于一个000~111的8个符号的信源来说,码串的长度为3×3=9,那么码率就是(log28)/9=1/3(bit)。如果不进行编码,码率为1。

信道每传送一个码,同样意味着能量的消耗。所以码长越小越好,这就意味着码率应该尽可能大。那么,一个给定的信道,它允许的最大码率是多少?

香农第二定理通过证明给出了码率和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定理指出,超过信道容量的码率,不存在无差错传输的信道编码方案。

香农第二定理虽然给出了码率的上限,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编码的方案。逼近信道容量的编码方法至今还在寻找当中。当然,一个接近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可能实现起来非常复杂。现在常用的信道编码有重复码和汉明码。重复码的特点是误码率趋于0的时候,码率也趋于0,但是由于实现简单,通常用于简易的传输;汉明码可以查错和检错,效率较高。所谓校验值,也属于信道编码。校验值是将一个较长的符号序列通过一定的算法生成一个较短的序列,并附加在原来序列的后面一起发送。两个不同的符号序列具有相同校验值的概率很小,因此,如果接收端计算得到的校验值与接收到的校验值不同,则有很大可能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在信道编码理论中还有几个著名的结论,一个是香农公式,这个公式说明了高斯加性连续信道中的信道容量与采样率和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并暗示足够低的噪声功率可以实现足够高的信道容量;其次,就是关于反馈信道的问题,信道编码理论指出,反馈信道不增加信道容量。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上面是关于信息论核心内容的简要回顾。我们只讨论离散的信源和信道,并假设信道是无记忆的。我们忽略了很多细节的内容,特别是渐进等同分割等香农定理的证明基础,也一并略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

在本质上,由于串行通信属于信道编码的框架,高层协议又多多少少涉及到信源编码,所以这些内容对理解串行通信中的某些核心的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1.1.2 串行通信的信源特性

信息论作为一种普适的理论,并没有特别指定信息传输实现的方式。但是几十年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是信息论得以应用的最广泛的技术领域。

广义地讲,所有的通信方式都是串行的。因为任何一种通信都要涉及到时间参数。并行通信实际上可以看做多个串行通信的排列。

本书所侧重的串行通信具有狭义性,特指利用有线电信号进行数据的传输。最简单的通信模型如图1-3所示。

图1-3 简单电报模型

在信源一方,有一个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的通和断代表码0和1。注意,必须有一个操作者控制这个开关,而操纵者的任务就是将欲表达的信息转化成开关的0和1,这就是信源编码。如果考虑到一定的冗余,就要使用信道编码。无论是信源编码还是信道编码,从电路的角度看,编码之后都是一串0和1的组合,而0和1的数量对于电路而言是不可预测的,这也是信息的本质。

在现代数字集成电路中,触点开关实际上是晶体管。在数字电路中,使用不同的电平代表1和0,从而构成了二值数字逻辑。

使用数字电路可以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不管怎样,数据最终是要被输出的。数字处理电路的输出段具有一定的电平特性。如果用一个数字示波器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数字电路的输出与理想的方波近似。

在单位时间发送的码的数量较低的情况下,信源的输出可以直接接到信宿,控制信宿的电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

然而,我们知道,方波陡峭的边沿在频域上具有广泛的分布,如图1-4所示为一种升余弦滚降信号。通常的信道不能够容忍这种频域特性。在现代基带传输中,通常要将波形整理成圆滑的滚降信号。

图1-4 升余弦滚降信号

在计算机串口通信中,不使用基带传输的波形整形。对于近距离的传输,则对信道有一定的要求。限制于信道,因此,传送率不可能做得很高。对于远距离传输,需要进行调制。一般把调制器也看做信源的一部分。调制器的作用是生成较高频率的固定信号,例如,正弦信号作为载波,然后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作用,或改变载波的振幅,或改变载波的频率。在接收端进行解调,即数字信号的还原。使用调制后的信号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可以进行长距离的传输。

总之,串行通信的信源特性依赖于对串行通信质量本身的要求。对于计算机串口而言,尽管使用了非标准的数字电压,但其信源特性与计算机内部的电路特性保持一致。

1.1.3 串行通信的信道特性

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低频无线传输、射频无线传输,以及各种电缆、光缆。一般所说的有线传输均指电缆。

使用两根导体线即可以完成串行传输。传输过程中存在噪声,使得输出端采样得到的数据与发送段提供的数据不同。

有线传输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噪声。长的导体的电感对于高频的信号来说不可忽略。这些高频信号可能来自运行中的电子设备,也可能来自供电系统中电力的跳变。这些高频信号遇到电感就会产生耦合,从而对导线上的信号产生干扰。

噪声的另外一个来源是信号线之间的互相干扰,这和无线电磁干扰不同。一般来说,传输信号的导线会被封装在绝缘皮中,这样导线的距离就会很近。

我们知道,靠得很近的导体之间会存在明显的电容,对于主观设计时未涉及的电容,通常叫做寄生电容。电容的大小与导线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导体的规模成正比。也就是说,导线靠得越近、导线越长,寄生电容越大。导线间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一条导线上的高频信号会通过电容而影响到另外一条导线。

此外,导线的电阻与导线上所传输电平的信号频率有关。这是由电磁学中的趋肤效应决定的。在高频信号流过导线时,电流由于自感电动势的作用趋于导体的表面,这样,导线实际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就要减小,导致电阻的升高。这有可能在数据的接收端产生错误的采样值。

使用高质量的电缆可以很好地屏蔽无线干扰,因为这些电缆的外皮内侧都有金属网屏蔽层。所以,电缆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信号线的相互干扰。

如果只考虑简单电平通信(这也是串口通信的绝大多数情况),那么导线间的寄生电容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在插接件的连接处以及电路的接口,更有较大的寄生电容存在。

我们不妨进行模拟实验,看一看寄生电容的影响。

如图1-5所示为实验电路,左侧是信号源,产生电平信号,不考虑导线的电阻,仅考虑电容,右侧连接一个示波器。

图1-5 实验电路

假设信号源产生正负电平信号,如图1-6所示,它表示一个信源码串。

图1-6 输入信号

当通过电容后,输出由于电容的短路漏电,从而发生了电平的下降。除此之外,在示意图中由于地线没有可靠地接地,因此,地线上的电平也受到了影响,如图1-7所示。

图1-7 地线电压

注意,为了使输出图像能够得到清晰的表达,我们夸张了电路中电容的值。因此,输出的结果只是示意图。

如图1-8所示为典型的电容冲激响应。电容越大,其充电时间就越长,输出信号的反应越迟钝。在寄生电容相同的情况下,信号间隔周期越短,输出信号发生误采样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误采样通常发生在连续的码输入之时。

图1-8 输出信号

描述这种物理传输可以使用信息论中的二元对称信道模型。这个信道模型如图1-9所示。注意这个模型与电路中的两根线之间的区别。

图1-9 二进制对称信道

由于电路中噪声的存在,传送“1”就会有一定的可能接收到“0”,传送“0”就会有一定的可能接收到“1”。对于寄生电容而言,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常数计算方法相同,因此,0→1和1→0的错误概率是一样的,记为pp可以通过观测、统计的方法得到。

这个信道是无记忆的吗?严格地说不是。从图1-7可以看到,当连续传送同一个码时,误码概率增加。但是为了简化考虑,仍然认为信道是无记忆的。

经过计算表明,这个信道的信道容量是1 减去分布(p,1-p)的熵(通常这个熵写做H[(p,1-p)],或者直接写做Hp),表示这是一个关于p的函数)。我们把Cp的曲线绘制于图1-10。

图1-10 二元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与错误概率之间的关系

从图1-10可以看出,当p小于0.5时,错误概率增加,则信道容量减小;当p大于0.5时,错误概率增加,信道容量却增加,这说明接收端可以认为接收“1”,则说明发送端发送了“0”,反之亦然。注意,信道并不是电信号的通道,信道中传递的是信息而不是具体的码。

p为0.5时,输出端等概率地接收到0和1,发送端的信息彻底淹没在噪声之中,信道的容量为0。

在已知信道容量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使得误码率小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1.2 计算机的数据接口

在讨论串口通信的具体细节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计算机的数据接口。本书中所说的计算机,是狭义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IBM兼容机,包括各种服务器、台式机以及笔记本。至于Sun工作站以及苹果电脑等,其具体构架与IBM兼容机稍有区别,但是概念和思路是相通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的。计算机整体的控制工作和大部分的运算工作由CPU来完成。参与到计算机体系中的各种设备通过数据接口与CPU完成控制和数据的交换。除了存储器之外的所有设备,在CPU看来都是输入/输出(I/O)设备,因此,数据接口也称做I/O接口。本书对这个概念不加以区分。

为什么要使用数据接口?常用的数据接口都有哪些?所谓并口、串口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1.2.1 使用数据接口

可以说,CPU的设计和制造是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计算机主流CPU的制造商都是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企业,它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并且以几何级数的扩张力更新着它们的产品。

CPU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而且拥有并行处理的能力。目前,CPU的主频为2GHz左右,主流的CPU具有2个甚至4个核心,支持数据位宽已经达到64bit。

在计算机中,没有任何其他的设备能够与CPU的工作频率以及数据吞吐量相匹配(某些高端视频加速处理器除外),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做到CPU和外围设备的协调工作?

一个简单的方案是,令外围设备同样达到CPU相近的水平,整个计算机犹如铁板一块,协调工作。事实上,当今的小型计算设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将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尽可能地集成,形成所谓的片上系统。然而,在计算机工业中,这是行不通的。对于外围设备的制造商而言,达到CPU制造商的技术水平非常困难。使用统一的架构不利于计算机的功能扩展,这不仅会使计算机的造价变得昂贵,而且也不可能形成计算机在工业和社会范围的广泛应用。

必须提供一种方案,使得与CPU有不同差距的电子设备也能加入到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中去,而且要发挥这些设备的最大功能。除了解决速度的差异,还要解决以下几类问题。

(1)信号表达

计算机体系需要接纳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电气特性上就可能存在不兼容。例如,使用多高的电压代表1,不同的设备就不一样,一些设备则用相反的方式表达信息,例如,0电平代表1等。有些设备使用了模拟信号(例如无线网络),这些模拟的信号不能够直接被处理。

(2)时序

即使是低速的时钟,在众多的设备当中达到步调一致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在时钟信号的传送过程中,存在干扰和延时,导致信号采样的失败。因此,在计算机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中,时钟应该是短距离、分布式的,即使用异步电路模型。异步电路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必须得以解决。

(3)信息的格式

CPU的对外接口是并行的,而且不同时代的CPU,其输出位宽也不一样。早期的CPU只有8位,到现在的64位。因此,直接使用CPU的数据端口是不明智的。首先,CPU的数据端口在同一个时代往往保持固定不变,因此,当外围设备发生变化时,必须将接口进行固定,这对一些外围设备来说比较困难;另外,当CPU升级换代时,又要求外围设备的接口发生变化。这两类变化的相忤使得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确定一种或几种对CPU和设备都无关的规则,实现不同设备和不同CPU的无缝连接。

于是,设备数据接口就这样被引进。数据接口就是CPU同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规范。设备数据接口的一个思想就是,制定一套相对稳定的规范,规范的两边是CPU和设备,以及相应的接口适配器。适配器负责提供数据缓冲,以满足速度上的差异,此外,适配器还要进行信号的转换、编码的转换等。而无论规范的两边发生何种变化,只需要对各自的适配器进行改动。适配器的变化代价往往很小,这样就能够保证数据接口的稳定性。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我们知道,有很多设备是数据接口规范推出之后才被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典型的例子是USB-Flash大容量存储器(也就是闪盘)。在设计新设备的时候,设计者可以参考计算机所提供的众多数据接口,然后根据速度、信号类型、物理特性等,挑选适合所设计设备的数据接口规范进行设计。这样直接推出的产品就能够很顺利地融入到计算机体系结构中。

1.2.2 计算机数据接口的发展

在数字计算机出现的早期,CPU通过简单的读写接口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对于非存储器的设备,CPU仍然将其看做一个存储器,并采用访问存储器相同的方法对这些设备进行访问,而不是在CPU内部对每一个设备单独设立一个接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CPU的通用性以及软件的可移植性。

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的数据接口来自20世纪80年代IBM为其生产的计算机所制定的体系结构PC/AT。IBM以80286处理器为核心,选择了一些计算机中应配备的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并为每一个设备制定了物理层次和信号层次的接口。IBM实现了这些接口,并慢慢形成了标准,即IBM兼容机构架,它是现代计算机体系构架的鼻祖。几十年来,一些设备离开了这个体系,一些设备和设备的接口得到改进,而且,不断有新的接口和设备加入到体系中,但是,这个体系整体的层次构架思想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PC/AT构架(如图1-11所示)引入了总线的概念。

图1-11 PC/AT构架

总线是CPU外部信号的自然延伸,总线上的信号同时也是CPU的引脚信号。不过,在总线规范中,将这些信号按照CPU的功能逻辑划分为地址、数据、中断等功能束,并对每一个功能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所有的I/O设备必须拥有一个总线接口,绝大多数I/O设备拥有总线数据接口的所有功能束。特别需要说明的是,PC/AT构架中,内存储器和其他I/O设备一样,并列接入到CPU总线上。

在PC/AT时代,主要的I/O设备有键盘、鼠标、单色显示器、串口、软盘机、磁带机等。这些设备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速度不太快,并且设备之间的速度差异较小;二是这些设备往往不是个人计算机所专用的。因此,在数据接口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计算机体系对外部设备的“迎合”。

80386/80486-AT构架是1985 年提出的。这个构架首次引入了分层次总线的概念。这是由于CPU和存储器的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I/O设备的速度几乎没有发生变化。CPU需要更多地与内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我们知道,在同一个总线上,每个CPU指令周期只能访问到所有设备之一。如果较慢的I/O设备与相对较快的内存储器处于同一条总线,则CPU在访问I/O设备时势必会浪费很多的指令周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次级总线和次级总线适配器由此诞生。次级总线适配器面向CPU的总线接口,与内存储器一样快。而次级总线适配器引出的次级总线速度与I/O设备相同。总线适配器上有缓存和仲裁。这样,与I/O设备进行交流的数据经过适配器的缓冲,节约了CPU的指令周期。总线适配器相对于指令集体系结构来说是透明的,对于软件而言,仍然相当于I/O设备与CPU、内存储器处于同样一个层次。

80386/80486-AT构架(如图1-12所示)所引入的次级总线就是ISA总线,它的全称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图1-12 80386/80486-AT构架

ISA总线在计算机上存在了有20余年的历史,2007年3月,微软才明确表示放弃对ISA总线设备的支持。然而,ISA总线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包括SATA在内的一系列I/O接口都是由ISA总线演化而来的。

进入奔腾时代,CPU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的I/O设备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差距也在慢慢拉大。Pentium AT构架(如图1-13 所示)正式引入了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连)总线。PCI总线应用于需要资源较多、速度较快的设备,例如,网络适配器、多媒体声卡、视频加速器等。ISA总线依然适用于速度较慢的设备。在Pentium AT构架中,ISA总线适配器成为了一个普通的PCI设备。

图1-13 Pentium AT构架

Pentium AT构架实质上保持了相当长的稳定时期,PCI总线发生了几次小的改动。1997年,Pentium II AT构架(如图1-14所示)推出,这个构架只是在Pentium AT上增加了AGP总线,以加强图形加速器的数据吞吐要求。AGP总线并不是独立的,而是CPU总线的PCI总线适配器上的一个附加模块。

图1-14 Pentium II AT构架

在1997年至2004年间,Pentium II AT构架保持稳定,各个总线在保持整体构架不变动的前提下升级。2004年,含有PCI-E的总线构架被提出,这种构架成为了当代计算机的主流构架(如图1-15所示)。

图1-15 当代计算机体系构架

当代计算机构架的特点是设备繁多,设备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这使得计算机的数据接口变得庞杂,一方面体现在其层次关系上,另一方面,对于某种特定的总线接口,尤其是新一代的高速数据接口,其实现也非常复杂。以PCI-E总线为例,它引入了层次化的体系结构,通过高速串行的接口实现了设备的点对点传输。因此,PCI-E设备需要相对复杂的总线接口,这与20世纪80年代PC/AT简单的寄存器接口已经不能够同日而语了。

从计算机的数据接口的发展来看,有以下4个趋势。

(1)分层细化

分层细化是指总线数据接口更加贴近于设备的实际需求,整个体系构架得到精心的分层,使得每一个终端设备匹配到理想的服务,总线的时序浪费(设备等待)以及设备接口的缓存数量能够得到减少。

即使是同一种数据接口内部,也分为若干种子类型,并规定了兼容关系。例如,PCI-E接口,就同时存在若干种形状不同的插槽,以便于节省设备尺寸。又如USB协议,就同时存在USB 1.1和USB 2.0两种版本的传输率接口。两个版本速率不同,但有兼容性,即USB 1.1的设备接入USB 2.0的适配器可以发挥全部性能,USB 2.0的设备接入USB 1.1的适配器也能够使用,只不过速度被降级。USB 1.1设备实现相对简单,软件开发也较容易。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

(2)接口通用化

当代计算机体系构架要求功能需要相似的设备,使用相同或者相同类的数据接口。例如,在新的构架中,取消了AGP总线(在一些过渡时期的主板上还保留了AGP接口),图形加速器与PCI-E网卡等设备一样,使用PCI-E总线接口。又如,周边设备键盘和鼠标等,多建议使用USB总线,以代替原有的、不互相通用的鼠标和键盘接口。

(3)数据传输串行化

并行传输意味着宽的数据接口,意味着空间的浪费和稳定性变差,因为多条数据线更容易受到干扰。如今,计算机数据接口有串行化的趋势。PCI-E、USB以及图形显示接口、SATA都是串行接口的代表。

(4)接口协议化

PCI-E、USB是典型的协议化总线接口。当代计算机的数据接口包含了众多的连线、编码乃至软件协助,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有效的逻辑表示。这些协议化的总线接口引入了OSI模型的概念,对物理、编码、传输等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就非常利于工作在不同层次的开发者进行分工和合作。

1.2.3 LPC总线与串口适配器

在图1-15中看到了LPC总线所处的位置。LPC总线的全称是“低脚位数总线”(Low Pin Count Bus)。它是由Intel公司于1998年引入的,目的是在废除ISA总线后提供给低速设备的通用接口。这些低速设备包括鼠标、键盘、串口和并口。与ISA总线一样,LPC总线对软件是透明的。

LPC总线适配器表现为一个单独的主板模块,也有一些芯片组的南桥也实现了LPC。LPC总线不引出通用的接口,而是为每一个所支持的设备引出单独的接口。实现LPC总线的芯片,通常称为LPC多功能芯片。主板厂商,特别是笔记本主板制造商通常自己实现LPC多功能芯片,以期望有选择地提供一些接口。

如图1-16所示是一种LPC多功能芯片IT8705F的功能和内部框图。在这款LPC多功能芯片中,集成了PC98/99/2001 & ACPI适配器、增强的硬件监视器、风扇控制器、游戏柄接口、2个16C550 UART兼容串口控制器、MIDI接口、软盘控制器、键盘控制器、智能卡控制器、48个通用I/O接口、Flash ROM接口等。

图1-16 IT8705F内部框图

LPC总线的信号比较少。必选信号中,有4位的综合地址数据传输信号(LAD)、帧标志信号(LFRAME)、重置信号(LRESET)和时钟(LCLK),此外还有6个可选信号,包括IRQ、DMA等控制信号。IT8705F使用全部的必选信号,以及可选信号中的3个,即DMA申请(LDRQ)、IRQ申请(SERIRQ)和电源事件管理(PME)。

LPC的总线信号属于同步的基于半字的并-串行传输。每一次传输一个帧。帧数据以半字为单位(因为综合地址数据传输信号只有4bit)。一个半字可以是帧控制信号,也可以是地址或者数据的一部分。

在LPC多功能芯片的内部,各种LPC设备挂置于LPC总线上,由适配器进行分配和仲裁。

在当代计算机构架中,尽管LPC总线所使用的芯片种类繁多,但是基本接口和功能定义大同小异。从图1-16可以看到,LPC总线仅提供了两路串口接口,比IBM PC/AT构架的4个串口有所减少。

挂载于LPC总线上的串口适配器负责将LPC的接口信号转换成串口接口信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的缓存、并行到串行的转换,以及通信帧的形成,除此之外,串口适配器还要完成串口标准的其他信号的产生。

前面我们接触到了信号的调制。在串口适配器诞生的时候,主要作为调制解调器的接口,以便于相距较远的计算机能够通信。当然,现在这种通信方式已经被互联网所取代,而现在用于电话线拨号上网的窄带调制解调器,其接口也已经用到PCI总线上。对于串口来说,25条数据线被简化为9条。这里需要注意,早期的调制解调器对于软件而言,不是透明的。串口上被简化的大量信号与调制解调器的控制密切相关。在1.4.4 节,我们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尽管几十年来计算机体系构架的复杂性提高,整体速度和兼容性也逐渐完善。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从CPU角度看过去的I/O体系结构。虽然,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IBM PC/AT相差非常大,但是对于编程模型来说,没有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尽管CPU访问串口,需要经历北桥集线器、南桥集线器、LPC总线、串口接口众多的设备,但是在软件看来,仿佛串口就是直接接到CPU的I/O总线上一样,在IBM PC/AT上进行串口编程的方法,在今天仍然适用(当然,这里面包含操作系统不发生改变的前提,这个前提通常是能够满足的,也就是说,IBM PC/AT时代的那一套软件,原则上可以不加修改地移植到现在的计算机上使用)。

在软件中使用串口,就应该了解在计算机构架中,程序应该如何与串口控制器进行交流,尽管现代操作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虚拟环境,但是在嵌入式系统盛行的今天,学习在指令集体系结构下的软硬件接口是益处多多的。在第2章,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针对串口适配器进行编程。

1.3 串行通信协议

使用串口进行串行通信时,首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 需要哪些设备,这些设备应该怎样连接。

● 如何使用软硬件之间的接口。

● 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如何使串行通信具有可扩展性。

本节首先介绍通用的OSI模型,然后讲述如何在硬件接口,特别是串行通信中构建一个模型。

1.3.1 为什么制定协议

在上一节我们谈到,信源和信道如果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则可以提高传输效率。为了使得这种匹配关系得到贯彻施行,必须对通信的双方以及信道的特性作一定程度上的约束。除此之外,在通信的高层还必须对二进制流的含义加以一系列的规定,以做到接收端能够对源端的信息作出符合源端本意的解释。

我们以打电话为例,通话的双方必须建立连接,那么建立连接的前提条件就是两端的电话机,以及通信网络符合一定的标准。如果电话已经接通,是不是就说明双方可以交流了呢?这不一定。通话的双方还必须通晓同一种语言,通信才能够建立。否则,如果给听不懂中文的人使用中文通话,那么你所说的所有内容对于对方而言都是噪声。

因此,在通信中制定协议是必要而且是首要的。所谓协议,实际上就是彼此都知道的东西,用信息论的观点说,协议包含的信息是必须在通信进行之前送达的,协议相对于所控制的通信而言,是先验的。

1.3.2 OSI协议参考模型

在上面的论述中,您可能已经了解到协议和协议之间似乎有所不同。是的,说到协议,就不能不提及分层。那么,什么是分层?

如果协议A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协议B,或者,实现协议A必须首先实现协议B,则称协议A处于协议B的上层。一个协议体系通常是一族协议的集合。这些协议以分层方式进行堆积,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

那么,对于计算机通信的诸多协议,该以何种方式进行组织?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推荐了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这个模型面向由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体系,最初应用于有线局域网和无线通信网。

OSI定义了网络协议层次体系中每一层的位置和功能,并提供了同层透明的机制。有了OSI,网络设备实现了标准化的接口,这样,来自不同厂家和不同时代的设备可以进行相互通信,这使得大规模的网络应用得到了实现的保证。

尽管OSI模型定位于网络通信体系,然而,在硬件接口体系中,完全可以直接参照OSI的模型建议,制定具有相似构架的通信体系。如果这一体系得到遵从,那么就可以享受到OSI标准化带来的好处。

1.3.3 一般模型与协议栈

OSI的模型定义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与软件,它如同语言中的语法,规定了互联通信的准则。

OSI模型主要规定了如下内容:

● 通信设备之间如何联系,使用不同协议的设备如何通信。

● 通信设备如何获知何时传输或不传输数据。

● 如何安排、连接物理设备。

● 确保数据被正确接收的方法。

● 设备如何维持数据流的恒定速率。

● 数据在介质上如何表示。

OSI模型由7个层组成,即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1-17所示。

图1-17 OSI模型

每一层都处理特定的通信任务,使用基于协议的通信来与下一层交换数据。两个设备间的通信就是通过在每一设备的协议实现中进行完成的。例如,有一工作站要与一服务器进行通信,任务从工作站的应用层开始,经由较低的层格式化信息,直至数据到达物理层,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从协议栈的物理层获取信息,向上层发送信息以解释信息,直到到达应用层。每一层可用其名称称呼,也可用其在协议栈中的位置表明。例如,最底层可称为物理层或第1层。

最底层执行的功能与物理通信相关,如构建帧、传输含有包的信号;中间层协调结点间的网络通信,如确保通信会话无中断、无差错地持续进行。最高层的工作直接影响软件应用和数据表示,包括数据格式化、加密以及数据与文件传输管理。总括起来,这些层称为协议栈。

具体到某一协议,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实现其中的某几层。

协议栈的优势在于以下两点:

● 负责制。每一层只为它的上层提供接口,并控制下层进行传输。隔层之间不进行串通。这样,在层的实现中,只对相邻的两层负责即可。

● 层间透明。在一次传输中,相互进行对话的是同层次的层。例如,制作一个FTP客户端,仅需对FTP协议和下层调用方法进行了解即可,而不去理会网卡的工作原理。

1. 物理层

OSI模型的最底层为物理层,包含以下各项:

● 数据传输介质。

● 设备的物理接口。

● 网络拓扑结构。

● 信令与编码方法。

● 数据传输设备。

● 网络接口。

● 信令出错检验。

物理层使用的设备要传输、接收包含数据的信号,需负责产生、携带并检查电压。在物理层中,决定了使用何种电压模式(数字/模拟)传输信息,以及使用该种电压模式如何携带信息(基带传输、调制、解调)。

在信号传输中,物理层处理数据传输速率,监控数据出错频率,并处理电压电平。物理层是信道噪声产生的场所。在物理层的设计上,应该尽可能采取措施,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物理层和链路层的“逻辑链接控制子层”一起完成数据的物理传输和比特流的生成。

2. 链路层

链路层的主要工作是形成“帧”(Frame)。所谓“帧”,指具有一定格式的字符流。

链路层利用物理层形成的比特流,按照链路层的协议组成帧。在链路层之上,也有帧的概念,而链路层是形成帧的第一个环节,所以被称做“原始帧”。

链路层的帧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设备层面的定位发生在这一层。通常的做法是,以事先约定的长串字符唯一地代表设备,并在原始帧当中指明数据的来源设备和数据的目的设备。此外,需要对帧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校验和一般放置于帧尾。

链路层提供给上层的数据流是帧的主体,称为“有效负载”。链路层不控制有效负载的格式,而只是当做无格式的数据流进行处理。

对原始帧本身进行处理的链路层模块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而负责下层数据连接的模块称为逻辑链接控制(Logic Link Control,LLC)子层。

在网络通信中,常常把MAC子层与链路层相混淆。

3. 网络层

网络层处理与网络拓扑相关的数据传输。“路由协议”就发生在这一层。

在网络层中传输的数据是“包”。包实际上是一系列原始帧的有效负载的组合。在网络层,有效负载先被组合成一个实体(打包),并由网络层决定合适的网络路径,即一个包应当通过哪些设备进行传送。

网络层的数据通信在数学上的模型非常复杂。至今,确定一个在各种条件下均行之有效的路由框架仍然是困难的。

向上层,网络层暴露了更加虚拟化的数据源和数据目标。但是,网络层不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性。

4. 传输层

传输层解决的是给定源和目的之后的有效传输问题。有效传输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是数据包本身的正确性。传输层协议常常采取“出错重传”的方式。所谓出错,一般是指下层反馈了校验错误的信息,或者超过一定的时间所期望的数据没有到达(连接超时)等。一般来说,校验错误的包会直接丢弃,导致连接超时,因此,两种出错方式可以进行合并。当出现错误时,传输层会发送简短的反馈包。这种反馈包由于数据量少、优先级高,因此,反馈包本身的出错概率可以设计得非常小。

其次是数据包顺序的正确性。由于路由可变性强,所以在源端按照一定顺序发送的数据包,在接收端可能不会按照期望的顺序收到,这对顺序性强的应用(在线视频点播)可能带来较大的问题。因此,传输层必须对这些数据包加以整理。

著名的TCP/IP协议就发生在这一层。

5.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一般来说,这几个层由软件进行控制,对于性能要求高或者软件不便使用的场合,也可以用硬件实现。会话层负责建立有效的连接,并在下层发生错误时通过定时恢复的方式保证连接的通畅。表示层协议规定了高层数据的格式,高层次的数据加密发生在表示层。应用层就是我们熟知的各种面向应用的协议,如HTTP、FTP等。应用层的协议数量非常庞大。

1.3.4 串行通信协议

在串行通信中,同样需要制定协议。实际上,如果我们使用OSI模型进行考虑的话,所谓串行,实际上只发生在链路层或者以应用层为基础的虚拟链路层。

什么叫做以应用层为基础的虚拟链路层?

事实上,在应用层,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下层的协议实现单个比特的分时传输。只需要把所传送的数据打散,然后每个或每几个比特打成数据包进行传送。各种各样的协议转接器就是这样工作的,如图1-18所示。

图1-18 协议转换

在链路层中,数据以帧为单位传送。一套链路层协议中,关于帧的定义应该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帧的类型。所谓帧的类型,是指在一次传输中,可能用到格式不同的帧。总的来说,链路层协议应该包括命令帧和数据帧。命令帧比较简短,不带有有效负载,而是由协议定义的特殊数据;数据帧是携带有效负载的帧。一般来说,链路层会将命令帧置于较高的优先级和较严格的错误检验乃至加密措施,以保证命令帧准确无误地传输。对于一些简单的协议来说,可能没有命令帧。

2)帧内分组。帧内分组指各种帧内部的结构信息。通常把功能相似的数据放置在一起,形成“段”。例如,在数据帧内,把对该数据的描述和数据本身分开,形成不同的段。通常,段的开头都定义一定的标志位或标志字符。

宏观上看,如果一种协议需要较多、较复杂的帧,那么数据传输的实现也会很复杂。但是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甲需要传送大量数据给乙,而乙只需要给甲适当的反馈。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在甲乙双方都完全实现协议规定的要求。我们称这种传输为非平衡传输。实现控制的一端称为主机(Master),被控制的一端称为从机(Slave),传输的发起者和控制权在于主机,而从机只需要实现配合主机的一部分协议即可。在非平衡传输中,主机发给从机的帧一般称命令帧,从机发给主机的帧一般称响应帧。

作为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在数据流向中,同样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双工3种。单工指在物理上只能够由一方向另一方传送数据;半双工指物理上双方可以互传数据,但是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个方向的流;全双工指在同一时刻,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另一方发送数据。注意,这三类流向不是串行通信所特有的。

较为流行的串行通信协议可以分为同步串行协议和异步串行协议,如果更细分,有起止式异步传输协议、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以及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我们分别予以介绍。

1. 起止式异步传输协议

所谓异步传输,是指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由若干比特组成的帧,而接收方不知道数据会在什么时候到达。帧和帧之间的间隔也是没有约定的,一般来说,由发送方控制。

那么,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接收端就会产生数据的丢失,即检测到数据并作出响应之前,第一个比特已经过去了。这就像有人出乎意料地从后面走上来说话,而你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漏掉了最前面的几个词。因此,每次异步传输的信息都以一个起始位开头,它通知接收方数据已经到达了,这就给了接收方响应、接收和缓存数据比特的时间;在传输结束时,一个停止位表示该次传输信息的终止。按照惯例,空闲(没有传送数据)的线路实际携带着一个代表二进制1的信号,异步传输的开始位使信号变成0,其他的比特位使信号随传输的数据信息而变化。最后,停止位使信号重新变回1,该信号一直保持到下一个开始位到达。例如,十六进制字符0x31,按照8比特位的扩展ASCII编码,将发送“10001100”,同时需要在8比特位的前面加一个起始位,后面一个停止位。

由于串行传输是面向比特的,因此,通常把一次发送的若干个比特称为一帧。一般来说,起始位、数据位是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计算机串口对于起止式异步通信有如下规定:

● 在通道空闲时,接口保持正逻辑1,即高电平。

●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采样率,即比特率。

● 每一个物理帧以正逻辑0,即低电平开始。

● 每一个物理帧的有效负载比特(数据位)为5~8个比特。低位首先发送。

● 有效负载之后是奇偶校验位。是否采用校验和使用何种校验,由双方事先约定。

● 校验位之后是停止位,为正逻辑1,使用长度多少的停止位需要事先约定。

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到,使用起止式异步通信必须实现在双端进行一系列的配置,如比特率、数据位长度、校验、停止位等。

如图1-19所示为一个异步帧,它有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

图1-19 起止式异步传输的一帧

异步传输协议中,只有数据帧而没有命令帧,且数据帧不分段。

异步传输的实现比较容易,由于每个信息都加上了“同步”信息,因此,计时的漂移不会产生大的积累,但却产生了较多的开销。在上面的例子中,每8个比特要多传送两个比特,总的传输负载就增加25%,如果加上奇偶校验位,则效率更低。对于数据传输量很小的低速设备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那些数据传输量很大的高速设备来说,25%的负载增值就相当严重了。因此,异步传输常用于低速设备。

尽管如此,由于异步传输的可靠性非常高,所以在低速传输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2. 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所谓同步协议,指双方约定好采样率后,即开始数据的传输,线上的每个数据都是有效的,数据的协调过程不需要专门的起始信息。

有的同步协议需要物理层的支持。例如,自适应的同步传输就需要物理层提供时钟支持。但是,如果物理层比较简单,只提供基本的电平转换,则需要链路层增加额外的功能。

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就是这样一种。以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SC)为例,它的物理层是一般同步传输,物理层不断提供给链路层字符流。为了数据的有效传输,BSC采用了以不同字符作为数据分割的手段,这就是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BSC只有数据帧,没有命令帧,如图1-20所示。

图1-20 BSC帧

BSC取10 个特殊字符,作为帧的开头与结束标志以及整个传输过程的控制信息,它们也叫做通信控制字。由于被传送的数据块是由字符组成的,故被称做面向字符的协议。

控制字和有效负载组成帧。帧的开始,首先传递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SYN),如果每个帧只有一个SYN,称为单同步;如果有两个SYN,称为双同步。同步字符用于表达一帧的开始。接着的SOH是帧头字符(Start Of Header),它表示帧头的开始。帧头中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路由指示等信息。STX是文始字符(Start Of Text),它标志着有效负载的开始。有效负载由多个字符组成。数据块后面是组终字符ETB(End Of Transmission Block)或文终字符ETX(End Of Text),其中ETB用在正文很长、需要分成若干个分数据块、分别在不同帧中发送的场合,这时在每个分数据块后面用文终字符ETX。一帧的最后是校验码,它对从SOH开始到ETX(或ETB)字段进行校验,校验方式可以是奇偶校验或CRC。另外,在面向字符协议中还采用了一些其他通信控制字,它们的名称如表1-1所示。

表1-1 同步控制字

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不像起止式异步协议那样需要在每个字符前后附加起始和停止位,因此,传输效率提高了。同时,由于采用了一些传输控制字,故增强了通信控制能力和校验功能。

但是对于同步传输来说,存在区别数据字符代码和特定字符代码的问题,因为在数据块中完全有可能出现与特定字符代码相同的数据字符,这就会发生误解。比如,正文有个与文终字符ETX的代码相同的数据字符,接收端就不会把它作为普通数据处理,而误认为是正文结束,因而产生差错。因此,同步协议应具有将特定字符作为普通数据处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数据透明”。为此,BSC协议中设置了转义字符DLE(Data Link Escape)。当把一个特定字符看做数据时,在它前面要加一个DLE,这样,接收器收到一个DLE就可预知下一个字符是数据字符,而不会把它当做控制字符来处理了。DLE本身也是特定字符,当它出现在数据块中时,也要在它前面加上另一个DLE。这种方法叫字符填充。这有点类似于C语言字符串的转义。我们知道字符串中的回车用\n来表示,这是因为C语言的字符串必须写在一行,所以不能够直接输入回车来表示回车,为了将回车转义与一般文本区分开,就必须使用转义符“\”。在BSC协议中,DLE就相当于“\”。

但是,字符填充依赖于字符本身的代码,且实现复杂。有时候甚至会由于转义字符的插入,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因此,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出现了面向比特的同步传输。

3. 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不再以8bit为传输单位。在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中,所传输的一帧数据可以是任意位,依靠协议的约定进行组合,而不是靠特定字符来标志帧的开始和结束,故称“面向比特”的协议。

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IBM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SDL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ANSI的先进数据通信规程(Advanced Data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dure,ADCCP)。

SDLC/HDLC的一帧信息包括几个场(Field),所有场都是从有效位开始传送的。

首先是标志场。SDLC/HDLC协议规定,所有信息的传输必须以一个标志字符开始,且以同一个字符结束。这个标志字符是01111110,称标志场(F)。从开始标志到结束标志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单位,称为一帧(Frame)。所有的信息是以帧的形式传输的,而标志字符提供了每一帧的边界。接收端可以通过搜索“01111110”来探知帧的开头和结束,以此建立帧同步。

在标志场之后,是地址场A(Address)。由于协议可能用于多路传输,所以地址场用来确定通信端地址。命令帧中的地址字段携带的是目标的地址,而响应帧中的地址字段所携带的地址是发送者的地址。此外,规定全1的地址为广播地址,即任何单位均可以接收含有广播地址的帧;规定全0的地址为测试保留,在应用中不应该为任何设备分配这个地址。

地址场后是控制场C(Control)。控制场可规定若干个命令。发送方利用控制字段来通知被寻址的接收方执行约定的操作;相反,从机用该字段作为对命令的响应,报告已完成的操作或状态的变化。SDLC规定A场和C场的宽度为8位或16位。接收方必须检查每个地址字节的第一位,如果为“0”,则后面跟着另一个地址字节;若为“1”,则该字节就是最后一个地址字节。同理,如果控制场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为“0”,则还有第二个控制场字节,否则就只有一个字节。

跟在控制场之后的是信息场I(Information)。I场包含有要传送的数据,并不是每一帧都必须有信息场。即数据场可以为0,当它为0 时,则这一帧主要是控制命令。理论上,I场没有上限,实际中受到处理装置的缓冲区限制,一般为1~2KB。

紧跟在信息场之后的是两字节的帧校验,帧校验场称为FC(Frame Check)场或称为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quence,FCS)。SDLC/HDLC均采用16位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ode,CRC)。除了标志场和自动插入的“0”以外,所有的信息都参加CRC计算。

我们看到,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中,也有对帧的分组,只不过由于是比特流,因此,不称为组。但是基本的思想是一样的,即一帧当中包含有导引信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同样,利用分组的不同可以定义多种帧。HDLC最常使用的是信息帧(I)、监控帧(S)和无编号帧(U)。信息帧主要携带数据进行传送,监控帧携带各种协议规定的控制信息,无编号帧提供了自定义命令的能力。

与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类似,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也必须解决数据透明的问题。如上所述,SDLC/HDLC协议规定以01111110为标志字节,但在信息场中也完全有可能有同一种模式的字符。为了把它与标志区分开,采取了“0”位插入和删除技术(也叫扰码)。具体做法是发送端在发送所有的信息(除标志字节外)时,只要遇到连续5个“1”,就自动插入一个“0”;当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除标志字节),如果连续收到5个“1”,就自动将其后的一个“0”删除,以恢复信息的原有形式。这种“0”位的插入和删除过程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目的是防止在本不应该出现标志字节的地方出现与标志相同的字节。

SDLC/HDLC具备异常结束的规定:若在发送过程中出现错误,则SDLC/HDLC协议常用异常结束(Abort)字符,或称为失效序列使本帧作废。在HDLC规程中,7个连续的“1”被作为失效字符,而在SDLC中失效字符是8个连续的“1”。在发送失效序列时,不使用“0”位插入/删除技术。

在同步协议中,还有一种称做面向字符计数的同步协议。这种协议在帧起始的位置标明了帧数据的大小,因此,能够避免数据透明的诸多问题。

总的来看,串行通信协议面向链路层,分为异步通信协议和同步通信协议两大类。这两种协议的区别就是同步通信的物理层不提供帧起始的信息,而是把所有采样结果都提交给链路层,依靠链路层的状态转换机制,结合协议判断帧的起始。这样,帧与帧之间的空隙是稳定的,而不是在异步通信中是个不确定的长度。

我们还看到,协议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有很多的概念和思想都可以交叉在一起得到应用。在串口通信中,使用的是异步协议,而这里之所以介绍这么多同步协议的内容,是为了给接下来的高层次协议设计作铺垫。

1.4 EIA RS-232串行接口标准介绍

在这一节我们讨论物理层的实现,包括EIA RS-232标准的简介,以及与计算机串口通信相关的特性描述。

1.4.1 EIA RS-232标准概述

EIA RS-232是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EIA)制定的串行通信标准,全称EIA RS-232C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应用串行数据交换标准(EIA Standard RS-232-C Interface Between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and 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mploying Serial Data Interchange)。EIA RS-232标准主要定义了串行通信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的定义。

● 接口的模拟电子特性。

● 接口的机械特性。

● 子电路的结构和接口。

● 用于调制传输的电路接口。

以下内容并不是EIA RS-232标准所关心的内容:

● 数字编码。

● 帧的格式。

● 传输率(EIA RS-232标准只定义上限)。

● 电源分配。

为什么称EIA RS-232为“标准”(Standard)而不是“协议”(Protocol)呢?

作为“标准”,实际上就说明了这套规范具有一定的完备性和强制性。在很多场合,对于一个协议而言,在不实行全部协议的条件下,也可以满足协议相应部分所规定的内容。例如,一套带有命令帧和数据帧的协议,完全可以只通过实现命令帧而达到控制。然而标准就不同了,标准的每一个细节必须严格地实现,否则整个标准所实现的目标就不能够达到。

在介绍EIA RS-232的细节之前,先回顾一下EIA RS-232标准的简单历史。

20世纪60年代末电子通信设备都非常简单。DTE设备通常是电传打字机,DCE设备就是调制解调器。为了能够使不同的设备能够遵从相同的通信标准,以避免产生混乱,EIA制定了RS-232串行通信标准,1969年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订,这就是EIA RS-232C标准,此后,这个标准虽然历经更换名称,甚至出现了很多升级版,但实际上,如今,在计算机总线上的串口适配器遵循的仍然是1969年制定的EIA RS-232C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EIA RS-232最初并不是为计算机所制定的。在标准制定的时候,计算机、打印机、测试仪等设备均没有对标准的实现。那个时候,计算机的构架标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不是今天的IBM兼容构架一统天下),来自不同电脑制造商的工程师们于是匆忙地将EIA RS-232标准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遵守EIA RS-232所规定的标准,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例如,连线错误、信号线丢失等,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厂商。除了故意或者不故意地篡改协议,一些人还故意对标准中的某些规定进行简化。例如,EIA RS-232指出,数字逻辑使用正负电平表示(而不是0为正电平),电压绝对值为12V,但是同时规定,对于绝对值为3V的电平,接收器也应该能够进行识别,这为一部分人钻空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对电路进行简化,其电压绝对值只有5V,并将EIA RS-232兼容的标签打到了产品之上。这样,一个合乎EIA RS-232标准的发送器的12V高电压将很可能对这个设备的接收器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坏。

当个人计算机也包括大型商用服务器的基本构架得到一致化之后,EIA RS-232C就借助计算机构架的标准化而得到保持,并且由于计算机体系本身的巨大影响力,才使得EIA RS-232不至于消亡,或者被修正为另外的东西。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互联网接入服务首先是通过通信网接入实现的。此时适用于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开始广泛应用。内置式的调制解调器是通过总线作为接口的,如ISA总线和PCI总线;外置式的调制解调器就使用串口作为接入口,这是因为,由于EIA RS-232标准的保证,以前在电传机上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可以几乎原封不动地拿到计算机上用。这也许是这种原本不是为计算机使用的设备没有改变名称的原因之一。在宽带网普及之前所经历的一个漫长的调制解调器网络时代,为串口的存在提供了足够的理由。

在工业界,依然有大量的数控及程控设备需要使用串口及EIA RS-232兼容接口,一般来说,与信息技术界不同,工业界追求设备的稳定而不是新颖,这包括协议本身的稳定和维护的简易,EIA RS-232标准满足了这一点。

时至今日,串口及EIA RS-232有在个人计算机上被USB、IEEE1394等高速接口取代的优势。1997年,微软公司提出的PC97构架方案明确将属于IBM兼容体系(AT)的EIA RS-232标准排斥在外,也就是说,串口已经成为一种可选的设备。然而,串口作为为数不多的以电平为直接信号载体的计算机接口,还有它发挥作用的空间。

如果读者有兴趣,请到几个知名计算机配件报价网站进行浏览。关注各个厂商主板的接口方案,试着找出没有配备串口的若干款主板,并作出自己的结论。

1.4.2 电气特性

DTE与DCE使用直接电缆进行连接。DTE之间也可以进行连接。

EIA RS-232规定,使用负电平代表逻辑1(Mark),使用正电平代表逻辑0(Space)。负电平电压为-12V,但至少在-12~3V之间能够检测为正确的逻辑。正电平使用12V电压,容忍下限为3V。注意,EIA RS-232的这种规定与现代大多数数据传送设备是相反的,其来源可能是1950年的电传打字机。在EIA RS-232的控制信号中,正电平和负电平的允许范围与逻辑信号相同,但是,正电平代表ON(许可),负电平代表OFF(禁止)。

由于使用正负电平,自行开发DTE设备(例如单片机串口通信)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需要使用EIA RS-232电平转换器,将0~5V的数字电平转换为EIA RS-232规定的正负电平。

通常使用的转换器有很多,以比较流行的MAX232芯片为例,这款芯片能够同时提供两路EIA RS-232到数字电平的转换(包括收发)。其适配电平输出为10V,适配输入符合EIA RS-232的电平标准。使用一颗MAX232芯片(如图1-21所示)就能够满足一般的数据传送需求,完全实现EIA RS-232的DCE-DTE标准需要十余条信号线,此时可以使用MAX245、MAX248等多路电平转换器。MAX系列转换器的供电电压可以使用与数字电路相同的电压。此外,所需要的外围电路很简单,一般是几个钽电容或电解电容。注意,MAX232内建电平转换器,因此,它本身不需要10V电源的供电。

图1-21 MAX220/232/232A

由于各个信号线使用了相对电平,所以EIA RS-232标准规定了公共地线。公共地线只有一条,时序、控制和数据信号的电平均以公共地线为电平参考。EIA RS-232标准不支持使用电气隔离的器件,例如光器件。

对于信号线的接口,需要符合EIA RS-232标准所规定的等效电路约束。所谓等效电路约束,是指信号线端口的电气特性与等效电路的电气特性相同。

在图1-22的左侧是输出等效电路。要求输出阻抗小于50Ω,电压源和电压源内阻需要仔细选择,使得短路电流不超过500mA;电容C0没有特殊规定,要求足够小且考虑寄生效应在内。右侧是输入等效电路,要求输入阻抗在3~7kΩ之间,输入电容小于2500pF,输入反馈电压小于±2V。

图1-22 EIA RS-232电气特性等效电路

EIA RS-232标准规定数据发送端能够容忍短路。即将信号输出连接到地时,不会引起任何的电器损坏。同时规定,对于接收端来说,在±25V以内的电压都不能够造成任何破坏。值得注意的是,电容-电感混联电路可能会产生长时间、高电压的感生电动势,从而造成接收端的损坏。

在发送端掉电时,发送接口仍然可能送出电平,即失效信号。因此,EIA RS-232标准规定4 条信号线在设备掉电时应该保持的状态。这4 个信号线分别是RTS、RTS2、DTE-R、DCE-R,它们在设备掉电时保持1,即负电平。在由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电路中要特别注意失效信号的问题。

对于信号的交流特性(如图1-23所示),EIA RS-232标准同样作出了规定。细节如下:

图1-23 交流特性曲线

● 信号的电平一旦进入电平不确定区域,必须在足够短的时间内翻转,而不能返回到原来的电平。离开不确定区域后不能够返回不确定区域。

● 控制信号的不确定区域渡越时间小于1ms。

● 数据和时钟信号的不确定区域渡越时间由周期确定。

➢ 对于大于50ms的周期,渡越时间小于1ms。

➢ 对于125μs~50ms的周期,渡越时间不超过周期时间的4%。

➢ 对于小于125μs的周期,渡越时间小于5μs。

● 信号的上升和下降速率不能高于30V/μs。

表1-2列出了常用的电气特性。

表1-2 常用的电气特性

1.4.3 机械特性

完整的EIA RS-232信号束有20多个信号接口,在计算机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信号线被简化为9个,并且慢慢成为了事实的标准。2000年之前出售的计算机多带有25根信号线的接口,但往往只是插头上的兼容,真正实现EIA RS-232完全信号的计算机很少。

EIA RS-232标准没有对接插件本身作强制性的规定。从实际应用上看,采用的是DB-25接插件和DE-9接插件。

读者也许会经常看到“DB-9接插件”、“RS-232接插件”,甚至“串口接头”等说法。希望阅读完这一部分后,读者能够自行纠正一些错误的说法。

D型迷你接插件(D-subminiature)是ITT Cannon公司于1952年推出的接口标准序列。分为插头(Plug)和插座(Socket),一般称插头为公头(Mail),插座为母头(Female)。接插件外壳形状像英文字母的D,如图1-24所示,D插接件因此得名。

图1-24 D型迷你接插件

D型接插件的材料取决于接插件使用的范围,例如,耐磨和耐压程度。通常,D型接插件的外壳使用镀锡钢壳,绝缘体是塑料,连接头使用铜合金。一些要求较严格的场合还需要在铜合金上镀金。

D型接插件的壳缘有螺丝孔,一般要在活动的插件上配备螺杆(如何在这个螺丝孔上配螺丝螺母,目前的状况极度混乱,接头能够连接,但是螺丝无法契合,令人尴尬)。

根据信号线数量不同,分为5个子类,它们的名称以英文字母A~E排列,分别代表不同的信号线数量。25线称为DB接口,9线称为DE接口,在字母的后面标注数字其实是多余的。然而,由于9线的DE口和25线的DB口在个人计算机上广泛流行,人们逐渐忘记了第二个字母表示的是接口针的数量,于是9线的接插件也被叫做DB-9接口。

1984年,IBM公司在制定个人计算机构架标准AT时,引入了DB-25和DE-9接口作为串口的接口。在计算机的主板上,DB-25使用的是母头,DE-9使用的是公头。当时,DE-9接口并不为串口所独有,例如,黑白显示器以及VGA的接口曾一度使用DE-9公头。现代微型计算机接口中,除了串口之外,其他设备均不使用DE-9接口。

D型接插件与具体设备无关,但由于缺乏协议级的支持,而且体积庞大,D型接插件没有走向今天USB接口等通用接口的道路。

对于设计一个基于D接口的仪器来说,了解接插件的尺寸尤为重要,例如,可能需要在外壳上凿孔,或者在绘制PCB板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图1-25是D型插头的尺寸,图1-26是D型插座的尺寸。在这两张图中,尺寸单位是毫米(mm),括号中的数据单位是英寸。图中标注字母的尺寸,不同的子类是不一样的,具体到DB-25和DE-9的尺寸,见表1-3。

图1-25 D型插头尺寸

图1-26 D型插座尺寸

表1-3 D型尺寸标注 单位:mm

注:* -P代表插头,-S代表插座。

** 此数据精度为±0.41。

*** 此数据精度为±0.368。

D型接插件可以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也可以制作成电缆连接线。对于接插件尾部的要求并不统一。

有关串口通信的连接电缆,EIA RS-232标准没有作细致的要求,但是必须能够保证满足电气特性约束而不带来附加的寄生效应。

1.4.4 信号线定义

前面已经提到过,EIA RS-232标准要求使用25根信号线,实际需要22根。关于信号的分配,EIA RS-232标准规定:对于数据终端设备(DTE),使用DB-25公头;对于数据传输设备(DCE),使用DB-25母头,DCE设备与DTE设备的连接使用一公一母的连接电缆。不经过DCE设备的直接通信,就应该使用双母头的电缆。

提示:

若有条件,请到电子元器件商场咨询有关“串口双公头线”的事宜。

一个完全的EIA RS-232标准信号线束不仅包括UART传输的必要信号,而且还具有相当多而细致的关于调制解调器的控制信号。经过简化的9信号束抛弃了大部分调制解调器的控制信号,仅保留具有基本功能的部分。

图1-27和图1-28是DB-25和DE-9接头中的引脚信号分布。由于D型接口的对称性,所以正确识别端口编号很重要。一个技巧是,面对DTE的公头接头,让接口的信号针指向自己。旋转DTE设备(如果台式机不好旋转,就假设它已经转过去了),让D型接口的长边朝左,那么,左下角的那个端子就是编号为1的端子。

图1-27 公头引脚编号

图1-28 母头引脚编号

表1-4列出了信号线的名称和对应的简写,以及在DB-25和DE-9接口之间的编号区别。

表1-4 EIA RS-232信号线束

注意,信号线的编号是由信号线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因此,在表1-4的“名称”一栏中,有斜线分开的信号,例如RxD/TxD,表示对于DTE和DCE,这个接口有不同的名称。虽然坚持EIA RS-232标准的信号线名称很困难,但是本书中尽可能地使用EIA RS-232标准所规定的用法。

我们把信号线的缩写放到后面的括号里。在以后的叙述中经常会用到这些缩写。

EIA RS-232标准信号线束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假设DCE是一个调制解调器。对于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信号线要少得多。

EIA RS-232标准信号线束的诸多信号大致可以分为保护地线、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副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同步串行传输附加控制线组、调制解调器状态控制线组和测试线组;简化的9信号连接中只有保护地线、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以及部分调制解调器状态控制信号。深度简化的信号连接也就是三线连接法,只保留了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的TxD、RxD,以及信号地线这3条线。

(1)保护地线

保护地线包括一个信号地线(SIGNAL-GND)和外壳接口。对于金属外壳的设备,D型接插件的外壳需要与设备外壳相连接。这样,当不同的设备相连接的时候,设备的金属外壳、D型接插件的外壳、连接电缆的屏蔽层就连接在了一起,形成对信号的有效屏蔽。信号地线是串口信号电平的参考电压相连接的设备,这个电平必须保持相同。信号地线与外壳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

(2)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

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包括4条信号线:TxD、RxD、RTS、CTS(由于SIGNAL-GND是共用的,因此不将它划为任何组中)。TxD和RxD用于数据的传输。这里我们看到,EIA RS-232标准支持“全双工”传输方案,也就是DTE和DCE在同一时刻可以互不干扰地互相传送数据。RTS和CTS属于“硬件互联控制信号”,DTE和DCE设备通过这两个信号进行额外的握手应答。当DTE试图发送给DCE数据时,首先将RTS信号置位(“0”有效)。当DCE准备好后,将CTS置位(“0”有效),代表DTE可以发送数据。

(3)副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

副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的信号线与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信号线的含义相同。设置这组串行传输控制线组的目的是为了在远端设备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以便进行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波特率的协调、帧错误反馈等相关数据的传输。副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依靠何种机制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答案很简单,就是降低数据的传输速率。

(4)调制解调器状态控制线组

调制解调器状态控制线组负责有关调制解调器的状态和控制。传统上,由于计算机的通信要靠电话线完成(这个和今天的低速拨号上网原理并不同),因此,调制解调器不仅要有数-模转换的功能,而且还要提供电话接口。

调制解调器本身有拨号功能。当“电话打通”之后,调制解调器将DCE-READY(DSR)信号置为有效(“0”),告诉DTE设备可以进行传输。当调制解调器的数据通道发生错误时,这个信号置为无效。一个典型的错误就是有语音电话的连接。由于语音业务具有高的优先级,因此,数据传输会被打断。有趣的是,调制解调器会把振铃信号转化为数字电平,并通过RI信号线提供给DTE设备。

DTE设备也会告知调制解调器是否已经准备好。这个信号线就是DTE READY(DTR)。对于调制解调器来说,如果这个信号是无效的,则调制解调器不会进行远程连接,或者立即挂断已经建立的连接。非调制解调器设备中,有些会要求DTE使用这个信号,有些会忽略这个信号。因此,使用串口和某个设备进行通信时,如果设备没有反应,则需要首先检查这个信号是否有效。

CD信号的全称是Received Line Signal Detector,由于历史上称做“Carrier Detector”,因此,缩写为CD。这个信号是由DCE产生的。当远程的调制解调器没有应答时,这个信号被本地调制解调器置为无效。这是为主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准备的。对于副异步串行传输控制线组,对应的信号是2nd CD。

此外,还有一个信号Data Signal Rate Selector,这个信号的作用是由DTE选择DCE的两种预先设定好的数据传送率,置位信号选择较高的那个传送率。

(5)同步串行传输附加控制线组

这组信号包括TC、RC和ETC。

TC信号的全称是Transmitter Signal Element Timing,即传输时钟。当做为DCE的调制解调器工作在同步模式中时,会产生这个信号,并以这个信号为基准,对DTE的TxD信号线上的信号进行采样。

RC信号的全称是Receiver Signal Element Timing,即接收时钟。这个时钟同样是由调制解调器产生的。在同步传输的过程中,要求DTE设备以这个时钟为基准,对RxD信号进行采样。

ETC信号的全称是External Transmitter Signal Element Timing。这个信号是由DTE产生的。在同步传输中,DTE以这个时钟为基准对RxD信号线上的信号采样,并要求DCE按照这个时钟对TxD信号线上的信号采样。

需要注意的是,当代计算机的软硬件已经不再支持这种同步传输。

(6)测试线组

测试线组用于回环测试,即自发自收,如图1-29所示。当测试信号(LL、RL)之一有效时,调制解调器进入测试模式,Test Mode信号被调制解调器置位为有效。

图1-29 测试模式

LL即Local Loopback信号,其含义是DTE要求本地调制解调器将DTE设备通过TxD发送的信号直接返到RxD信号中供DTE设备接收。

RL即Remote Loopback信号,其含义是DTE要求远程调制解调器将本地调制解调器发送的信号返给本地调制解调器,并提供给RxD。

当代计算机的软硬件同样不再提供测试模式接口。

在简化的9信号连接里,只有S-GND、TxD、RxD、RTS、CTS、DSR、DTR、RI、Shield信号。为了简化,称TxD、RxD为串口数据线,CTS、RTS为串口控制线,DSR、DTR为串口状态线、S-GND为地线、RI为振铃。对于一般的UART传输,实际上只需要数据线和地线,这种三线接法就是所谓的“深度简化接口”。这里需要提醒读者,在市场上销售的串口电缆中,有一些只提供了三线,如果设备要求使用控制线和状态线,显然,这种电缆是不符合要求的。

1.4.5 串口近距离通信

正是因为调制解调器的存在,才有了DTE和DCE的不同区分。但是自从9线串口通信成为事实上的标准之后,人们便不再理会调制解调器。两个设备进行点对点的直连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EIA RS-232标准的一个特点就是,如果某些方面不按标准执行,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我们还是希望无论是设计设备还是编写程序,都遵循一个固定的标准。EIA RS-232的建议并非是强制性的,但是某种程度的统一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这一节讨论串口近距离通信的问题。我们的依据就是EIA RS-232标准推荐的设备命名与接口规范。

计算机无论何时都应该是一个DTE设备。那么外围设备应该如何设计接口?

当一个外围设备使用D型母头的时候,就暗示了它是一个能够向远方传递数据,并从远方接收数据的“中介”,也就是DCE。DTE与DCE之间应该采用D型延长线进行连接。当一个外围设备使用D型公头时,就说明它是一个DTE设备。DTE和DTE设备之间应该使用双头交叉母线进行连接。此外,为了照顾到使用DB-25的设备,还有DB-25转DE-9的延长连接与交叉连接(显然,在这种情况下,25线中的大部分信号线被忽略)。下面列出了这几种连接详细的接法。

(1)DE-9 DTE设备自连接

如图1-30所示,自连接一般用于自检,即通过软件检测操作系统的串口接口是否通畅。数据线TxD和RxD相连,控制线RTS和CTS相连,状态线均接地。DTR线也可以悬空。

图1-30 DE-9 DTE自连接(公头)

如果只检验数据本身,例如,进行一般UART的传输,则可以只连接TxD和RxD。

(2)DE-9 DTE与DE-9 DCE延长连接

如图1-31所示,一个带有DE-9公头的DTE设备和一个带有DE-9母头的DCE设备可以不通过任何延长线直接相连。但是由于DE-9的外壳较短,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延长线。延长线也叫并行线、直连线等。使用延长线,实际上将DTE和DCE建立起了如图1-31所示的连接。

图1-31 DE-9延长连接

(3)DE-9 DTE与DE-9 DTE交叉连接

如图1-32所示,两个DTE设备可以借助双母头交叉线进行连接。在这种连接方式中,RI信号不使用,TxD和RxD、DTR和DSR、CTS和RTS这3对信号彼此互相连接。实际上,只需要TxD、RxD以及S-GND信号就能够完成通信。

图1-32 DE-9交叉连接

(4)DB-25 DTE与DE-9 DCE延长连接

不同接口之间的延长连接线有两种。由于计算机上提供的DB-25连接口是公头,所以在连接DE-9 DCE设备时,多采用图1-33和图1-34所示的连接方法。

图1-33 DB-25-P与DE-9-S延长连接

图1-34 DE-9-P与DB-25-S延长连接

(5)DB-25 DTE设备自连接

这种连接方案和DE-9 DTE设备自连接非常相近,如图1-35所示。

图1-35 DB-25 DTE自连接(公头)

1.4.6 串口通信的流控制

前面已经谈到了串行通信协议。历史上,EIA RS-232曾经支持过基于同步的串行传输。但是由于9信号接口的出现,目前,串口通信已经不再使用同步的方式进行。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不再介绍有关同步传输的内容。

如今,串口通信采用起止式异步协议,也就是UART。因此,“UART”已经成为协议层次上的串口通信代名词。很多转换器以及应用软件都以UART作为标记。

我们知道,在起止式异步协议中,要求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采用统一的电平采样率进行传输。这个采样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特率。比特率在一次传输中是一个固定的值,而且一般要在传输之前约定好。

起止式异步协议每一次传输一帧。异步帧的格式在1.3.4节已有介绍。在理想状况下,帧和帧之间没有间隙,也就是说,某一帧的停止位的下一个比特就是下一帧的开始位。在这种情况下,单位时间的数据传输量就和比特率相一致,也就是比特率乘以有效负载的长度后,再除以帧的长度。此时的数据传送量也叫做吞吐率(Throughput Rate)。

然而,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达到吞吐率的数据传送量往往不现实。由于信道存在干扰,因此,数据的校验和发生错误导致帧丢失。但是在串口通信中,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信道,而是接收方的数据处理速度。

为了发送和接收数据,发送方需要准备好待发送的数据,放置于缓冲区中。所谓缓冲区,就是一块固定大小的存放数据的单元,一般采用寄存器等数据保持器件实现。发送方的数据生成装置负责填充缓冲区;当缓冲区有数据时,发送器便将数据组装成帧,并通过串口进行发送;对于接收一方,如果在收到数据之后能够在比一个比特对应时长小的时间内处理数据,则可以在处理完成后继续接收,否则,就需要一个接收缓冲区将数据进行暂存。由于向缓冲区填充数据的速度往往很快,这样就解决了速度匹配的问题。

假设数据发送方的数据生成装置填充发送缓冲区的速度很慢,则发送缓冲区会经常处于空(Hungry)的状态,数据的发送就不得不停止;对于接收方而言,接收缓冲区不是无穷大的,如果缓冲区被填满而接收器仍然没有处理完数据,则再接收数据,新的帧就会被丢弃。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够使数据传输达到最大吞吐率。在前一种情况下,信道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后一种情况下则问题较大,因为数据被丢失比信道空闲产生的后果更严重。

因此,串口通信仅仅做到能够传输数据是不够的。为了避免数据的丢失,有效利用信道,应该提供一种机制,使发送方和接收方有充分的交流。这就是串口通信引入流控制的起源之一,当然,使用流控制还有别的原因,例如,在传输的起始提供一次握手等。总之,所谓流控制,是通过数据通路额外的信号对数据通路的数据进行通断控制的方法。

流控制是串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9信号接口中提供了流控制的信号接口,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乃至操作系统的层面上,同样对流控制提供了支持。

流控制可分为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硬件流控制又可以分为基于控制线的流控制和基于状态线的流控制。由于基于状态线的流控制主要应用于调制解调器,不同调制解调器对流控制的接受程度和控制方法也大不相同,这里不再介绍。基于控制线的流控制现在有一定的应用,常常把基于控制线的硬件流控制直接称做硬件流控制。下面分别介绍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

1. 硬件流控制(控制线)

硬件流控制的控制逻辑在发送器和接收器内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检查各自的缓冲区,并将缓冲区是否可用的信息通知给对方。

基于RTS/CTS的硬件流控制适用于半双工通信。DTE的RTS与DCE的CTS连接,DTE的CTS与DCE的RTS连接,RTS总是输出端,CTS总是输入端。

RTS的有效意味着连接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是从不传输到开始传输,也可能是在半双工通信中改变传输的方向。无论如何,总是传输的发起者在自己的CTS无效的情况下,将RTS置为有效。当通信的任何一方检测到CTS置位有效时,就说明对方希望发起一次传输。此时,这一方需要检测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接收,如果已经准备好(缓冲区有空闲),则将自己的RTS置为有效,同时,想发送数据的一方检测到CTS有效,就说明对方已经作出了应答,数据传输开始。

当发送的一方打算停止传输时(例如发送缓冲区已空),要把RTS信号置为无效。接收方检测到CTS无效后,就知道发送方不想发送数据了,此时,接收方首先要把自己的RTS置为无效,然后进行其他收尾处理。若两个控制信号线上都是无效电平,表示一次传输结束。

在传送过程中,如果接收的一方不能够再接收数据(例如接收缓冲区将满)时,首先要把RTS信号置为无效,以告诉发送方停止发送数据。发送方当检测到CTS信号无效时,应该停止发送数据。此时,发送方的RTS信号是有效的,这意味着传输发生了暂停而不是终止。一般来说,在发送方设置一个连接超时,当CTS无效时间超过一定程度后,将RTS置为无效,终止传输。这是因为接收方可能遇到了异常情况,或者信号线被切断(此时CTS是“掉电电平”,即无效)。在接收方,假如仍然可以继续接收数据,并且发送方提供的CTS仍然是有效的,则可以重新置RTS为有效,此时,由于发送方提供的CTS已经有效,因此,这种重置不能够看做是创建新的连接,而是继续传送。

由于EIA RS-232标准中同一个信号线在不同的设备上有两个名字,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四格漫画的说明,如图1-36和图1-37所示。

图1-36 传输发起的过程

图1-37 传输暂停和恢复

前面叙述的是EIA RS-232标准推荐的硬件流控制方案。这个方案的特点是,对RTS/CTS所控制状态的判断依赖于发送RTS和查询CTS之间的先后顺序;对超时连接的处理也不尽人意。更重要的是,RTS/CTS方案不能用于全双工通信,使得这两个额外的信号的适用范围受到约束。

EIA RS-232标准并没有强制要求传输采用硬件流控制,大多数使用串口通信的设备也不对上述的流控制方案进行硬件实现,而是留出寄存器接口,供软件写RTS或者读CTS。在调制解调器一边的情况类似,特别是Hayes公司推出的一系列调制解调器,从根本上修改了EIA RS-232标准所建议的流控制方案。

因此,如果读者想利用串口对一个已有的设备进行控制,请仔细阅读设备提供的控制流说明,弄清楚这个设备是否提供硬件流控制,如果提供了,那么它的RTS/CTS的信号是怎样定义的。如果读者想自己设计一个串口终端设备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则最好采用EIA RS-232标准所推荐的硬件流控制。

2. 软件流控制

软件流控制指在全双工通信中,通过发送和检测特殊的帧(流控制字)来实现流控制的应答。如果使用软件流控制,则设备之间可以使用深度简化的三线接口。

进行软件流控制之前,需要设备之间约定好流控制字。流控制字一般采用负载有特定字符的一帧。这个“特定字符”用XON和XOFF表示,通常也不加区分地将流控制字称为XON和XOFF。

发送XON,相当于置RTS有效;接收到XON,相当于检测到CTS有效。发送XOFF,相当于置RTS无效。除此之外,握手和应答过程与硬件流控制相同。

对于XON和XOFF的选取,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设置。习惯上,使用0x17作为XON,使用0x19作为XOFF。这两个字符在ASCII表里都是控制字符,因此,如果使用串口传递文本数据,当然不会发生在文本中夹杂XON或XOFF的情况。然而,如果传送二进制数据,则码字冲突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提供扰码的机制。这个和基于字符的同步协议非常类似。

软件流控制的优点是硬件连接少,配置方便;缺点是必须在全双工的场合使用,并需要进行扰码。

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各有千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采用其中之一,或者不使用流控制。

1.5 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

RS-232标准所规定的传输,其连线简单,易于使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它是为弥补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为改进RS-232 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 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 个接收器。RS-422 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由于EIA提出的建议标准都是以“RS”作为前缀,所以在通信工业领域,仍然习惯将上述标准以“RS”作前缀称谓。

RS-422、RS-485与RS-232不一样,前两个标准的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做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如图1-38所示。

图1-38 平衡传输模式

通常情况下,发送驱动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之间,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6V之间,是另一个逻辑状态。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个“使能”端,而在RS-422中是可用可不用的。“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做“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态。

接收器也作与发送端相对的规定,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将AA与BB对应相连,当在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正逻辑电平,小于-200mV时,输出负逻辑电平。接收器接收平衡线上的电平范围通常在200mV~6V之间,如图1-39所示。

图1-39 接收器接收平衡线上的电平范围

1.5.1 RS-422电气规定

RS-422标准全称是“平衡电压电气特性数字接口电路”,它定义了接口电路的特性。如图1-40所示为典型的RS-422四线接口。实际上还有一根信号地线,即共5根线。

图1-40 RS-422二线制单向通信

如图1-41所示为其DE-9连接器引脚定义,这与RS-232有所区别。

图1-41 DE-9连接器引脚定义

由于接收器采用高输入阻抗和发送驱动器比RS-232 更强的驱动能力,故允许在相同传输线上连接多个接收节点,最多可接10 个节点。即一个主设备(Master),其余为从设备(Salve),从设备之间不能通信,所以RS-422支持点对多的双向通信。接收器输入阻抗为4kΩ,故发端最大负载能力是10×4kΩ+100Ω(终接电阻)。RS-422 四线接口由于采用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道,因此,不必控制数据方向,各装置之间任何必需的信号交换均可以按软件方式(XON/XOFF握手)或硬件方式(一对单独的双绞线)。

RS-422的最大传输距离为4000英尺(约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其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达到最大传输距离。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100m长的双绞线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s。

RS-422需要一个终接电阻,要求其阻值约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在短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m以下不需终接电阻。终接电阻接在传输电缆的最远端。

有关RS-422电气参数见表1-5。

表1-5 RS-232、RS-422与RS-485有关电气规定比较

1.5.2 RS-485电气规定

由于RS-485是从RS-42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RS-485许多电气规定与RS-422相同,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接电阻等。RS-485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如图1-42所示。

图1-42 RS-485二线制通信示意图

采用四线连接时,与RS-422一样只能实现点对多的通信,即只能有一个主(Master)设备,其余为从设备,但它比RS-422有改进,无论是四线还是二线连接方式,总线上可接多达32个设备,如图1-43所示。

图1-43 RS-485四线制双向通信示意图

RS-232、RS-422与RS-485有关电气规定的比较参见表1-5。

RS-485与RS-422一样,其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100m长双绞线的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s。

RS-485需要两个终接电阻,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在短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m以下不需终接电阻。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

1.5.3 RS-422与RS-485的网络安装注意要点

RS-422可支持10个节点,RS-485支持32个节点,因此,多节点构成网络。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环形或星形网络。在构建网络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1)总线连接的方式

采用一条双绞线电缆作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的引出线长度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如图1-44所示为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连接方式(a,b,c)和正确的连接方式(d,e,f)。a,b,c这3种网络连接尽管不正确,在短距离、低速率下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随着通信距离的延长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信号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与原信号叠加,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

图1-44 常见错误连接方式(a,b,c)和正确的连接方式(d,e,f)

(2)总线特性阻抗

应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在阻抗不连续点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下列几种情况易产生这种不连续性: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了不同电缆,或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再者是过长的分支线引出到总线。

总之,应该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

1.5.4 RS-422与RS-485传输线上匹配的一些说明

对于RS-422与RS-485总线网络,一般要使用终接电阻进行匹配。但在短距离与低速率下可以不用考虑终端匹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用考虑匹配呢?理论上,在每个接收数据信号的中点进行采样时,只要反射信号在开始采样时衰减到足够低就可以不考虑匹配。但实际上难以掌握,美国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条经验性的原则可以用来判断在什么样的数据速率和电缆长度时需要进行匹配:当信号的转换时间(上升或下降时间)超过电信号沿总线单向传输所需时间的3 倍以上时就可以不加匹配。例如,具有限斜率特性的RS-485 接口MAX483 输出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时间最小为250ns,典型的双绞线上的信号传输速率约为0.2m/ns(24AWG PVC电缆),那么只要数据速率在250kb/s以内,电缆长度不超过16m,采用MAX483作为RS-485接口时就可以不加终端匹配。

一般终端匹配采用终接电阻方法,前文已有提及,RS-422在总线电缆的远端并接电阻,RS-485则应在总线电缆的开始和末端都需并接终接电阻。终接电阻一般在RS-422网络中取100Ω,在RS-485网络中取120Ω。相当于电缆特性阻抗的电阻,因为大多数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大约为100~120Ω。这种匹配方法简单有效,但有一个缺点,即匹配电阻要消耗较大功率,对于功耗限制比较严格的系统不太适合。

另外一种比较省电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如图1-45所示。利用一只电容C隔断直流成分可以节省大部分功率。但电容C的取值是一个难点,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质量间进行折中。

图1-45 RC匹配

还有一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法,如图1-46所示。这种方案虽未实现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号,达到改善信号质量的目的,其节能效果显著。

图1-46 二极管的匹配方法

1.5.5 RS-422与RS-485的接地问题

1. 忽略信号地连接的原因

电子系统接地是很重要的,但常常被忽视。接地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电子系统不能稳定地工作,甚至危及系统安全。RS-422与RS-485传输网络的接地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接地系统不合理会影响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和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对于接地的要求更为严格,否则接口损坏率较高。很多情况下,连接RS-422、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若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在许多场合虽然能正常工作,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下面两个原因。

(1)共模干扰问题

正如前文已述,RS-422与RS-485接口均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如RS-422共模电压范围为-7~+7V,而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甚至损坏接口。以图1-47 为例,当发送驱动器A向接收器B发送数据时,发送驱动器A的输出共模电压为VOS,由于两个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存在着地电位差VGPD。那么,接收器输入端的共模电压VCM就会达到VCM=VOS+VGPD。RS-422与RS-485标准均规定VOS≤3V,但VGPD可能会有很大幅度(十几伏甚至数十伏)的变化,并可能伴有强干扰信号,致使接收器共模输入VCM超出正常范围,并在传输线路上产生干扰电流,轻则影响正常通信,重则损坏通信接口电路。

图1-47 共模干扰问题

(2)EMI(电磁干扰)问题

发送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2. 解决方法

由于上述原因,RS-422、RS-485尽管采用差分平衡传输方式,但对整个RS-422或RS-485网络,必须有一条低阻的信号地。一条低阻的信号地将两个接口的工作地连接起来,使共模干扰电压VGPD被短路。这条信号地可以是额外的一条线(非屏蔽双绞线),或者是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这是最通常的接地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仅对高阻型共模干扰有效,由于干扰源内阻大,短接后不会形成很大的接地环路电流,对于通信不会有很大影响。当共模干扰源内阻较低时,会在接地线上形成较大的环路电流,影响正常通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3种措施。

(1)限流电阻

如果干扰源内阻不是非常小,可以在接地线上加限流电阻以限制干扰电流。接地电阻的增加可能会使共模电压升高,但只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不会影响正常通信。

(2)采用浮地技术,隔断接地环路

这是较常用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当共模干扰内阻很小时,限流电阻的方法已不能奏效,此时可以考虑将引入干扰的节点(例如,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的现场设备)浮置起来(也就是系统的电路地与机壳或大地隔离),这样就隔断了接地环路,不会形成很大的环路电流。

(3)采用隔离接口

有些情况下,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电路地必须与机壳或大地相连,不能悬浮,这时可以采用隔离接口来隔断接地回路,但是仍然应该有一条地线将隔离侧的公共端与其他接口的工作地相连,如图1-48所示。

图1-48 采用隔离接口

1.5.6 RS-422与RS-485的网络失效保护

RS-422与RS-485标准都规定了接收器门限为±200mV。这样规定能够提供比较高的噪声抑制能力。如前文所述,当接收器A电平比B电平高+200mV以上时,输出为正逻辑,反之,则输出为负逻辑。但由于第三态的存在,即主机在发端发完一个信息数据后,将总线置于第三态,即总线空闲时没有任何信号驱动总线,使AB之间的电压在-200~+200mV之间直至趋于0V,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接收器输出状态不确定。如果接收机的输出为0V,网络中从机将把其解释为一个新的启动位,并试图读取后续字节,由于永远不会有停止位,从而产生一个帧错误结果,不再有设备请求总线,网络陷于瘫痪状态。除上面所述的总线空闲会造成两线电压差低于200mV的情况外,开路或短路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接收器处于不确定状态。

通常是在总线上加偏置,当总线空闲或开路时,如图1-49 所示,利用偏置电阻R1R2将总线偏置在一个确定的状态(差分电压≥-200mV)。

图1-49 总线上加偏置电阻

总线偏置电阻将A上拉到VCC,B下拉到GND,电阻的典型值是1kΩ,具体数值随电缆的电容变化而变化。

上述方法是比较典型的方法,但它仍然不能解决总线短路时的问题,有些厂家将接收门限移到-200~-50mV之间,可解决这个问题。例如,Maxim公司的MAX3080系列RS-485接口,不仅省去了外部偏置电阻,而且解决了总线短路情况下的失效保护问题。

1.5.7 RS-422与RS-485的瞬态保护

前文提到的信号接地措施只对低频率的共模干扰有保护作用,对于频率很高的瞬态干扰就无能为力了。由于传输线对高频信号而言就相当于电感,因此,对于高频瞬态干扰,接地线实际上等同于开路。这样的瞬态干扰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伏的电压。

实际应用环境下还是存在高频瞬态干扰的可能。一般在切换大功率感性负载如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或闪电过程中都会产生幅度很高的瞬态干扰,如果不加以适当防护,就会损坏RS-422或RS-485通信接口。对于这种瞬态干扰,可以采用隔离或旁路的方法加以防护。

(1)隔离保护方法

这种方案实际上将瞬态高压转移到隔离接口中的电隔离层上,由于隔离层的高绝缘电阻不会产生损害性的浪涌电流,起到保护接口的作用。通常采用高频变压器、光耦等元件实现接口的电气隔离,已有器件厂商将所有这些元件集成在一片IC中,使用起来非常简便,如Maxim公司的MAX1480/MAX1490,隔离电压可达2500V。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承受高电压、持续时间较长的瞬态干扰,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缺点是成本较高。

(2)旁路保护方法

这种方案利用瞬态抑制元件(如TVS、MOV、气体放电管等)将危害性的瞬态能量旁路到大地,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保护能力有限,只能保护一定能量以内的瞬态干扰,持续时间不能很长,而且需要有一条良好的连接大地的通道,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实际应用中是将上述两种方案结合起来灵活加以运用。在这种方法中,隔离接口对大幅度瞬态干扰进行隔离,旁路元件则保护隔离接口不被过高的瞬态电压击穿。一些商用的专用芯片已经集成了类似的功能,例如ADM2485等。

1.6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串行通信协议的基本知识,并详细讲解了串行数据接口标准RS-232、RS-422与RS-485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信号线定义、流控制等内容。其中,RS-232是PC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以后各章将主要围绕该协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