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方法”是指能从实践上、理论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方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天志》篇中写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早期的“方法”是指度量方形之法,以后这个词的含意逐渐扩展和演化成为做任何事物都需要的手段和办法。
1.3.1.1 文献资料法
科学文化是时代性与传承性的统一,文献资料的查阅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基础工作之一。文献资料法包括三个方面:查什么——查阅的关键词、主题;怎么查——查阅的途径;为什么查——查阅的目的。
本研究以健身、健康、健身理论、健身效果、健身机制、健身机理、养生、气功、健身气功、生理效应、心理效应、Fitness/health等为关键 词 在 中 国 期 刊 网(1994 ~ 2006 年)、www.baidu.com/www.google.com等网址检索,并学习中医病理学、中医体质学、中医养生康复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本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1.3.1.2 专家咨询法
专家们在某一领域专注研究数十年,他们熟悉掌握本领域的过去和现在,并对本领域的历史与发展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因此,专家咨询(或称访谈)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简单的讲,访谈法包括“访谈谁、怎样访和为何访”三个部分。
本研究拟通过面谈、电话、书信(或E-mail)等方式咨询有关健身、健康、医学、哲学等方面的专家,在专家们的指导帮助下,对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框架等关键问题进行反复思考。
1.3.1.3 系统辩证的思维方法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同源性的辩证统一、层次性与同构性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运用系统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对健身气功及其健身理论的研究也同样需要系统辩证的思维。钱学森说:“一定要把人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把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以系统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一定会促进人体科学的研究。”
1.3.1.3.1 系统科学思维方式的崛起与发展
近代科学的最伟大的成果就是抛弃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通过猜测与思辨对自然进行的整体认识的思维方式,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科学的分化、细化使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走向了深刻和精确。但是,它是以整体模糊为代价的局部清晰。现代科学在学科分化、细化的同时出现了整体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本身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要适应科学的综合化的特点,就应该创立新的思维方法来适应时代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极大的拓展,先后产生了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如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V.Bertalanffy)创立了一般系统论;美国数学家仙农(E.Shan.non)创立了信息论;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创立了控制论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称之为“三论”为现代科学的系统思维方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1.3.2 系统辩证思维在本研究的运用
系统辩证思维指导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框架的构思。第一个方面,人自身是一个大系统,人又处在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中,是宇宙巨系统的中构成部分,因而对健康的理解应用系统观点与方法,分层次、分要素的来看;另一方面,论文框架是个整体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紧紧围绕本研究的主题的众多要素和层次构成的,每个部分在论文中表达了主题的一个方面。同时,每个层次、每个要素又自成系统,又有着自己的构成要素、层次及其在论文中的作用与具体内容、具体功能。只有用系统的思维才能构建好论文的框架,使得论文主题明确、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紧凑。
1.3.1.4 “打破现状的思维”方法
打破现状的思维是作为笛卡儿思维的对立命题而提出的。与“从事物的分析开始”的笛卡儿思维不同,打破现状的思维主张“从整体看事物”,它是东方的整体论与西方合理的系统论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思维范式。打破现状思维的核心是:“为了达到对问题的整体理解,我们首先需要对解决问题的目的提出问题,然后是目的之目的,如此下去,最终,借助展开目的——远比沉思或冥想要快——你将获得一个关于目的的阶层结构。这样你就从整体上理解了问题。”
1.3.1.4.1 “打破现状的思维”的简介
1990年,美国学者纳德拉教授和日本学者日比野省三教授合作出版了一本关于思维创新的专著——《打破现状的思维》(Breakthrough Thinking)。该书通过对大量社会的、产业的、经营管理的、教育的以及医疗、城市建设等众多方面的实例分析,总结了统治人类长达400年之久的笛卡儿思维方式的弊端,指出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思维范式(paradigm)变革的时代。作者提出,新的思维方式以七项原则为基础,即:①独特性原则,②“展开目的”原则,③追求“应有状态”原则,④系统思维原则,⑤收集必要信息的原则,⑥参与、介入原则,⑦继续变革的原则,并将基于这七项原则的新思维方式称为“打破现状的思维”。打破现状思维的过程是基于展开·整合的概念。展开·整合(ex-pantegration)这一造语描述决策时所需的思维形式:在每个步骤,首先将选择展开,然后再将它们整合,以做出最好的决定。
什么是整合呢?所谓“整”是指完全、齐备,所谓“合”,是指协同、汇集。综合起来,所谓“整合”就是指一种将不同要素进行整理、组合,使其有效合为一体的能力。
根据打破现状思维的整体概念,展开·整合以下述形式出现:首先将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展开,不断自问目的之目的是什么。一直展开到远远超过你实际能够达到的任何目的。然后,从这个最大的目的开始收敛,以确定你试图达到的目的,即:着眼点目的。通常,着眼点目的是你能够达到的、最大的目的。由于着眼点目的一般比目的阶层中最大的目的要小,因此,你能够从更大的范围来理解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打破现状思维的每个步骤上重复这一过程,你将会得到更加广阔的视野。
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一方面避免了“就问题论问题”的单向思维的局限性,使问题的解决与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不是仅仅停留在远大的、目前还一时难以实现的理想中,而是回到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理想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结合起来运用,取众所长。
1.3.1.4.2 “打破现状的思维”在本研究的运用
本研究的思路以系统思维为基点,以“打破现状的思维”为主线,主要运用“目的展开·整合”的思维方法,从追问健身理论的研究目的出发,对本研究框架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目的进行展开·整合,从而为本研究过程及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统一性提供思维方法保证。
1.3.1.5 实验法
运用运动生理、运动心理测试方法,选择反映身心健康的有效指标对参加新编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的中老年人的健身效果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健身气功健身机理。
生理学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安静心率、安静血压、安静状态呼出气分析、肺活量、皮褶厚度、腰围、臀围、握力、背力、单腿闭眼站立时间、坐位体前屈、反应时、安静心电图、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
生物化学测试指标包括:免疫指标——NK 比值、T淋巴细胞总数;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细胞指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血小板;
心理学指标:注意力集中测试;问卷调查,利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
1.3.1.6 统计分析法
通过SPSS11.0分析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1.3.2 研究思路
1.3.2.1 立论依据的思路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思想,在对气、气功和健身气功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简史的论述中,阐释本研究的立论依据。力图解释“健身气功”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和健康认识发展的必然,并分析其现代价值。
1.3.2.2 关于本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思路
本论文的主题是“健身理论的构建与健身效果的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验研究是对理论研究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验研究是包含在理论研究之中的,因此,理论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
实验研究的思路较为简单,包括实验对象和测试指标的选择,根据健身气功的自身特点,本研究的实验对象确定为50岁~70岁的中老年人,分为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练习的实验组和不参加任何形式锻炼对照组;测试指标为部分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和血液指标;实验持续时间为6个月,分别在实验前、3个月和6个月实验结束时进行各类指标的测试。
所谓的理论研究就是健身气功健身理论的构建,从不同的视角对健身理论进行思考与探索。简单的讲,是指选择哪些理论、为什么选择这些理论。首先,本论文的目的是“构建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对健身气功的认识是论文的立论依据。因此,健身气功的渊源、概念及其意义的阐述成为第一重要的内容。第二,健身理论构建的研究是为“健康”服务,进行健身气功锻炼的目的也是对“健康”的追求。因此,对“健康”的科学、清晰的认识,不仅是构建的理论依据,而且也是构建的视角之一。第三,健身气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是体育运动项目,又是文化载体。因此,从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三调”特点出发的视角和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出发的视角也必然成为构建理论时所思考的聚焦点之一。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视角有三:一是文化学视角。简言之就是要“继往开来”、整合“古、今、中、外”,即“继承和发展”和“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织,根本原则是“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二是体育项目视角。健身气功的特点是“三调的统一”,围绕着“调身、调息和调心”进行理论构建的思考。三是科学健康观的视角。实践的结构理论把“实践目标”放在实践活动的首位,并贯穿实践活动的始终。“健康”是健身气功锻炼的目标,对健康的科学、正确认识既是构建的视角,又是理论科学性、真理性的保证。把后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思路示意图如图1。
图1 健康和体育项目视角的构建思路示意图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把健身气功放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内,以现代科学健身观和中国传统整体健康观为理论基础,对新编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进行系统疏理,初步构建其理论体系,笔者以为是创新点之一。
本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东西文化的交融冲突中,受中西医结合理论的启发,以系统辩证思维为方法论指导,为了健康的共同愿望,把现代心身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关于健康的认识相结合,阐释新编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此可认为是方法上的创新。
1.3.4 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从广义来讲是人们借助已有的知识和事实,通过推理和论证而得出的科研预期结果。”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推测性的解释就叫做假设。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健身气功健身理论的构建与健身效果的研究,前者是一种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后者是对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主要集中在理论体系构建部分,即,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构建,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换言之,对理论假设的思考亦是对理论根源的探索。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结构、功能的考虑。理论体系构建的实质是理论的系统化。系统论认为,结构、要素和功能是系统的三要素,有序性、层次性和稳定性是系统结构的三个特性。因此,在构建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理论体系的结构和要素,这个结构分为哪几个层次,由哪些要素组成,每个层次、每个要素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其次要考虑理论体系各层次、各要素的功能,即各层次、各要素在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最后要考虑整个理论体系的功能,即理论体系的目的与作用。
另一方面是内容的考虑。仅从本研究题目来看,显然的要考虑健身气功和健身理论这两个内容。健身是为了健康,健身气功能够促进健康,其练习目的也是健康。健身气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健身气功必然的具有科学的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共同品质;同时,中华悠久文化组成部分的健身气功必然蕴涵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健康的不懈思考、不懈追求的积淀。再者,健康是全人类的永恒追求,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健身实践活动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健身理论。无论何种健身实践活动,其主体都是人,其目的都是健康。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研究认为应该以健身气功和健康主要内容、以对健康的认知为主线,来构建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体系。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据此展开:
1.3.4.1 体系结构的理论假设
健身气功诞生在并成长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健身气功的练习能够体悟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讲,健身气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蕴涵了传统文化对人、社会和自然的基本观念;从体育项目的角度来看,健身气功的方法、手段,及其动作内涵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理念,对方法、手段的理解与实践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人作为现实的人存在的根据存在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人的现实关系是人与世界全面的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天、地、人”三才整体健康观与代表西方医学健康观点的“生理、心理、良好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的现代科学健康观在健身气功的追求健康的实践中得到统一。
因此,本研究把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运动技术层面,即具体的健身气功动作技术、练习要领;阐释健身气功健身机理的相关学科理论层面,主要指中西医学对健康的认识;生命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层面,即通过健身气功的练习体悟传统文化,树立有益于健康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3.4.2 具体健身理论内容的理论假设
机体“内稳态平衡”是中西医都承认的生理学概念,健身的实质就是对这种生命活动过程对立统一性的动态生理平衡的维持,这种动态平衡的维持和调节是人体健康的内因,所有的健身方法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无论健身气功和其他的体育健身方法在锻炼手段、方法、阐释理论上有如何的不同,但是两者在以健康为目的的健身实践中得到了统一。基于这种思考,本研究认为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在三层面的框架内,围绕“什么是健康状态、怎样才能达到健康、如何通过健身气功的练习达到健康”的主题,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健身理论基础,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来进行构建和探邃。
1.3.5 论文框架结构示意图
论文框架结构图见图2(下页)。
图2 论文内容结构框架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