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带来成果的时候,“现代文明病”即生活方式病正日益流行。精力不足、疲劳困乏、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紧张、烦躁、情绪不稳,食欲不振、消化欠佳、心慌、气短、胸闷、腰酸、背痛、多汗、全身乏力、月经不调、性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等的亚健康状态也逐渐侵蚀着人们的身心;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癌症等疾病也正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
追求丰富的物质财富、追求精神享受的人们在21世纪提出新的追求目标,追求那曾经用她换来财富的东西——“追求健康”。于是,有人提出“21 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
1.1.1“现代生活给人带来的危害”
现代化社会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都市化,一个是信息化。这三样东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然而它们也如同“三剑客”时时跟踪着我们,威胁着我们的安全,从此我们永远地失去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安宁,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一个又一个前景未卜的明天。
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文明造成的人类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高营养、低消耗的能量与物质代谢造成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生活造成的千奇百怪的心理障碍与疾患;高危险生活、高密度拥挤造成形形色色的意外事故;高技术忽视人们的高情感,使人变得冷漠浮躁;大面积环境污染造成的城市居民生存条件恶化,某些“文明疾病”、“都市疾病”广泛蔓延和爆发,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各种心理障碍和疾患成为多种人群的高发病、多发病。
现代生活造就了一个灰色健康群体,亦称第三健康、亚健康群体。我们可以依据成年人的健康状况将人们分为三个基本的群体,即具有高水平健康与最大能力的完全健康组,还有慢性病或隐性病症的亚健康组,以及出现残疾或过早死亡的完全不健康组。这个亚健康的人群在现代化城市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趋升高。
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于是人类遭到了严厉的惩罚——健康的丧失。城乡工业化,居住城市化,大气、土壤和水等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对人类健康正在产生严重影响,使过敏性疾患和病毒性疾患日趋流行,这些疾患用传统疗法不能奏效。人在这种环境中获得健康和保护健康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已不再是只占用余暇时间的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变成了我们要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现一代人运动量比上一代人减少1/3,由此引起了各国肥胖症的大流行。近日,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华盛顿指出,超重和肥胖人口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多,如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分别有36 %和41 %的超重人口,由此引发的慢性病将加重这些国家的医疗负担。
就在人类走完手工工具—复合工具—动力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过程的同时,人的劳动方式也就经历了体力型、半体力型与智力型的过程。在与自然疏远的过程中,人们得到了许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也丧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其损失最大的是人体的运动,或者更明确地说,就是能运动的人。人体运动能力减弱,是由于受机器的奴役和放弃了本身的努力。运动能力低下,是人类身体和心理受到损伤的集中缩影。
现代生活的另一个杀手就是紧张。一向习惯于缓慢生活节奏的中国城乡居民已经开始意识到“紧张”对家庭与自身的威胁。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被淘汰感、落伍感、失落感的增强,工作紧张、知识和技术压力、活动范围缩小、生活节奏加快、居住及交通拥挤、人际关系紧张、人为灾害频繁等客观压力导致身心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和精神空虚状态。
1.1.2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早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随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出现了这一现象。“二战”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危机的加深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政策的推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和21世纪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未来世纪人类命运。当前“银色浪潮”席卷全球,100年前,美国只有240万人在65岁以上,低于4 %;而今天,65岁以上人数超过3000万,约占总人口的1/8,到2050年将超过6700万,差不多是人口总数的22 %,美国自1920年以来,平均预期寿命由54岁上升到75岁。以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数将上升至10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健康问题令人担优。
1.1.3 健身气功的发展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编创健身气功新功法的目的与指导思想非常明确:“挖掘整理一批经历史考验,证明确有健身效果、内容健康、科学的传统导引功法,从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生物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创一批健康、科学、文明的健身气功新功法,迅速占领被 ‘法轮功’邪教破坏的社会气功阵地。”健身气功顺利完成任务的基石有两个:一个是对新功法的认可,另一个是新功法的推广。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承的,无论是推广还是认可都需要科学健身理论的指导,并且宣传科学健身理论。
新世纪初,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健身养生文化传统,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遵照党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一贯政策,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气功功法的基础上,组织编创了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四种健身气功。
编创四种健身气功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以生命科学、中西医学、心理学、体育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并对其健身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科学测试。四种健身气功凝聚了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智慧和汗水,内涵丰富,姿态优美,简单易学,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在试验中受到广大练功群众的喜爱。从整体看,四种健身气功具有以下特点:
1.1.3.1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四种健身气功遵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优秀传统功法的基础上编创而成。既保留了原有功法的精华,又吸收了各流派之所长,并有所创新。此次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出的四种健身气功,就是在传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的基础上,吸收各流派之所长,遵照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念,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理论,集集体智慧编创而成。四种健身气功在保留了传统功法精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在编创过程中,课题组聘请戏曲、舞蹈、体育及运动医学等方面专家,就功法动作的艺术性、健身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讨,在继承传统功法动作的基础上,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对四种功法作了整理和创新,既体现了健身气功的时代特征,又展现出传统气功的神韵。四种功法各具特色,健身气功·易筋经是在传统易筋经十二式精要基础上,按照现代健身理论和方法编创而成,整套动作自然流畅,刚柔相济,美观大方。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中蕴含着“五禽”的神韵,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动作柔和舒展,协调匀称,新颖优美。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诀之间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具独立性;既可以同时练六个字诀,也可以单独练某一个字诀;在吐气发声的同时,辅以简单的肢体导引,对健身、养生、康复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圆活连贯,舒展大方,动静相兼。四种健身气功动作舒缓,姿态优美,简单易学,展现出健身气功独特的魅力。
1.1.3.2 科学文明,有益健康
编创四种健身气功课题经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批准列入国家体育总局局管科研计划,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的办法组织实施。负责编创的各子课题组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经多方考证、不断观摩研讨和反复试练,以大量文献为基础,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集体编创了四种健身气功。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总课题组和专家组对编创过程进行了统一部署、全程控制和严格把关,确保编创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四种健身气功分别在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河南5省市9个地区市的28个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近2000名群众中进行了试点实验,采用多项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指标对其健身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四种健身气功功理科学、功法安全可靠,对增强人体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增强肌体抗衰老能力、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调节改善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对在社会上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引导人民群众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健身气功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1.3.3 内涵丰富,适应面广
四种健身气功功理科学,安全健康,在健身气功辅导员、社会体育工作者、医疗康复指导者以及广大气功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试点试验和调查问卷认为:四种健身气功强度适中,结构合理,动作优美,习练舒适,既便于普及又适于提高。
1.1.4 小 结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人类的实践在发展,思维在变化。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健康的观念也在发展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崛起的科学体系中,在现代整体健康观念的理论框架启示下,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健身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和构建新编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将会是个有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