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代篮球战术的构成和类型
第一节 篮球战术的结构
篮球战术结构是战术基础、战术环节和战术细节等组合的总称。战术基础是战术的基本结构,它包括技术运用和基本配合方法;战术环节是战术的组织过程,即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发动阶段(配合阶段)和结束阶段(攻击阶段);战术细节是战术质量问题,它包括全队队员位置的合理布置、特长的发挥,全队整个配合的方法、位置、时间等的选择与安排,各个位置队员的动作组合、时间、节奏、变化等若干因素。战术结构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战术的指导思想,战术的基础,同时也与各个战术环节的衔接和战术细节的周密考虑是分不开的。
篮球战术的结构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
一、篮球战术的外部结构
(一)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指一支球队队员的年龄组合。据有关部门对第26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前12名队员的基本统计,男队员平均年龄为23.2岁,女队员为22岁;第12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前6名的队,男队员平均年龄为22.5岁,其中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为24.1岁,最小的队为20.1岁。主力队员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为26.8岁,最小的为19.8岁。女队员平均年龄为21.8岁,其中平均年龄最大的队员22.6岁,最小的队为19.7岁。主力队员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为29.6岁,最小的为19.5岁。
一般来说,男篮队员27岁以上为老运动员,23~26岁为中年运动员, 23岁以下为青年运动员;女篮队员25岁以上为老运动员,22~24岁为中年运动员,22岁以下为青年运动员。现代篮球竞赛已进入科学化、技艺化、谋略化的新时期,这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智能结构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一支高水平的篮球队伍理想的年龄结构应该以中年运动员为多数,辅以老运动员和青年运动员。这样,正处于技战术水平高锋时期的中年运动员,经验较青年运动员丰富,心理素质较青年运动员好,身体素质又比老运动员强,就可以在一支队中起着中坚力量的作用,挑起整个队的大梁。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美国的职业明星年龄大都在30岁以上,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竞技水平和体力。这就告诉我们,在保持球队的年龄结构上,除了经验外,还要因人而宜。
(二)高度结构
高度结构主要指一支球队在身高方面的组合。当今世界篮坛高度日益增长。第12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3名平均身高都超过了2米。目前,世界强队中男队身高稳定在2.05~2.10米,中锋为2.10~2.20米;女队身高稳定在1.80~1.85米,中锋为1.85~1.95米。这些高大队员,跳起来摸高常常达到3.80~3.90米。比赛时,空中封球、打球的制高点常常达到3.30~3.50米。
尽管世界强队中平均身高在不断增长,但在上场阵容中大体还是采用的两种高度结构:一是高矮搭配,即高大中锋与相对矮的后卫搭配;二是在没有十分理想的高大中锋的情况下,以提高队员的平均高度来弥补其不足。这主要是从高、矮队员各有所长来考虑。高大队员在阵地进攻中掩护的质量和篮下攻击力占有明显优势。但无论从心理学、人体力学和篮球运动的实践的角度来看,较矮的队员控制球的能力比高大队员更强。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世界强队的核心队员身材仍相对矮小的原故。不过,堪称一代超级球星、身高2.05米的美国队员约翰逊和1.98米的乔丹,以能里能外、攻守兼备、技术精湛、全面多变和独具运用之妙,令人们对高个队员具有矮个队员的技术和灵活优势信心大增。现今人们对高度结构的新认识为:高度结构应不仅指身高的组合,而且还应包括臂长、肩宽、弹跳,甚至反应、体重等因素的组合。
(三)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指一支球队中队员的速度、弹跳、耐力、灵敏、力量、柔韧、协调、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组合。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总是有差异的,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并通过必要的组合使其互为补充,使球队的整个素质结构协调、和谐,是一种管理艺术和指挥艺术。如中锋需要较好的垂直弹跳速度,后卫对灵敏程度、前锋对奔跑速度要求更高,沉着冷静、自制力和自信心对于核心后卫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懂得锋、卫各种位置对素质的特殊要求,懂得每个队员的素质特点,通过正确的教育和科学的训练,才能组成一个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整个球队的技术和战术水平。
(四)技能结构
技能结构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战术目的而进行的技能组合。现代篮球运动要求队员尽量掌握全面的技术,既能打内线也能打外线,既能攻坚也能迂回。但所谓“全面”,也只是比较而言,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运动员总是罕见的。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充分熟悉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技能差异,并将他们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其发挥最大的战术效益。比如有两位锋线队员,一位在距篮5米处具有较强的攻击能力,而另一位在6米以外有较强的攻击能力,那么可把前者放在中锋位置,而把后者放在前锋位置,这种调整才符合这个队的技能结构。技能结构通常是根据战术需要、球队的专业水平和队员的高度来组合的。
二、篮球战术的内部结构
(一)战术目的与目标
篮球比赛中,比赛双方总是通过自己的战术行动来达到战术的目的和目标。由于比赛过程是一个复杂并多变的过程,因此,在比赛尚未结束时,这个目的只是一个理想性的主体目标。在比赛活动的过程中,围绕着这一理想性的主体目标,将产生出若干针对情景的具体目标。具体的战术行动就是为了实现这些具体目标。从理论上讲,当各层次的具体目标都达到后,才能实现主体目标。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对抗双方都会采取一系列的反目标行动,从而造成对手的战术行动的延缓或破产,这就为实现主体目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时,被动的一方就会迅速调整或改变自己的目标体系,重新设置具体的行动目标。例如采用移动进攻战术使对手的“阿米巴”防守受挫时,对手就会改变防守战术,采取全场贴身加力防守战术来破坏移动进攻战术。由此可见,各种具体的行动目标都是围绕着主体目标应运而生的,具体目标完成得越好,理想性的主体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二)战术质量
战术质量是指全队队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优劣程度。战术质量包括进攻战术质量和防守战术质量两个方面,它们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提高进攻战术质量的同时,同样应该注重防守战术质量的提高,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战术质量是实现战略目的、取得攻守实效、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也是衡量一支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战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战术素养、比赛经验、实战应变能力和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例如,在比赛中进攻队员运用传切战术配合时,能够迅速地起动摆脱对手,及时准确地传球,最后以准确地投篮结束进攻,这就反映了战术质量高。反之,如果运动员移动速度慢,摆脱不了对手或是由于同伴传球不及时,错过配合时机,这就反映出进攻战术质量低。因此,提高战术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在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卓有实效的、以基本攻守战术为中心的战术套路。
2.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既定的攻守战术套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攻守战术的数量,以保证在比赛中针对攻守双方的情况具有选择运用的余地。
3.在比赛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战术,全队围绕选定的战术统一协调行动,使每个技术动作和战术环节都及时、快速、准确、紧密地衔接。
(三)战术数量
战术数量是指攻守的比赛中,能够极大地发挥本队队员攻守意识和技术特长的组织形式的数量。
在篮球比赛中需要多种的二、三人及全队的配合方法,攻守是在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没有足够的战术数量是不行的。不但要有数量上的累计,还要有质量上的保证,这样战术才是完美的。
一个训练有素并且表现出较强作战能力的队,不但需要现代的五大攻守战术系统的运用自如,而且还要掌握多种在特殊情况下的进攻打法与防守方法。比如:从比赛的自然过程看,应该有开局、中场和终场前的一些攻守的战术方法;从比赛中彼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中看,领先与失分、平分相持或互有领先呈“拉锯”状态的攻守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利用双方攻守过程中的强侧和弱侧、强点和弱点等等,都是属于战术数量中的内容。
(四)战术素养
战术素养是指运动员和球队通过反复训练、比赛的锻炼与培养,在战术理论修养和实际运用能力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运动员个人的战术素养与球队的战术素养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总合。战术素养的好坏,决定战术质量的高低,反映了球队的实力和整体水平。它是高水平球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战术素养必须具备以下因素。
1.深刻地了解、掌握篮球运动攻守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种攻守战术的完整概念、组织原则、基本方法和选择对策的方法。
2.善于利用篮球运动攻守的基本规律,熟练掌握各种攻守技术、战术行动、基础配合和整体战术。
3.具备强烈的战术意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比赛中能够敏锐地观察,准确地判断复杂的临场局势,能够恰当地处理攻与守、主与次、个人与全队的关系,灵活有效地运用针对性的技术、战术,并掌握好攻守节奏。
4.具备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较好的应变能力。
上述各因素中,战术理论是先导,反复训练是基础,运用是前两者的融合升华与检验。良好技术素养的获得,必须经过循环往复地训练比赛、学习总结和改进、提高,逐步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五)战术形式
战术形式是指按一定原则构成的具有不同组织方法和表现手段的战术的名称。由于各种战术组织的原则、阵式的结构、移动路线、技术动作的运用与衔接、配合方式的选择和攻守地区范围等各有所异,其性质、特点与内容也就不一样,由此构成了攻守作用和运用目的各不相同的、丰富多彩的攻守战术形式。例如在篮球进攻战术系统中,由具有攻其立足不稳和争取以多打少的速战决战本质共性的进攻战术,形成了快攻战术类型。但由于发动快攻时是否有已摆脱防守突破到对方篮下的快下队员,以及组织快攻的表现手段是长传球、还是短传球结合运球的特殊性的不同,又可分为长传快攻和短传结合运球快攻两种快攻战术形式。又如在篮球防守战术系统中,在防守原则和方法上具有每个防守队员盯住一个进攻队员的共同性和特点的防守战术,形成了人盯人防守战术类型。但因在防守范围与队员配合手段上各具自己的个性,又可分为全场紧逼人盯人、全场三分之二人盯人、半场扩大人盯人与缩小人盯人4种防守战术形式。诸如此类,由于构成战术内在诸要素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门类齐全、各有所用的多种多样的攻守战术形式。
任何一种攻守战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性质与特点,其作用及运用目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为争取比赛胜利选择和运用攻守战术形式时,必须掌握: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扬长避短,有的放矢,以我为主,避实就虚,攻守兼顾,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及时变换,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球队选择攻守战术形式机动性的大小取决于以下条件。
1.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和掌握运用技术及基础配合的全面、熟练程度。
2.平时战术训练所掌握的数量多少与质量的高低。
3.运动员及教练员观察分析比赛局势的机敏程度和决断能力。
4.运动员灵活运用技术、战术的应变能力。
(六)战术套路
战术套路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与路线,将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战术有机的组合、连续运用的成套全队战术。它建立在全队单个战术的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一个队所掌握战术套路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该队战术运用的灵活性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例如在进攻中,综合运用各种基础配合,在前场的左侧、正中和右侧依次连续组织通过中锋篮下进攻、中锋外策应进攻、掩护投篮进攻战术配合。以此构成既有横向进攻又有纵向进攻,既有内线进攻又有外围中远距离投篮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进攻战术。与此同时,在防守中同样把各种防守战术配合和打法有机地串联起来,一环扣一环,组成一套机动灵活的整体防守战术。
战术套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发挥本队特点的战术套路,通过训练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并能在比赛中应变自如、灵活运用。
第二节 篮球战术的类型
篮球战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成了结构复杂的战术体系。在篮球竞赛中,不同的战术运用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把握住不同种类的战术所具有的特点、作用和适宜的运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战术。篮球战术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个人战术
个人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采取的有意识的个人战术行动。个人战术行动是队员在比赛中能根据双方攻守的特点和临场情况的变化,解决全队所提出的个别任务或抓住战机针对性地运用技术的应答活动和方法。个人战术往往容易被混同于技术。实际上研究技术问题,主要侧重于掌握某一动作的方法和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而研究个人战术则主要侧重于个人战术意识的合理与否,以及个人采用某一动作或行动对全队战术的影响。也是队员思想作风、战术意识、运动素质、身体能力、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体现。个人战术行动是全队战术的组成部分,它区别于盲目地表现个人的单干,而是在与同队队员的合作、牵制、帮助等前提下,以整体战术方案为原则,以临场情况为依据,果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动、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技术的战术形式。个人战术分个人进攻战术与个人防守战术。
(一)个人进攻战术
个人进攻战术包括徒手行动和控制球两个方面:徒手行动主要通过突然快速起动、虚晃起动、急停急起、变向切入、反跑切入、转身切入等方法摆脱对方,抢占有利位置去接球、策应和抢篮板球等来实施;控制球则采取推进传球、转移传球、助攻传球、持球突破、投篮和冲抢篮板球来表现。
(二)个人防守战术
个人防守战术包括防无球队员和防持球队员:防无球队员通过抢占有利位置阻碍对手跑动路线,切断穿越自己防区的球来实现;防有球队员则是防运球、防传球、防突破、防投篮,最后进行挡抢篮板球。
二、局部战术
局部战术主要是指在2、3名运动员之间为解决同一战术任务,通过协同合作机动配合所完成的各种行动方法,它几乎贯穿于篮球竞赛过程的始终。局部战术的点和面不是固定的,是根据对手防守的形式和特点,机动灵活地进行转移和变化。局部战术分局部进攻战术和局部防守战术。
(一)局部进攻战术
局部进攻战术多采用传切、突分、掩护和策应4种战术配合。在运用这4种战术配合时,通常不是单独、分离地运用,而是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连续不断地组织和进行战术配合,保持进攻的连续性和机动性,使其在不断地移动中连续进行局部进攻。
(二)局部防守战术
局部防守战术主要采用挤过、穿过、绕过、交换、关门、夹击和补防7种战术配合。局部战术是以这7种防守基本配合的灵活运用来形成局部地区以多打少,造成夹击和抢断。局部防守战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这7种战术配合运用时的衔接、默契和熟练程度,以及对防守原则、配合时间、动作协调、进攻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三、全队战术
全队战术指参加竞赛的每一个队员按事先的分工和统一的布署共同完成各种战术行动。它反映出一个队的整体打法和整体作战能力。全队战术的任务是把比赛场上5个人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在所有的时间内都能形成高度合作的统一体。全队战术分为全队进攻战术和全队防守战术。
(一)全队进攻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首先是充分利用由守转攻的有利时机,组织全队进行连续性快攻,运用追击打法并与阵地战相衔接。在进行阵地进攻中是队员立即根据战术原则和方法的要求进行落位布阵。在部署上明确主攻与佯攻区。当球在主攻区攻击时,处于佯攻区的队员要有意识地以个人战术行动与主攻同伴遥相呼应,主动配合。在打法上以内外结合、左右逢源、纵横交错、五点开花为原则,最大限度地组织5个人的力量利用半场宽阔地区纵横穿插,在频繁的移动中进行全面整体协同攻击。当第一次攻击配合失机后,组织第二次攻击配合,保持战术的连续性。形成不间断移动、不间断配合的攻击点和面,使进攻战术具有攻击性。同时,在战术的运用中应机动灵活,每一套战术不能打得太死,全队战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5个队员对战术意图的理解、整体战术的配合意识、协同作战能力,以及个人战术行为的强弱。
(二)全队防守战术
全队防守战术是在由攻转守时首先提前追防或领防自己看守的队员,坚决迅速堵截快攻的第一传和接应,组织合理的纵深防守队形,采用逼堵追夹、轮转补位、堵中卡边等手段,控制和延缓对方的推进速度,并在此基础上迅速组织稳固的防守战术。全队防守战术是建立在良好的防守意识、顽强的意志、充沛的体力和运动员个人积极防守行动基础上的组合体。全队战术是在以我为主积极防御思想的指导下,在强区始终对球形成包围性防守,防守的策略是紧逼、错位、打抢、夹击和协防。在弱区采取保护性防守,防守策略是回缩、协防、补漏和抢断。根据对手不同进攻战术采用综合多变的防守形式,将个人防守的点与点之间连接在一起,构成协同防守的面,再由各防守面连接形成一个坚固的防守整体。全队战术是将防守区域之间、队员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牵一发而动全局,表现出高度的集体性和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