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当前国际宏观发展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建立在20世纪及以前人类积累起来的全部文明成果基础上的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教育、文化、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对世界各国来说,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发展基本呈现三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当今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美国一度成为全球最强的超级大国。200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近两1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大约占全世界的1/4,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几年来,美国的经济形势也是发达国家中最好的,出现了所谓“三高”(高增长率、高进出口、高企业利润率)和“三低”(低失业率、低通胀率、低财政赤字)的“美国奇迹”。但是,美国这种“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并非没有受到挑战【1】。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世界大国各有优势,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发展并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21世纪初,随着各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贸易、投资、金融领域的更加自由化,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将得到更大发展,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入,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将加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统一市场的范围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和产业结构的新调整都将提高世界经济的总体质量、效益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从而大大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达国家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2】

第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成为各国关注的第一因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据粗略估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3~5年增加1倍【3】到2003年,人类拥有的知识将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1倍,到2010年又将增加3~4倍。科学技术如此速度迅速猛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速度更新正在加快,科技涉入领域不断扩大,科技发展日趋综合化。在此基础上,各国视教育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更加得到重视。

由于世界变化的这种形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经济、技术、文化教育及政治和军事等多方面,并由政治军事竞争发展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则主要体现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却要靠教育。所以各国均明确的知道,要想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角度上来。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倍受各国关注和加大投入。

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有识之士逐渐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关系到本国21世纪国力兴衰的一个关键因素开始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探讨高等教育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高等教育正在兴起又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4】

(1)在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上,呈现出由经济社会边缘到经济社会中心的趋势。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正是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的直接体现,因而是知识产业的最核心部门,高校逐渐从“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动力源,成为社会进步的轴心机构。

(2)在高等教育规模上,呈现出从精英到大众方向发展的趋势。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民主化浪潮,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要求不断得到加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即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还蕴藏了巨大的生产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总量将不断扩大和向更多的人开放,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3)在高等教育形态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了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各种新型院校应运而生。

(4)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呈现注重民主和科学的趋势。现代大学的内部组织以及它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实施的成本补偿制度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学生及其家长对参与学校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当代高等教育管理中出现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趋势。

(5)在高等教育教学上,呈现出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个性化等特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界开始对一度统治大学校园的职业至上论进行反思,普遍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表现出综合化的特点,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个性化成为现实。

(6)在高等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拓展,强调学习的终身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跨国办学、国际高等教育交流越来越多。

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取得了成功。当前我国政治稳定,在历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风云变化中我国坚持社会主义路线,社会处于健康有序的发展中。社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国际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再加上2001年7月13日申办2008北京奥运会和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国际世贸组织(WTO)的盛事,我国处于发展的快速期。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适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加强,传统产业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建设了一大批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财税、金融、流通、住房和政府机构等改革继续深化。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规模显著扩大,国家外汇储备也大幅度增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等事业全面进步。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5】

2002年党的在十六大中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为我国描绘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反映出我国将在较长的时期里会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局面。这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