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缘由及途径
体育的意义和本真是来源于生活世界并存在于生活世界,是为完善生活意义做铺垫的,是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之中的。然而,科学技术对体育过程的大量渗入和国家政治对竞技意识的极度强化,在推动近现代体育“更快、更高、更强”发展的同时,也使近现代体育走上了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的竞技化道路。工具理性导致的体育科学化和功利主义导致的体育竞技化,不仅使体育发展远离了生活世界,也使体育的发展脱离了人民大众,使当下的体育处于一个被异化了的生活世界,体育基本上淡忘了生活世界这一源泉。面对这一危险,人们开始对体育反思、追问并力图完成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使命。
1.生活世界的意蕴
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最早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并使之成为其哲学的中心概念。胡塞尔认为科学不断成功和科学理性成为主思想使得人们把科学世界泛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为摒除欧洲这种1科学危机,胡塞尔在他的晚年著作中对“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胡塞尔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是建立在生活世界不言而喻的基础上的”[1],但“现在最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已经开始以奠基于数学中的观念性的世界来偷偷地替代了那个唯一现实的、在感知中被现实地给予的、总能被经验到并且也能够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了”[2]。因此,他极力反对当时这种现象的存在,认为欧洲人根本的生活危机表现为科学危机——“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其对生活的意义”[3],他倡导“生活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4],“只有在生活世界的实现中,超越论的自我的发挥功能的成就才能被认识”[5]。
自二十世纪初叶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后,当代西方哲学的先驱们,都以不同的言说方式描述了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问题。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在狭义上提出并拓展了整个当代哲学的“存在论变革”的“生存论转向”,其重点就是要求人们把注意力从抽象的理性世界转移到感性的生活现实;另有维特根斯坦(Iudwig wittgenstein)作为人们语言交往或游戏的“生活形式”;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日常共在世界”;赫勒(Heller)的“日常生活世界”;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的以交往行动为基础,同时又以其作为交往行动为背景,前逻辑性、前根据性的,非确定性的本体论世界之“生活世界”;罗蒂(Richard. Rorty)以族为中心的人群共同体的生活世界;布迪厄德(Pierre Bourdieu)作为一个关系的、开放的“游戏空间”[6]。尽管这些哲学家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截然有别,但向人自身、向生活世界回归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诉求。
与这些现代哲学家相比,马克思(K. Marx)实践的生活世界观则认为,重建生活世界绝不只是证明道德真理的真理性,而且要在深入社会事实之中寻找和发现真理的同时,付诸于革命的实践[7]。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仅表达了更为强烈的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渴望,而且也对现实生活世界作出了的不同的理解[8]:其一,现实世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马克思明确反对视世界为脱离人的日常生活、处于人的生活之外或超乎生活之上的东西,而是把现实世界看作人生活于其中、与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其二,现实世界是一个可以通过经验确证的、直观的感性世界。其三,现实世界是人的感性活动及其结果。其四,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从马克思对于现实世界的诸种规定中可以看出,他的世界不再是自我封闭、独立自在的世界,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烦忙于其中,可以为人的经验所证实的现实生活世界[9]。它是建立在实践及对象化活动的基础上的,对马克思来说,回归即是回到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在现代哲学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这与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密切相关[10]。但无论是对生活世界作知性化理解的科学主义的生活世界观,还是作意义性理解的人本主义的生活世界观,与马克思实践的生活世界观相比,它们都在片面强调生活世界某一方面的同时,遮蔽了生活世界的其他维度,对生活世界相应地作出抽象化的理解,而“真正属人”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蔽而不明的[11]。因此,如果不从马克思实践的生活世界观出发来理解体育世界的话,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体育世界的现代重建问题。
2.体育缘何回归生活世界
体育原本与生活世界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因为体育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形成同步。原初状态下体育与生活世界是合而为一的,基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既构成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也提供了主要的体育资源和体育活动方式。另一方面,最具体育基本特征的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形式,就其实质而论,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技能和最经常性的生活行为,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就已十分普遍和平常。原始人凭借近乎于生命的冲动向命运挑战,依靠近乎于生存的本能向自然抗争,以及近乎于动物的快感表现的嬉戏,不仅为后来近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运动形态和原始的活动素材,也赋予了体育不屈的拼搏精神和无穷的创新灵感。以至于古奥运会既有的传统项目,以及现代奥运会所包括的各运动项目的形成与产生,甚至是近现代社会才有的新创项目,都无一例外地有着深沉的生活渊源,蕴涵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体育之所以要回归生活世界,出发点是体育偏离和遗忘了生活世界。从体育的具体发展来讲,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程的推进,其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产物,体育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并且以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为其显著的划时代的标志。
体育的独立也意味着与生活世界的分离。体育与生活世界的分离提高了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体育知识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社会发展,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特别是在近代体育形成的初始期,为冲破封建“禁欲主义”的桎梏和宗教神权统治的枷锁,文艺复兴运动赋予了体育较多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以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重视人的自由意志、追求人的现世幸福为思想基础。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为甚者是在现代性境遇下,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导的科学世界与形而上学联姻,出现了科学形而上学化和形而上学科学化的趋势,使得体育与生活世界逐渐走向对立状态。尤其是近代以来,由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关乎人的精神生活的体育或者缺失、或者蒙上了强烈的科学主义色彩,远离了人的精神生命赖以滋养的生活世界,使分离演变成隔离。
体育的科学化与功利化,使体育寄居于科学世界,也造成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出现了异化,使以往对体育的研究,习惯于向上,拔高甚至夸大体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艺术功能;不屑于向下,去发现和探求体育的生活价值和大众对体育的社会心理。而事实上,情感是人类个体精神大厦中最深沉、最稳定、最核心的特质和支柱,是个体经验中最亲切的感受和最深刻的体验。而与之相应的体育要么把它置于科学世界而使之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知识、技能;要么把它作为提高锻炼效果的一种手段或因素,其结果使体育游离于体育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之外,对其精神世界的建设无所帮助,对其精神生活的丰富无所补益。因此,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体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脱离生活世界的体育,必然失去人民大众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使人民大众由参与体育的主体蜕变为观赏体育的“客体”。
随着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和它所造成的深远影响,生活世界理论开始被彰显出来,并赋予其解决人类困境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文化艺术、科学技术还是一般社会意识或哲学,当面临人的危机时,都义无反顾地转向生活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体育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体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体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体育本质的充分展现必须要回到现实生活世界,只有在当下的、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才能确证体育的本质力量。首先,就体育的对象而言,其指向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首要的是感性的、实践的人,因而体育必须奠基于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之中。其次,从体育的过程而言,体育与生活世界是相互融通的。体育来自人与自然,来自人与他人的关系,即体育来自人与他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联。体育要想获得坚实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必须植根于生活世界,只有在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关联中,体育行为本身才能得以发生和持存。
3.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释义
3.1 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的内涵
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其基本内涵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活世界是体育的起 点,天然地要求人的体育在生活世界中进行,把体育活动参与者与生活隔离开来进行是不可取的。第二,生活世界是鲜活的人文世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未分化的整体世界。以生活为根基的体育应当充分地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个人只有经历种种体育活动的体验,才能对体育的价值和本真有真实性的体验。第三,倡导体育向生活回归,让体育所关注的世界,由外在于人的科学世界回到实实在在的人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价值世界,使体育成为合乎真实人生、合乎人性的实践活动,使个体在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情境中,能积极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和领悟,在自我体育实践与体育经验的拓展中去理解生活、发现世界、陶冶情操、锻炼人生智慧。
体育的魅力还在于它具有把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生活本质;体育也正是基于这种生活本质,才赋予了体育实践具有全民自愿参与和终身自觉践约的活动性质。所以,体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尽可能地使体育实践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存体验,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享受,还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发展。
3.2 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的归宿
体育回归生活世界,应该是回归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生活世界,它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包含了人类劳动、生产和交往行为等感性实践活动,容纳了情感体验、科学认知、价值诉求与道德关怀,是事实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能够相互融通的世界。换言之,体育生活世界是一个建立在体育实践基础上的、人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交往的关系世界,是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等各种生活形式相互交织的、互为依赖的、永远在生成着的世界,是人在其中不断趋近全面的世界。体育要回归的应该是这样一个现实生活世界。它是人类最根本的家园,为人的成长提供了全部的基本需要。
但是,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应该去往何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我们认为,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应该指向生活意义。周国平说:“人是自身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人类最惧怕的是自己成为一个无意义、无价值的存在。当个体存在缺乏意义感时,他会感到生命暗淡无光甚至选择放弃生命;当个体存在有了一种意义追求时,他会感到生命熠熠生辉甚至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生活意义,从总体上说,是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或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生活意义问题不是一个事实存在问题,而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马克思(Marx)说:“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由于人能把生命活动同对于生命活动的意识区分开来,才有意识对生命活动进行审视、评价和引导,才能使生命活动不断地从原有存在形态跃升到新的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生活意义问题上,从内在论立场出发,即在生活本身,而不是在生活以外、在神秘的彼岸世界里寻找生活的意义[12]。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自身的幸福和完善,为了人的发展的完整性。进而言之,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这就是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生活意义既然是一个价值问题,那么,认识生活意义主要不是靠逻辑的推理,而是靠理解和体验。体育是一种价值意识,是主体(体育活动参与者)对于客体(体育运动)价值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育是生活意义的感受和体验形式。那么,人在体育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意义呢?意义这个范畴总是和目的联系在一起,而目的只有人的活动才具有。人的活动并不是指人的存在的意义,而是指人的活动的意义。人的各种各样活动的交织与延伸构成了人的生活。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在人为自己和他人所提出的种种目的中,找到和发现的是人的生活意义。也就是说,体育最终指向的是生活意义而非单纯停留在对体育自身的价值评价上。
马斯洛认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理想、富有创造能力的人,去体验人生的崇高价值,获得一种情感上的高峰体验,使完满的人生能在人生完满中度过。体育的发展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融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体育实践中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为陷入文化危机的人类寻找一个安宁的家园,使陷入现代生活冲突与困境中的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换句话讲,只有使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意义,使体育的驱动力源于人们内在的生活需要,从而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体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是全民的和终身的。
4.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
可能性是还没有成为现实性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体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只是提供了回归的逻辑前提与现实起点,而体育的一般规定性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相关也仅仅只是具备了回归的可能性。如何实现从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实质上是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问题。
4.1 从理念层面构建合理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回归生活世界,从理念层面来看,根本的是要构建合理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是对体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后果的认知与评价,从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指体育的育人、筛选和社会变迁功能;从具体而言则是指如何在现实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体育的本质与功能。传统体育价值观的弊端是,着重于体育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功能,忽视了体育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规范功能;强调整体主义,忽视个体的生活空间;强调体育的工具性价值,轻视体育的理想性价值;关注体育的认知理性价值,忽视体育的道德理性价值。因此,构建合理的、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对于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大作用。构建合理的体育价值观,要求克服传统体育价值观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将理想性的价值观融入现实的生活世界;要求用道德理性价值观引导和规范工具理性价值观,在对整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追求中走进个人的生活世界;要求将情感、体验、需要、意志等纳入到体育世界中来,使知识世界、科学世界和文化世界、生活世界互相融通。
4.2 从实践层面改变社会条件
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现实性仅仅有理念层面的建构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实践层面的具体策略,需要从如下方面来改变社会条件。
首先,积极开展生命体育。相对于超越性层面的追求而言,体育在现实性层面的追求显得较为缺乏,特别是对于生命意识、生存方式的教育非常匮乏。体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必须确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与合理的生存方式,在反对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虚无主义。
其次,大力倡导生活体育。倡导生活体育,是针对体育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传统的体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没有面向体育参与者的生活世界。因此,体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必须使体育方式多样化,引导体育参与者确立健康的心理,关注和指导体育参与者建立积极的体育意识,培育体育参与者良好的体育习惯,积极引导体育参与者融入社会生活,使体育扩展到生活世界。
最后,不断加强人文体育。体育回归生活世界,必须反思与批判当前科技体育与人文体育互相隔绝的现象。尽管科技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但科学世界不应遗忘生活世界,不应丧失自己的意义之源。同样,科技体育也不能代表人类体育生活的全部,人文体育所提供的价值引导功能是科技体育所不能取代的。科技体育对体育世界的宰制必将导致人文体育的失落和生活世界的危机。因此,必须纠正体育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在体育实践中积极开展人文体育,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相互融通,实现“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5.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倡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并非排斥体育的价值,完全回到低效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我们只是期望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能够给予人在日常生活所赋予的“在家”的精神寄托和熟悉感,使人在完整的生活世界中获得人性的完满和自由,从而实现体育的价值——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庭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42,268.
[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庭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42,268.
[3](德)胡塞尔著.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564,(编者导言)6~7.
[4](德)胡塞尔著.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564,(编者导言)6~7.
[5](德)胡塞尔著.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564,(编者导言)6~7.
[6]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
[7]、[11]张中文.马克思实践的生活世界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4(7):24,14.
[8]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3.
[9]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3.
[10]李鸿.现实的生活世界与马克思的辩证法——关于辩证法的实践生存思考[J].哲学研究,2003(6):8~11.
[11]杨魁森.论生活的意义[J].长白学刊,2004(2):62.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