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体育理论研讨会文集(2009-201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促进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建设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天津体育学院 王旭光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体育健身热情。为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外,必将需要进一步发挥包括体育社团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我国现实环境中,促进体育社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是构建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1.公共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

1.1 公共服务的含义

公共服务的实践在中外早已有之,但公共服务的概念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提出来的。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杰出代表瓦格纳“wagner”提出,政府除了具有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作用以外,还具有增强社会文化和福利的作用。他强调公共支出具有生产性,并初步提出了公共服务的概念。他指出:“如果我们考虑财政经济国家以及其他消费所需的支出经济的话,那就必须筹划国家需要中所支付的资金乃至薪俸,或直接使用于公共服务,或为获得其他财货而必须预为筹措财货或货币的部分。在整个国家的需要中,这一部分特别叫做财政需要。”[1]1912年,法国公法学者莱昂·狄骥(Leon Duguit)明确提出“公共服务”概念。他指出:“现公法制度背后所隐含的原则,可以用这一个命题来加以概括:即那些事实上握着权力的人并不享有行使公共权力的某种主观权利;而恰恰相反,他们负有使其手中的权力来组织公共服务,并保障和支配公共服务进行的义务。……国家再也不是一种发布命令的独立权力;而是某个由那些掌握着强制力的个人(他们必须要使用这些强制力来创设和管理公共服务)所组成的集团”。他认为:“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2]早期关于公共服务的界定,已经突出了公共服务由公共权力来组织,由公共财政来保障提供的特点。

1954年,萨缪尔森(Samuelsson)运用公共产品的概念来说明公共服务。萨缪尔森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等生产或消费无效率的情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调节经济运行。因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提高市场效率、实现社会平等和稳定经济三个重要作用。从此对于公共服务的讨论引入了公共产品这一理论分析的视角。

作为公共产品一般都具有两个特征:消费效用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政府公共部门的主要产品是公共产品,其中包括公共实物产品和公共服务产品(也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由于存在市场提供失灵的问题,通常由政府来组织提供。但是我们看到政府在提供过程中既包括纯粹的公共产品也包括准公共产品。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创立者布坎南的解释,“任何由集团和社会团体决定,为了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被定义为公共物品”[3]。这一界定则突出了公共产品具有由公共来选择和集体部门提供的公共选择和提供的机制。

由此可见,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的重要职能,早期的公共服务具有以社会公共需求为导向,通过公共选择机制决定、运用公共权力来组织和安排,由公共财政给予一定支持的特点。

1.2 西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型

西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奉行对经济不干预政策,政府职能范围很小,仅限于提供宪政制度、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以及范围有限的公共服务。二十世纪2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促使政府介入市场,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同时政府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公共事物、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了。这一时期,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干预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提高消费倾向和引诱投资”,使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水平相适应。他批评了萨伊定理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观点和新古典主义提出的资本主经济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而自动保持均衡的理论[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的颁布,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福利国家的模式。政府职能广泛地介入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义务教育、初级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国民收入再分配、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五国,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870年前后平均为10%,1935年前后这一比重升至25%,而1995年前后则上升到了40%以上,其中欧共体更是高达54%[5]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放缓,迫于高额的福利开支给政府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英国、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探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政府从部分公共产品领域退出,将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引入公共服务的生产领域,在提供方式上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将传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消费两个环节转为安排、生产和消费三个环节,增加了生产的环节。政府为公共服务的安排者,生产者由单一到多元,除政府外引入了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在提供方式上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如:采取契约外包、开放一些公共服务市场等手段将私营部门引入公共服务供给中;重视社团等非营利性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促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建立起契约性的合作和伙伴关系。如:英国“政府与志愿及社区部门关系协定”(COMPACT)[6]。多元化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增强了政府对公众多元化需求的回应性。同时随着公共服务变革的发展,引发了一些制度性变革,如决策听证制度、业绩评价系统、官员问责机制等建立起来。这些制度安排,从制度上激励公共服务中政策制定者、生产者、消费者三者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1.3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传统的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一元提供。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一方面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则是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比较单一,供给效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完善,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垄断逐渐弱化,我国社会结构由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一走向分离,现代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对我国传统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也开始探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社会事业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改革,一些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开始进入传统的公共事业领域,在社会事业中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机制。我国社会事业的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丰富了社会产品和服务。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公共服务中政府职能不明晰,市场体系和社会组织的发育不完善,加之政府监管不到位,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的一些领域(如教育和医疗等)出现了过度的市场化的问题。公共服务与人们的需求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与西方二十世纪70年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革的环境和背景不同。西方公共服务改革的背景为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较为发达的社会组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人们的公益精神,志愿服务相当普遍。目前制约我国公共服务转型的因素还很多,包括: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非政府组织不发达,承载由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还未理顺;社会监督、责任机制、法律法规、绩效评估等制度还不完善;在公共服务中采取政府采购、合同等方法和手段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等[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广泛和多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既要求在公共服务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和制度建设上的力度,同时要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团等非营利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并在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中遵循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社会监督和各类组织间的相互监督,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

1.4 公共体育服务和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

对于各项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主要指社会事业的公共管理和社会事业中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体育事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公共体育服务主要包括公共体育管理和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依据公共服务的内涵,公共体育服务主要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体育需求,通过公共选择机制决定,由政府组织和安排,由公共财政给予必要支持或通过政策引导,由政府、营利和非营利组织来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准公共体育产品的过程。

体育事业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但是其内部产品和服务类型具有不同的特性,除法规、制度等纯粹的公共产品外,大部分产品属于具有一定正向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对于体育事业来讲,在不同的时期人们会根据产品的属性以及公共选择的偏好来确定公共服务的范畴以及供给的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体育服务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一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日益丰富和多元的公共体育需求。要适应现代社会公共体育需求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必然是多元的。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整合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社团等非营利性组织的力量,以满足百姓基本的体育需求为基础,以满足百姓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为目标,遵循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机制,维护社会公平原则,多种运行模式共存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组织、生产和供给的体系。

2.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体育社团组织在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2.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比较完善的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尚在构建中,还面临一些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1.1 公共体育事物管理中权力较集中,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调动不足。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体育事业主要由政府管理。在体育体制改革中,政府权力的下放还不够,造成政府具体和微观管理较多,宏观管理不足。一些社团组织虽然承担了一些管理职能,但是与政府组织间的职能划分不清,自主性不强,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还没有充分调动。

2.1.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公共需求的反馈机制不完善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公共需求的反馈机制,即公共部门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公共需求状况,以便进一步选择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以及如何提供。合理的公共选择的重要基础就是公共需求的有效反馈。目前我国体育社团等中介组织不发达,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政府客观、真实地了解公众的体育需求。

2.1.3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公共选择机制还不完善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公共选择机制,即代表社会成员的共同体,共同选择提供什么产品以及如何提供。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政策中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较为有限,公共需求的反馈以及面对公共需求的公共选择机制还需完善。

2.1.4 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还需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还需要提高

现代社会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日益分层化、多元化,难以完全依靠政府来组织和提供。目前,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非政府组织不发达,以及受体制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公共体育服务中供给中社会组织的作用还不充分。另外,在公共体育服务中供给中采取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等制度还不完善,政府招、投标、委托服务与代理等手段还不成熟,各类组织间有效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还没有形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还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2.1.5 公共体育服务的数量、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政府在公共体育产品的提供中还以满足社会基本的体育需求为目标,公共体育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和适应人们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目前我国的公共体育投入中,一些竞技重点项目投入较多,群众体育的投入不足;在群众体育领域,各级政府在活动开展上投入较大,在组织和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中投入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体育项目的开展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公共体育服务数量、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2.2 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对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社团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我国全面增长和深刻变化的公共需求,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社会性公共服务和社会事物实行全方位的直接管理。相当部分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应该也有可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由多元化的社会主体来承担。要适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文化需求,进一步发挥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体育社团等非营利性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和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形成。体育社团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提供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丰富公共体育服务的数量和结构

社团组织是具有共同需求和兴趣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社团组织可以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提供满足特定群体的公共体育服务,从而丰富公共体育服务的数量和结构。

2.2.2 有利于体育的专业化管理,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质量

现代社会,社会事业的管理日益专业化。体育运动项目的专业特点突出,依靠专业化的体育项目协会等组织对运动项目进行相关管理和提供相关服务,有利于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

2.2.3 有利于完善公共体育需求的反馈机制和选择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体育社团作为社会中间组织是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体育社团一方面代表着社团成员的利益和需求,可以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政府,影响和参与政府的决策;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政府的政策、信息等传递给社团内部成员,建立起社团成员与政府间沟通的纽带,有利于有效的公共需求反馈机制和选择机制的形成,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2.2.4 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转型,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效率

社团组织的发展和成熟有利于社团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形成体育事业中治理主体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体育事业治理主体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民主协商的伙伴关系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转型,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

现代社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日益突出,而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模式日益多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回应了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中社团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建设体育强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都需要进一步促进公共体育事物管理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型,建设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而促进我国体育社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是建设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毛程连.西方财政思想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3.

[2](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M].沈阳: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446、53.

[3]詹姆斯.布坎,《民主过程中的财政》,上海三联书店,1992,13。转引自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3.

[4]詹姆斯.布坎,《民主过程中的财政》,上海三联书店,1992,13。转引自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3.

[5] 唐铁汉,李军鹏:《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与发展过程》新视野,2005(6).

[6] 贾西津:《伙伴关系——英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启示》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民间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93.

[7] 韩艺,王红卫: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借鉴效用的反思,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