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前言
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各类资源交汇流通的重要场所。一般来说,国际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者是国际大都市基本上也是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是体育集聚和发展的基地。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世界许多国际大都市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持或争取在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采取新的措施,以营造新的发展优势。体育产业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形象重塑与城市再生具有较强的拉动和先导作用。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大都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和城市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发挥大都市体育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因此,分析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现状,研究提升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中的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偏相关分析等方法。
2.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在综合WEF(世界经济论坛)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对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界定为:与其他城市相比,某一城市体育类机构通过提供、销售体育类产品及服务,占有市场及获取利润,创造出比其他城市更多的有效体育财富增加值的能力。
3.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
依据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内涵,在构建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本研究依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信函和电子邮件形式以及全国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召开期间征求专家意见,制定出评价指标认可度调查问卷。然后,采用特尔斐法将问卷在2008年奥科会期间向国内外专家集中发放。根据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认定率,最终确定了6个二级指标和22个子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家认定率
3.2 国际大都市的选择
在比较城市的选择上,要求遵循三个原则:(1)具有较广的覆盖及辐射面;(2)典型城市之间存在可比性;(3)以“我”(即中国)为主。依据以上原则,参照空间连接划分的世界城市等级结构选择典型国际大都市(表2)。
表2 按空间连接划分和选择的17个中外国际大都市等级结构
在《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问卷表》中,就17个城市选择的科学性和可比性与否设置了题项。两次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不赞同次数为3次,平均赞同率为91.2%。
4.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和评价
4.1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为保证统计的一致性和科学性,本研究对部分城市的数据采用了在国家平均数据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算的方法,确定小部分难于找到的原始数据,并以2003年数据为准,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将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生产要素竞争力(A1)、需求条件竞争力(A2)、相关和支持产业竞争力(A3)、政府因素竞争力(A4)、城市综合竞争力(A5)及体育产业产值竞争力(A6)六大指标数据,根据无纲量化处理后的统计数据,采用主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相对优、劣势。
按已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择主因子,将主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然后,采用回归法估计出各因子得分,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作为因子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将结果绘制成折线图,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按照竞争力指数(即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综合因子)大小可以将17个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分为五个层次:纽约和伦敦体育产业竞争力最强,属于第一层次(A≥180,可命名为强优势层);东京、芝加哥、洛杉矶其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30≤A<50,较强优势层);巴黎、香港、悉尼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属于第三层次(0≤A<30,弱优势层);墨尔本、慕尼黑、巴塞罗那、首尔、大阪、北京和上海均属于竞争力较弱的第四层次(-70≤A<0,劣势层);而广州和深圳劣势非常明显,属于第五层次(A≤-100,强劣势层)。其中,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竞争力指数差距极大。
从洲际和国家分布来看,总的来说,欧美国家的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整体最强,其次是大洋洲的悉尼和墨尔本,亚洲城市最弱。在亚洲城市中,除了东京和香港分别具有较强和一定竞争优势外,其余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都较弱或处于明显劣势地位。从国家分布来看,整体上,国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普遍优于中国的四大城市。纽约与中国四大城市的竞争力指数之差为54.80≤A≤337.70。
4.2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要素竞争力宏观分析
按同样的方法,得到17个城市六大要素的竞争力指数,按指数大小进行排名。然后,按排名先后进行反向赋分,第一名赋17分,第二名赋16分,得到各城市六大要素和综合竞争力总分值赋分结果分布图(图2)。
图2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要素竞争力分布图
从(图2)可以发现,要素分值高的城市,如纽约、伦敦、芝加哥和洛杉矶,它们大都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上也靠前。由此可以推断,综合竞争力优势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背后必然有多个优势要素支撑。因此,有必要对都市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要素竞争力做控制变量后的偏相关分析,并根据相关系数(r)高低判别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判断标准为:|r|<0.3 关系极弱,认为不相关;0.3≤|r|<0.5为低度相关;0.5≤|r|<0.8为中度相关;|r|≥0.8为高度相关;|r|>0.95认为存在显著性相关。
表3 17城市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六大要素竞争力的偏相关分析
注: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高度显著性水平为0.01。
(表3)显示,17个城市中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与生产要素、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体育产业产值高度相关,与需求条件存在低度相关,与相关和支持产业和政府要素存在中等相关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各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要素排名前5位和后5位的要素分别定义为该城市的优势要素和劣势要素,并进行了统计。可以得知,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的纽约、伦敦、芝加哥和洛杉矶,拥有的优势要素和优势子要素分别高达3~5个和10~13个;处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间位置的悉尼、香港、墨尔本、慕尼黑、巴塞罗那和大阪占有的优势要素分布较散;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的首尔、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除了上海在需求条件上拥有一个优势外,其余都不具备优势要素。
优势要素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规律。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四个要素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前5个体育产业发达的大都市。在要素竞争力劣势方面,综合竞争力排在末尾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占据了5/6的劣势要素。
4.3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要素竞争力变异系数分析
变异系数(CV)又被称为离散系数,是指样本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它是刻画样本离散程度的指标。按照产业竞争力原理,不均衡的要素结构不利于竞争力系统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为此,应通过计算各大都市在不同要素层次上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结构的均衡度。
图3 17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六大要素变异系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伦敦、纽约、芝加哥、巴黎、洛杉矶、东京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其体育产业竞争力要素之间的水平差别较大。反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首尔等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变异系数较小,说明其竞争力各要素发展相对均衡。因此,虽然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水平不高,但其各大要素发展均衡;而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巴黎、伦敦等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虽然处于前列,但仍存在短板要素。如纽约凭借13个优势子要素获得了综合竞争力第一的排名,但也有两个子要素排在末位(政府规模和犯罪率)。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17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变异系数做进一步分析。由下表可以看出,经过聚类,17个城市可以分成六类:第一类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悉尼、墨尔本和大阪属均衡发展型,体育产业各要素发展水平比较均衡。其中,悉尼和墨尔本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也较高。第二类城市香港、芝加哥、慕尼黑和首尔属于混合型,体育产业竞争力要素水平参差不齐。第三类城市只有纽约。除了政府要素外,纽约其余各要素的发展水平都很高,属市场主导型。第四类城市洛杉矶、巴塞罗那和东京属于相关和支持产业推进型。第五类城市巴黎,其体育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高主要源于政府要素得分较高,属于政府主导型。第六类城市伦敦的生产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政府要素竞争力水平都很高,属准全面发展型。
表4 17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变异系数聚类分析表
5.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各要素竞争力分析
5.1 生产要素竞争力
在生产要素方面,东京、伦敦、纽约、芝加哥和巴黎分别排在1~5位,但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东京以85.96分高居榜首,伦敦以22分之差随其后,纽约和芝加哥又以近20分差距并列第四。悉尼、香港、洛杉矶、墨尔本和上海跻身于前十位。末尾四位都是亚洲城市——首尔、北京、广州和深圳。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前者是指一个城市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禀赋,如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后者是后天通过积累和创造出来的优势生产要素,比如交通、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本等。显然,高级生产要素对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更具有意义。除此之外,品牌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等要素,是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表4)是中外部分国际大都市地铁运营状况统计表,可以看出,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都已开发建设和营运地铁交通系统,客运量大,但与欧美发达城市相比,其营运总里程、线路条数和车站数都相差非常大。
表4 部分国际大都市地铁运营状况
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及相关网站。
一个城市体育历史越悠久、积淀越深厚,该城市体育产业发展可利用的资源可能越丰富。欧美体育产业发达城市除了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发展体育产业必备的核心资源——品牌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表5)。与之相比,中国城市不仅拥有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少,而且知名度、影响力小,品牌价值低。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都先后承办了一些世界级单项品牌赛事,但此类赛事的所有权都不属于中国,因此对城市体育产业的拉动效应小。
表5 生产要素竞争力排名1~5位国际大都市职业体育俱乐部和品牌赛事一览表[10]
5.2 需求条件竞争力
对17个城市需求条件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再将排名反向赋分,结果如(图3)所示。在17个城市中,需求竞争力较强的是芝加哥、纽约、洛杉矶、大阪和上海,中国四大城市排名整体较前。结合其它要素竞争力统计结果可发现,虽然中国四大城市在综合竞争力和其它五项子要素竞争力排名都靠后,但它在需求条件竞争力上具有相对优势。这也许是未来中国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在优势和突破口。
5.3 相关和支持产业竞争力
到目前为止,体育产业这一概念尚未有普遍认可的界定。选择体育产业中的三个分支相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消费性服务业竞争力、社会性服务业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为评价指标。对指标做因子分析,再按排名反向赋分得到(图4)。
图4 17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雷达图
从(图5)可以看出,17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相关和支持要素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大阪、上海和墨尔本七大都市赋分均在13以上,表明其相关和支持产业竞争力较强。而首尔、东京、悉尼、慕尼黑、巴黎、香港、深圳和北京八大城市赋分均为10分以下,说明其相关和支持产业竞争力较弱。
图5 17个城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产业雷达图
表6 全球性服务企业在国际大都市的区位分布(2001)
注:*表中数据显示了全球46家先进生产服务企业的办公区位分布,这些全球公司的选择标准是至少需要在15个不同城市拥有办公地点。
体育产业是由一系列产业链条所构成,从上游产业一直延伸到下游产业,因此,体育行业与许多行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必须有一批支持产业群的强有力的支撑,如体育传媒、体育经纪、体育广告、体育用品,甚至包括文化、旅游、金融、法律产业等。目前,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城市广告、金融和法律等商务服务业相当发达,拥有世界顶尖的体育经纪公司和传媒机构,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会展活动等提供了直接或间接支持。此外,纽约、伦敦、巴黎等大都市旅游、文化产业也非常发达,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5.4 政府要素竞争力
有效的政府管理促进竞争力要素的创造和聚集,并且促进竞争力要素向竞争力结果转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政府要素选取政府规模、城市犯罪率、城市经济开放度、司法系统与产权保护共四项子要素指标。
表11 部分国际大都市管理体制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伦敦、巴黎、香港、巴塞罗那和悉尼政府要素竞争力排在前1~5位,首尔、大阪、上海、广州和深圳排在最后。(表12)表明,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相比,虽然中国城市具有政府管理能力强的优势,但也存在政府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多,政策不够透明,地方性法规、规章不够规范,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此外,由于市场运行和管理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已成为中国城市商务成本过快上升的重要原因。以上因素阻碍了中国大都市体育产业的国际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外部条件。(表12)表明,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相比,中国社会稳定,各大都市在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表12 部分国际大都市社会治安状况比较
美国体育产业的法律制度相当完善。除财政补贴之外,政府亦在税收方面向体育部门提供一定优惠以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英国政府在不断增加对体育行业的直接投资外,为了推动其进一步地迅速发展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发展政策,这些政策成为了社会资源得以在体育行业内良性循环的纽带。例如,对获批准的慈善体育机构免除纳税义务,鼓励体育彩票的发行和认购等。在澳大利亚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该国体育产业的最大投资人,也是各项扶植政策的制定者。日本的贸易部对本国体育产业发展设定目标,并且利用多种手段引导、调控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组建和运作。日本政府根据本国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发育程度,确立体育用品业为发展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渐把非盈利性机构转向盈利性机构,减少了政府财政开支。中国各城市体育管理体制滞后,如金牌战略导致对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重视不够,体育行政部门控制体育产业资源,电视转播权处于垄断经营状态。
6.提升中国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
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建设,提高中国国际大都市综合竞争力水平。加强城市交通、治安、居民素质等软件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形象重塑与城市再生的拉动和先导作用,制定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和战略协调并结合当地特点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要素优势,深化体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激活体育消费市场。
着力打造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培育城市独特的品牌赛事、品牌俱乐部、体育明星及大型体育产业集团等。
主要参考文献:
1.Francis, A., P. K. Tharak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89:11.
2.IMD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1994).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4:33.
3.Lall, S. Competitiveness Indices a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J].World Development, 2001, 29 (9):6.
4.陈志、李钢、金碚.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新进展[EB/OL].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zgqyjzlbg/2007-11/29/content_9318183.htm,2007年11月29日.
5.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5-65.
6.Arora et al.,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water balance under wheat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with simplified models[J].Science, 1997 (128):461~468.
7.李国平.世界城市格局演化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M].城市发展研究,2000(1):13.
8.赵彦云,余 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8~97.
9.周良君.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体育科学2006(9):23.
10.鲍明晓.体育产业国际比较研究[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523/n377568/n377613/n377748/395541.html,2007年2月8日
11.[12]、[13]熊世伟.上海与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对比[J].现代城市研究,2004(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