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竞技训练的实践
1.实践中要把握专项特性及若干矛盾性的安排
乒乓球训练总的特点是,基本上天天练。如果进了省市队、国家队,正常训练每天大约5小时左右,全部在室内7 × 14米的范围,全部用单手作业。作业量一天约5000板上下,其中上午约3000板左右;下午约2000板左右。
训练内容也大体相同:以技战术为主,正手、反手、单线、复线、1/3台—1/2台—全台,主练、陪练交替,发接抢计划,计分赛,30至45分钟的身体训练,多球训练、多球单练,周循环赛,阶段性公开赛,等等。
但结果却有许多差异,有的优秀,有的平庸。除了队员的天赋、动机等外,教练的指导与安排的作用显著,如国内的一批“名师”,培养出了一代一代的高徒,援外教练中,大多在一个阶段内使受援国队员长成绩,等等。这其中,就有安排的科学性问题。
本节的目的,在于探讨与总结这些成功安排的奥妙,以使某些带有共性的经验被提练出来,带上理论色彩,以促进训练工作的进步。
在思想上、认识上,要理解和把握好训练安排的“五性”。
(1)方向性
从技术发展史上看,不同的时代,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有所差别的。由速度与旋转的对抗、攻削对抗,到速度与旋转的结合,弧圈加进攻,到弧快、快弧,直到90年代的快速凶狠。如拉、打的使用率高,其中又突出了“打”。如邓亚萍,打的比例,占拉打总数的80%左右(对朴海晶),王涛对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刘南奎、金泽洙等人,拉打总板数227板,其中打的比例为64.7%,盖亭对瓦尔德内尔,打的比例占53%等等。张燮林认为,邓亚萍近年来之所以能力挫群芳,保持冠军地位,与“狠、快、准、灵”的风格密切相关。狠字放在首位,要敢打敢拼,快能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准是快的基础,为快提供保证,是关键所在,灵是善于应变有勇有谋。他认为邓亚萍身上集中体现了这4字方针,也代表着世界乒坛上的一种趋势,即快速凶狠。就是削球打法,也体现了凶狠。如丁松,对罗斯科夫和卡尔松,其发球抢攻的得分率,竟高达82~90%,属历来少见,其接发球抢攻的得分率,也达到优秀标准。
(2)复杂性
即指球性的复杂。比赛中,球性的变化很多,训练安排时,应充分地考虑到,如前文所述,球速可达19~25米/秒,转速可达20~180转/秒,击球间隙在0.16~0.4秒之间,落点可约有70余个,旋转方向有6~8种(理论上26种),弧线有9条,加上打法和工具性能的不同,可排列成1400万种不同的球性刺激。这就是说,训练安排应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要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3)对抗性
即指每一板球,都有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训练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抗性,即增大训练的强度。
(4)随机性
即指各种球性的单个出现及其组合出现的无序性,如最凶的球、最快的球、落点最刁的球、最转的球、又快又转的球、大板扣杀的球、旋转球等等。“对打无好手”、“控制与反控制”、无序化,即变化、变化莫测等。安排训练中要考虑随机性的特点,如这点把握不好,其结果往往是,你培养的运动员“会练不会赛”。
(5)精确性
即指特定技巧的形成,已被区分得非常精细,毫不粗糙。如接加转的近网短球,应该用“点”的打法。所谓“点”,即要又摩又打,既能制造弧线过网,又有“打击”的力度。如果打和摩的“度”把握不好,则不是失误,就是没有“杀伤力”。这种技巧是很精确的。为证明击球技巧的精确性,体育总局科研所曾做过一些专门实验。如接弧圈球实验,同等条件下的两组少年,每组12人,甲组接141.7转/秒之弧圈和133.6转/秒之弧圈;乙组接弧圈之转/秒数,除上述两组外,还接与上述两组转/秒数相近的弧圈,即刺激不太集中,稍有分散。7次训练后的终测,仍以141.7转/秒和133.6转/秒为测试刺激,结果,甲组的成绩好于乙组的成绩,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这充分说明,对某种刺激的应答,因训练的要求不同,在相应的训练时间内,所形成的技巧会有不同的结果,其差异的程度,可以用统计学方法来评定,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真实的,显著的。
在实践上、操作上,要把握好6对矛盾性安排的“度”:
(1)突出特长与技术全面
特长一定要突出,特长是杀手锏,是第一位的,是得分率和使用率最高的技术,比如正手和发抢要过硬。中国队的历届世界冠军都是如此,如第35届的葛新爱,第36届的郭跃华、谢赛克、童玲,第37届的蔡振华、曹燕华,第38届的江嘉良、陈龙灿、陈新华以及90年代的王涛、邓亚萍及男女团体和单打的好手们。
李富荣指出,特长技术本身,也有个全面的问题。比如正手技术,如果你的特长是攻打中近台的弧圈球,那么你的侧身攻弧圈球以及正手攻中远台的球也要有相当功力,还不能偏废了攻打下旋球的基本功。又如发球技术,既有特长发球,又有辅助性发球,不能单打一。如以往许多选手的一律侧身高抛,配合性的发球不敢用。只会发近网短球,不会或不敢发既有速度力量又有落点变化的上旋长球。接发球也是如此,也有个特长与全面的关系问题,不能只有搓不会挑。正手、反手的技术也是如此,不能只是“独角龙”。既要突出特长,又要顾及全面。
在训练安排中,在处理特长与全面的关系中,关键的一点是:不宜使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差距是应该有的,要突出第一位的特长,但它与第二位的全面技术之间的差距,不要形成特长与特短的关系,只宜形成第一、第二的关系。否则,因运动生理学上的“优势兴奋灶”而使特短处于抑制状况;不敢用,没信心。当年,青一色的高抛发球时,并不是当时的选手们完全不会别的发球,而是别的发球与特长发球在攻击性上差距太大而形成特短,因“优势兴奋灶”的原因而处于抑制状态,没信心用。
这个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某一中枢受到刺激时,其兴奋水平提高,叫“优势兴奋灶”。它能综合由其他中枢扩散而来的兴奋,而邻近中枢抑制。此谓优势现象。“优势兴奋灶”出现后,其他中枢虽受刺激,但不出现原有之反应,而是“优势兴奋灶”加强,如已形成特短,则常会如此。
(2)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
多球训练在强度、密度、数量等方面,有利于形成特定的技巧及特长,在训练步法及手感方面,有其独到的功效。多年来,各级运动队在这方面都受益颇多。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有利则有弊,“福兮祸所伏”,多球训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一板过”,只有刺激—反应,没有已方进攻后的反馈。等于“对打”中的分解动作,而不是完整练习。解决不了攻防转换的问题,只能形成一板技术的熟练程度,此点与比赛有些脱节。其机制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而比赛的实际更多地是操作条件反射的机制,即强调反馈,已方攻球之后对方的反馈,这种反馈带着已方攻球之后的“后作用”,如此控制与反控制,较为靠近比赛实际。因此,多球训练的供球,要提高目的性、提高仿真性,并与单球训练有机结合,使分解训练与完整训练有机结合。在比例安排上,不同阶段虽可有所侧重,但只宜占训练总量的1/3~1/2。
(3)诱导训练与模拟训练
诱导是指:由于兴奋而导致抑制过程的增强,为负诱导;由抑制而导致兴奋过程的增强,称正诱导。诱导还分为同时的与相继的。
诱导训练是指“强带弱,男帮女”,颇类似于周期性项目中的领跑训练。乒乓球项目中的诱导训练即“强带弱、男帮女”开展得较早。现在,其它球类及对抗性项目如女排、女篮、女子摔跤等,也多采用。
诱导训练的功能是在早期、中期,使训练对象缩短基本功训练的时间及提高技术质量,成功的例子较多,早期的如蔡振华,近期的如邓亚萍等就是如此。蔡、邓在少年时代,都经历过带有领跑性质的由大人、强手陪打的诱导训练。
模拟训练是“弱陪强,假想敌”。
模拟训练实用于成熟期、高峰期的训练,模拟者一般难以超过“假想敌”。
模拟训练的功能是在重大赛事或国际赛事前一段时间,一般是2~3个月直至临赛前,使训练对象具备战胜特定对手的技能。其关键也是“模拟假想敌”的仿真程度。
模拟训练的具体作用有4点:
使不能经常重现的“假想敌”,通过“模拟”而能在训练中多次出现,练为战;
有利于使队员适应和掌握战胜“假想敌”的特定技战术;有利于使特定的技战术能力迁移到比赛中去(97%的队员认为如此);
有利于培养队员良好的比赛心理(100%的队员认为如此),“模拟训练后再与实际对手比赛,心里比较踏实”,有利于实现心理定势,使技战术动型的适应性增强,有利于产生肯定的情感。
(4)正手爆发力训练与两面摆速训练
爆发力,在训练中的用语是发力短暂而集中,如爆冲、爆发力量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和快速收缩的能力。(《运动训练学词解》王清)生理学中的用语是功=力量×距离,W=F ×D,动力==。(台湾《运动生理学》,P41,42)牛顿定律是F=m ·a,即力是质量乘以加速度。在乒乓球训练中,要求质量,就是运用全身力量,从蹬地、转腰、转体、肩胛带、上臂、前臂、手腕及手指,从力的发动及传递到手,即增加质量,即不是单纯运用手臂(短球快球例外)。增加速度,即是要在撞击的瞬间,使球拍的运行处在最快的区段。为此,要讲究击球的预备姿势及打击速度。
爆发力与两面摆速,首先要解决好爆发力训练。常见的问题是,两面摆速较好的人或队爆发力不太理想。没有爆发力,也就没有杀手锏。
(5)步法训练与手法训练
总的问题是步法不尽人意,不如欧洲及韩国。步法不尽人意有历史原因,历史上就重视手法多,重视步法少;选才也多重视手法、手感;历史上较多的人打近台快攻,步法的矛盾不如其他打法那样突出;手法上没有严格的规范,导致步法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有的用手法迁就步法,等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步法上。步法是科学训练的基础。击球的准确性、爆发力、相持能力与连续攻,以及贯彻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抢先发力的战术意图等,都依赖于步法。步法要从小练起,要结合实战要求。过去有些好手,从16岁起,步法就不好,虽经过几届世界大赛,直至退役,步法的问题也没有解决。
(6)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
有序训练是指定点定线的按教练要求的基本功训练,有序训练的行话叫做有规律的训练。这种训练,符合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训练原则,易于逐渐练好基本功。
无序训练符合比赛要求,刺激的出现没有规律。
在基础训练阶段,如何有效达到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
科学实验的结果(曾振豪)是:
有序—无序—有序—无序之安排,基本功上升快,比赛能力逐步上升。
无序—有序—无序—有序之安排,早期比赛成绩好,但上等级慢,基本功不扎实。
一些地区的“人才生产线”出了问题,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与急功近利的训练安排也许有些关系。
但是,基础训练阶段的安排规律,只适合于基础阶段。对于国家队的尖子选手,则另有规律。
国家队尖子选手,当然也有基本功的训练问题,但比赛任务已明显加大,“练为赛”的这一方面当然要重视,但练的目的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世界乒坛形势的要求,是必须使尖子选手注重“以赛带练”“赛练结合”的这另一个方面,以做到“适者生存”。这样,无序训练就比基础阶段大大地突出了。但是,这种无序中,又有很强的针对性,而针对性的内容中,又包含着许多的有序性。
归纳本节的论述,可以认为:
在训练安排中,把握好训练的方向性、复杂性、对抗性、随机性和精确性,即是理解了专项训练的科学基础。
在训练实践中,处理好6对矛盾性的安排,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关键。
在训练观念训练操作上,理解与掌握上述11点,才能有利于达到“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战术变化多样,没有明显漏洞”这一总的要求,也才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及成才的效率。
2.精雕细刻抓好各类打法的发展
乒乓球的技术是分化得很细腻的精确技术,乒乓球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的功能已训练得非同一般人,他们的“手感”、“球感”已相当敏感。技术上的、动作上的、工具上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他们都常可分辨得出来。举三个不同时代三代运动员的例子来印证这个看法:
例一,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一名横拍运动员的球拍上做了个隐蔽的实验:在他的球拍胶皮底下,靠近手柄的一端,贴一根很小的火柴棒。当该运动员持拍击球后,就常常停下来看那块球拍,总感到不对劲,总觉得球拍好像不是原先的那一块,但又找不出根据来。而他的那块横拍的重量,是156克,就增加了那不到1克的重量,就被他发现了,感觉出来了。
例二,上世纪80年代,曾以回击旋转球的试验来证明回击的技术是分化得很精细的。把弧圈球的旋转强度分成四个档次,每一档次之间相隔5~10转/秒。试验组以两个档次训练,对照组以4个档次训练,其中的两个档次是与试验组相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检测,结果是试验组的成绩好于对照组。为什么呢?说明试验组只接受旋转球两个档次强度的刺激,在相同时间内,比对照组所接受的四个档次强度的刺激,训练的次数多,技术、手法重复的次数多,较易形成相对稳定的技巧。而对照组在与试验组相同的训练时间内,要接受比试验组多一倍的刺激,每组刺激重复的次数少,在反应判断手法技术上还未形成精细的分化技术,故失误多于试验组。
例三,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我国优秀运动员也与外国优秀运动员一样,打反胶者,经常更换胶皮,尤其是在海棉和底板上涂抹特制胶水,以使“手感”与“球拍性能”保持高度一致。常更换胶皮,是因为反胶皮抗打磨及抗氧化的寿命不长;常涂胶水是因为海棉的微孔气囊抗打压的时间不长。新胶皮可保持“最习惯”的摩擦系数而使拉、打的技术保持稳定;涂胶水可使海绵微孔充气保持“最习惯”的弹力而使拉打的技术保持稳定。
上述三例是要说明,乒乓球的技术是建立在如此精细的手感、球感基础上的,因而技术训练必须精雕细刻。而按技术、战术及工具性能的不同特点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具体打法,是建立在精细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打法的训练也要精雕细刻是合乎逻辑的。
我国的各种打法训练,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里面,又包含有许多的具体规律,所以一直延用多少年而仍然不失其功效。在上世纪80年代,体科所与国家乒乓球队合著的《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一书,就曾对各种打法的技术、战术及其训练,作过相当全面深刻的归纳。
兹举例如下(表8~表10):
表8:
表9:
表10:
从以上归纳的几个表格中,可以得出下列看法:
1.每一种打法,都是由单项技术、结合技术组成的;单项技术中,又分为主要技术、辅助技术及防御技术。而主要技术中,又分为正手、反手及发球等等。结合技术中又分为各种组合系列,如发球抢攻系列,又可分为什么发球与抢攻的组合,等等。
2.这种归纳概括只是一种示意,并没有穷尽这种打法的全部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均带有时代发展的烙印。这三张表格所反映的内容,是中国乒乓球队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实际。
3.从上述几张表格所使用的名词术语来看,已经相当细腻了,但进入到新世纪初,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说明技术和打法的“细化”,又有新的进展。
为说明技术“细化”的进展,再进一步加以论述。比如发球,据体科所研究生董扬统计,中国队由过去的19项发展到新世纪的71项,攻球技术由过去的14项发展到27项,弧圈球技术由过去的2项发展到9项,推挡技术由过去的5项发展到12项,搓球技术由过去的3项发展到11项,等等,而结合技术已发展到今天的150余项。
又比如,有些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乒坛,比如“滑板”、“合力发球”等等。有些技术又日益涌进乒坛,比如“快撕”、“反撕”、“直拍横打”、“爆冲”、“幌搓”、“幌撇”、“幌推”、“幌挑”;“以赛带练”、“以赛促练”、“赛练结合”、“发球三、五板衔接理论”、“接发球四、六板衔接理论”、“正手位突破”、“小三角落点”等等。
这些技术,都形成了相对应的术语,而术语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内特有的概念。概念是反映某一对象的特有的思维形式,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某一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概念的形成,标志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辞海》)这就是说,上述被区分得如此细腻的名词术语,已经各自代表着一种技术规格,而技术规格的涵意,则包括着技术概念、技术结构和技术要求,甲技术与乙技术之间的区别可从这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由此可以总结技术细化的作用为:技术细化是乒乓球竞技的特性所要求的,它标志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以上的论述,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理念:即中国队的技术、中国队的打法,是精雕细刻教出来的,是精雕细刻练出来的。从运动生理学分析,运动技术的形成,是建立功力定型的结果,对已区分得很细的技术术语的理解和学习,也属于运动技能学的学习范围(后详)。
但是,这些都是以往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包括单个的、同类的、成套的、整体的经验,都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考验。这个新形势就是国际乒联从2000年至2002年中出台的三项重大改革,这三项改革的实施,最重大的实质上的改变就是把世界上所有参赛的球队,重新推到同一的起跑线上,大家都重新起跑,包括中国队。所以中国队又要重新“精雕细刻,抓好各类打法的发展”。为什么会为此认定?是基于实践的理论的两方面的原因。
从实践方面看。国际乒联从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中,出台了三项重大改革:2000年10月1日开始,改打40毫米大球,2001年9月1日开始,改打11分制,2002年9月1日,实行无遮挡发球。国际乒联推行如此改革的理由是:扩大冠军金牌的覆盖面,增加比赛的悬念,缩小强弱之间的差距,调动各国运动员争夺金牌的积极性,推动世界乒乓运动的发展,增加运动的人口。削弱技战术难度,增加运动的回合,提高观赏性,吸引赞助商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站在国际乒联的立场上看,这些理由,可以说是站得住脚的;站在中国队的立场上看,是不利于我的,是将我们特长的,有利于中国队夺取优势的东西,“推倒了重来”,但大势已定,中国队无可奈何,只有面对挑战、困难、压力,正视现实,重新投入到精雕细刻,抓好各类打法的发展中来。为什么要如此认为?这是概括了国家队近期的体会而得出的。改打40毫米大球(原为38毫米,重2.5克;大球是40毫米,重2.7克)以后,因球体增大,球的旋转强度明显降低。据体科研测定,球体改大,重量增加以后,球的旋转降低13%,球的速度降低4%。因此,比赛回合增多,运动员的动作结构,技战术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体能的作用增大,主动发力的意识加强,实力、力量的作用增强。一些以技巧为主,以借力、巧力为主的老运动员,受的负面影响较多。据国家队教练观察,没有一年以上的系统训练,很难全面掌握打好大球的技战术规律。这样一来,各国运动员就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有的教练甚至感到,现在是国际上二流运动员处在比一流运动员更好的位置上,因为一流的二流的他们都要重新形成“新的动力定型”。对于建立新的动定力型而言,二流运动员比一流运动员有利,因为他无需破坏那么多特别精细的动作。改打11分制,使尖子运动员的整体动力定型的系统性受到了破坏,他们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要大于二流运动员。每局分数减少一半,增加了胜负的偶然性,使强手不一定强,弱手不一定弱,悬念增加。很多在21分制必胜的场次,在11分制时变得胜负难料,尖子队员承受着比二流运动员大得多的心理压力,小心翼翼,比分不易拉开,关键球出现的次数多。每2分交换发球权,使尖子队员很难把握技战术的变化规律,使过去得心应手的五分一轮换的发球权的计算意识遭到破坏。
无遮挡发球。中国队教练感到,此项规则的实施,等于宣判了正手发球的死刑。而正手发球技术,是中国队许多队员的制胜法宝。我方发球质量的下降,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攻击力,而使我方的发球抢攻受到极大制约。这就将中国队的前三板绝招置于几近废弃的地步,而使欧洲人的强项,即体能及基本功的作用大幅度提升。因此,可以认为,规则的改变,将打破中国队以往的优势。从历史上看,国际乒联大部分的规则修改,都不利于中国队,我们已经接受过多次的类似此次修改规则的挑战,但目前我们依然处在整体领先的地位,只要我们的工作不失误,今后仍将会是如此。
要重新精雕细刻,抓好各类打法的发展的理论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要重新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这方面的理论,将在下一节中展开。
3.从实战出发,精雕细刻,使技战术细化的科学理论
乒乓球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板、横板,有快攻、弧圈、削球及其不同组合的各种打法,如近台快攻、快攻结合弧圈、弧圈结合快攻、削中反攻、攻削结合;有各种不同的球拍性能,如反胶、正胶、生胶、防弧、长胶以及两面不同性能,等等。各种打法的技术结合特定的球拍性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技术。而每一板球在运行中,会带有一定的球速、一定的力量、一定的旋转、一条弧线和一个落点。连续的多板攻击,又使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随每一板攻击而不断变化。表现出随机性很强;但就单个技术的形成而言,又表现出严格的程式化,要多次重复训练与强化,所以,从实战出发,使技术、战术细化,是竞技制胜的逻辑要求。
而对这样的特定技术,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有多种技能学习的理论,有生理学的、心理学的、训练学的种种研究成果来解释它。笔者在学习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运动技能学》(Mo-tor Learning)这一新成果时,深感它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节中所阐述的经典条件反射与“奏效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oning)(亦译作“操作条件反射”),能较好地来解释乒乓球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在参考了相关文章与经验之后,兹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关于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设计的,巴甫洛夫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90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巴甫洛夫确认:各种教养和纪律性,都是人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实验设计简述如下:
在被实验的狗的腮部切一小口,并安装一个小漏斗,以便搜集和观察唾液的流出。
先给狗喂食,狗立即分泌大量唾液。这是食物直接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物。
然后,让狗只听铃声或只看灯光,观察到狗此时并不分泌唾液。铃声或灯光是无关刺激物。
接着,让灯光刺激(或铃声、节拍器等)和非条件刺激物(食物)相继或同时发生作用(无关刺激必须略早一点出现)狗又分泌唾液。
这种相继或同时发生作用的刺激多次重复后,铃声或灯光不随食物而单独出现时,狗也照样分泌唾液。说明条件反射已经建立。这时,原来的无关刺激,已变成食物的信号,称之为条件刺激物或信号刺激物。
巴甫洛夫指出: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是大脑皮层暂时性神经联系接通的过程,这是无关刺激在大脑皮层引起的弱兴奋区被非条件刺激在大脑皮层引起的强兴奋区吸引,两者之间形成了“暂时性神经联系”。巴甫洛夫把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结合过程叫做“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越巩固,长期不予强化,条件反射就会消退,已经建立的神经联系就会中断。巴甫洛夫进一步指出:“更确切地说,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建立运动动力定型的结果。”
(2)关于奏效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奏效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Skinnor)设计的。
斯金纳的实验设计简述如下:
在“斯金纳箱”内的一壁装一金属小杠杆,小杠杆与传递颗粒食物的机关相连。杠杆被压动,一粒食物就会滚进食盘。把挨饿一、二天的白鼠放进“斯金纳箱”,当白鼠偶然踏上杠杆时,食物颗粒随即滚出,即能吃到食物,若再次按压杠杆,第二粒食物又会滚进食盘。经过多次偶然性的按压活动,并且每次都能吃到一粒食物,白鼠按压杠杆的活动就会频繁,最后,操作性(奏效性)条件反射形成。
(3)关于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意义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刺激型条件反射”,它的特征是,刺激在先,应答行为在后。强化物同刺激相结合,使无关刺激变成条件(信号)刺激。在实验过程中,强化作用主要是增强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系。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是一种“反应型条件反射”,它的特征是,操作发生在刺激之前,强化物同反应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强化作用主要是增加操作的强度或操作发生的概率。当操作完成之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于是操作的强度就增加;如果连续不予强化,操作就会逐渐消退。
巴甫洛夫学说较为有效地解释了技能形成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初步技能掌握阶段,强调传授与示范的重要性,适合于有严格的动作程式或固定套路的训练。
斯金纳原理较为有效地解释了对抗性技能的创造性动作组合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已有一定技能较高阶段的训练。斯氐的操作条件反射,除了具备巴氐原理中接受刺激、被动强化等特征外,还具有主动反应、获得刺激、增加操作概率等特征。
(4)乒乓运动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
①乒乓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乒乓运动员的各项基本技术、战术都属于运动技能的范畴。
依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在形成乒乓球技术、战术的技能、技巧时,形成的条件刺激只是略有区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称其为“应答条件反射”,强调的是受试者仅对刺激发生反应;而操作条件反射,强调的是受试者先有主动的操作动作后,条件刺激才出现。
结合乒乓技术训练的实践,可以理解为:有规律地向接受训练的乒乓球队员供球,进行多球训练,则更接近于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而两人互相对练,在事先约定练习内容的时间、空间条件后,如正手对攻五分钟,则这种练习形成的技术也更接近于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如果是比赛,出现的球路、球性是“随机对抗”的,那么,对方来球的刺激,已明显带有本方击球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本方“操作”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的来球一条件刺激,则更接近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如果把比赛中的战术套路提炼出来,变成相对稳定的训练要求,例如“调右压左”、“紧盯反手、突击正手空挡”、“打长吊短”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回球,在多数情况下,也会是有规律的,回击这些带有规律性的来球,也能用经典条件反射解释。所以,训练中,可以相辅相成地运用这两种条件反射的理论,来解释情景各不相同的训练实践。
对于初学者的训练,运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则更结合实际。
乒乓球本身,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条件刺激物。初学者的眼睛看到球,即受到了视觉刺激,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相应的视觉中枢,引起该中枢的兴奋。紧接着,初学者模仿做还击动作,由于肌肉的收缩刺激了肌肉内本体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将这个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相应的运动中枢,引起了该中枢的兴奋。如果这样的刺激可以恒定地出现,并且是按一定的顺序和间隔使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兴奋,则这两个中枢之间即建立了暂时性神经联系。这种暂时性联系一旦形成,可以说,相对于某种刺激的简单运动条件反射就建成了(图5)。
图5 简单运动条件反射
如上所述,所有学习者对乒乓球运动技术、战术的掌握,最初都需要经过这样的生理过程,即建立简单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运用巴甫洛夫的理论,可得出这样的认识: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后天获得的运动条件反射的结果。一种恒定不变的条件刺激,可以建立起一种相应的运动技能,因而,乒乓球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是运动条件反射。
②乒乓球运动技能形成的标志——动力定型
要成为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对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必须能够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运动技能若达到这样高的水平,运动员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过程就并非运动初期时那样简单,而是使条件反射逐步系统化了。这种达到完全系统化的条件反射,即称为动力定型。乒乓球运动员的动力定型与运动初期所形成的简单条件反射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形成动力定型的条件反射过程是复杂的
这是因为,实际参加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不仅是视觉和运动中枢,还有听觉、位觉、语言及内脏等许多中枢参加。这样多的中枢共同活动,其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譬如通过视觉对于对方发球动作和来球做出判断,听觉对教练员的语言指导及对方球拍撞球声音作出分析,位觉感知身体在空间移动时的方位,本体觉感受肌肉、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范围,以及击球瞬间的屏息引起的内脏器官的兴奋,等等。只有将各种刺激反复多次地给予强化,使这些参与活动的各个中枢能够按照严格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间隔产生兴奋和抑制,并且相互之间都建立起了暂时性神经联系,乒乓球运动的动力定型才能建立起来,因而说形成动力定型的条件反射过程是复杂的。
㊣形成动力定型的条件反射活动是一个接一个,彼此连锁的譬如正手攻球这项基本技术,较完整的动作顺序是“准备姿势——步法移动——引拍——蹬地转腰——挥拍击球——重心转换——动作还原。”这是一连串单个动作的组合,每一单个动作即是一个条件反射活动,又是引起下一个动作发生的条件刺激,这些单个条件反射活动彼此链锁,形成了一个系统。某一条件反射活动受到干扰,将使整个动力定型都被破坏(图6)。
图6 正手攻球动作的条件的反射
❶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是靠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机能实现的
动力定型的形成都需要经过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不断地修正错误动作,巩固正确动作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是依靠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机能完成的。
人体各感受器及相应的中枢也有分析能力,如视觉对灯光、听觉对掌声的刺激十分敏感,而对其他形式的刺激则不敏感,这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初步分析的表现,但这些分析是十分简单、粗糙的。乒乓球运动中的外界刺激是复杂多变的,如击球动作及来球性质的微细变化就是无穷的。而大脑皮层具有复杂、精细的分析能力,所以它能对刺激的性质、强度、频率及方位等,作出准确的区分和辩别。更重要的是,它能对来自肌肉的本体感觉进行严格的分化,使正确的肌肉感觉得到了强化,使错误的肌肉感觉因得不到强化而消退,运动员在此过程中便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动力定型。
大脑皮层还具有将各种刺激综合起来的能力。打乒乓球时,身体各感受器都可接受一定的刺激,并引起相应中枢的兴奋。如果各器官各行其是,便会做出各式各样的反应,动力定型也就无法建立了,但大脑皮层可以将来自各感受器的刺激分析和综合,使所有器官在机能上连结起来而且只发生一种反应,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在简单运动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反复多次的强化,建立了一个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系统,形成了动力定型。从根本上来看,由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动力定型的结果,所以运动员的动力定型一旦达到了自动化程度,就标志着他的运动技能已经形成。
③乒乓球运动动力定型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将乒乓球运动的动力定型分门别类,运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以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分类为主要依据,其目的在于分析和研究乒乓球运动技能动力定型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
运动员对于一种恒定不变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称之为单个动力定型。单个动力定型之间有的是非常相似的,如肌肉发力的顺序和大小,整个动作的结构等。称相似的单个动力定型为同类动力定型。参照基本技术的类别,同类动力定型可分为攻球类、推挡类、拉攻类、搓球类,削球类及若干发球类(进一步划分,各类还可分为正手、反手等。)乒乓界人士平时所说的击球动作的“细调”,指的就是同类动力定型内部的单个动力定型之间的相互转换。转换的能力愈强,这种同类动力定型的作用就愈大。
进行比赛时,一个球往往要进行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回合,因而各种条件刺激是交替出现的,各同类动力定型也必然以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形式出现。比如,发球后第三板抢攻,第五板拉冲,那么发球——抢攻——拉冲就是一种排列组合;又如,发球后——搓球控制——低球突击起板攻球;发球后——抢拉——连续拉冲,等等。可有无数种同类动力定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由各同类动力定型所组成的一套动力定型,可称为成套动力定型。成套动力定型是同类动力定型之间相互转换能力强弱的一种表现。运动员成套动力定型建立得越多,其实战能力也就越强。各种成套动力定型的组合,就是一名运动员的整体动力定型。每名运动员整体动力定型所包含的成套动力定型的数量和种类都是不相同的,整体动力定型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高低的综合表现。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员动力定型分为单个动力定型、同类动力定型,成套动力定型和整体动力定型四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单个动力定型是动力定型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由相似的单个动力定型组成同类动力定型;各同类动力定型依不同打法特点而排列组合,又形成了新的动力定型系统,这就是成套动力定型;成套动力定型的全部集合,就是一名运动员的整体动力定型。
以下结合国际乒坛各种不同打法的实际状况,对其中一种广为流行的整体动力定型作一简介(表11):
④乒乓球运动动力定型的效应度
乒乓球运动中的条件刺激究竟有多少,一名运动员又必须相应地建立起多少种动力定型?目前尚没有准确答案。原因是,乒乓球运动中导致条件刺激发生改变的可变因素几乎是无限的,单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五大要素(如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来说,每一个要素就是一种可变因素,只要其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将导致由这五大要素排列组合而成的球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形成动力定型的条件刺激发生了变化。由于这五大要素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要素的强弱,因技、战术的需要,而随机出现在一次次的组合中,其数量在前文中指出有一千四百万种,因而,每名运动员需要建立的动力定型,也就难计其数。
运用这种观点来解释每个运动员都可能击球失误,是不难理解的。
以上所说的是运动员形成动力定型的主观和客观之间不相适应的一面;但二者之间,必有相适应的一面,否则,任何动力定型的形成,都将难以成为事实。这是因为,如果乒乓球运动员的可变因素一旦发生变化,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就必须建立新的动力定型,那么,乒乓球训练中根本就不存在“恒定不变”的条件刺激,每个来球的性质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有意识地发出性质相同的球,也无法将球控制在“恒定不变”的条件之下。因此,可以说,并不是可变因素一旦发生变化,就必须建立新的动力定型,假定能做这样一个试验:一名运动员用一单个动力定型回击某种性质的来球,并且能命中,当来球性质发生变化时,如以旋转变化引起的五大要素排列组合发生改变为例,即来球由100转/秒变为105转/秒,运动员仍能击中来球,而当来球旋转变为110转/秒时,方造成击球失误。这说明:每种单个动力定型,都容许条件刺激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范围内,该种单个动力定型都可以有效地将球命中。只有条件刺激的变化超出了这个范围,该种单个动力定型才会造成击球失误,需要建立新的动力定型来回击。因此,可将单个动力定型对条件刺激的变化产生有效作用的范围称做动力定型的效应度。
乒乓球单个动力定型的效应度包括两个含意:一是效应度的区间,二是效应度的大小。效应度的区间是指每种单个动力定型能对哪个范围的条件刺激产生有效作用。仍以球的旋转变化为例,甲种动力定型的效应区间可能在100转/秒至105转/秒,乙种动力定型可能在106转/秒至115转/秒,丙种动力定型可能在115转/秒至130转/秒。当然,乒乓球运动的单因素变化势必引起其他的可变因素发生改变,因而效应度区间所针对的条件刺激的变化,主要是指由五大要素的排列组合所表现出的球的综合性质而言的。效应度的大小,是指每种单个动力定型能在多大的条件刺激变化范围内产生有效作用。实际上,每种单个动力定型效应度的大小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由于球拍性能的不同对效应度大小造成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甲种动力定型回击旋转球的有效范围在100~105转/秒,而乙种动力定型回击的有效范围在106~115转/秒,那么乙种动力定型的效应度,就比甲种动力定型的要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乒乓球运动动力定型的效应度是衡量乒乓球运动员各项技术动作即所有单个动力定型作用大小的一个有效指标。一般说来,在相同的效应区间内,效应度越大,所需建立起的动力定型的数量就越少,动力定型的相对稳定性就越好。在这相同的效应区间内,单个动力定型需要转换的次数就少。反之,效应度减少,单个动力定型的转换次数必然增多,就会影响动力定型的相对稳定性。
⑤常规,特殊动力定型与常需、特需动力定型
再从训练与比赛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来进一步讨论关于动力定型的实效性问题。
动力定型是条件刺激反复强化的结果,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强化的结果。因而,每名运动员动力定型的形成都是在训练中反复接受刺激的结果。但每名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是不相同的,他们在训练中所接受的条件刺激的种类及重复次数不相同,因而建立起来的动力定型的种类及巩固程度也就各不相同。假定,训练中有五种条件刺激,对每个运动员来说,每种条件刺激都需建立一种相应的动力定型。训练中,该运动员实际接受的种种刺激的次数分别是:甲种5000次;乙种3000次;丙种1500次;丁种500次;戊种根本没有出现。假定运动员对于甲、乙、丙、丁四种刺激都可相应建立起动力定型,则各种条件刺激出现的次数及所占总的刺激次数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图7(1))。假定,运动员在训练中接受次数多,所占比例大的刺激叫做常规刺激,由常规刺激而建立的动力定型称为常规动力定型。
图7 重复次数与动力定型的关系
运动员在训练中接受次数少,所占比例小的刺激叫做特殊刺激,由特殊刺激而建立的动力定型称为特殊动力定型(图7(1)丁)。
根据这个假定,图7(1)之甲、乙、丙种动力定型,是该运动员的常规动力定型,丁种是特殊动力定型。
如果将该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遇到的全部条件刺激能够统计出来(尚难以做到),则可发现,各种条件刺激出现的次数和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仍以五种条件刺激为例,它们出现的次数假定是,如图7(2)之甲种500次;乙种1500次;丙种根本没有出现;丁种3000次;戊种5000次。假定:
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次数多,所占比例大的刺激叫做常需条件刺激,针对常需条件刺激所应建立的动力定型,称为常需动力定型。
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次数少,所占比例小的刺激叫做特需条件刺激,针对特需条件刺激所应建立的动力定型,称为特需动力定型。
不难看出,运动员训练形成的常规、特殊动力定型,常常与比赛中的常需、特需动力定型存在着差异,如(图7)(2)所示,戊种动力定型是常需动力定型,但在训练中,如(图7)(1)所示之戊却没有出现。而(图7)①所示,在训练中所建立的甲种常规动力定型,却在(图7)(2)之比赛中,甲种常规动力定型,很少得到运用。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运动员在自己熟悉的训练环境中,比赛能力很强;但换了一个环境却不强了,有的运动员在国内很强,到了国外却不强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运动员的心理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常规、特殊动力定型,与常需、特需动力定型不相吻合,所谓训练与比赛脱节。这种差距越大,则运动员在比赛中就会感到越不适应。
训练中形成的动力定型与比赛中需要的动力定型越相一致,说明运动员的常规、特殊动力定型的实效性就越高。这也是目前国际乒坛的训练越来越走向训练模拟化,以及大量运用比赛训练法,“以赛带练”、“赛练结合”的原因。
4.后备人才的培养及生产线的构建
当2002年中国队在第一届世界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实现金牌包揽之后,采访本次比赛的国际乒联新闻委员会官员安德森撰文写道“中国打乒乓球的少年运动员的数量比世界总量还多……付出努力,总会使事情变得不一样。”是的,目前在中国参加业余体校和重点少体校训练的少年运动员约有3万多人,在中国乒协注册的成年职业和业余少年运动员近2000人,最高水平的国家一队、二队运动员近100人,构成了一座目标一致、层层衔接的人才“金字塔”,完成2004、2008年奥运争光计划的队伍已经基本心中有数,显示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雄厚实力。这是其它国家所不可比及的。形成这样的局面是中国乒协长期坚持以生产线理论为指导,有效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结果。
(1)关于“人才生产线”理论
生产线原指工业生产中,为了生产出优质产品,按着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每道工序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科学生产程序。由于运动员培养过程操作原理与生产过程有相似之处,就借用这一名词,来说明我们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向和程序(图8)。
图8 人才生产线结构框架
在人才生产线中,理念与领导的决策具有导向性和方向性,是其它各环节能够保持高效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乒协长期坚持的“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理念,无疑是具有超前性的,对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对生产线进行操作过程中,中国乒协针对各种不同时期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均审时夺势地提出并贯彻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如对长年坚持的对重点打法的扶持和培养,各种技术的创新实验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正因为有了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使后备人才源源不断,才有了今天中国乒乓球运动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
(2)“人才生产线”的方向性和推动力
一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方向,这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和保证。迷失了方向,无论具体的方法多好,工作效率多高,也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多年来,中国乒协的决策者们始终在把握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制定了符合客观实际的人才培养政策,引导中国乒乓球运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中国乒乓球运动经过了几个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产生出了与当时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指导中国队向着既定的目标攀登。
在5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在技战术训练、理论探索方向及队伍建设方面都处于创业阶段的条件下,中国队采取的竞争战略是一种“递进式”战略,即首先争取打败欧洲,然后争取在决赛中与日本抗衡。因此,如何首先过好欧洲的“削球关”就成为训练中需要予以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人才培养上,也培养了一批以打下旋球见长的直拍快攻运动员。
进入60年代后,随着中国队实力的提高,竞争由50年代的“递进式战略”变为“两条战线作为战略”同时与欧洲和日本抗衡。这一战略,对中国队的技战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能对付欧洲削球打法,又要能对付日本的进攻型打法,技术与战术的日益复杂,亦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经过60年代中后期几年与世界交流的中断,中国队于1971年重返世界乒坛。此时,突然发现站在中国队面前的,是一个与60年代迥然不同的欧洲,他们基本舍弃了传统的削球打法,创造性地发展了弧圈球技术,以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或弧圈结合快攻两种打法咄咄逼人地向中国队发起了挑战,采用以旋转为主的对策来制约中国队的快攻。
在此阶段,中国队准确地看出,由于日本队训练指导思想的混乱,乒乓球竞技水平已呈下降趋势,基本上不足以与中国队抗衡。因而,中国队提出了以打败欧洲为主要目标的竞争战略。在此时期,为了对付欧洲人的弧圈球,中国队仍然坚持了各种打法百花齐放,达到共同对付弧圈球的目的。在当时中国队培养了一批两面不同性能打法的运动员,如梁戈亮、黄亮、陆元盛等,有效地阻止了欧洲弧圈球威力的发挥,也为进攻型打法重新成为主流打法,赢得了时间。
经过深入的理论探索和艰苦的实践,最终涌现出了像刘国梁、马林、闫森等“直板横打”和直板反胶打快攻的优秀选手,为中国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乒乓球运动发展到20世纪的90年代,世界乒坛形成了多极对抗的局面,规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及连续几次世界大赛的全面胜利,又出现了“世界打中国”的形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中国队的研究,使我们的压力和困难比以往要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乒协的决策者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本着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走技术创新之路的后备人才培养战略方针,与欧亚诸强进行对抗,继续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
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时期我们的创新少了,其他强国的创新显示了威力。在技术质量没有新的提高,缺少制胜“法宝”的情况下,我们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连续失去第40届、41届、42届的男团和男单冠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乒协及时提出“唯有创新,别无出路”的指导思想,先后对直板反胶打快攻、直板反手反面进攻等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这些创新努力为其后中国队走出“低谷”,再创辉煌提供了技术保证。
(3)人才生产线的操作实践
①对重点打法的扶持
“百花齐放”、建立中国乒坛小世界,是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史上,各种打法互相竞争,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出一批批既有广泛适应能力、又有独特风格的优秀运动员,为中国队在多次重大国际比赛中出奇制胜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些比赛中,中国队往往以打法风格迥异、水平很高的队员出场并获得优异成绩,令世界乒坛震惊。为保持这种优良传统,使各种打法在中国这个乒坛小世界中都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增加我队队员的适应与反适应的能力,中国乒协多年来始终不移地坚定贯彻这一技术政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整政策,完善中国队的打法配备,对重点打法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为检查评估我国乒乓球各种打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乒协每年专门组织由国家队及省市优秀运动队教练组成的专家组,下到地方进行检查指导,获得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训练信息,为乒协制定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每年全国比赛的竞赛规程中,都规定参加比赛的各优秀运动队在团体赛中至少有一名直板快攻打法的运动员出场比赛,并且还详细说明,直板长胶的运动员不属此列。这种作法主要是保护和鼓励中国的传统打法,体现国内练乒、一致对外的思想。因为,尽管近年来直板快攻打法在国内比赛中的成绩不尽人意,遇到了较大困难,但由于外国人不适应我们这种打法,在国际比赛中却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所以我们还是大力提倡这种传统打法。
削球打法是近十年中发展最慢、研究最少、创新最少的一个打法。拿20年前的童玲与国家队现役最好的女削球手相比,她们在打法、技战术、意识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可能只是技术质量上有所提高。这就要求从国家队到地方,对削球打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特别是女线的进攻质量还未达到男线的水平,因而女线的削球还有发展的空间,还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此状况,中国乒协及时提出要求削球打法要打破原来的框框,合理协调攻和削的关系,使运动员攻守兼备,需要在训练的手段、内容上下功夫,如何使我们的削球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象进攻打法一样去抠、去钻、去体现这种打法真正的内在魅力,削球打法特别是女线上将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为此,国家队也责成副总教练陆元盛牵头,成立削球攻关小组,在训练内容、手段,特别是多球训练上,进行大幅度改革,以重新发挥削球打法在保持优势过程中的作用。
②重视梯队建设
乒乓球项目是一个对抗性项目,每个运动员水平的提高,除自身努力之外,还取决于训练对手的状况。所以相对集中的训练是乒乓球竞技项目所要求的。而以举国体制为特征的三级训练网模式,经过长期实践的证明,是符合乒乓球训练项目特点的。(图9)
图9 中国乒乓球训练体制
㊣中国乒协紧紧抓住国家一队完成奥运争光计划的突击队作用,在打法风格、训练重点、训练原则的实施上使它产生对各级运动队的导向作用。
以国家二队为枢纽,起到输送人才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的作用。从50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国家青年队,绝大多数世界冠军都
在完成输送任务的同时,国家二队还具有调动地方积极性的作用。
为了避免建立了国家二队,对省市队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训练质量有影响,而年轻选手过早明确为国家队员,容易满足于自然接班。乒乓球的国家二队采取流动的集训体制,解决了这些问题。每年要进行两次全国青少年优秀运动员的大集训,每次都在一个月以上,调集各省市的优秀青少年选手,国家二队也参加,人数达男女各60人左右。通过练赛紧密结合的大集训,对国家二队不断进行调整,训练和比赛成绩优异的进入国家二队,成绩一般、进步不大的回省市队。还规定凡是在全国锦标赛和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中进入前8名的省市队员,可直接进入国家一队和国家二队。在国家一、二队之间还进行大循环赛的升降制,一队的后几名降到二队,二队的前几名则升至一队,增强了队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队伍也成了充满生机的源头活水,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提高和人才的成长。
❶对各地方的运动队直接地给予技术支持。中国乒协的教练员指导团、国家队教练员在俱乐部联赛期间到各省市队随队训练,以及乒协领导一有机会就到基层观看训练等作法都表明了中国乒协对基层训练的关注。
发挥竞赛杠杆对基层运动队训练的导向作用。在业余比赛中增加文化课的加试和身体素质测试,使青少年运动员成为更全面的人才;在比赛中增加骨令测试,坚持打假,使青少年的比赛能够在更公开、更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出真正能用得上的人才;改变青少年比赛的方法,把淘汰赛改为循环赛,尽可能多地使他们接触更多的打法类型,一般情况下,现在每次全国业余体校的比赛一个人平均可打15—20场的比赛,极大地增加了比赛的锻炼价值。
除了国家计划内的青少年比赛,中国乒协还积极支持全国范围内各种民办少年儿童比赛,充分依靠社会,运用市场机制,形成了一个基层少儿乒乓竞赛的网络,对每年举行的“向阳杯”、“新星杯”、“娃娃杯”、“幼苗杯”、“创新杯”、“开拓杯”、“希望杯”、“连环杯”等,都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而每个杯赛,每次都有二三百名少儿参加,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活动的开展,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③加强基层教练员的培训
教练员是使人才生产线高效合理运转的中心部分。基层教练员是人才生产线上的基础环节。不断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和水平,是完成人才生产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国乒协在举办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同时,从1997年以来已举办4期基层教练员培训班,主要对象是业余体校教练和中小学体育教师。每次培训班上,乒协领导、国家队教练以及许多专家都亲临授课,把我国乒乓球队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潮流和最新技术,一杆子灌到底。有时还请这些基层教练观摩国家队训练,让优秀运动员做技术示范动作,掌握科学训练方法。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基础训练纳入科学轨道,强化第一道工序,解决“产销对路”问题,有利于形成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才生产线”。
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基层教练员的积极性,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对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的教练同时给予奖励;在每年的全国乒乓球“十佳”教练员评选中,都专门留出业余体校教练员的名额;在体育荣誉奖章的候选人推荐上,也充分考虑推荐业余体校教练员。
④保证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
人才是基础,物质是保证。后备人才的投入无疑具有长远性,很难立竿见影。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中国乒协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从人力上,还是物力上以及财力上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投入。
从财力上,尽管市场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世界冠军身上,不太愿意光顾青少年,中国乒协就自己想办法,一线队伍的费用,尽量依托市场,更多地从社会上取得,把省下来的国家事业经费用来培养二线队伍和后备人才,最近几年,乒羽管理中心用于后备人才培养的国家事业经费均在75%以上。每年二、三次的全国青少年集训、苗子集训以及优秀少年调赛都是中国乒协自己出钱组织的;每年国家拨给的40万元后备人才培养经费均如数到位。同时,还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条件里,依靠市场的投入,近年来举办的U17国际青少年挑战赛,以及正在筹办的“奥运之星”电视擂台赛都是走的这一条路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从物力上,自1994年中国乒协的“蓝海洋”工程实施以来,每年都会以奖励的形式,对那些开展青少年工作出色的基层单位给予乒乓球器材的奖励,改进了青少年的训练条件,调动了青少年参加乒乓球训练的积极性;对已经建立的10个重点乒乓球城市,7个乒乓球竞技学校、5个乒乓球小学和一个乒乓球县的建设工作在进行定期检查的同时,对达到标准的单位则给予物质和政策的支持。
从人力上,中国乒协更是投入有佳,每届青少年比赛,无论是计划内的,还是民办的,总会有乒协领导出席,以示支持;在技术上,上到乒协主席,下至国家队普通教练员都积极深入基层,去调调研究,去看训练,从源头抓起,及时发现问题,对带有方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则积极指导解决,大力宣传创新思想,有时是亲自操作示范,这些已变成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乒协的这种大力投入,极大地鼓励了基层从事乒乓球工作者的热情,调动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5.新形势下的新探索
进入新世纪后,国际乒坛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和2000年第27届奥运会我国乒乓球队继续包揽乒乓球项目比赛的金牌后,为了贯彻国际奥委会要尽可能地平均分布奥运会金牌的精神,国际乒联对乒乓球的竞赛规则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变:2000年10月将乒乓球比赛中一直使用的直径为38毫米的乒乓球改为直径为40毫米的大球,2001年9月1日将原来乒乓球的21分赛制改为11分赛制,从2002年9月1日起实行新的发球规定,也叫无遮挡发球,从2004年奥运会起,每个协会参赛的2对双打选手必须分布在同一半区,以防止奥运会的决赛过多地出现来自1个协会的选手争夺的场面,影响人们观看比赛的兴趣和情绪。仔细分析国际乒联采取的这些措施的内在含义,出发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一个,就是力图打破国际乒乓球竞技的现有格局,使更多的人尝一尝奥运金牌的滋味。在进行这样改革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受到冲击最大的是40多年一直在整体上保持世界竞技领先地位的中国乒乓球队,他们将是动摇现有格局的最大受害者。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们没有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而是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在新形势下的竞技制胜规律,力求以科学的认识带动科学的实践,进行艰苦的“第二次创业”。下文将对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们对新竞技形势的认识作一叙述。
(1)对大球的认识
在国际乒联推动大球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乒协为了早作准备,首先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球击球性能的实验研究,其实验结果为,大球与小球相比,重量相同时(2.5克),在击球的速度和旋转两个最重要的竞技要素上,分别减少13%和21%。在大球重量为2.7克时,速度减少4%,旋转减少13%。后来国际乒联通过大球改革规定时,采用的主要也是中国乒协的这一定量依据。
大球的这一基本特性使乒乓球制胜因素中的速度、旋转、力量三者产生了质的变化。小球时代一直是速度与旋转的对抗,而且速度占有优势,力量虽是技术的一大要素,但并没有占主导位置。但大球时代恰恰限制了速度与旋转的威力,而力量发挥的作用明显高于速度与旋转,也就是说,速度与旋转要靠力量作为前提。因此,它对不同打法类型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以速度、旋转、技巧为主要打法的刘国梁、孔令辉、瓦尔德内尔等受到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本身发力能力差,借力球打得好;而王励勤、刘国正、马林以及金泽株、蒋澎龙等力量较好的选手所受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击球动作幅度大,本身力量也强,打大球仍能发挥出高质量的速度和旋转。因而大球的基本规律是速度与旋转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力量。而没有力量的速度就没有后劲,球落台后速度会迅速减慢,旋转亦是如此,这就是大球与小球的根本区别。所以,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更注重了体能训练,增加力量训练程度,同时要求队员适当加大动作幅度,合理用好腰腿以及手臂的合力动作来加强击球力量;再者,注重主动发力和借力的关系。小球时代,借力球打的好往往体现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智商技能,不会打借力球的运动员显得技术要粗糙一些,这是由于小球速度快,前冲力强,手感好的运动员能借对方之力还击,并能打出高质量的球。但大球由于体积增大,运动中的球体所遇到的空气阻力加大等原因,如果靠借力击球则不可能出高质量的球,所以要强调主动迎球、主动发力。此外,提高技术质量也是必备条件之一,每项技术质量的优劣反映出每个队员不同的能力,技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术组合的有效性,只要在技术质量上能高于对手,就能占据比赛的主动。
由于大球的速度与旋转相对减弱,“前三板”的威力也相对减小,但尽管它威力有所下降,并不意味着不去重视它,不去发展它。相反,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要改进。比如,台内进攻技术和意识以及相关的衔接技术。如果能解决和掌握了台内进攻技术,一则可以增加主动进攻机会,二则可以减少接发球被攻次数,三则能进入主动相持。所以,台内技术是今后“前三板”训练的主要环节。
接发球轮二、四板的稳定性、威胁性对比赛胜负关系重大,对此教练员们提出了将第一板控制和下一板接弧圈融为一体,以提高接发球和接弧圈球的质量,以角度、速度为主,两者有机联系,通过提高二、四板球的衔接,在稳定的同时,增加转攻和上手的机会。
大球条件下,击球的落点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比赛争夺的重要领域,它的提高对实战能力的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打破常规,将从前的重点从左半台转移到对方的右半台,力求打乱对方的习惯和注意力,从而发挥我方特长。
(2)对11分赛制的认识
11分赛制比赛分数减少一半,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使得强手不强,弱手不弱,差距缩小,悬念增加,很多21分制必胜的场次在11分制时变得胜负难卜,结果惊人。
比赛在11分内进行,由于球数少、压力大,运动员将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尤其对优秀运动员更是如此,使运动员小心翼翼,很难发挥水平,精彩场面减少,很难拉开比分的差距。比分接近,关键球出现的次数多是11分制最大的特点。
11分制每2分交换发球权,使运动员很难计算比赛中的技战术变化规律,这种频繁的转换也很难使有经验的运动员利用变化找到突破口,过去固有的五分一轮交换发球权的计算意识遭到了破坏。
11分制将对运动员技战术的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分数少,每一分都显得至为关键,故在前三板的争夺上,在基本功的发挥上,来不得半点闪失,这样就要求运动员掌握更加扎实的技战术,才能确保在高难度的对抗中稳定发挥自己的水平。
综合以上叙述,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把11分赛制的特点概括为“四快一大”,即:进入状态快,发接球转换快,比分变化快,竞赛节奏快,精力消耗大。针对这样的特点,中国乒乓球队采取的整体对策为:
①由于比赛进度加快和强对抗性增加,要重构强对抗训练的大模式。
②在短程快凶抗衡条件下,唯有精确才会真正产生快凶的威力。为此,要高度重视技术质量和技术运用能力的强化训练。
③随着神经活动过程强度相应提高,必须全面提高运动员对各种战术变化效用的把握和领悟力。
④短局紧凑、分分关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要有细腻、充分的赛前预热准备。
最后,在适应新赛制的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11分赛制总体上并未改变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更不会动摇实力取胜之本。因此,切忌忽略基本功底。
(3)对发球新规则的认识
2001年9月1日,国际乒联在国际正式比赛中采用了新的发球规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遮挡发球。这对中国队一贯以高质量发球为基础,形成了超群的、保持优势的重要环节“前三板”特长的发挥,限制是明显的。如果处理不好,完全有可能会动摇中国队长期领先的地位。对此,中国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首先,通过对规则字面的准确理解后,对新发球规则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基本结论为:抛球手在击球点下方,抛球路线尽可能垂直,身体与球台夹角要小于180度,身体不能过于前倾,击球点适当下移。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一发球方式给原有技战术运用中可能带来的影响,对训练和竞赛进行了适时的调整。
在发球新规则正式实施前,国内的赛事已经开始执行新的发球规则,目的就是要提前练兵,走在别人的前面。尤其年轻队员,后备力量,更是提前着手。因为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容易接受新东西。新发球规则的实施,可能对正手发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要提倡发球的多元化(反手、下蹲发球等等),但是所带来的问题也较多,主要是发球后的衔接问题。实践表明,在新发球规则正式实施后,我们的发球要比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运用得更加娴熟,效果也更好。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先走了一步。
无遮挡发球的实行,使接发球环节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发球质量和接发球判断难度的下降,对接发球的质量从进攻到控制要花大力气作为主要技术来突破,要加强接发球抢攻的主动意识,积极挑打,提高控制与反控制的能力。而且要建立接发球的一体化,即接完发球后的第二板要成为一体技术而不是衔接技术。但要注意的是,由于11分制的缘故,必须要在积极主动的同时减少无谓失误;同时,无遮挡发球也给发球后的抢攻带来了困难,发球后如何去抢攻,要重新摸索一套发抢得分的手段。随着抢攻难度的增大,原来以正手为主、反手为辅的抢攻体系将有所改变。要加强反手第一板上手的威胁,从旋转、速度、力量上下功夫;在第一板上手直接得分机会不多的情况下,第一板上手后连续进攻的能力是关键;要增大抢攻的范围,不光抢攻下旋球,对于对方挑打、晃接过来球也要能抢,努力提高抢攻上旋球的能力。
新发球规则实行后,相持段比重可能会上升(特别是女队可能比男队更明显),攻防转换的比例会增多,所以不仅要加强中近台、中台、中远台的相持能力,还要加强到中远台后如何再靠近球台占得先机的能力。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击球质量,至关重要。
新发球规则对于反手进攻能力弱的运动员影响大一些(包括横板)。因此直拍横打技术和横拍反手技术、反手发力攻、高质量的直线球运用,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无论如何,积极主动,快速多变,抢先发力,抢先变线,争时空,抢落点等基本指导思想和规律不会变,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我们一定还会取得成功。
(2002年9月)